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礦產開采 » 銅什麼時候開采完

銅什麼時候開采完

發布時間: 2021-03-08 13:55:11

❶ 銅有記載第一次什麼時候在哪出現

銅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金屬之一,也是人類最早開始使用的金屬。考古學家在伊拉克北部發掘的由自然銅製造的銅珠,據推測已超過1萬年。
在我國,4000年前的夏朝已經開始使用紅銅,即鍛錘出來的天然銅。1957年和1959年兩次在甘肅武威皇娘娘台的遺址發掘出銅器近20件,經分析,銅器中銅含量高達99.63%~99.87%,均為純銅。而純銅,在古代雖然可開采的礦藏相對稀少,但並不難從它的礦石中提取,在13世紀曾被瑞典法倫的銅礦所用的取銅方法正是烘烤硫化礦石,然後用水分離出其形成的硫酸銅之後流淌過鐵屑表面銅就會沉澱,形成的薄層很容易分離。這正是當時瑞典法倫的巨大財富來源。
自然銅在我國,最早提取銅的方法是利用天然銅的化合物進行濕法煉銅獲得,這既是濕法技術的起源,也是世界化學史上的一項發明。西漢《淮南子•萬畢術》記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曾青即硫酸銅。這種方法用現代化學式表示就是:CuSO4+Fe=FeSO4+Cu。另外,1933年,河南省安陽縣殷虛發掘中,發現重達18.8千克的孔雀石,直徑在1寸以上的木炭塊、陶制煉銅用的將軍盔以及重21.8千克的煤渣,說明了3000多年前我國古人從銅礦取得銅的另一種方法:即將一些鮮綠色的孔雀石CuCO3.Cu(OH)2和深藍色的石青2CuCO3.Cu(OH)2等的礦石在空氣中燃燒後得到銅的氧化物,再用碳還原,便可得到金屬銅。
但是當時鑒於煉銅製成的物件太軟,易彎曲,且很快就鈍,所以人們發現把錫摻到銅里去製成銅錫合金——青銅,這樣其硬度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假如把錫的硬度值定為5,那麼銅的硬度就是30,而青銅的硬度則是100~150)。由於青銅器件熔煉和製作都較銅容易得多,且堅硬,易熔,易於鑄造成型,在空氣中穩定,因此在古代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我國歷史上的青銅器時代即是青銅被廣泛應用而來的。同樣,在公元前約280年,歐洲愛琴海中羅得島上羅得港口矗立的青銅太陽神,高達46米,手指高度超過成人,也是青銅塑造的。

