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車企研究氫能源
⑴ 氫能源動力汽車的中國氫能汽車技術與研發
我國在氫能汽車研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已成功開發出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性能樣車。
目前,內國內在燃料電池容發動機方面已取得大功率氫—空燃料電池組制備的關鍵技術,轎車用凈輸出30kW、客車用凈輸出60kW和100kW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已在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燃料電池發動機測試基地分別通過了嚴格的測試並裝車運行,燃料電池轎車已經累計運行4000多公里,燃料電池客車累計運行超過8000公里。
此前,以氫氣為能源的燃料電池汽車被列入國家「863」計劃,科技部投入1.2億元支持燃料電池汽車和相關技術的研發。
此外,國內研發的燃料電池汽車在整車操控性能、行駛性能、安全性能、燃料利用率等方面均得到較大提高。國內汽車企業還開發出100多種燃氣汽車,在19個城市開展了推廣應用;國內自主研發的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也已開始示範運行
⑵ 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只看豐田Mirai別忘這幾家中國企業
[汽車之家行業]?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似乎形成了這樣一種默契:囿於政策、技術、成本和商業模式等多個因素,我國優先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則被看作「儲備性」路線,多年來不溫不火。
即便早在12年前,我國就有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亮相,但是它們始終沒有被投向市場,甚至連「試錯」的機會都沒有。難道,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在中國市場沒有前景嗎?未必如此。
盡管如此,這一切也不會來的那麼快。按照章桐的預測,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要達到一定的規模,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至少要5年左右時間,消費者才有可能小規模購買。(文/汽車之家李爭光)
⑶ 中國對氫能的研究有哪些
我國的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也把氫能列為重點研究對象之一,相關科研機構和企業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目前,我國已在氫能研究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氫能研發應用領域領先的國家之一,也被國際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氫燃料電池和氫能汽車產業化的國家。
我國對氫能的研究與開發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科學家為發展我國的航天事業,對作為火箭燃料的液氫的生產、H2/O2燃料電池的研製與開發進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將氫作為能源載體和新的能源系統進行開發。為進一步開發氫能,推動氫能利用的發展,氫能技術已被列入《科技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規劃(能源領域)》。
國內已有數十家院校和科研單位在氫能領域研發新技術,數百家企業參與配套或生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2007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二大汽車市場。與此同時,汽車燃油消耗也達到8000萬噸,約佔中國石油總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應日益緊張的今天,很顯然,發展新能源汽車已迫在眉睫。用氫能作為汽車的燃料無疑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在氫能領域取得諸多成果,特別是通過實施「863」計劃,我國自主開發了大功率氫燃料電池,開始用於車用發動機和移動發電站。2006年10月,由江蘇鎮江江奎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以及奇瑞汽車三方自主研發的「示範性氫燃料轎車研製項目」通過國家級專家組評審,標志著我國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以氫燃料為動力的汽車研製成功,我國氫動力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氫燃料電池技術,一直被認為是利用氫能、解決未來人類能源危機的終極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國氫燃料電池研發和應用的重要基地,上汽、上海神力和同濟大學等企業、高校也一直從事研發氫燃料電池和氫能車輛。上海作為我國氫能產業最領先的地區,2007年11月建成中國第一個汽車氫氣充裝站,計劃到2012年達到萬輛級氫能汽車的生產能力,並加快氫能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建成加氫站網路。同時,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家標准編制也在上海啟動。
當然,目前我國要大規模推廣氫能利用仍需要解決氫源問題。我國南部和西南地區勢能差較大,水資源豐富,水電發達,在豐水期可用大量剩餘電力通過電解水製取氫。氫還可以從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中製取,以及從甲醇、烴類等通用燃料中轉化而得。此外生物質能也可成為氫的重要來源,如細菌制氫、發酵制氫及沼氣回收制氫等。傳統的工業礦物,如硼氫化鈉及工業副產氫,也是獲取氫的有效途徑。
目前,許多專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我國資源特點與實際情況提出了氫的製取方案,即中短期內應利用現有的石油和化工制氫能力,發展天然氣與氫氣混合的富氫技術,研究潔凈煤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長期內應使潔凈煤制氫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實現產業化,同時應加快基礎設施和示範項目建設。此外,提前發展基礎設施,包括建設氫能管道網、儲存設施、加氫站等,以迎接「氫經濟時代」的到來。
基於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焦炭生產國且焦爐氣浪費嚴重的事實,有專家提出,用焦爐氣制氫有可能成為我國開發氫能源的新途徑。焦爐氣原始含氫量就高達55%,可單憑變壓吸附法就能將其高效分離出來,制氫成本低,只相當於電解水制氫成本的1/4~1/3;焦爐氣所含的大量碳氫化合物也可應用重整技術轉化為氫氣。目前,利用焦爐氣制氫已引起了業界的極大興趣。不難預見,在即將到來的清潔能源時代,焦爐氣有望成為我國未來重要的氫氣供應源。
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氫能市場將會發出奪目的光彩。知識點
⑷ 2019年新能源推薦目錄匯總:33家車企,9種車型,100款氫能汽車
Hello,氫雲鏈「報告」全面上線啦!
