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能源領域 » 山西新能源轉型的成果有哪些

山西新能源轉型的成果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3-13 15:18:19

『壹』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山西的巨大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山西的巨大變化:

一、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30年來,作為體現地方經濟實力的標桿,山西財政總收入節節攀升。1978年,全省財政收入僅19.6億元,2007年達到1200.5億元,增長60.1倍,年均增長15.2%。伴隨著財政收入規模的強力增長,財政支出規模持續擴大,為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財力支持

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成效顯著,新型能源與工業基地建設成就斐然。

產業結構升級是改革開放以來山西國民經濟的重大突破。全省三次產業比例由1978年的20.7:58.5:20.8演變為2007年的4.7:60.0:35.3。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全省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工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第三產業發展穩步推進。

三、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30年間全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完成5631.6億元,年均增長18.4%。其中交通運輸投資累計完成2080.1億元,年均增長18.2%。持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入,使全省基礎設施狀況得到根本性改變。2007年全省公路線路里程數達到11.99萬公里,是1978年的3.8倍。

四、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立足於內陸省份區位特點,依託資源優勢,在「對內搞活,對外開放」方針指引下,積極拓展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和經濟技術合作領域。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115.7億美元,與1990年相比,增長32.1倍,其中出口增長23.8倍。

五、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

改革開放30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著黨的富民政策帶來的幸福生活,共同享受著改革發展的成果。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15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02元增加到2007年的3666元,分別增長37.4倍和35.1倍。

(1)山西新能源轉型的成果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改革開放的30年,是輝煌的30年,巨變的30年,經過30年的發展。

山西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但我們也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是在全國還是在中部和周邊省區中,山西仍屬於欠發達省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結構矛盾突出,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環境壓力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等方面問題仍然較多,等等。

二、30年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30年的巨變得益於改革開放。

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實現山西轉型、跨越、崛起和建設新基地、新山西的新的發展目標,仍然要靠改革開放。當前,我們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山西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黨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新目標,對改革開放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貳』 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沼氣,天陽能熱水器等產業。這些項目都可以發展。摘要:隨著能源危機的不斷加深與環境問題的日趨惡化,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發展的未來產業,我國也確立了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但由於我國起步晚,且對核心技術的掌握甚少,必須著眼於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發展方案。通過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優勢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關建議,有助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

1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開始於21世紀,2001年我國啟動了「863」計劃,該計劃制定了以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為「三縱」,以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驅動電機、動力蓄電池為「三橫」的全面發展計劃。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的規劃,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計劃初步量產,並在2020年達到全面產業化,市場推廣覆蓋率將成為世界領先。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節能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十二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更是被列為加快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政策引導和資金傾向方面繼續重點扶持但是由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較晚,存在著許多問題,所以在發展新型能源汽車產業必須首先認清我們存在的問題。
1.1 科技創新能力低下
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核心,作為動力提供的動力電池,其造價高、循環壽命較短、能量密度較低,許多核心技術我們仍未掌握,須依靠進口來獲得部分材料,而且缺乏相關的技術團隊,雖然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但可以看出後續的人才供應不足,很多技術已經被市場淘汰,大大影響了該產業的健康發展。混合動力整車的核心集成能力、動力系統優化和匹配技術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動力系統技術平台已被整車企業所接受,但推廣工作尚需進一步磨合,電池、電機、燃料電池等零部件的產業化轉型正在進行,研發過程中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系列化和標准化設計應更加關注。
1.2 產業發展資金不足
新能源汽車產業屬於高新技術產業,無論是技術攻關、示範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較大投入。針對目前各單位已研製出的新能源汽車的各種功能樣車、性能樣車和產品樣車,還有試驗考核、技術調整完善、生產工藝准備、市場推廣以及技術標准制定、政策引導等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資金作保障。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成本也比傳統汽車高出很多,要實現產業化,還需要度過艱難的市場導入階段。與傳統汽車開發相比,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仍處於產品的初級階段。要真正實現其產業化,尚需大量資金投入到技術攻關、基礎設施建設和示範推廣等方面。
1.3 消費缺乏對電動汽車的認識
盡管純電動汽車較傳統燃油車具備用車成本低、節能環保等優勢,但是截止2013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足5萬輛,2013年全年銷量1.76萬輛,同比增38%,低於全球平均增速。目前純電動汽車主要是公交、出租等政府公共領域應用為主,私人領域消費量佔比很小,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缺乏理解,不願意輕易嘗試新事物,所以需要藉助營銷模式創新,讓消費者更多的來體驗純電動汽車,形成消費的示範效應。
1.4 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存在較大缺口
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開發還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科技人才相當匱乏,尤其在基礎研究和關鍵零部件和材料的研發方面。同時,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車型開發、試驗驗證等技術能力與傳統汽車相比,仍然很不完善,也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因此,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開發存在嚴重的科研人才瓶頸。在管理人才方面,目前國家大力推廣的新能源汽車的示範運行需要配備專業化的人員隊伍,從管理的角度彌補技術方面存在的局限,形成對技術故障的高效、快速的反應能力和管理能力,從實踐中積累經驗以建立高效的運營管理系統等,推動新能源汽車從示範工程走向產業化。隨著新能源汽車示範工作即將在全國十幾個城市大規模的鋪開,相關管理方面的人才將出現較大的空缺。
1.5 相關配套設施嚴重缺乏
新能源汽車能否在市場上普及,除了汽車技術本身因素外,還取決於社會配套設施跟進的程度。比如是否有足夠的燃料、是否能及時方便地提供燃料;是否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如加氫站、加氣站;是否有足夠的車輛維修網點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認真考慮和加以解決的問題。我國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是新能源汽車不能快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如,對於混合動力汽車以及電動汽車而言,專業充電站的設置缺乏就是一個很大的軟肋,這也是電動車商業化運營面臨的最大問題。一位從事電動車研發的技術人員說,專業充電站的成本不低,一個專業充電站要花費30萬元。如何讓新能源汽車達到商業化、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如何降低成本、進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2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優勢

