中國出口的能源有什麼
⑴ 我國主要能源是什麼
目前,我國第二產業在GDP中的比重已躍升至近70%,其中重化工業增加值佔到近40%,這種重化工業帶動模式是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為特徵的。《BP世界能源統計2005》的數據表明,中國能源消費目前已佔世界總量的13.6%。另據《2006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對世界59個主要國家的資源績效水平的調查排序,中國資源績效居世界倒數第6位。由於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到2005年底,我國能源消耗總量為21.1億噸標准煤,每萬元GDP所消耗能量比「十五」計劃指標上升了27%,比「九五」期末上升了7%。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為33%,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鋼、水泥、紙和紙板的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45%和120%。我國一噸煤產生的效率僅相當美國的28.6%,歐盟的16.8%,日本的10.3%,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要比發達國家低15至25個百分點。另外,我國礦產資源的總回收率大概是30%,比國外先進水平低了20個百分點;我國建築節能、建築高能耗問題十分突出,建築物能耗比國外先進水平要高50%以上。
目前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佔68%,石油佔23.45%,天然氣僅佔3%。2005年我國發電裝機已達5億千瓦,其中新裝機已超過6000萬千瓦,能源資源條件決定了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短期內難以轉變,未來煤炭仍將在整個能源過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是以煤為主的國家,石油儲量僅佔世界儲量的2%,2003年人均石油、天然氣、煤炭可采儲量分別為世界平均值的11%、5%和57%。從90年代初期開始,中國已經從石油凈出口國轉變成石油凈進口國,2005年我國進口原油1.27億噸,石油進口依存度達到43%,如果按近5年的凈進口增長速度推算,到2010年中國的石油凈進口就將突破5億噸。到2020年,我國人口按14—15億計算,則需要26—28億噸標准煤;到2050年,人口按15—16億計算,則需要35—40億噸標准煤。我國原煤的開采大部分屬於掠奪性開采,是不可持續的開采模式,按專家的估計,我國煤炭剩餘可采儲量為900億噸,可供開采不足百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為23億噸,僅可供開采14年;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為6310億立方米,可供開采不過32年。專家測算,21世紀初期我國國內能源的缺口量將超過1億噸標准煤,2030年約為2.5億噸標准煤,到2050年約為4.6億噸標准煤。除煤炭資源尚能滿足21世紀的需求外,如不考慮進口,石油、天然氣和鈾礦資源只能維持到2010年的能源消費增長!
⑵ 中國的進口與出口主要資源為哪些分別流向哪些國家
科技產來品進口,如精密儀器、源葯物、技術等產品的進口,主要來自西歐、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與此同時,向這些國家出口初級產品,或者初級工業製成品,例如紡織品、傢具、兒童玩具、五金工具等等等等,主要是科技含量比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當然,不排除向戰略國家出口殲10等高科技產品,如巴基斯坦。能源、礦產主要動中東、非洲,澳大利亞以及南美洲進口。例如;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伊朗、安哥拉、奈及利亞的石油、尚比亞、剛果等國家鈷、銅礦、巴西鐵礦、木材等等等等,總之,只要有並且能夠向中國出口能源礦產類產品,中國一般來者不拒,因為我們太需要了。
⑶ 中國主要出口的產品有哪些
中國主要出口的產品有:
1.
農產品:以水產品、蔬菜、水果、花卉.畜產品、糧食和食用油籽等為主。
2.
通信產品:電子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
3.
鋼鐵:焦炭.鋼坯.鐵合金.鋼絲及製品等。
4.
陶瓷
5.
服裝.紡織品
6.
冶金原料
7.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最多的4
類技術領域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電子技術、生命科學技術、光電技術。
8.
汽車零部件
9.
能源產品
10.
建材工業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及製品產業,主要由非金屬礦業、建築材料和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三大材料產業組成,產品主要用於建築、汽車、化工、輕工、電子、國防工業等行業。
11.