「報告」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包含政策、行業投資、市場行情等板塊,每月一期,為大家整理國內外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的最新行業動態。在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各國氫能政策與風向,掌握各地與企業的氫能發展近態。
接下來為您奉上2019年「報告」氫能汽車推薦目錄版。
圖92016-2019年燃料電池汽車銷售情況來源:中汽協氫雲鏈整理
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能否保持理性發展,避免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情況重演?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為氫雲鏈整理的2019年「報告」氫能汽車推薦目錄,歡迎收藏與轉發!敬請關注氫雲鏈更多「報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氫燃料電池汽車有哪些
此前有關氫燃料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有著不小的轟動,一是日本豐田在2014年成功推出小型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並在2016年2017年大規模構建氫燃料電池在社會公共出行的應用,二是這種加氣只要十分鍾,續航里程在700-1000公里,排泄物只有水的新能源車型能為民眾帶來絕大好處,還能夠見一系列的可再生綠色生態能源。前不久,汽車氪在對日本氫能生產加註,運輸和儲存最大合作商hydrognics進行專訪後,網友提出了很多相關的問題,今日汽車氪小編進一步帶領大家認識幾種不用類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
首先從能源儲備方式來開,分為液化和壓縮。首款小型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就是液化型儲備的。
Mirai所使用的聚醯胺聯線外加輕質金屬的高壓儲氫罐可以承受70MPa壓力,並分別置於後軸的前後。液態氫添加的過程與傳統添注汽油或者柴油相似,但對於安全性和加註設備具有獨立的安全標准。充滿Mirai的儲氫罐大約需要3-5分鍾,在JC08工況下,Mirai的氫儲量可以支持700公里續航里程。
Oiden公交車是日野與豐田聯合開發的氫燃料公交車,目前這款公交車被投入到日本豐田市使用,此新型燃料電池公共汽車配備了8個高壓氫氣罐以及兩個燃料電池堆和兩個電動機。此公交車還具有一個特別的功能,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給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提供電力,燃料電池組的最高輸出功率為224kW(112kW×2),電機的最高輸出功率為220kW(110kW×2),最大扭矩為670N·m(335N·m×2)。另外,高壓氫燃料罐的最高填充壓力為70MPa,燃料罐的容積為480L。驅動電機的電池採用鎳氫電池。
此外網友針對氫燃料電池系統有幾個疑問,汽車氪通過Hydrognics相關資料引入為大家解答。首先,粉絲提出高壓存儲的氫燃料罐體不會不爆炸,爆炸威力如何?會不會像氫彈那麼恐怖。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爆炸的概念,爆炸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燃燒爆炸,氣體聚集在一一定的空間內並且密度上升節後氧氣後燃燒形成氣體急速膨脹而形成的爆炸;第二種是氣壓爆炸,本身不燃燒,而是通過將氣體壓縮到一個很大的密度,由於罐體承壓極限而導致的膨脹爆炸。
乍一看,氫氣是可以燃燒的,而且高壓縮貌似會帶來爆炸,看來粉絲們的關注不是多餘的。但是,科學的論證卻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首先,氫燃料電池是運用質子膜進行逆電解反應,本身不是燃燒氫氣。氫氣只有燃燒的時候才會爆炸,而氫燃料不是燃燒,所以在整個閉迴路的過程中不會有燃燒的因素在其中。其次,無論是壓縮還是液化,氫氣在壓縮領域有其獨特的特性,那就是密度!氫氣可以被壓縮至一個很誇張的狀態而保持穩定性,而且氫氣由於密度極小的緣故及時發生氣壓不平衡也只會泄出,而不會淤積,並且以很快的速度上升至大氣高層。所以即使人為破壞罐體,甚至朝它開槍也不會發生爆炸。所以在日常的使用中,即使發生撞擊也不會發生爆炸。所以,粉絲朋友想像中的氫彈畫面並不會出現。
其次,氫燃料會不會像電池那樣有壽命。當然這個問題汽車氪小編都不得不承認問得非常好。
氫燃料電池雖然被稱之為電池,但其的本質是一台化學的發電機,但是萬事萬物都有壽命,氫燃料也不例外,其用來發電的質子膜和電解槽都有一定的壽命,但是據目前來看其成本遠遠要低於傳統的發動機。而且安全和穩定性是極高的。而且目前從全球領域來看,氫燃料首先會被應用在公共領域,所以像純電力驅動那樣的壽命問題不會出現。
⑹ 在華落地普及 豐田聯合5家企業研發氫燃料電池車