❷ 銅資源是否會耗盡

按照美國地質勘察局(USGS)提供的數據,2003年全球陸地銅儲量達4.7億噸,儲量基礎9.4億噸。按照2003年的全球礦山產量1144萬噸計算,現有儲量靜態保證年限僅為41年;而按一些市場人士所採用的當年全球消費量1545萬噸(CRU)計算,則銅資源在大約30年內就將被耗盡。基於銅資源終將枯竭的假設,市場上有一種觀點認為,銅將逐步變成稀缺資源而身價百倍,銅價也將因供求關系的絕對改變而不可避免地不斷攀升,並造就超級大牛市。「資源枯竭論」真的能存立嗎?本文將從銅礦資源儲量、廢銅回收利用和銅消費趨勢等方面作一些探討。
一、原生銅礦資源可承受漫長時間的消耗
作為地球上一種不可再生自然資源,銅和其他金屬、能源等礦藏一樣,在人類的不斷開采使用下存量資源會日益減少,並終有用罄的一天,這是無法迴避的殘酷現實。但我們考慮和分析問題要限定在一定的時間范疇內才有價值。
1.全球銅資源儲量處於不斷探明發現之中。根據USGS的統計,1950年世界銅礦探明儲量才9100萬噸,1999年全球銅礦的儲量(含銅量)為3.4億噸(儲量基數為6.5億噸),而到2004年則增加到4.75億噸。在1950¢2004年的54年中,世界新發現的銅礦儲量達3.84億噸,為1950年的4倍多,平均每年新探明儲量約710萬噸;而在1999¢2004年的5年間,新增探明儲量1.35億噸,平均每年新發現2700萬噸,呈加速增長之勢。這表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勘探和開發投入的增加,銅的探明儲量增長遠遠超過了銅資源的消耗量。中國是世界上銅儲量相對短缺的國家,2003年銅礦儲量為2600萬噸(金屬含量),佔全球儲量的5.6%,但2004年所探明的可開采銅資源儲量就上升到2900萬噸(儲量基礎6300萬噸),佔全球儲量的比例也提高到6.2%。可見不管是全球還是中國,未探明的潛在銅儲量還是相當可觀的,探明儲量應該以動態的眼光去衡量。況且,我們得到的銅探明儲量,還僅僅限於全球陸地資源。
2.銅的可開采資源將隨著科技發展而變相增加。我們所說的世界銅儲量是指銅含量達到根據歷史和現有科技水平具有可開發經濟價值的礦脈。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用於衡量可開采價值的銅最低品位標准可能向下調整,銅的所謂探明儲量也會相應提高。現在的貧礦,將來可能會被視為富礦;現在沒有開采價值的保有儲量,將來也可能得到開發。同巨大的消費量和增長潛力相比,中國顯然是銅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但以中國每年自產60萬噸(金屬量)銅精礦的速度,並根據2004年探明儲量2900萬噸來計算,中國銅礦的靜態保證年限約48年,還高於全球40年的平均水平。中國自產銅精礦增產緩慢的根本原因,除了銅礦投資規模大、投資周期長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中國銅礦品位含量低造成的投資成本過高所致。中國銅礦石的平均品位為0.87%,高於1%的儲量,僅占資源總儲量的35%,而國外銅礦石的平均品位則超過1%。中國斑岩型銅礦的平均品位為0.5%,遠低於智利和秘魯的1%¢2%的水平;砂岩型銅礦的平均品位為0.5%¢1%,遠低於剛果和尚比亞的2%¢5%。因此,目前中國只能依賴進口大量的銅精礦和廢銅等銅原料來滿足精銅生產需要,但國內的銅資源儲量遲早是要被開發利用的。
二、銅的可循環利用特性決定了銅將越用越多
雖然與大豆等可再生性資源相比,銅屬於非再生資源,但銅卻和原油、煤炭等一次性使用的資源不盡相同,即具有可循環利用的屬性。我們通常所說的「再生銅」概念,實際上是指廢銅的回收利用。理論上講,銅可以百分之百地被回收利用,據稱在過去1萬年開採的所有銅中,有80%仍在繼續使用。在所有的金屬中,銅的物理屬性決定了其再生性能最好。無論經過多少次回收,經過精煉之後都能保持其延展性、導電和導熱性及抗腐蝕等基本屬性。一般來說,廢銅產生量的多少與精銅的消費量正相關,全球廢銅的產生量將隨著全球精銅消費量和社會保有量的提高而遞增。從這個角度來看,世界上的銅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擔心銅的消費會造成銅資源的耗盡或枯竭,似乎有點杞人憂天。隨著廢銅產生量的不斷增加,再生精銅的比例也將相應提高,從而減少對礦產銅或原生銅礦的依賴度,同時也日益提高廢銅在整個銅消費構成中的比例。形象地說,銅礦開采使用不過是把地下沉睡的銅搬到了地上,並供人類通過廢銅回收而永久性重復使用。隨著銅使用量的蓄積,也許若干年後,龐大的廢銅資源將成為銅消費的主要來源,而原生銅的開發反而只是作為新增資源的一種補充。
廢銅按其來源分為兩類, 一類是新廢銅,即在銅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和廢品,包括銅冶煉廠本身產生的廢銅和銅加工廠產生的廢銅屑及直接返回供應廠的工業廢雜銅;另一類是舊廢銅雜銅。銅和銅基材料,不論處於裸露狀態,還是被包在最終產品,作為使用後被廢棄的物品,在產品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可回收再生。一般來說,用於再生的廢銅中新廢銅佔一半以上。而全部廢雜銅經過再加工後有大約1/3以精銅的形式返回市場,另2/3以非精煉銅或銅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因此,目前廢雜銅的利用途徑有兩種,一是間接利用, 即經過陽極爐熔煉之後生產電解銅,即我們通常所稱的再生精銅;二是直接利用分類清晰的廢雜銅生產銅材或銅合金產品。如中國相當數量的高品位廢雜銅未經精煉即被直接生產銅線錠和銅黑桿。