原料醫葯用品
⑷ 中國出口產品有哪些
大型機械及設備、小型機械 、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配件、化工產品 、五金 、工具、車輛(戶外)、工程機械(戶外)、家用電器 、電子消費品、電子電氣產品 、計算機及通訊產品、照明產品、建築及裝飾材料 、衛浴設備、進口展區 餐廚用具、日用陶瓷、工藝陶瓷、家居裝飾品、玻璃工藝品、傢具、編織及藤鐵工藝品、園林產品 、鐵石製品(戶外)、家居用品、個人護理用具、浴室用品、鍾表眼鏡 、禮品及贈品、節日用品 男女裝、童裝、內衣、運動服及休閑服、裘革皮羽絨及製品、服裝飾物及配件、家用紡織品、紡織原料面料、地毯及掛毯、食品、土特產品、醫葯及保健品、醫療器械、耗材、敷料、體育及旅遊休閑用品、辦公文具、鞋、箱包
主要是紡織類等製造業方面的東西!
⑸ 中國出口行業主要有哪些
現在中國的外貿產品的品類非常豐富,一般除了部分能源礦產類的產品不出口外,基本上所有品類都有出口。
而且對世界的不同地區的出口呈現的品類是不同的。
出口商品結構來看,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
中國出口機電產品和高薪技術產品比重上升。
2006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5494.4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2814.9億美元,傳統大宗商品出口保持增長勢頭,紡織品出口488億美元,服裝出口951.9億美元。
「兩高一資」的產品出口受到抑制,原油、成品油、煤炭、未鍛軋鋁出口量分別下降21.4%、11.9%、11.7%和8。1%。
⑹ 中國能源分布怎麼樣,在哪地方有什麼
中國能源資源蘊藏豐富。煤炭地質儲量約佔世界煤炭地質總儲量的12%,居第3位。水力資源佔世界總量的30%,居第1位,水力理論蘊藏量6.76億千瓦。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經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質儲量估計要比探明儲量大得多。1990年新控明天然氣儲量達1990億立方米。從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力等常規能源的資源總量來看,中國可列入世界能源資源豐富國家之一。
中國的能源資源雖然豐富,但按人口計算的可采儲量遠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 據 1980年第11屆世界能源會議和其他有關資料,中國人均佔有煤炭經濟可采儲量(101噸)為世界平均量(222噸)的46%;人均佔有可開發水電量(1955度)為世界平均量(2423度的)81%;人均佔有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為世界平均量的 6.8%;人均佔有天然氣可采儲量僅為世界平均量的1.5%。
中國能源資源的地區分布既普遍而又相對集中。如全國煤炭探明儲量的64%集中在華北地區,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的51%分布在東北地區,西南地區則擁有全國可開發水力資源和天然氣可采儲量的68%(見表)。中國煤炭和石油資源集中在北方,水力資源偏在西南,華東和中南是能源資源缺乏的地區。
煤炭資源 煤炭是中國的主要能源。目前中國的一次能源構成,煤炭佔7.1%,石油佔22%,天然氣佔3%,水電佔4%。中國煤炭資源儲量多,分布廣,煤質較好,品種較全。以煤種論,從煙煤到無煙煤以及石煤俱備。在煤炭探明儲量中,煉焦用煤佔36%,化工用無煙煤佔17%,動力煤佔45%,石煤佔2%。1990年全國原煤產量達10.8億噸,居世界第1位。
①煉焦煤。中國的煉焦煤資源中,氣、肥、焦、瘦煤各種牌號均有一定比例,但強粘結性的主焦煤和肥煤比例小,弱粘結性的氣煤比例大。據1980年初統計,主焦煤佔17%,肥煤佔13%,瘦煤佔12%,氣煤佔56%,未分牌號的煤佔2%。氣煤在各區煉焦煤儲量中的比例,華東為78%,東北為67%,華北為57%,西北為53%,中南為17%,西南為13%。
②無煙煤。中國的無煙煤資源多屬中灰(大於15~25%),中硫(大於1.5~2.5%)或低硫(小於1.5%),中等發熱量(5000~7000卡/克),高熔點(高於1250℃),高、中機械強度(大於50~65%)和中等或較好熱穩定性的煤, 一般適用於作氣化原料、 低灰、低硫、高發熱量的優質無煙煤儲量較少。
