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礦產開采 » 古代人是怎麼采礦的

古代人是怎麼采礦的

發布時間: 2021-03-06 12:23:29

① 古人是怎樣挖礦的

其實個人認為,古人的智慧是要遠遠超過咱們現代人的,古人更多的是靠智慧頭腦去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而現在我們更多的是一小部分精英人士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坐享其成,並沒有過多的動腦。所以古人的智慧真的很厲害!
古人識別礦脈,基本上是靠經驗來判斷,對地表礦化標志或礦脈露頭形態的辨別技能是長期勞動經驗的積累。

比如選金礦便把「伴金石」作為金礦的找礦標志,找銀礦把岩石上的「黑路」作為標志。

對於伴金石,古代典籍記載很多。
《本草綱目》引《本草拾遺》:「(陳)藏器曰:常見人取金,掘土深丈余,至紛子石,石皆一頭黑焦,石下有金……」紛子石即為伴金石。

屈大均《廣東新語》引《始興紀》:「掘地丈余,見有磊副紛子石,石褐色,一端黑焦,是為伴金之石,必有馬蹄塊金。蓋丹砂之旁有水晶床,金之旁有紛子石。」
宋寇宗奭《本草衍義》:「顆塊金,即穴山或至百十尺,見伴金石,其石褐色,一頭如火燒黑之狀,此定見金也,其金色深赤黃。」
《天工開物》:「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餘丈,見伴金石,即可見金,其石褐色,一頭如火燒黑狀。」「然嶺南夷猿洞穴中,金初出如黑鐵落,深挖數丈得之黑焦石下。」「取銀之法。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銀脈」。

《天工開物》:「凡土內銀苗。或有黃色碎石,或土隙石縫有亂絲形狀,此即去礦不遠矣。」「凡成銀者日礁。至碎者如砂,其面分丫若枝形者曰鉚,其外包環石塊曰礦(圍岩)。礦石大者如斗,小者如拳,為棄置無用物。其礁砂形如煤炭,底襯石而不甚黑,其高下有數等。」

另外,金礦礦脈所在地方還有一些指示性的植物,比如史籍中就記載了一種野薤子生長在金礦附近。
《酉陽雜俎》:「山上有薤,下有金。」

《庚辛玉冊》:「透山根似蔓菁而紫,含金氣。」

可見古人通過常年的找礦、探礦,對於礦脈的外在表現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要真正確定有礦脈,還必須要試采試煉才能夠進一步驗證經驗是否准確,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記述:「五金之礦,生於山川重復高峰峻嶺之間。起發之處,唯於頑石中隱見礦脈,微如毫發。有識礦者得之,鑿取烹試。」

所謂「鑿取烹試」就是通過實驗手段來驗證經驗。

至於采礦的方法,對於砂金之類則多是用淘采法,《天工開物·五金》中說「水金……皆於江抄水中,淘沃取金。」

除了淘采發之外,還用溜槽法,宋朱彧《萍州可談》載:「兩川冶金,沿溪取砂,以木盤淘,得之甚微,且費力。登、萊金坑戶止用大木,鋸剖之,留刃痕。投沙其上,泛以水,沙去,金著鋸紋中,甚易得。」