廢銅的產生量與再生利用,同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和銅消費水平密切相關。發達國家工業化時間早、程度高,年人均銅消費量達到10¢20公斤,因而產生大量的廢銅,不僅滿足自身的需要,還有部分廢雜銅由於環保等方面問題而出口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再加工和消費。美國的銅消費量居世界前列,在1917¢1987年的60年間,美國廢雜銅的回收率平均占消費量的35%;而在1976¢1998年的22年間,由廢銅再生提供的銅占每年銅消費量的比例則提高到44%¢55.6%。歐洲由於銅礦資源缺乏,廢銅就成為重要補充。據統計,1997年再生銅占總原料的42.6%。其中廢銅直接利用的為22.4%,經再次精煉的為20.2%。工業化完成時間晚一些的日本,目前也已進入大量產生廢銅的階段。據有關資料,在1953¢1993年間,西方發達國家所消費的精銅有40%是通過再生廢雜銅獲得的;1994¢1998期間,世界廢雜銅每年的回收總量平均約為500萬噸左右,其中用於再生精銅的年產量約155萬噸,約佔31%,直接利用的為每年345萬噸左右,佔到69%左右。根據ICSG提供的數據,2004年全球再生精銅產量為197.6萬噸,約佔全球精銅總產量的12.5%;而2004年全球廢雜銅回收利用的總量估計為637萬噸左右,已經佔到當年全球銅表觀消費總量的38.6%。由此可見銅的再生使用在全球銅市場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在1998¢2002年5年間的精銅生產原料構成中,國產廢銅比例約佔9.7%,進口廢銅比例約佔18%,廢銅再生利用比例已佔到精銅總產量的27%左右。過去3年來,我國自產廢雜銅年均僅為60萬噸左右,而每年從美、日、歐等發達國家進口的廢雜銅實物量則平均超過330萬噸,摺合金屬量約80萬¢85萬噸。中國尚處於工業化初期,目前年人均銅消費水平約2.7公斤,不到發達國家的1/5。目前我國的自產再生銅利用量僅為精銅消費量的17%左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銅消費水平的提高,中國銅的社會保有量和廢銅產出量也將大幅增加。一般銅製品和含銅設備的折舊期為15年,那麼目前所消費的精銅在15年後就進入報廢期,並成為舊廢銅。根據2004年中國銅表觀消費量350萬噸推算,到2014年中國的廢銅產生量就將達到225萬¢260萬噸,並且會逐年遞增。2004年,我國利用國內外廢雜銅生產的電解銅、銅材和銅合金達到140萬¢150萬噸,大約佔到精銅產量的67%,消費總量的40%。如果再生利用回收率按97%計算,可生產各類銅產品135萬¢145萬噸,其中電解銅至少在50萬噸以上,其餘的則直接被利用來生產銅材和銅合金製品。
三、銅需求增長不可能是無止境的
1.銅需求在不斷增長,但最終將趨於飽和。從全球銅消費演化曲線來看,其消費增長的總體趨勢一直保持完好,需求的絕對量在不斷提高。但觀察美、日、歐等發達工業化國家的銅消費趨勢可以發現,這些國家的銅需求基本達到飽和狀態,消費增長停滯不前,基本上在萎縮和小幅增長之間徘徊。有資料顯示當西方發達國家經濟成長低於2.4%時,銅消費量不會增長。從長遠角度看,這也將是全球性的趨勢。
2.新增銅需求的放大效應,催生了歷史上銅的牛市循環。日本的快速工業化和經濟的畸形繁榮,推動了1989年的大牛市;韓國和東南亞等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崛起,烘託了1994年的牛市;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帶動的銅需求爆炸式增長,則造就了本論牛市。盡管銅市的牛熊交替同全球宏觀經濟的景氣循環密切相關,但每一輪牛市背後都有銅需求的額外大幅增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這種額外的推動作用都只是階段性的,銅市終究逃脫不了周期循環的自然規律。
3.中國銅消費的高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自1999年以來,中國的銅消費增速平均高達17%以上,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逐步完成以及消費基數的增大,中國的銅消費增長率將放緩到8%以下的可持續水平。據測算,1983¢2003年的20年間,全球銅消費的平均增速僅為3.4%,而新興市場國家也不過6%左右,中國高達兩位數的消費增速是不可能維持長久的,把銅市需求增長的寶都押在中國身上也是不現實的。
4.替代產品的增加趨勢是難以避免的。近些年來,在高壓導體和汽車等領域,鋁及鋁基合金成為銅消費的主要競爭對手,光纖成為銅在遠程通訊領域的替代品等等。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新型材料的不斷問世,銅消費難免會受到各種替代品的沖擊。
5.價格和價值規律本身將對銅的供給和需求產生自然調節作用。銅的供需均具有良好的價格彈性,原生銅礦的長期價格彈性可達到1.60,而銅價高漲更會刺激廢雜銅的使用量;價格的提高同樣將有效抑制銅的消費增長,並激發更多替代品的出現