2.1 我國擁有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天然優勢
我國擁有非常豐富的煤炭資源和天然氣資源,在水電、風能、太陽能方面存在較大潛力。同時,而生產鋰電池所需的鋰、稀土等資源都可以通過得到充足的國內供給。而且中國的資源能源狀況更適合發展新能源汽車系統。中國目前油氣資源相對缺乏,制約了傳統的交通能源可持續發展,但其他資源的多種替代性又可充分發揮資源多樣性的優勢,為因地制宜發展各類型新能源汽車打下基礎。
2.2 我國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力度巨大
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我國政府花費的功夫遠遠大於其它國家。事實上,中國目前是全球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最高的國家。在較高補貼之下,新能源汽車的售價已經接近同型號傳統燃油汽車,以比亞迪F3為例,比亞迪F3DM(混合動力車)低碳版豪華型市場價格為16.98萬,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雙重補貼後的價格為8.98萬元,僅比比亞迪F3豪華型的售價高了1.3萬元。另外,以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為主的供電企業已經建造了充/換電站近100座,充電樁4500多個,在數量上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歐美日等主要汽車生產國。也就是說,補貼已經到位,充電設施也已基本到位。如果需求量大,充電站、充電樁的數量仍會迅速增加。
2.3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城市化水平不到46%,距離美國和其它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距離。我們估計到202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可能到55%,到2030年在65%左右,2050年可能會達到中國城市化高峰。這樣的城市化看似一年不到一個百分點的增長速度,但是其中內含的問題非常巨大,意味著一年有1200萬到1300萬人走入了城市。這樣對中國的城市化而言,我們帶來的問題就非常多。就汽車而言,隨著中國老百姓消費結構的升級,去年增長了46%,這樣的態勢還要持續下去。我們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乘用車總量將近2000萬輛。而伴隨著汽車需求量的增加,帶來的環境問題會更加緊迫,這無疑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寶貴機會。