掏金槽也稱「金溜子」、「金床」,溜槽法至清代廣泛使用。

以上都是砂金的淘金方法,對於深埋地下的金礦則必須開礦才能開采
宋寇宗奭《本草衍義》:「顆塊金,即穴山或至百十尺……」

《天工開物·五金》:「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餘丈……」

開採金銀礦都是鑿岩掘石,穴山破洞,進入到地下之中。現在一些古代礦坑遺址證明我國古代開礦方法已經非常成熟,在唐宋時期便已經採用房柱法,用木柱支撐礦坑。

摘自魚兒讀書會,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到你,替你解答疑惑。

② 古代人是怎麼開采水銀的

丹砂礦業是巴人在彭水的一項重要的礦冶業,丹砂開采是巴族壟斷了的手工業,烏江流域巴人祖先稟君所居的鄂西武落鍾離山的赤穴,就是一個丹砂礦穴,後來遷入盛產硃砂的郁山(即今彭水郁和黔江相鄰一帶)。巴人一邊查鹽,一邊採掘丹砂。早在石器時代就開始用丹砂作顏料或塗料,後來又被用於醫療方面,丹砂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之葯,醫療范圍很廣,內服可以鎮靜養神,益氣明目,通血脈,上煩盪,殺魅邪惡,除中惡,腹病,毒氣等疾病,亦可用於外治。所以古代社會各階層都需要丹砂。《逸周書·王會篇》就提到有人問周成王貢獻丹砂之事。同時熱丹砂可以提煉出汞——水銀,而水很又是道教丹鼎派煉丹術的必須物品。葛洪在《抱朴子·仙葯》中說:「仙葯之上者丹砂,次則黃金,次則白銀。」所謂「仙葯」即「長生不死之葯,從荊王,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直到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派人尋找「不死之葯」。《山海經·海內西經》所載」:「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皆操不死之葯以拒之。」表明早在商、周之際,巫巴山地諸巫已經掌握並施用「不死之葯」——丹砂了。由此可見,丹砂的開采利用,在巴族具有十分悠以的歷史,巴人立國以後,丹砂的主要產地——涪陵,成了巴國的重要市鎮,丹砂的開發、利用也成了巴國百姓的一項重要產業,由此,不少古籍中稱丹砂為巴砂。

晉人徐廣注《史記》,在「丹穴」下註:「涪陵出丹」,《後漢書·郡國志》記敘全國1000餘縣,所記產丹之縣只有兩個:除涪陵外,便是貴州北盤江的談指(今貞豐縣北);《圖經》更明確地說:「丹砂出自符(涪)陵山谷中。」

涪陵產丹的歷史最早見於周初。《逸周書》載:「成周之會……卜人以丹砂」。王應注卜即濮也。濮人在古代散居西南各地,被稱「百濮」。何當岳《南蠻經流》認為,濮與涪音近,「涪江、涪陵,當因濮人所居而得名。」

涪陵出產的丹砂是從鬱江入烏江再轉入長江外運銷售的。所以,烏江古名「丹涪水」《華陽國志·巴志》。唐代詩人杜甫在敘事詩《覆舟二首》中,記述了巫覆舟事,中有「丹砂同石句」。可見,直到唐代,仍有丹砂經此水路外運。

西漢在今郁山建涪陵縣,轄今彭水、黔江、酉陽,秀山、石柱南部,武隆東部及貴州的道真、正安、沿河、務川、印江、德江、思南等地。如今的重慶市涪陵區那時還叫枳,不叫涪陵。東漢時期,枳才被涪陵之名所取締一直到如今。

《史記一貨殖列傳》說:「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始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

這段文字透出的信息較多,一是寡婦巴清是靠採掘丹砂致富的,而且富得滴油,富得「用財自衛,」用錢養了一支龐大的軍隊,足以保護丹砂的開采和運輸;二是秦始皇對巴清寡婦格外關照,秦國滅了巴後,始皇為什麼對一個巴族寡婦如此厚愛呢,原因也許是秦始皇尋找不死之葯——丹砂,需要清寡婦支持。再就是丹砂煉成的水銀,為傳統的屍體防腐劑,皇帝墓中多灌水銀。有文獻記載,山東的齊桓公墓,成都的蠶從氏墓及西安的秦始皇陵都灌有水銀。齊桓公死於公元前643年,那時,丹砂已被用來提煉水銀了。山東、成都、西安均不產丹砂,他們墓中所用,主要為涪陵所產,《史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這樣規模大的水銀墓是需要多少水銀?難怪秦始皇那麼禮遇巴人遺孀,也就不難理解了,還為她築懷清台。