煤炭資源的分布 中國大陸29省、市、自治區,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資源。全國2000多個縣,851縣有煤炭探明儲量,但分布很不均衡。山西、內蒙古煤炭儲量分別為2000多億噸、1900多億噸,貴州460多億噸,安徽、陝西都在200億噸以上,5省、區合計約佔全國煤炭總儲量的75%,而江南9省、市、自治區的煤炭儲量合計卻不到130億噸,僅佔全國的2%。按保有儲量大小的順序如下:山西省、鄂爾多斯北部、內蒙古東部、川滇黔邊區、蘇魯皖邊區、鄂爾多斯南部、豫中豫西、河北平原、賀蘭山、天山南北、黑龍江省東部和沈陽市周圍地區。除川滇黔邊區外, 其他 11片煤炭基地都分布在北方地區。這12片煤炭基地的探明儲量佔全國總量的92%;煉焦煤占探明儲量37%,無煙煤佔17%。
①山西省是中國最大的煤炭基地。包括大同、寧武、西山、沁水、霍西和河東 6大煤田。現有煤炭保有儲量佔全國保有總儲量的1/3, 煤炭年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6,均居全國第1位。山西煤炭牌號齊全,其中煉焦煤和無煙煤儲量均約佔全國同類儲量的 1/2。現已形成以大同的動力煤、霍西、平朔及西山的煉焦煤,晉東南及陽泉的無煙煤為中心的大型煤炭基地。
②蘇魯皖邊區是華東地區最主要的煤炭基地,包括皖北兩淮、蘇北徐沛、魯西南兗州、陶棗、騰南、濟寧等7個煤田,探明儲量330億噸,約占華北地區總量的80%,其中煉焦煤佔90%。
③豫中、豫西是中南地區煤炭資源最集中之地,北起安陽、鶴壁、焦作,南至新密和平頂山,共有煤田16個,探明儲量160多億噸,約佔中南地區總量的70%,其中煉焦煤和無煙煤佔75%。
④內蒙古東部由呼盟的伊敏、大雁、扎賚諾爾,哲盟的霍林河,昭盟的元寶山和錫盟的勝利、巴彥寶力格、烏旗白音華8個煤田組成的褐煤基地,探明儲量640多億噸,佔全國煤炭總量的10%,為全國褐煤總量的76%。是中國褐煤資源最集中的地區。
⑤川滇黔邊區是中國西南煤炭資源最集中的地區,包括川南的芙蓉山、珙縣、古宋、筠連、敘永,滇東的昭通、曲靖,黔西的織金、六盤水和興義等煤田,探明儲量530多億噸,約佔西南地區煤炭總量的80%。無煙煤占探明儲量一半多,煉焦煤近1/4。
⑥鄂爾多斯北部包括准格爾和東勝兩大煤田,探明儲量1160億噸,佔全國總量的18%,是中國第二大煤炭基地,均為動力煤。
⑦鄂爾多斯南部包括陝北和渭北煤田,探明儲量210億噸,煤質以弱粘結煤為主,其次是煉焦煤和貧煤。
⑧賀蘭山東側包括內蒙古的桌子山、寧夏的賀蘭山、靈武、固原和萌城等煤田,探明儲量330多億噸,煤質為煉焦煤和不粘結煤。
⑨天山南北包括烏蘇、烏魯木齊、阜康、奇台、南山、托克遜、吐魯番—哈密7個煤田,探明儲量120億噸,為煉焦煤、弱粘結煤和褐煤等。
⑩河北平原包括開灤、京西、邯邢3煤田,探明儲量140多億噸,以煉焦煤和無煙煤為主。
黑龍江省東部包括雞西、鶴崗、雙鴨山、七台河和虎林等煤田,探明儲量100多億噸,以低硫、磷煉焦煤為主。
沈陽市周圍地區包括撫順、沈北、鐵法、本溪、紅陽和阜新等6煤田,探明儲量60多億噸,煤種有煉焦煤、褐煤和長焰煤等,是中國目前主要的煉焦煤和動力煤產區之一。
石油資源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石油資源的地質勘探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東部的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至80年代初期,全國已在19省、市、自治區發現了油、氣田,投入開發的達 122個。主要油田有大慶、勝利、大港、任丘、遼河、克拉瑪依、冷湖、玉門、吉林和南陽、江漢、江蘇等。自 1978年以來,中國原油的年產量均超過1億噸,1990年產量1.396億噸,居世界第5位;稠油產量734萬噸,佔世界第4位。
在近海大陸架石油勘探中,先後發現了渤海盆地、南黃海盆地、東海盆地、南海珠江口盆地、北部灣盆地和鶯歌海盆地6個大型含油盆,展示了中國海上油氣資源的廣闊前景。