❸ 中國古代對銅礦的開采何時初具規模中國最早的一處采銅遺址位於何地

據考古學家考證,中國古代對銅礦的開采最晚到商朝時期就已初具規模。1989年專1月27日《中國文物報》報屬道,在江西瑞昌銅嶺,科學家們發現有一處中國商朝時期的大型銅礦遺址,這是科學家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一處采銅遺址。這個遺址的面積約25萬平方米。科學家們在已挖掘出的300平方米范圍內,發現有豎井24口,平巷3條,露天采礦坑一處,選礦槽一處。這些發現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商代時期就已會採用豎井、平巷、坑采等聯合開采方法來開采礦物。

❹ 城門山銅礦什麼時候開始開採的

2007-05-10 江西來 地 區 江西 發表時間 2007-5-10
行 業 冶金礦源產 投資總額 49800萬元
進展階段 可研
項目簡介 建設規模為7000t/d綜合採選能力。其中,2000t/d在現有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挖潛而成,5000t/d為新增能力。
詳細內容
2007年4月30日,江西省發改委以贛發改工業字[2007]366號文件備案江西銅業集團公司城門山銅礦二期擴建項目。
該項目建設地點位於江西省九江縣城門鄉。該項目建設規模為7000t/d綜合採選能力。其中,2000t/d在現有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挖潛而成,5000t/d為新增能力。
該項目總投資498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47489.72萬元,鋪底流動資金911.66萬元。資金來源為:企業自有資金35553.08萬元,申請銀行貸款14246.92萬元。

❺ 關於銅礦的開采

國家之所以取締小礦廠就有這方面的原因。
裡面除了含1%的銅,可能還含2%的鐵,版或是其他礦物質。
而一權般小企業並不具備這種能夠完全開採的設備,通常只開采一種,其他的就浪費了。
或是只開采含量最高的一種,而將其他全拋棄。
「采易棄難,采富棄貧」造成資源的浪費。

對於銅品位低於5%的礦石要用選礦方法富集成銅精礦
一級品銅礦含量不小於30%
二級品銅礦含量不小於25%
三級品銅礦含量不小於20%
四級品銅礦含量不小於13%
品味標准並不是一成不變,國內外許多銅礦床開采品位為0.5%~0.4%,個別大型露采礦山的邊界品位降到0.2%,由於資源稀缺或是技術提高,預計本世紀末或下個世紀初,世界銅礦開采品位可能降到0.25%,邊界品位下降到0.1%時,則一些含銅高的岩石也就可能成為工業礦石了。

❻ 哪些有色金屬最先被開采完

有色金屬是指鐵、鉻、錳三種金屬以外所有的金屬。所以你看著熟悉的像金銀銅鉛汞之類的都是先被開採的

❼ 常見金屬元素開采年限

計算的結果非常驚人,從2000年算起,最常用礦物資源的大致情況如下:

