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外觀上認定金屬材料
❶ 如何從外觀上區分金屬材料
金屬材料分為黑色和有色,對於鋼鐵材料而言,外表由於具有氧化物,而內呈現黑色,但容是對於鍍鋅板之類就特別光亮。對於有色金屬,比如銅材,純銅為紫色,黃銅為黃色。
再者,拿在手裡比質量,相對重一點的肯定是金屬了。
❷ 從外觀形態上如何區分不同的金相組織
1.奧氏體 -碳與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體,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晶界比較直,呈規則多邊形;淬火鋼中殘余奧氏體分布在馬氏體間的空隙處
2.鐵素體-碳與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體。亞共析鋼中的慢冷鐵素體呈塊狀,晶界比較圓滑,當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時,鐵素體沿晶粒邊界析出。
3.滲碳體-碳與鐵形成的一種化合物。在液態鐵碳合金中,首先單獨結晶的滲碳體(一次滲碳體)為塊狀,角不尖銳,共晶滲碳體呈骨骼狀。過共析鋼冷卻時沿acm線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滲碳體)呈網結狀,共析滲碳體呈片狀。鐵碳合金冷卻到ar1以下時,由鐵素體中析出滲碳體(三次滲碳體),在二次滲碳體上或晶界處呈不連續薄片狀。
4.珠光體-鐵碳合金中共析反應所形成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
珠光體的片間距離取決於奧氏體分解時的過冷度。過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體片間距離越小。在a1~650℃形成的珠光體片層較厚,在金相顯微鏡下放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寬條鐵素體和細條滲碳體,稱為粗珠光體、片狀珠光體,簡稱珠光體。在650~600℃形成的珠光體用金相顯微鏡放大500倍,從珠光體的滲碳體上僅看到一條黑線,只有放大1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層,稱為索氏體。在600~550℃形成的珠光體用金相顯微鏡放大500倍,不能分辨珠光體片層,僅看到黑色的球團狀組織,只有用電子顯微鏡放大10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層稱為屈氏體。
5.上貝氏體-過飽和針狀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混合物,滲碳體在鐵素體針間。過冷奧氏體在中溫(約350~550℃)的相變產物,其典型形態是一束大致平行位向差為6~8od鐵素體板條,並在各板條間分布著沿板條長軸方向排列的碳化物短棒或小片;典型上貝氏體呈羽毛狀,晶界為對稱軸,由於方位不同,羽毛可對稱或不對稱,鐵素體羽毛可呈針狀、點狀、塊狀。若是高碳高合金鋼,看不清針狀羽毛;中碳中合金鋼,針狀羽毛較清楚;低碳低合金鋼,羽毛很清楚,針粗。轉變時先在晶界處形成上貝氏體,往晶內長大,不穿晶。
6.下貝氏體-同上,但滲碳體在鐵素體針內。過冷奧氏體在350℃~ms的轉變產物。其典型形態是雙凸透鏡狀含過飽和碳的鐵素體,並在其內分布著單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內呈針狀,針葉不交叉,但可交接。與回火馬氏體不同,馬氏體有層次之分,下貝氏體則顏色一致,下貝氏體的碳化物質點比回火馬氏體粗,易受侵蝕變黑,回火馬氏體顏色較淺,不易受侵蝕。高碳高合金鋼的碳化物分散度比低碳低合金鋼高,針葉比低碳低合金鋼細。