豐田在新能源領域可謂是多點開花,繼在混動領域與吉利合作、純電動領域和比亞迪合作之後,在氫能源領域又迎來了大動作——6月5日,豐田汽車、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北京億華通共6家企業在京舉行發布會並簽署合營合同,計劃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未來,這6家公司將發揮各自優勢,推進氫燃料電池車在華研發、落地和普及。
據悉,這家新公司主要業務是專注於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具體包括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FC電堆組件技術」、「FC系統控制技術」以及「車輛搭載技術」等一系列技術。通過協商共同規劃研發,縮短技術產品化的時間,加快FCEV在中國商用車市場的普及。新公司將落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總額約3.26億元,其中豐田占股65%,億華通15%,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各佔5%。
其實,有關媒體此前披露過豐田未來三年內引入的新車,除了眾多轎車、SUV、MPV之外,四川一汽豐田還將引入代號978B的柯斯達FCV版本,沒錯,豐田首款國產的氫能源車型竟然不是Mirai或者某款油改電的氫能源版本,而是一款在領導視察時出鏡率極高的中型客車。聯繫到此次六車企合作的市場方向,看來豐田認為空間更大,使用工況更簡單的商用車才是中國氫能源汽車發展的最佳起點。
【編輯:泡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生產氫燃料電池的企業有哪些
比較出名來的有美國自通用電氣公司(燃料電池產生,為NASA研製的空間電源),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歷史悠久,專業研究,加拿大國防部資助)
國內的話有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北京世紀富源燃料電池公司、北京飛馳綠能電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等,
另外不少汽車生產商也研製生產,如benz、gm、honda、ford、nissan、toyota、kia等,但近年淡化了這方面的研究,他們都著力於純電動、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上。
⑻ 推動氫能發展 豐田聯合5家公司成立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
為了在中國普及氫燃料電池車(FCEV),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等六家擁有相同理念的公司於今日(2020年6月5日)簽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業務為在中國開展能為構建清潔環保的移動出行社會作出貢獻的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工作,以豐田和億華通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資。計劃由董長征擔任董事長,秋田隆擔任總經理,預計於2020年內在北京正式成立。
在中國,基於2016年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以商用車為核心的FCEV市場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擴大。為了在迅速變化的中國市場普及、推廣FCEV,必須以前所未有的開放體制,舉全行業之力,共同打造FCEV的發展基礎。基於此想法,擁有相同理念的六家公司決定成立聯合研發公司。
此次,豐田與擁有豐富的商用車開發技術和市場經驗的中國代表性整車廠家,以及在FC系統開發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及實際業績的億華通達成合作,將研發出具備競爭力且符合中國法規的燃料電池系統。六家公司將通過協商共同規劃產品,一條龍式地開展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FC電堆等的組件技術」、「 FC系統控制技術」以及「車輛搭載技術」等一系列技術研發工作。由此將大幅縮短從開發到產品化所需時間,加快FCEV在中國商用車市場的普及。該公司將努力開發出在動力、能耗、耐久性等方面均具備卓越產品力、且成本更低、競爭力更強的燃料電池系統及其主要組件,這也是作為普及FCEV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今後,該公司將致力於通過推廣普及FCEV實現氫能社會在中國的發展,並通過相關舉措的不斷進化發展來解決二氧化碳減排和降低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最終為在中國實現更美好的移動出行社會作出貢獻。
新公司名稱為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位於中國北京市,佔地面積約19,000㎡,總投資約50.19億日元,出資比例為豐田65%、億華通15%、一汽5%、東風5%、廣汽5%、北汽5%,董事長為董長征、總經理計劃由是秋田 隆擔任。