唐人蕭德言等在《括地誌》中認為,懷清台在長壽縣懷潛山,即貞女山。張守節《史記正義》及《辭源》等文史工具書也取其說。清代嘉慶《四川通志》在援引上說後,稱「皆無所考」仍為歷史懸案。

1942年,郭沫若在其歷史劇《高漸離》中,兩次借劇中人之口提出巴寡婦的籍貫,說她是涪陵人,歷史劇是文學作品,允許虛構,但作為歷史學家郭沫若,說巴寡婦是涪陵人是有根據的。

今彭水境內有硃砂窩,硃砂硐等地名,當為古代采丹砂的遺址。1987年文物普查時,在含鄉「銀洞中」發現有煉制水銀的罐子100多個,為古代采丹煉水銀的遺物。有「巴巴台岩口」,為通酉陽的要道。解放前有人曾在這條古道旁邊發現有立於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指路碑」上刻「上至巴寡台岩口」字樣。蔡盛熾認為這就是秦始皇為巴寡婦清所築的「女懷清台」當地其附近。據他說還有清姓人家,這為巴寡婦後家無疑,這里離郁山不到40公里,鬱江碼頭不到30公里,西漢屬涪陵縣,東漢屬盛產丹砂的丹興(黔江)縣。為古代陸運丹砂的重要孔道之一,且其地高峻,為築台的理想場所。只是苦於難找到遺物,不足證明之。

東漢時,曾在盛產丹砂的今黔江另置丹興縣,三國時,由於丹興縣的丹礦衰竭而廢置但烏江人采丹活動並未中止,而是治著武陵山脈向東開采。南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還有開采硃砂,煉水銀的記載。《嘉靖思南府志》載:當地人們「采砂為業」,「務川有板場,木悠,岩前等坑,砂產其中,坑深約十五六里。居人以皮為帽,懸燈於額,入而采之,經宿乃出。所得如芙蓉箭鏃者為上,……砂燒水銀,居人指為生計,歲額水銀一百六十斤入貢,而民間貿易,往往用之,比於錢鈔焉。」