3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建議

3.1 完善市場標准體系和准入機制
各地區應具備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執行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市場監管。過去不少地方實施地方保護政策,差別定價,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二次檢測,對汽車企業建廠以及零部件采購設置了眾多地方性規定,這雖然有利於保護本地企業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但不利於整個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造成資源浪費嚴重,不利於企業危機感的提升,無法刺激企業的危機意識和創新力。從准入制度著眼,從源頭上進行一些制度創新和體制創新,形成一整套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技術創新的政策體系,改變一些陳舊觀念和做法,舍棄一些權力和利益,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帶來強大動力。
3.2 推進技術創新和關鍵零部件研發
企業必須把注意力放在技術創新上來,努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同時避免技術侵權,提高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增加電池循環周期是未來我們科技創新的重要目標,同時應該努力降低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生產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時不能忽視傳統汽車技術的研發,把傳統技術的研發作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基礎,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吸收外來技術,長期以來我們還難以在市場上形成主導地位。
3.3 政府應制定完善的支持政策
在財政政策方面,對於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給予優惠貸款,對於購買者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加大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強制性采購,形成消費示範效應等。在稅收政策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的進口給予關稅優惠,降低其生產成本,對生產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優惠,對購買者按其所購車輛的等效節能指標給予一定的購置稅減讓。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勵、提倡逐步建立以政府信用、投融資實體為平台,以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債券發行為手段的開發性金融信貸政策體系,解決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研發資金來源。
3.4 增加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認可度
大部分消費者關注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度更高。但是大部分消費者仍處於觀望階段,車市叫好不叫賣,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可靠性仍存疑慮,尤其是對新能源汽車的能源補給問題十分擔心,當然這也是新能源汽車研發的難點,新能源汽車不善於長途旅行,偏遠地方充電困難,充電時間長都是未來銷售過程中的巨大難題,廠家如何在技術創新的同時,吸引消費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3.5 加快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單純依靠政府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鼓勵民間資本的進入,科學規劃城市用地,完善相關設施布局,尤其是著手高速公路配套工程的開展,以便給予新能源汽車更高的活動范圍,且必須做到數量合理,布局科學,同時對新能源汽車用電實施優惠與補貼,並增加充電樁的設施的安全性與可靠度的基礎上提高充電效率。把相關配套設施納入到新建社區、樓盤、寫字樓的規劃中,盡可能的滿足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要。

4總結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且長遠看來潛力巨大,符合可持續發展觀,必須著眼於長遠發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細化各項優惠政策和鼓勵機制,為長遠發展制定合理的計劃,努力實現科技創新和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產能力,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提高競爭力,抓住機遇,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提高大眾的認可度和消費者滿意度,實現跨越式發展。

『叄』 山西省實現轉型發展的任務是什麼

山西的主要任務和根本路徑就是要努力破解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難題。

山西想要實現實現轉型發展,就要在新時代歷史背景和方位下,全力推進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以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為其提供科學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其賦予新的內涵,以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為其注入新的動力,以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為其營造社會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說:「傳統資源型經濟對市場有較大的擠出效應。」過去的山西經濟,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

相對單一的經濟結構,令人們的認識變得封閉,讓市場的開放性無從體現。因此必須要開展一場大討論。這是一場突破封閉的革命,是一場克服惰性的革命,在全社會形成勇於解決問題、提升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3)山西新能源轉型的成果有哪些擴展閱讀:

2017年9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

《意見》指出,要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能源供給、消費、技術、體製革命和國際合作,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將山西省建設成為創新創業活力充分釋放、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的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範區。

《意見》提出,到2020年,重點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能源革命總體效果不斷顯現,支撐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體制機制基本建立。

『肆』 山西省國新能源的發展前景如何

發展前景那還用說 絕對的一流

『伍』 中國新能源的創新有哪些成果

中國新能源汽車:自主創新大考_汽車_鳳凰網
2011年10月10日...看辛亥革命一百年後內中國有哪些變化...中國高容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新能源應用...問題一:富有創新經驗的西方提出的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為什麼沒有一個國家...

『陸』 新能源汽車在山西發展如何

自2018年開始,我國汽車市場進入"寒冬期",但是在燃油汽車銷量嚴重下滑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卻勢頭猛進,銷量增長趨勢明顯。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環保性和經濟性。

『柒』 以前的能源大省山西的轉型出路在哪裡

伴隨著國家對新能源產業支持力度的加大,對高耗能行業的嚴格控制,長期以來「一煤獨大」的高碳省份山西將負重轉型。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說:「轉型發展是山西的根本出路。要敢於跳起來摘桃子。」

依託工業新型化,實施高碳經濟低碳發展

從1949年至今,產煤大省山西共生產煤炭110億噸,其中80億噸外調全國各地。猶如一把「雙刃劍」,山西煤炭在充當中國經濟「發動機」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代價,事故頻發、地層塌陷、環境污染、生態惡化接踵而至,人稱中國的「鍋爐房」,至今山西仍處於「還賬」治理過程中。