簽約會上,各方領導對新公司寄語。一汽集團王國強副總經理表示:「中國一汽秉承「生態化清潔、高潔、純潔」的新能源技術理念發展燃料電池技術,並殷切希望與志同道合者攜手共進、互惠共贏,合力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燃料電池平台,共建綠色汽車生態體系。」
東風集團尤崢副總經理表示:「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正在描繪新的時代藍圖。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普及過程中,相同的理念是成功合作的基礎,也是共同克服氫能產業從示範到成熟道路上種種困難的最好催化劑。此次東風、一汽、北汽、廣汽、億華通、豐田參與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聚焦商用車FCV技術研發,進一步打造氫能產業的發展基礎,體現了汽車產業發展歷程中前所未有的新格局。東風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和更加理智務實的願景和各方合作探索清潔低碳能源汽車發展的新路徑。前面的道路漫修且長,成就初心還需要產業同仁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預祝合資公司勤懇發展,砥礪前進,不斷開創新的局面。」
廣汽集團馮興亞總經理表示:「廣汽集團很榮幸與大家一起,成立合營企業,共同助力氫燃料電池車在中國的普及。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新公司將有序開展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技術研發工作,快速研發出具備競爭力的燃料電池系統,加快氫燃料電池車在中國商用車市場的普及,推動中國氫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為實現更美好的移動出行社會做出貢獻。廣汽集團堅定不移地以創新驅動發展,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與合作夥伴們共同推動中國氫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北汽集團張夕勇總經理表示:「中國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之一,氫燃料電池技術正迎來風口,商業化示範應用已在多地開啟。作為新能源變革中強有力的參與者,北汽集團願與全球具備戰略視野的夥伴交流和探討中國汽車面對的挑戰和機遇,立足氫能技術突破、強化研發領域的創新合作。新成立的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正是這樣一個開放合作的優質平台。新公司集豐田全球頂尖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億華通在系統集成方面的強大實力、各國內汽車集團的製造和市場優勢於一體,相信各方將充分整合資源,積極探索技術創新的有效途徑,共同推動中國乃至全球正在經歷的綠色能源革命,讓氫能在不遠的將來走進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
億華通張國強董事長表示:「氫能產業作為促進節能減排、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路徑,已在全球范圍內達成共識。在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也被認為是實現車輛「零排放」的重要解決方案,成為未來產業競爭新的制高點。中國先天資源稟賦充實且市場廣闊,隨著頂層設計與產業政策的日趨完善,產業發展正逐步駛入快車道。我相信,此次多方合作、攜手共進,將有助於構建起更加開放、協同、共享的氫能產業生態,進一步加速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進程,為氫能社會建設奠定有力的基石。」
豐田汽車寺師茂樹執行董事表示:「新公司對於豐田在全球的氫能布局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沒有任何市場具備和中國汽車市場一樣的發展速度,我很高興能夠在這里找到可以一起為『在中國普及FCEV』這個目標而共同奮斗的夥伴。正如我常說的一樣,『尋求合作夥伴』對於促進電動化的發展非常重要,此次通過與在中國商用車市場上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各企業夥伴以及具有可靠技術實力的億華通攜手合作,我相信將為FCEV在中國的普及奠定基礎。同時豐田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深化與中國的合作,與合作夥伴們共同推動中國氫能汽車產業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國外對氫能的研究有哪些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安全且可持續的能源,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近年來,有關氫能的開發和利用成了能源學家研究的重點課題。如何能在這場能源賽事中勝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各國氫能研究的重中之重。