就連明·永樂十一年(1413)一月,朱元璋等革職建辦思南,思州田氏宣慰司,借口便是「因爭務川砂坑,相互仇殺,不聽朝近調處,」為名。

可見巴人開采丹砂歷史之悠久,獲利之大。對烏江文化影響之深。

③ 古人開採石頭用的什麼原理

架火焚燒,再用冷水潑灑,石頭突然受冷粉碎 熱脹冷縮的原理

④ 古人是如何勘探金礦並開采黃金的

古代金礦開採的各種方法金礦的采選(1)開採金礦床的類型金礦資源主要分兩大類:一類為脈金礦,礦床大多分布在高山地區,由內力地質作用(主要是火山作用、岩漿作用、變質作用)形成,脈金礦又稱山金礦、內生金礦;另一類為砂金礦,由山金礦露出地面後,經過長期風化剝蝕,破碎成金粒、金片、金末,又通過風、流水等的搬運作用,在流水的分選作用下聚集起來,沉積在河濱、湖濱、海岸而形成沖積型、洪積型或海濱型砂金礦床。有的山金礦風化剝蝕後,碎屑產物在原地堆積,則形成殘積型砂金礦床;如果沿斜坡堆積,則形成坡積型砂金礦床。砂金礦床又稱外生金礦,其成礦時代可以在古生代、中生代、第三紀、第四紀或現代。此外,還有一種伴生金礦,其含金量低,常常在有色金屬礦井過程中加以回收,並進行綜合利用。 我國古代早就有山金、砂金之分。但山金的含義不僅指脈金礦,而且還包括殘積型、坡積型砂金礦床,意即指山上產的金。古代砂金礦床又可分為"水金"(自"水沙中"淘洗而得的砂金)和"平地掘井"開采而得的砂金。砂金礦中,與絕大多數金粒有明顯區別的大顆粒金,叫塊金,俗稱"狗頭金"。狗頭金的發現,往往被認為是採金史上的大事。《天工開物·五金》中說:"千百中間有獲狗頭金一塊者,名曰金母。"狗頭金絕大多數產於沖積型砂金礦中,有些產於近地表的次生富集帶中。 盧本珊等先生通過對比分析,發現明代對脈金礦有新的認識:第一,史料中有關脈金的蹤跡。陝豫交界的小秦嶺金礦,其東區陡壁上現存的碑文記有:"景泰二年(1415 年)六月廿日起,開硐三百眼。"可見開采規模較大。小秦嶺金礦礦田內地勢陡峻,海拔在650-2400 米之間。礦體由金礦脈及含礦蝕變糜棱岩組成,伴生有銅、鉛、銀、鎢及大量的黃鐵礦。《天工開物·五金》:"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餘丈"。這一記載乃指開采脈金礦而言。現代地質勘探表明,我國西南地區,如四川即以脈金礦床為主。雲南古代開採的砂金也來源於金沙江(古麗水)流域的山中脈金礦,清末,這里仍在開采。西藏地區金礦有喜馬拉雅成礦帶,西藏黃金之多在棄宗弄贊時代已經聞名。 明方以智《通雅》卷四十八金石條"山金為馬蹄金"。清谷應泰《博物要覽》卷三馬蹄金條"出林邑山峒石中,鑿石取之,狀如馬蹄。又名馬蹄金,乃生金也。"這里所說的山金,可能指脈金礦床。 第二,"伴金石"與脈金礦床的關系。關於"伴金石"的描述,文獻中多有記載。《本草綱目》卷831 引《本草拾遺》:"(陳)藏器曰:常見人取金,掘土深丈余,至紛子石,石皆一頭黑焦,石下有金。"紛子石為何石?屈大均《廣東新語》卷15 引《始興記》:"掘地丈余,見有磊砢紛子石,石褐色,一端黑焦,是為伴金之石,必有馬蹄塊金。蓋丹砂之旁有水晶床,金之旁有紛子石。"可見,紛子石即伴金石。宋寇宗奭《本草衍義》卷五:"顆塊金,即穴山或至百十尺,見伴金石,其石褐色,一頭如火燒黑之狀,此定見金也,其金色深赤黃。"明《天工開物·五金》:"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餘丈,見伴金石,即可見金,其石褐色,一頭如火燒黑狀。""然嶺南夷獠洞穴中,金初出如黑鐵落,深挖數丈得之黑焦石下。" 由上述可見,找金匠師已把伴金石作為金礦的找礦標志。只要找到伴金石,必定可以見到金礦。 第三,原生銀金礦床屬於脈金礦。這類礦床,我國至遲在隋唐就已開采。銀金礦的形成與中生代酸中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活動有關,在我國分布於東部沿海地區、西南及西北地區。根據銀金礦所伴生的硫化物數量,則屬於貧硫化物金礦,也稱"新金銀礦床"。據史料記載,我國從隋開皇十八年到明洪武間(約公元598-1398 年)在山東萊、登兩州開採的金礦,主要是原生銀金礦床。山東臨沂的銀金礦,唐、宋、元、明四代都在開采。