7.粒狀貝氏體-大塊狀或條狀的鐵素體內分布著眾多小島的復相組織。過冷奧氏體在貝氏體轉變溫度區的最上部的轉變產物。剛形成時是由條狀鐵素體合並而成的塊狀鐵素體和小島狀富碳奧氏體組成,富碳奧氏體在隨後的冷卻過程中,可能全部保留成為殘余奧氏體;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分解為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混合物(珠光體或貝氏體);最可能部分轉變為馬氏體,部分保留下來而形成兩相混合物,稱為m-a組織。
8.無碳化物貝氏體-板條狀鐵素體單相組成的組織,也稱為鐵素體貝氏體。形成溫度在貝氏體轉變溫度區的最上部。板條鐵素體之間為富碳奧氏體,富碳奧氏體在隨後的冷卻過程中也有類似上面的轉變。無碳化物貝氏體一般出現在低碳鋼中,在硅、鋁含量高的鋼中也容易形成。
9.馬氏體-碳在a-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
板條馬氏體:在低、中碳鋼及不銹鋼中形成,由許多相互平行的板條組成一個板條束,一個奧氏體晶粒可轉變成幾個板條束(通常3到5個)。
片狀馬氏體(針狀馬氏體):常見於高、中碳鋼及高ni的fe-ni合金中,針葉中有一條縫線將馬氏體分為兩半,由於方位不同可呈針狀或塊狀,針與針呈120o角排列,高碳馬氏體的針葉晶界清楚,細針狀馬氏體呈布紋狀,稱為隱晶馬氏體。
10.回火馬氏體-馬氏體分解得到極細的過渡型碳化物與過飽和(含碳較低)的a-相混合組織 它由馬氏體在150~250℃時回火形成。
這種組織極易受腐蝕,光學顯微鏡下呈暗黑色針狀組織(保持淬火馬氏體位向),與下貝氏體很相似,只有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極細小的碳化物質點。
11.回火屈氏體-碳化物和a-相的混合物。
它由馬氏體在350~500℃時中溫回火形成。其組織特徵是鐵素體基體內分布著極細小的粒狀碳化物,針狀形態已逐漸消失,但仍隱約可見,碳化物在光學顯微鏡下不能分辨,僅觀察到暗黑的組織,在電鏡下才能清晰分辨兩相,可看出碳化物顆粒已明顯長大。
12.回火索氏體- 以鐵素體為基體,基體上分布著均勻碳化物顆粒。
它由馬氏體在500~650℃時高溫回火形成。其組織特徵是由等軸狀鐵素體和細粒狀碳化物構成的復相組織,馬氏體片的痕跡已消失,滲碳體的外形已較清晰,但在光鏡下也難分辨,在電鏡下可看到的滲碳體顆粒較大。
13.萊氏體- 奧氏體與滲碳體的共晶混合物。呈樹枝狀的奧氏體分布在滲碳體的基體上。
14.粒狀珠光體-由鐵素體和粒狀碳化物組成。
它是經球化退火或馬氏體在650℃~a1溫度范圍內回火形成。其特徵是碳化物成顆粒狀分布在鐵素體上。
15.魏氏組織- 如果奧氏體晶粒比較粗大,冷卻速度又比較適宜,先共析相有可能呈針狀(片狀)形態與片狀珠光體混合存在,稱為魏氏組織 。亞共析鋼中魏氏組織的鐵素體的形態有片狀、羽毛狀或三角形,粗大鐵素體呈平行或三角形分布。它出現在奧氏體晶界,同時向晶內生長。過共析鋼中魏氏組織滲碳體的形態有針狀或桿狀,它出現在奧氏體晶粒的內部。
❸ 如何在外觀上對塑料進行鑒別
要掌握鑒別不同塑料的知識,下面介紹塑料簡易鑒別法:
1. 塑料的外觀鑒別
通過觀察塑料的外觀,可初步鑒別出塑料製品所屬大類:熱塑性塑料,,熱固性塑料或彈性體。一般熱塑性塑料有結晶和無定形兩類。結晶性塑料外觀呈半透明,乳濁狀或不透明,只有在薄膜狀態呈透明狀,硬度從柔軟到角質。無定形一般為無色,在不加添加劑時為全透明,硬度從硬於角質橡膠狀(此時常加有增塑劑等添加劑)。熱固性塑料通常含有填且不透料明,如不含填料時為透明。彈性體具橡膠狀手感,有一定的拉伸率。
2. 塑料的加熱鑒別
上述三類塑料的加熱特徵也是各不相同的,通過加熱的方法可以鑒別。熱塑性塑料加熱時軟化,易熔融,且熔融時變得透明,常能從熔體拉出絲來,通常易於熱合。熱固性塑料加熱至材料化學分解前,保持其原有硬度不軟化,尺寸較穩定,至分解溫度炭化。彈性體加熱時,直到化學分解溫度前,不發生流動,至分解溫度材料分解炭化。
常用熱塑性塑料的軟化或熔融溫度范圍見表
塑料品種 軟化或熔融范圍/°c 塑料品種 軟化或熔融范圍/oc
聚醋酸乙烯 35~ 85 聚氧化甲烯 165~185