中國石油資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勘探程度差別更大。目前石油探明儲量多集中在黑、魯、冀,這3省油田探明的剩餘可采儲量約佔全國總量的70%。位於黑龍江省的大慶油田是中國最大的油田,儲量和產量均佔全國總量的一半。大慶油田從1960年開始開發,原油產量平均每年遞增28%。大慶油田及隨後勝利油田、大港油田和任丘油田的開發,使中國石油不但完全自給,且有少量出口。80年代末以來,又開始開發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魯番—哈密盆地的油田。
中國石油資源前景雖廣闊,但不如煤炭資源。當前石油工業的後備資源不足,石油可采儲量的增長速度不及一些老油田產量的遞減速度,儲采比歷年下降。
天然氣資源 中國的油系天然氣和煤系天然氣均有蘊藏,當前列入平衡表內的天然氣儲量是油系天然氣,包括氣田氣和油田氣。氣田氣主要分布在川、黔兩省,儲量約占天然氣總量的 70%。 油田氣分布在遼河、大港、南陽、青海、勝利、大慶等油田。與石油一樣,目前中國油系天然氣的後備資源不足。
中國煤系天然氣資源相當可觀。今後在固定碳比高的地區選擇埋藏較深的良好圈閉進行鑽探,將會為中國尋找天然氣資源開辟新的領域。1990年天然氣產量已達147億立方米。
油頁岩資源 中國的油頁岩資源較豐富,含油率一般為5%,已探明的儲量折算成頁岩油,相當於目前天然石油的可采儲量。油頁岩儲量主要分布在吉、粵和遼 3省。合計佔全國總儲量的90%以上。此外,陝、魯、新、甘、內蒙古等地,也有油頁岩資源的蘊藏。
水力資源 中國的水力資源,1949年前估算的理論蘊藏量僅1.49億千瓦。1955年普查了全國較大的河流共1598條,流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70%,河道總長度22.6萬公里,年總水量2617立方公里,按河流平均流量計算的理論蘊藏量為 5.4億千瓦。1977~1980年對全國各省(區)又進行一次普查,其范圍包括理論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大小河流共3019條,估算全國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76億千瓦,相應的年發電量為5.9萬億度。全國可能開發的水力資源,單站裝機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大中小型水電站共7600餘座,總裝機容量3.78億千瓦,年發電量1.92萬億度,為理論發電量的1/3,相當於每年提供7億噸標准煤的能量。1990年全國水力發電量 1267億度,約佔全國發電總量的1/5。
中國各省(區)都有可能開發的水力資源,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佔68%),其次為中南(15%)和西北(10%)地區,再次是華東(4%)和東北(2%)地區,最少是華北地區 (佔1%)。目前中國水力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尚低,1980年全國水力發電量還到能可開發水電量的3%。
①金沙江流域是中國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從虎跳峽到向家壩可建8級大型水電站,共可裝機4900萬千瓦,年發電量2600億度。②長江幹流從宜賓到宜昌段,包括三峽在內可建 4級水電站,連宜昌附近的支流清江在內,共可裝機3380萬千瓦。其中有葛洲壩水電站(見葛洲壩水利樞紐)。③四川的雅礱江可建11級水電站,總裝機1960年萬千瓦。 ④四川的大渡河中段可建 11級水電站,總裝機1920萬千瓦;其中已建龔咀75萬千瓦,⑤貴州的烏江可建9級水電站,共可裝機531萬千瓦;已建烏江渡63萬千瓦。⑥雲南西部的瀾滄江中段可建4級水電站,共可裝機800萬千瓦。 ⑦西江流域從雲南、貴州的南盤江到廣西的紅水河、黔江,可建11座水電站,裝機1044萬千瓦。⑧黃河上游從龍羊峽到青銅峽,可建16座水電站,已建成劉家峽等 4座(見龍羊峽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青銅峽水利樞紐、三門峽水利樞紐),以後陸續興建其他各級,共可裝機1260萬千瓦。⑨華東的閩、浙、贛地區的水力資源雖已開發不少,但仍有1045萬千瓦可供開發。⑩湘西的沅、資、澧水,可建大中型水電站32處,共可裝機572萬千瓦。(11) 東北 (除黑龍江國際河流外)也還有200萬千瓦約60億度可供開發。 (12)華北地區有500萬千瓦約150億度可開發水力資源。