高碳省份山西將如何轉型,如何跨越?給山西帶來「紅利」和「困局」的煤炭產業又將如何發展?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說,山西將依託四條路徑實施轉型: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和城鄉生態化。其中工業新型化被視為轉型跨越之本。

工業新型化要圍繞煤展開和推進

袁純清說,山西的工業新型化在一定程度上講要圍繞煤來展開和推進。山西不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發展的文章;不僅要開發好地下資源,更要開發好地上資源。概括起來就是:以煤為基,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多元發展。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高峰論壇上,山西省長王君子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山西將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積極推進能源經濟綠色化和高碳經濟低碳化。

大同礦務局是中國煤炭行業「長子」。新中國成立以來,它已經累計生產煤炭18億噸。大同礦務局從「炮采、打眼、人力裝煤」的煤炭企業發展為產銷量超億噸的大型煤礦集團公司(簡稱同煤集團)。

白色的煙囪,清潔的路面,「挖煤不見煤,發電不冒煙」,走進廠區彷彿置身於花園中。這就是中國煤炭行業第一個產業鏈條最完整的循環經濟園區--同煤集團塔山循環經濟園區。園區共「兩礦十廠一條路」13個項目,所有工序中「廢棄物」實現循環利用:原煤洗選精煤外運,洗中煤、末煤用於發電或生產甲醇,電廠余熱用於居民取暖,煤矸石、粉煤灰成為水泥和牆體原料,水泥廠廢渣製成新型建材,煤炭伴生高嶺岩成為化妝品、造紙行業的原材料,礦井廢水和生活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凈化後用作電廠冷卻水和園區澆灌用水。各項目首尾相接,逐層減量利用,物料閉路循環。

塔山園區的成功運行說明,利用新型工藝和技術,老行業同樣可以實現新活力。如何把「煤炭」這一傳統資源開發好、利用好是山西面臨的首要問題。

山西提出,要以資源整合為契機,著力推進煤炭開發集約化,依託晉北動力煤、晉中煉焦煤和晉東無煙煤三大基地,積極培育一批億噸級和50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加快煤炭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信息化步伐,建設一批標准化和現代化礦井,全面推進煤炭工業的綠色開采和集約經營。圍繞傳統產業實行循環化,實現高碳產業低碳發展。

目前,山西已經形成煤炭深加工的「塔山循環模式」,煤油產業延伸的「潞安循環模式」、全國最大洗中煤發電企業「西山循環模式」,晉煤集團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煤化工企業集團和煤層氣開發利用企業。

以煤層氣、焦爐煤氣、劣質煤為重點,發展節水型煤化工,實現優勢互補、優勢嫁接、優勢放大。以潞安煤制油、晉煤甲醇制油等標志性項目建設為核心,發展一批百萬噸級的新型煤化工項目和產業集群,使之成為新的支柱產業,成為山西產業鏈條延伸的另一條路徑。同時,實施「晉電外送」戰略,加快建設一批大容量、高參數和低熱值燃料大型坑口電站、熱電聯產、煤矸石發電以及特高壓輸變電線路項目,變輸煤為輸電,改變能源生產與輸出結構。

除了「煤炭」本身,山西實現工業新型化的另外一條重要路徑是做強做大煤炭相關產業。一是依託煤機製造優勢,圍繞煤炭裝備製造業高端化,實現由採掘文明向製造文明的轉變,實現由煤炭裝備買入省向製造省輸出省的轉變。二是圍繞煤炭運銷形成的巨大運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實現經濟運行效率大幅提升。三是圍繞煤焦冶電等高耗能產業的清潔生產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環境壓力向發展動力的轉化。

畸重的產業結構將更趨合理

根據規劃,「十二五」山西的G D P總量、財政總收入、城鄉居民收入等主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都將實現翻番。「這是一個宏偉的設想,也是一個通過努力拚搏完全可以實現的理想。」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說。

負重轉型的山西能否實現這種跨越?這種跨越式發展又能否解決山西固有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生態環境惡化、城鎮化水平低等問題?