聚苯乙烯 70~115 聚丙烯 160~170
聚氯乙烯 75~90 尼龍12 170~180
聚乙烯
密度0.92/ cm3 110 尼龍11 180~190
密度0.94/ cm3 約120 聚三氟氯乙烯 200~220
密度0.96/ cm3 約130 尼龍610 210~ 220
聚-1-丁烯 125~ 135 尼龍6 215~225
聚偏二氯乙烯 115~ 140(軟化) 聚碳酸酯 220~ 230
有機玻璃 126~ 160 聚-4-甲基戊烯-1 240
醋酸纖維素 125~175 尼龍66 250~260
聚丙烯腈 130~ 150(軟化)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250~260
3. 塑料的溶劑處理鑒別
熱塑性塑料在溶劑中會發生溶脹,但一般不溶於冷溶劑,在熱溶劑中,有些熱塑性塑料會發生溶解,如聚乙烯溶於二甲苯中,熱固性塑料在溶劑中不溶,一般也不發生溶脹或僅輕微溶脹,彈性體不溶於溶劑,但通常會發生溶脹。
塑料的溶解性
聚合物 溶劑 非溶劑
聚乙烯 對二甲苯①,三氯苯① 丙酮,乙醚
聚-1-丁烯 癸烷①,十氫化萘① 低級醇
全同立構聚丙烯
無規聚丙烯 烴類,乙酸異戊酯 醋酸乙酯,丙醇
聚異丁烯 己烷,苯,四氧化碳,四氫呋喃 丙酮,甲醇,乙酸甲酯
聚丁二烯 脂肪族和芳香族烴類
聚異戊二烯
聚苯乙烯 苯,甲苯,三氯甲烷,環己酮,乙酸丁酯,二硫化碳 低級醇,乙醚(溶脹)
聚氯乙烯 四氫呋喃,環己酮,甲酮,二甲基甲醯胺 甲醇,丙酮,庚烷
聚氟乙烯 環己酮,二甲胺基甲醯胺 脂肪族烴類,甲醇
聚四氟乙烯 不可溶
聚乙烯異烯酯 苯,三氯甲烷,甲醇,丙酮,乙酸丁酯 乙醚石油醚,丁醇
聚乙烯異丁醚 異丙醇,甲基乙烯酮,三氯甲烷,芳香族烴類 甲醇,丙酮
聚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 三氯四烷,丙酮,乙酸乙酯,四氫呋喃,甲苯 甲醇,乙醚,石油醚
聚丙烯腈 二甲胺基甲醯胺,二甲亞碸,濃硫酸水 醇類,乙醚,水,烴類,
聚丙烯醯胺 水 甲醇,丙酮
聚丙烯酸 水,稀鹼類,甲醇,二惡烷,二甲胺基甲醯胺 烴類,甲醇,丙酮,乙醚
聚乙烯醇 水,二甲基甲醯胺①,二甲亞碸 烴類,甲醇,丙酮,乙醚
纖維素 含水氫氧化銅銨,含水氯化鋅,含水硫氰酸鈣 甲醇,丙酮
三醋酸纖維素 丙酮,三氯甲烷,二惡烷 甲醇,乙醚
甲基纖維素(三甲基) 三氯甲烷,苯 乙醇,乙醚,石油醚
❹ 如何簡易識別金屬材料牌號
鋼材的簡易鑒別方法鋼材的簡易識別包括鋼材材質的簡易鑒別和鋼成品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的檢驗。鋼材材質的簡易鑒別,常用的鑒別方法有火花鑒別法、色標鑒別法、斷口鑒別法、音響鑒別法和銼痕鑒別法等;不銹鋼的簡易鑒別,常用的鑒別方法有磁性試驗、硝酸點試驗、硫酸銅點試驗、硫酸試驗和鹽酸試驗等。鋼成品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的檢驗,國標中有明確規定,根據國標規定可以進行相關項目的檢驗。火花鑒別是將鋼鐵材料輕輕壓在旋轉的砂輪上打磨,觀察所迸射出的火花形狀和顏色,以判斷鋼鐵成分范圍的方法。材料不同,其火花也不同。可用於現場快遞識別材料之用。但用這種方法一般只能得到主要成分的定性估計,欲知其含量必須具有極其豐富的經驗。火花產生的基本原理鋼鐵材料在砂輪上研磨時,由於砂輪轉速很快,產生高熱,使材料研磨出的顆粒達到熔融狀態,這些高溫、熔融的細顆粒被砂輪的離心作用拋射在空氣中發生亮光,其表面層與空氣中的氧發生氧化作用,形成一層氧化鐵薄膜。此外,鋼中的碳化物(Fe3C)在高溫下分解,析出碳原子,反應式為:Fe3C---3Fe+C碳原子和表面層氧化亞鐵產生還原作用,形成一氧化碳,反應式為:FeO+C---Fe+CO氧化亞鐵被還原後,與空氣中的氧再起氧化作用,在瞬時氧化還原的循環作用下顆粒的溫度越升越高,內部的一氧化碳積聚也越來越多,由於內部膨脹,產生爆裂,就形成火花。鋼鐵材料中的碳元素是產生火花的基本元素,而當鋼中含有猛、硅、鎢、鉬、鉻等元素時,它們的氧化物將影響火花的統一線條、顏色和形態,由此可以判別鋼的化學萬分。