除常規能源外,中國的新能源資源例如原子核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潮汐能等亦有廣闊的利用前景。
原子核能資源 中國有比較豐富的核能資源,包括裂變反應用的核燃料和聚變反應的核燃料。中國目前已探明鈾礦床 200餘處,大部分鈾礦資源集中在中國南部。目前已建成杭州灣秦山核電站。
太陽能資源 各地太陽能年輻射總量大約在330~836萬千焦耳/平方米之間。 年輻射總量為 585萬千焦耳/平方米的等值線,從大興安嶺西麓的內蒙古東北部向南經過北京西北側,朝西南方向至蘭州,然後徑直朝南到昆明,沿橫斷山脈折向西藏南部。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的多少和利用條件,可分為5類地區:
①一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為2800~3300小時,每平方米面積上一年接受太陽能總量達669~836萬千焦耳。相當於燃燒228.5~285.7公斤標准煤的熱量。主要包括甘、寧北部、青、藏西部及新疆東南部,為中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②二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為3000~3200小時,太陽能總量為585~669萬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冀西北,晉北,內蒙古和寧夏南部,甘肅中部,青海和西藏東部及新疆南部,是中國太陽能資源較豐富的地區。
③三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2200~3000小時,太陽能總量502~585萬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魯、豫、冀東南,晉南,吉林,遼寧,雲南、陝、新北部,甘肅東南,粵、閩南部和蘇、皖北部,為中國太陽能資源中等地區。
④四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1400~2200小時,太陽能總量 418~502 萬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湘、鄂、桂、贛、浙、閩等省北部,粵北、陝南、蘇南、皖南以及黑龍江,是中國太陽能資源較差地區。
⑤五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1000~1400小時,太陽能總量 330~418 萬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川、黔,為中國太陽能資源最少的地區。
中國太陽能利用目前還處於試驗階段。
地熱能資源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天然出露的溫泉和人工揭露的地下熱水露頭有2700多處,遍及全國31省、市、自治區。但由於地熱勘探起步較晚,目前尚未最後統計出全國地熱資源儲量。
溫泉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諸省和藏、滇西、川西等地,形成兩個溫泉數量多、溫度高、埋藏淺的地熱帶,分別稱為膠遼—東南沿海地熱帶和藏滇地熱帶。①膠遼—東南沿海地熱帶共有溫泉800多處,溫泉水溫超過90℃的就有幾十處,有的超過100℃,如福州、漳州和汕頭等地。②藏滇地熱帶共有溫泉千餘處,現已發現的高於當地沸點的水熱活動區有近百處,是為高溫水汽分布帶。西藏羊八井地熱田,在孔深200米以下獲得了171℃的濕蒸汽;雲南騰沖火山區,溫泉溫度則達105℃(見騰沖火山群)。③其次,北起松遼平原、華北平原,南到江漢平原、北部灣海域,稱為松遼—海南熱水帶。這一熱水帶地下熱水產量大,溫度高,水質好,分布廣,層系多,但埋藏較深,多在千米以上。④冀熱—雪峰帶包括冀熱山地、太行山、秦嶺東段及湘西、桂東山區,有溫泉近300處,多屬中低溫熱田。呼倫貝爾—四川熱水帶,北起呼倫貝爾、陝北高原,南到四川盆地,也是深埋熱水帶。
中國地熱能目前利用程度不高。已發現的2700多處地熱點,被利用的還不及 200處。主要用於採暖、空調、農業溫室、工業過程、水產養殖、醫療衛生等方面,用於發電試驗的地熱點只有西藏羊八井、湖南寧鄉縣灰湯、江西宜春市溫湯等8處。