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能否扭轉?2009年,山西第二產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仍在50%以上,其中大部分由煤焦冶電等四大傳統產業貢獻 。服 務 業 占 三 次 產 業 的 比 重 為39.2%,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過於單一的產業結構不僅曾經使山西在金融危機中飽受重創,也給該省的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帶來巨大壓力。

這一痼疾實際上早已引起山西決策層重視。山西省2009年連續出台了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不僅包括煤、焦、冶、電等傳統支柱產業,還包括文化、旅遊、裝備製造、特色農產品加工等新興產業。今年該省再次提出要大力發展裝備製造、現代物流、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術、文化旅遊等新興產業。

可以期待的是,隨著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山西省畸重的產業結構在未來幾年內將發生較大變化,更加趨向合理。一個具有標桿意義的變化是,2009年該省省屬五大煤炭集團實現非煤收入占其總收入的比重已經達49.36%,晉煤、潞安等煤炭集團的非煤收入已經超過煤炭收入。前不久剛剛落幕的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也改變了前兩屆「煤博會」的名稱,新能源、綠色轉型等成為本屆展會的最大亮點。這被業內人士視為山西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具體實踐。

『捌』 山西轉型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煤化工、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天然氣、非石油燃料等)、高端機械製造、新醫葯等領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玖』 關於山西煤炭產業轉型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我國第一產煤大省山西不斷探索「集團化、潔凈化、多元化和現代化」的新型煤炭產業之路,山西煤炭出現的一些新變化,可以發現昔日的「黑色」產業正在「綠色」轉型,科學發展已呈現許多新亮點。 煤炭開采:「粗放」走向現代化 「多、小、散、亂、差」曾經是山西煤礦的真實寫照,而粗放型發展則是對山西煤炭產業的概括,與之相隨的是產業集中度低、資源浪費嚴重等一系列問題。 2005年,山西在煤炭行業實施「三大戰役」:即打擊非法采礦、淘汰落後礦井,組建煤炭大集團。3年來,這個省累計關閉非法礦點5000餘處,另有1656座小煤礦被整合、關閉或淘汰。目前,全省合法煤礦礦井數量已由三年前的4000多個減至2806個,除了國有重點煤礦,縣營及以下礦井通過整合改造後平均單井規模已經達到了22萬噸/年,而就在兩年前這一規模僅為10萬噸/年左右。 截至目前,山西省30萬噸/年及以上煤礦已達到824座,產能佔全省總產能的72%。全省已有107座地方煤礦實現了機械化開采,在建的機械化礦井達到207座。以往靠「人工放炮、騾子下井」的小煤礦,正在被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新型大中型現代化礦井所替代,資源回收率也由前幾年的不足20%,提高至目前的40%以上。 山西國有重點煤礦採煤機械化程度平均達到99.15%,掘進機械化程度平均超過50%,均高於全國水平。目前,全省累計建成高產高效煤礦37座,佔到全國的五分之一,同煤塔山、平朔1、2號井,晉城寺河等千萬噸級礦井裝備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整合做大:晉煤發展戰略「關鍵詞」 今年10月底,位於黃河東岸的河曲縣沙坪煤礦一期240萬噸建設項目開始聯合試生產,這一現代化大礦的前身是9個地方和村辦小煤礦,由神華集團和山西省煤炭運銷集團合作將其整合。這些小煤礦開采方式落後、資源回收率不足30%,整合後的沙坪煤礦回收率將超過85%,大大節約了煤炭資源。 沙坪煤礦是山西省實施大集團戰略、整合地方小煤礦的「縮影」。 陽煤集團先後聯營兼並了晉中市的5個地方煤礦,山西焦煤集團收購兼並的煤礦項目已形成產能1220萬噸/年,同煤集團目前已與12個地方煤礦簽訂收購、參股和託管等協議。 在大集團整合改造地方小煤礦的同時,各產煤市的整合重組步伐也在加快,年產2250萬噸的太行無煙煤集團、年產1000萬噸鄉寧焦煤集團等一批產能超千萬噸級的地方煤炭集團已經形成。 