❺ 金屬表面達克羅與鍍白鋅從外觀上怎麼區別
從表面看,鍍鋅比較光亮,因為達克羅是塗覆的,就像自詠漆一樣,回表面比較暗淡和粗糙答(汽車用零件和螺栓一般是兩塗兩烘),而鍍鋅是電鍍的,所以比較光亮,但是質量上比較的鍍鋅比達克羅就差遠了,中性鹽霧生紅綉時間看、達克羅一般是鍍鋅的上百倍,耐高溫達克羅可以在300°以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鍍鋅在80°以上就會產生龜裂。達克羅是不需要拋丸的,拋丸只是零件對硬度有要求才需要的工藝,和達克羅沒有任何的關系。
以上,不知道有沒有說明白?
❻ 如何從外表分辨鋼和鐵
簡單的區分鐵和鋼,主要是看斷口。鋼的緻密亮白,鐵的暗一點。
鐵(iron)是一種專金屬元素,屬原子序數26,單質化學式:Fe。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熔點1538℃、沸點2750℃,能溶於強酸和中強酸,不溶於水。鐵有0價、+2價、+3價和+6價,其中+2價和+3價較常見,+6價少見。鐵及其化合物還用於制磁鐵、葯物、墨水、顏料、磨料等,是工業上所說的「黑色金屬」之一(另外兩種是鉻和錳)(其實純凈的生鐵是銀白色的,鐵元素被稱之為「黑色金屬」是因為鐵表面常常覆蓋著一層主要成分為黑色四氧化三鐵的保護膜) 。
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於0.02%至2.11%之間的鐵碳合金的統稱。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在實際生產中,鋼往往根據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錳、鎳、釩等等。人類對鋼的應用和研究歷史相當悠久,但是直到19世紀貝氏煉鋼法發明之前,鋼的製取都是一項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鋼以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的性能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築業、製造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說鋼是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
❼ 從外觀如何分辨物體是金屬和非金屬!!
塑料表面電鍍可以實現金屬效果。由於表面鍍層金屬被氧化所以不導電。比如氧化鋁就不導電。
❽ 如何確定金屬材料
呵呵,如果沒有標來簽,自那就根據比重和重量去判斷吧,常見的金屬比重我列在下面了:
金屬名稱 鎂 鋁 鐵 鎳 鉛 汞 鎢 金 銀 銅
比 重 1.74 2.7 7.87 8.9 11.37 13.6 19.3 19.32 10.49 8.96
金屬名稱 灰口鐵 白口鐵 碳素鋼 黃銅 青銅 鋼
比 重 6.8-7.4 7.2-7.5 7.81-7.85 8.5-8.85 7.5-8.9 7.8-7.9
你稱一下手頭材料的重量,然後根據比重算一下嘍
❾ 怎樣從外觀上區分不銹鋼螺絲、鍍鋅和鍍鎳螺絲
從外觀上區分不銹鋼螺絲、鍍鋅和鍍鎳螺絲方法:
靠顏色區分:不銹鋼是鐵的原色,鍍鋅螺絲是白色、彩色、黑色,鍍鎳螺絲是銀色:
1、不銹鋼螺絲是不銹鋼材質,不銹鋼的顏色主要是鐵和碳的合金,所以顏色接近鐵的顏色;
區分不銹鋼螺絲、鍍鋅和鍍鎳螺絲其他方法:
1、用磁鐵區分:不銹鋼一般情況下不具有磁性,不能被磁鐵吸附的就是不銹鋼螺絲,鍍鋅和鍍鎳螺絲可以被磁鐵吸附,
2、用氧化劑區分:金屬鎳具有很強的鈍化能力,電鍍的時候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層極薄的鈍化,所以鍍鎳螺絲的表面有一層鈍化膜,鍍鋅表面是一層鋅,不銹鋼表面沒有東西,可以用強氧化劑區分.