(2)金礦的采選古代在金礦的開采,特別是砂金的開采中,采礦和選礦通常是連續作業的,所以史料中常將"采淘"或"淘采"二字連用。金礦經淘選之後,基本上就是金,只是顆粒細小而已。下面分兩部分簡述之。 其一,砂金的淘采。我國古代選礦方法除人工手選外,一般採用重力選礦法,其中包括重砂淘洗選礦法、溜槽選礦法。重砂淘洗選礦法中,又可按使用工具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分為淘洗盤法、淘洗篩法、淘洗船法。由於砂礦是由碎屑物質組成的,選礦時往往無需經過破碎、磨細,這樣可以減少選礦工作量和降低成本。砂金的淘選也是如此。淘選的原理是利用礦物比重差(一般石英砂的比重為2.65,金的比重為19.3,鐵砂的比重為7.8 以下),在水介質中,藉助外力作用,產生不同的運動效果,使礦物按比重分層分帶,從而使礦物分離。金之所以能在河流中被淘洗出來,是因為它的比重很大。水金的淘采方法《天工開物·五金》中說:"水金。皆於江沙水中,淘沃取金。"可見,水金的採掘對象是含金河沙。由於"水金"在江河溪流之中,水介質很方便,因此,淘采時採用淘洗法或溜槽法,均具備其有利條件。 第四紀沖積層砂金的開采方法 宋洪咨夔《大冶賦》:"尋苗罽淘之邃,破的■壁之壅。"似指沖積層所出的砂金。《天工開物·五金》:"平地掘井得者""不必深求而得",說明明代開采第四紀沖積層砂金或殘積型、坡積型砂金礦床,顯然採用了輕型工程(剝土、開槽、淺井等)。 古代砂金淘采方法的考察研究 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我國很早就掌握了重砂淘選法並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淘選法不但用來淘采自然金,而且用來回收銀、銅、鐵、錫等金屬礦砂。無論用於哪種金屬礦砂,古代的淘選方法及使用工具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明代《天工開物·五金》"淘洗鐵砂"圖中的淘砂盤和我國現代仍然使用的淘金簸箕的形制完全相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其二,脈金礦的采選。關於我國古代脈金礦開採的詳細情況,還有待於發掘史料並對考古資料作進一步的論證。從有關史料看,如唐白居易《賜友五首》並序之二,詩的第一句是:"披砂復鑿石,矻矻無冬春。"說的是開採金銀要開鑿岩石,無論天寒天暖都要照常進行作業。宋寇宗奭《本草衍義》卷五:"顆塊金,即穴山或至百十尺。"《天工開物·五金》:"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餘丈。"《清一統志》:(臨沂寶山)"上有洞穴數區,產金銀礦石,元時開礦處也。"《龍泉縣志》:(銀金礦)"脈淺,無穿岩破洞之險。"這些記載都說明,開采脈金礦需要鑿岩辟石,穴山破洞,進行地下工程是肯定無疑的。我國有一些地名也反映了金礦的開采方式,如黃金洞(平江、隆回)、金子洞(藏江)等地,古代都是以鑿洞採金為主。關於脈金礦的淘選,《浙江通志》引《龍泉縣志》說:"黃銀即淡金。每得礦,不限多少,俱舂碓成粉。"這是碎礦。"然後以水浸入,磨成細粉,仍貯以木桶浸之。用楊梅樹皮漬攪數次,石粉浮而金粉沉,乃用金盆如洗銀法洗之。"至於洗銀法,明陸容在《菽園雜記》卷十四鋪敘甚詳:"。若細粘與梅砂,用尖底淘盆。"明確指出回收精礦砂要用具有棱槽的淘砂盆。"浮於淘池中,且淘且汰,泛揚去粗,留取其精英者。其粗礦肉,則用一木盆,如小舟然(註:即平底淘洗船)。淘汰亦如前法,大率欲淘去石末。"指出平底淘洗船的功用是淘去礫石。"存其真礦,以桶盛貯,璀璨星星可現,是謂礦肉。" 上述精礦的富集,是通過重砂淘洗選礦法,清除脈石等雜質而實現的。 陸容說,淘洗粉狀及細砂狀礦砂,要用棱槽淘船,以便回收精礦。淘選粗礦肉,要用平底淘船,這是由於"粗礦肉"含廢石較多,用平底淘船淘洗後便於目測及手選廢石。陸氏的記述中值得稱道的是,同一選礦流程中,古人根據不同的粒級、不同質量的礦砂分別選用棱槽淘船和平底淘船,表明明代的重砂淘洗選礦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⑤ 古代人是怎麼采銀礦的