按照山西省煤炭發展規劃,通過整合、淘汰,到2010年,全省煤礦個數將控制在2500個以內,形成2個上億噸、3—5個5000萬噸、年銷售額幾百億元的煤炭大集團,控制全省產能的七成以上。 老礦「新景」:循環經濟園區 從同煤集團,到焦煤集團,再到晉城煤業集團,一批以煤炭加工轉化和循環利用為中心的園區正在山西南北拔地而起。過去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單一採煤、輸煤的「礦區」,如今成了立足煤炭、多元支撐、循環發展的「園區」。 近年來,山西省確立並實施了「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煤炭產業政策和調整措施,加快循環經濟園區建設,由單一挖煤向煤、電、化、油、氣等多種產業轉變,全省煤炭產業多元化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全省煤炭行業「十一五」共規劃建設222個項目,其中非煤項目81項,目前已建成了一批煤電鋁、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等加工轉化項目。 目前,全省共有14個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在建,涉及167個項目。截至2007年8月,已建成56項,40個項目在建,完成投資近200億元。「十一五」期間,園區內50個項目准備開工,21個擬規劃建設。 山西煤炭洗選能力已突破3.5億噸,建成電廠34座,總裝機容量273.9萬千瓦,合成氨和尿素年產能突破600萬噸,煤矸石和粉煤灰制磚年產能突破10億塊,每年消耗矸石和粉煤灰近4000萬噸,可節約矸石佔地1000畝以上。 山西省煤炭工業局局長王守禎說:「隨著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內一批加工轉化項目的建成投產,傳統意義上的礦區變成了循環經濟園區,形成了煤電、煤冶、煤化工等高附加值的產業鏈,這將成為全省煤炭新的增長點。」 「黑金」的新能源思路:煤制油與煤層氣 近年來,富煤而「無油」的山西審慎論證、建設、實驗煤制油項目,探索高油價背景下的新能源替代思路。在晉東南的潞安礦業和晉城煤業集團,兩條煤制油的工業化裝置正在建設,蘊藏豐富、處處可見的「黑金」——煤炭,有望在明年「出油」。 經國家批准,山西省煤炭企業正在建設的煤變油項目有2個:潞安礦業集團16萬噸/年煤基合成油示範項目,已完成投資近4億元,將在2008年8月「出油」,隨後將建設一期300萬噸/年的工廠,最終達到520萬噸油當量規模;晉城煤業集團利用高硫、高灰的劣質煤為原料,正在建設「高硫煤潔凈化利用10萬噸/年合成油示範工程」,預計2008年底竣工投產,在此基礎上籌建300萬噸/年的煤制油項目。 令人談之色變的礦井「殺手」-瓦斯(煤層氣),經過有效開發利用,正在成為一種潔凈、高效能源。目前,煤層氣開發利用規模最大的晉城煤業集團,累計建成700多口地面煤層氣抽采井,形成了2億立方米/年以上的產氣規模。晉城市2000多輛計程車和公交車已改裝成為可燃用壓縮煤層氣的雙燃料汽車,當前氣價比汽油便宜了一半以上,深受汽車用戶歡迎。清潔高效的煤層氣在為當地礦區和城區5、6萬用戶提供燃氣的同時,還成為工廠燃料的替代品。 由香港中華煤氣與晉城煤業集團合作的煤層氣液化項目正在建設,經液化後的煤層氣經公路運輸至江浙等地區,將成為天然氣的補充。到2008年,項目將形成日液化125萬立方米煤層氣的產能,成為全國最大的煤層氣液化基地。 根據規劃,到「十一五」末,山西煤層氣(瓦斯)開采規模達到50億立方米,包括地面抽采35億立方米、井下抽采15億立方米。煤層氣(瓦斯)將以發電為主,並向化工、民用、車用等多方拓展,使之成為全省能源供應的有力補充。

熱點內容
三個字的電影名 發布:2024-08-19 09:10:03 瀏覽:417
台灣紅羊經典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2:17 瀏覽:767
搞笑電影范冰冰梁家輝開戰 發布:2024-08-19 08:53:18 瀏覽:917
免費午夜激情 發布:2024-08-19 08:42:15 瀏覽:831
40分鍾左右的英語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8:43 瀏覽:695
電影宋基美娜 發布:2024-08-19 08:27:04 瀏覽:942
宿舍都變成女的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59:35 瀏覽:897
台灣恐怖片喪屍 發布:2024-08-19 07:57:21 瀏覽:179
免費觀看qq群 發布:2024-08-19 07:53:00 瀏覽:921
4級片名字 發布:2024-08-19 07:39:14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