3、用強酸強鹼區分:不銹鋼含鉻和鎳,有很強的防腐蝕性能,不被強酸強鹼腐蝕,鍍鎳螺絲表面有一層鈍化膜,被強酸強鹼侵蝕較緩慢,鍍鋅螺絲被腐蝕最快。
總結:從外觀上來區分不銹鋼螺絲、鍍鋅和鍍鎳螺絲的方法是看螺絲的顏色,不銹鋼螺絲的顏色接近鐵的原色,鍍鋅螺絲是白色、彩色、黑色,鍍鎳螺絲是很亮的銀色:除此之外還可以用磁鐵、氧化劑和強酸強鹼來區分不銹鋼螺絲、鍍鋅和鍍鎳螺絲。
❿ 銀合金材料和黃銅。金。鋁等的一些區別,從外觀上如何判斷。越詳細越好。謝謝
銀合金材料: 採用先進的燒結、擠壓技術,鎳顆粒呈纖維狀均勻分布,材料具有導電率高、接觸電阻低而穩定的特點,中小電流下具有良好的抗熔焊性能及耐電磨損性能,直流條件下材料轉移較少。鎳含量增加可提高材料抗熔焊性,但會增大接觸電阻及溫升 補充: 黃銅 以鋅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銅合金﹐具有美觀的黃色﹐統稱黃銅。銅鋅二元合金稱普通黃銅或稱簡單黃銅。三元以上的黃銅稱特殊黃銅或稱復雜黃銅。含鋅低於36%的黃銅合金由 固溶體 組成﹐具有良好的 冷加工 性能﹐如含鋅30%的黃銅常用來製作彈殼﹐俗稱彈殼黃銅或七三黃銅。含鋅在36~42%之間的黃銅合金由和固溶體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鋅40%的 六四 黃銅。為了改善普通黃銅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鋁﹑鎳﹑錳﹑錫﹑硅﹑鉛等。鋁能提高黃銅的強度﹑硬度和耐蝕性﹐但使塑性降低﹐適合作海輪 冷凝管 及其他耐蝕零件。錫能提高黃銅的強度和對海水的耐腐性﹐故稱海軍黃銅﹐用作船舶熱工設備和螺旋槳等。鉛能改善黃銅的切削性能﹔這種易切削黃銅常用作鍾表零件。黃銅鑄件常用來製作閥門和管道配件等 補充: 金的主要需求和用途有三大類 1). 用作 國際儲備 。這是由黃金的貨幣商品屬性決定的。由於黃金的優良特性,歷史上黃金充當貨幣的職能,如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 支付手段 和 世界貨幣 。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黃金與美元 脫鉤 後,黃金的 貨幣職能 也有所減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貨幣職能。目前許多國家,包括西方主要國家國際儲備中,黃金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2). 用作珠寶裝飾。華麗的 黃金飾品 一直是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3). 在工業與科學技術上的應用。由於 金具 備有獨一無二的完美的性質,它具有極高的抗腐蝕的穩定性;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金的原子核具有較大捕獲中子的有效截面;對紅外線的反射能力接近100%;在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種觸媒性質;金還有良好的工藝性,極易加工成超薄金箔、 微米 金絲和金粉;金很容易鍍到其它金屬和陶器及玻璃的表面上,在一定壓力下 金容 易被 熔焊 和鍛焊;金可製成 超導體 與有機金等。正因為有這么多有益性質,使它有理由廣泛用到最重要的現代高新技術產業中去,如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宇航技術、化工技術、醫療技術等 補充: 鋁 銀白色有光澤金屬,密度2.702克/立方厘米, 熔點 為660.37℃,沸點為2467℃。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和 延展性 。 化合價 +3,電離能5.986 電子伏特 。鋁被稱為活潑金屬元素,但在空氣中其表面會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使之不能與氧、水繼續作用。在高溫下能與氧反應,放出大量熱,用此種高 反應熱 ,鋁可以從其它氧化物中置換金屬(鋁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