銀是惰性金屬,復天然狀態下制有純銀存在。而銀礦主要有輝銀礦,其次是角銀礦。
不過銀礦石一般是伴生在其他礦種中,因此需要篩選。《天工開物》下卷「五金」:「凡土內銀苗,或有黃色碎石,或土隙石縫有亂絲形狀,此即去礦不遠矣。凡成銀者曰礁,至碎者曰砂,其面分丫若枝形者曰鋛。其外包環石塊曰礦…」
古代煉銀除了火燒法還有吹灰法,具體提煉的方法得看銀礦石的成分。
最簡單的是火燒法煉銀,利用惰性金屬加熱容易還原,對於含銀純度較高的礦種,可直接加熱製取生銀。
而從含鉛礦中提煉銀的方法叫「灰吹法」,簡單的說就是:先把礦物在爐中熔化成團,冷卻後放入一個叫「蝦蟆爐」的爐子里,繼續加熱熔煉,等到熔化時,鉛沉到爐底,這樣就提煉出生銀了。具體可查閱——吹灰法煉金銀。
古代將由銀礦與食鹽和水共熱,再與汞結合為銀汞齊,蒸去汞而得銀,此為純銀。

⑥ 中國古代的采礦技術是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從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生產中,陸續發現和使用了石、陶、木、骨器。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又逐漸認識到自然界中存在金屬銅塊,於是開始開采和使用它。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已經會使用「火攻法」開采礦石。位於廣州市郊區西南樵山的新石器時代制石工場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代采礦遺址。在遺址的礦坑內壁上有火燒的痕跡,巷道地面堆積了很厚一層經過火燒的磷石塊和碳屑,說明早在50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懂得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來開采礦石,這是世界采礦史上的一個奇跡。
中國古代的采礦技術在商周時期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1988年,在江西瑞昌夏畈鎮的幕阜山東北角,發現了一處商周時期的銅礦采礦遺址。銅礦遺址的開采方法既有露天開采,又有地下開采,以地下開采為主。當時礦工已經能將開采系統延伸到數十米深的富礦帶,利用木立框支撐,在地層深部構築了龐大的地下采場。地下開采時利用井口高低不同所產生的氣壓差形成自然風解決了通風問題。遺址出土的開采工具有青銅斧、鉞、鑿,翻土工具有木杴、木鏟,裝載工具有竹筐、竹畚箕,提升工具有木轆轤、木鉤等,說明古銅礦井有效解決了安全、通風、排水、提升等一系列技術問題,展示了中國早期輝煌的采礦技術的成就。采礦區還發現了大型選礦場,出土了選礦器具木溜槽,它可以利用礦粒在斜向水流中運動狀態的差異進行物料選別。礦粒在重力、磨擦力、水流的壓力、剪切力及檔條阻力等聯合作用下,鬆散、分層,這是達到按比重分離的重力選礦法之一。銅嶺選礦槽的出土是世界選礦史上的重要發現。
擴展閱讀-銅綠山古礦井遺址
現存湖北大冶的銅綠山古礦井遺址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礦井遺址。該遺址采礦技術最顯著的特點是採用豎井、斜井、盲井、平巷聯合開采法進行深井開采。最大井深達六十餘米,低於地下水位二十餘米。瑞昌銅嶺采礦遺址和大冶銅綠山古礦井遺址證明,我國早在商、周時期不僅能找到富礦、大礦,而且已能開掘深礦井,這在當時是極為先進的。

⑦ 古代人是怎麼發現鐵礦的 注意是發現鐵礦而不是冶鐵

最開始是利用隕石中的天然鐵。

最早的隕鐵器是在尼羅河流域的格澤(Gerzeh)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烏爾(Ur)出土於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鐵珠和匕首。

中國最早的隕鐵文物是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公元前13世紀中期)遺址中發現的鐵刃青銅鉞。這件古兵器,經全面的科學考查,確定刃部是隕鐵加熱鍛造成的。

中國是世界上利用鐵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9000年前,周口店「山頂洞人」就開始使用赤鐵礦粉作為赭紅色顏料,塗於裝飾品上或者隨葬撒在屍體周圍。這是人類利用天然礦物顏料的開始。到新石器時代(距今10000~4000年),興起了制陶業,並發明繪制各種風格的彩陶。