其實,遠在200多年前,人類對氫能應用就已經產生了興趣。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便廣泛開展了氫能研究。
早在1970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技術研究中心就提出了「氫經濟」的概念。1976年美國斯坦福研究院開展了氫經濟的可行性研究。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多種因素的匯合大大增強了氫能經濟的吸引力,比如城市空氣污染的加重、對較低或零廢氣排放的交通工具的需求、減少對外國石油進口的依賴、CO2排放的增多和全球氣候的變化以及儲存可再生能源等。
眾所周知,化石能源是當前的主要能源,但化石能源諸多弊端的日益凸顯,就註定了氫能成為人類的戰略能源發展方向。我們知道,汽車和飛機是燃燒石油的主要用戶,也是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世界各國如冰島、德國、日本、美國及中國等諸多國家在氫能交通工具的商業化的方面已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各國的能源專家熱切希望氫能在汽車和飛機上大量應用。
1984年,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第一個成功地利用金屬氫化物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儲氫容器,儲氫容量達到175標准立方米,相當於25個有150個大氣壓的高壓氫氣罐的容量。儲氫容器是由富含鑭的混合稀土加入鎳鋁合金形成的儲氫合金製造的。並於1985年將儲氫合金容器成功地用在豐田汽車的四沖程發動機上,在公路上行駛了200千米。
1990年,日本武藏工業大學製造了一台用液氫作燃料的汽車發動機,取名為「武藏8型」,裝在日產汽車公司的一輛「美女Z型」的車身內,可使汽車時速達125千米。這台液氫發動機的特點是點火性能好。而以前的氫氣發動機點火困難,必須在燃燒室安裝一個900℃~1000℃的電熱加熱體,耗電量大,電熱體壽命也短,因此汽車啟動後的連續行駛里程不長。
新的液氫發動機點火容易,火花塞的使用壽命有了一定的增加,耗電量也有所減少。灌一次液氫可來連續行駛300千米,每升液氫可使汽車行駛3千米。這輛車車身重量為1645千克,發動機的功率為73.5千瓦。這輛車於1990年7月26日在美國夏威夷召開的第八次國際氫能會議上展出,吸引了許多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眼球,因為它是氫燃料汽車向實用化邁出的重要的一步。
美國和俄羅斯在研製氫能汽車上雖然慢了一步,但並不甘心落後。它們把重點放在研製氫能飛機上,試圖在氫能飛機上奪取冠軍。1988年4月15日,在蘇聯的一個機場上空,高速飛行著一架圖-155型飛機。這架飛機有些怪異,所有的供給發動機燃料的管道都不是安在機身內,而是安在了機身的表面上。原來這是由著名的阿·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的一架以氫氣作為燃料的飛機,液氫儲存在飛機尾部。為了保證安全和防止液氫意外泄漏發生危險,供給氫的管道全部由機身內改裝在機身外,並且還安裝有監視氫氣泄漏的特殊感測器和信號報警裝置,一旦發生氫氣泄漏,飛行員便會馬上收到報警信號,然後可立即強行通風,吹散危險的氫氣。這架飛機滿載液氫燃料後,在高空試飛21分鍾並安全著陸,譜寫了世界飛機發動機燃料史上新的篇章。
圖-155型氫能飛機的試飛成功,大大激發了參加1988年9月在莫斯科召開的第六次國際氫能會議代表們的興趣。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美國航空航天局研製一種比音速快20倍的超音速飛機,也是用液氫作燃料。當時預計它從地球的一邊飛到地球的另一邊僅需要3.5小時。
此外,2002年在底特律舉辦的國際車展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自主魔力」氫動力概念車首次亮相,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據美國氫氣協會分析,2007年全球年生產氫氣超過5000萬噸,氫燃料汽車正在加快推向商業化。但由於目前制氫成本為汽油成本的2~4倍,且氫氣的大量生產需要能源和基礎設施,要想成為主導燃料仍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專家們普遍認為,氫能的大量利用將在10多年後。未來隨著制氫規模的擴大,預計在2015—2020年期間,制氫成本將與汽油成本相當,這將主要取決於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和使用。如果投入批量化生產,預計到2015年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成本將僅比傳統汽車高20%。
總而言之,世界各國都在加快氫能的開發和利用。國外氫能的發展不再單純停留在技術領域上,已產生了「氫能經濟」新經濟模式的理念。如美國對氫能技術十分重視,盡管目前尚處於示範階段,但其氫能研究的技術條件已經成熟。有關專家預測,美國燃料電池汽車、氫能生產及加氫基礎設施的商業化有望在2015年之前實現。按照美國氫能技術路線圖,到2040年美國將走進「氫能經濟」時代。那時,氫能將最終取代石化能源而成為市場上使用最廣泛的終端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