風能資源 中國風能的季節性強。全國風能風流分布可歸納為5區:
① 風能資源最豐富區。 包括以新疆哈巴河為中心的新疆西北部內蒙古的大部分地區(如巴彥淖爾盟、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等地區)和遼東半島,年均風速4.0~5.0米/秒左右,是風能利用最理想的地區。
②風能資源豐富區。包括新疆克拉瑪伊—福海以及奇台—伊奇一帶、內蒙古大青山以南以及哲里木盟、伊克昭盟、昭烏達盟一部分地區和河套地區、黑龍江南部、吉林北部、遼中、青海北部、河西走廊、冀南、山東半島、蘇、浙北部、台灣和海南島,以及長江中下游的九江—安慶—銅陵的狹長地帶,年均風速在3.0~4.0米/秒,風能利用也很理想。
③風能資源較豐富區。包括新疆中部、黑龍江東北部、吉林南部、青海東部、甘肅北部、寧夏、晉北、冀北、魯西、豫北、鄂北、皖、藏北、年均風速2.5~3.0米/秒。 這一地區年均風速不高,但某些地區如湘北、青藏高原等地一年中某一段較長時間內,仍有風力可資利用。
④風能資源貧乏區。包括新疆南部、陝甘中部、晉南、湘南、滇東、青海中部和藏南,年均風速2.0~2.5米/秒,缺乏開發條件。
⑤風能資源最貧乏區。包括甘南、陝南、鄂西、湘中南、 贛、浙西、閩北、粵北、桂、黔、滇西南、 川、青南、藏東,年均風速多在1.0~2.0米/秒。
中國是風能利用的古國之一,1958年起許多省市研製5千瓦以下的小型風力提水發電裝置。 1978年引進了250瓦和100瓦小型風力機,用以提水、發電,結構簡單,適合牧區使用,已投入小批生產。設計容量為18千瓦的中國最大風力發電試驗機組安裝在浙江省泗礁島上,到1979年底已經正常運行了2000多小時。
潮汐能資源 據估計 理論潮汐能蘊藏量有30億千瓦。中國沿海的潮汐能資源總量可裝機1.1億千瓦,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約3100~3500萬千瓦。1958年中國開始研究試驗潮汐電站,至今已投入發電的有山東乳山(300千瓦)和金港(165千瓦),浙江小沙山(200千瓦)和象山(100千瓦)等。
⑺ 中國目前在開發的新型能源有哪些呢
太陽能,可燃冰
⑻ 中國主要出口什麼到國外
主要有:
1.農產品:以水產品、蔬菜、水果、花卉.畜產品、糧食和食用油籽等為主。
2.通信產品:電子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
3.鋼鐵:焦炭.鋼坯.鐵合金.鋼絲及製品等。
4.陶瓷
5.機電
6.服裝.紡織品
7.冶金原料
8.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最多的4 類技術領域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電子技術、生命科學技術、光電技術。
9.汽車零部件
10.能源產品:煤
出口商品構成又稱出口商品結構,是指在報告期內出口的各類商品在出口商品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它反映我國出口商品的結構如何,是否合理,為出口戰略的調整提供依據。出口商品按類別分組,有以下幾種方法:
(8)中國出口的能源有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現狀
我國的出口商品構成,按照國際通用的《國際商品標准分類》劃分,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多,技術密集型產品比較少;粗加工產品多,精加工產品少;尤其是高技術產品更少。」為使出口商品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我國的出口創匯能力,使我國的出口商品構成朝著更先進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指出:我國「在出口商品的構成方面,從長遠來說,必須逐步實現兩個轉變:一個是由主要出口原料性的初級產品向主要出口製成品轉變,一個是由主要出口粗加工製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製成品轉變。」這是根據我國國情和國際市場需求變化提出的正確出口貿易戰略方針,對我國的外貿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