繪制赭紅色彩陶的原料就是赭石(赤鐵礦)。

(7)古代人是怎麼采礦的擴展閱讀:

古代開採的大部為地表風化殘積、堆積礦和江河岸邊的鐵礦,以及露出地表的淺部鐵礦體。採掘方法主要有:

(1)露天墾土法翻耕有鐵礦的土地,礦石隨之露出地面。《天工開物》記載:土錠鐵(即褐鐵礦結核)「淺浮土面,不生深穴」,「若起冶煎煉,浮者拾之。又乘雨濕之後,牛耕起土,拾其數寸土內者」。這是古代記載的一種特殊采礦方法。

(2)露天掘取法用於採掘地表露頭鐵礦體。1974年在鞍山東北的太平溝發掘的漢代古采坑,坑形上寬10m,下窄2m,深10m,呈漏斗狀。顯然是古代露采遺址。

清代開採的廟兒溝(南芬)鐵礦,是人們在地表露頭處先用棒撬開石縫,再用火燒(火爆法),經過冷縮熱脹,使其破碎,採取礦石。

(3)地下鑿坑法即沿著礦體往地下鑿坑採掘礦石。在河南、江蘇、黑龍江等地一些古鐵礦遺址,都發現有豎井、斜井和巷道直接採掘礦石的古洞。

⑧ 你知道古人是怎樣開采銅礦、金礦的

古代採金礦應該用鎬頭背簍等工具順地表礦脈下挖,如果礦脈寬下挖深度會很深,如果礦脈不寬下挖到花崗岩石層古人就沒有辦法了。我們這里有很多古代金礦情況就是這樣的。

⑨ 古人是怎麼找礦的

相信樓主一定聽說過盜墓筆記吧,裡面有一個詞叫尋龍,這個尋龍可不是盜墓的專用詞,尋龍在風水裡是指尋找山的主脈。我們國家古代的風水玄學可是相當的發達的,在那個時候沒有現在的高科技,所謂的風水玄學也不全都是忽悠人的,這裡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

甚至在唐宋時期就已經採用房柱法,用木柱支撐礦坑。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在探礦、采礦、加工方面已經有著自己獨到而且使用的方法。

⑩ 在古代黃金是怎麼開采

古代煉金主要需經過5道工序:

1、第一道工序是磨礦:先將礦石放入水碓,回通過水力作用將大答塊的礦石粉碎,然後用石磨磨成粉末。
2、第二道工序是淘洗。就是將礦石粉末放在水中淘洗,去除不含礦的部分,留下含金銀較多的粉末,行話叫精礦粉。
3、第三道工序叫制團燒結。也就是將含金銀的粉末和米飯等混合在一起做成球團,與木炭分層壘成堆,去除硫化物的硫、燒結成鬆脆的礦團。
4、第四道工序叫鉛還原冶煉。將礦團鉛混合熔煉,進行化學置換,形成含金銀的鉛塊。
5、第五道工序叫灰吹法。也就是把含金銀的鉛塊放在草木灰上熔煉,吹入氧氣,去除鉛塊的鉛。吹去草灰,便可收獲高純度的黃金白銀。

熱點內容
三個字的電影名 發布:2024-08-19 09:10:03 瀏覽:417
台灣紅羊經典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2:17 瀏覽:767
搞笑電影范冰冰梁家輝開戰 發布:2024-08-19 08:53:18 瀏覽:917
免費午夜激情 發布:2024-08-19 08:42:15 瀏覽:831
40分鍾左右的英語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8:43 瀏覽:695
電影宋基美娜 發布:2024-08-19 08:27:04 瀏覽:942
宿舍都變成女的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59:35 瀏覽:897
台灣恐怖片喪屍 發布:2024-08-19 07:57:21 瀏覽:179
免費觀看qq群 發布:2024-08-19 07:53:00 瀏覽:921
4級片名字 發布:2024-08-19 07:39:14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