20年以內「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14類:鉑族金屬(0年,因我國沒有獨立的鉑族金屬礦,該資源完全依賴進口);金礦,(岩金7年,但砂金可采35年);銻礦(8年);飾面石材(8年);螢石礦(9年);鉻鐵礦(14年);原油(15年);鉛礦(16年);錳礦(16年,這是按國外數據,我國數據為79年);銀礦(17年,若不考慮「伴生礦」,那麼靜態指標為12年);滑石(18年,為年開采390萬噸;若174萬噸年產,則為42年);鋅礦(19年);石墨(19年);錫礦(20年)。

20-5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8類:硼礦(21年);石膏礦(21年,這是按照國際上的數據,按國內數據為224年);銅礦(29年);鎳礦(30年);重晶石(35年);天然氣(40年);水泥石灰岩(46年)鉬礦(48年)。

50-10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10類:鎢礦(51年);高嶺土(53年);玻璃硅質原料(57年);鍶礦(66年);硫礦(67年);金剛石(67年,這其實沒有意義,中國金剛石在世界上微不足道);鈦鐵砂(70年);鐵礦(81年);鈷礦(84年);石棉(93年)。

100-20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4類:硅灰石(127年);鋁土礦(141年);菱鎂礦(148年);煤(200年)。

200-30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3類:磷礦(216年);膨潤土(243年);硅藻土(295年)。

300年以上「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5類:耐火粘土(321年);鉀鹽(345年);稀土礦(380年);芒硝(2205年);鈉鹽礦(3749年)。

可以看出,今天,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多種礦物資源的耗竭,已經只有數十年和百餘年光景,而不是遙不可及的數百年乃至千年之遠。目前的常用礦物,只有2種的使用年限超過了「千秋」,還沒有一種能夠達到「萬代」。為了改革以來的20幾年「經濟高速發展」,中華民族已經喪失了千秋萬代。

在「地球村」的時代,中國或許還可以獲得世界其他地方的礦產資源?

但在我看來,這仍然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夢幻。世界的礦物資源情況,也絕不可樂。就世界范圍的礦藏的「靜態指標」情況,我的計算如下:

50年內將開采殆盡的礦種有:金剛石(6年);鉛(10年);銀(16年);金(18年);石膏(21年);鋅(22年);石墨(22年);銻(24年);硫(24年);銅(26年);重晶石(26年);硼(38年);石油(40年);鉬(42年);錫(44年);鎳(46年)。50-100年間將開采殆盡的礦種有:天然氣(64年);鎢(64年);磷(79年);鈦(95年);錳(97年)。100-200年間將開采殆盡的礦種有:鈾(110年);石棉(126年);鐵(150年)鈷(166年);鋁(192年)。200-300年間將開采殆盡的礦種有:鉑族金屬(206年);滑石(208年,在中國還可開采19年);膨潤土(216年);煤炭(226年);釩(233年);鋰(242年);鉻(257年)。還可以開采300年以上有:鉀鹽(316年);硅藻土(396年);硅灰石(495年);高嶺土(519年);稀土金屬(1265年);天然鹼(2189年)。

這樣一來,我們便真的可以「大吃一驚」了。從20世紀末算起,上述全球39種重要的礦產資源靜態儲量的耗竭,竟也是這樣「近在眼前」!從上面可以看出:

50年內走向耗竭的就有16種。

100年內走向耗竭的有16+5=21種。

200年內走向耗竭的有21+5=26種。

熱點內容
三個字的電影名 發布:2024-08-19 09:10:03 瀏覽:417
台灣紅羊經典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2:17 瀏覽:767
搞笑電影范冰冰梁家輝開戰 發布:2024-08-19 08:53:18 瀏覽:917
免費午夜激情 發布:2024-08-19 08:42:15 瀏覽:831
40分鍾左右的英語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8:43 瀏覽:695
電影宋基美娜 發布:2024-08-19 08:27:04 瀏覽:942
宿舍都變成女的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59:35 瀏覽:897
台灣恐怖片喪屍 發布:2024-08-19 07:57:21 瀏覽:179
免費觀看qq群 發布:2024-08-19 07:53:00 瀏覽:921
4級片名字 發布:2024-08-19 07:39:14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