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開采有什麼優點
1. 地下采礦對地質環境有哪些影響
采礦生產對環境的危害:水土流失、礦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以及采礦過程中含化學物的廢水對地下水的污染等。
一、水污染
主要由於采礦、選礦活動,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含酸性、含重金屬和有毒元素,這種污染的礦山水通稱為礦山污水。礦山污水危及礦區周圍河道、土壤,甚至破壞整個水系,影響生活用水、工農業用水。當有毒元素、重金屬侵入食物鏈時,會給人類帶來潛在的威脅。
二、大氣污染
露天采礦及地下開采工作面的鑽孔、爆破以及礦石、廢石的裝載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廢石場廢石(特別是煤矸石)的氧化和自然釋放出的大量有害氣體,廢石風化形成的細粒物質和粉塵,以及尾礦風化物等,在乾燥氣候與大風作用會產生塵暴等,這些都會造成區域環境的空氣污染。
三、固體廢棄物污染
在風景區附近的露天礦場,因采礦對地面景觀的破壞時旅遊觀光環境極不協調,許多礦山隨意傾倒固體排棄物導致溝壑、河道淤塞,泄洪不暢,水患不斷
四、土地破壞及復田、土壤的污染
礦山開采,特別是露天開采造成了大面積的土地遭到破壞或被佔用。據統計,美國約有1.5萬個露天礦,每年破壞土地3萬公頃以上的土地;而在聯邦德國,僅開采褐煤一項,每年就佔地約2.1萬公頃。我國礦山開破壞土地的總數尚未詳國的統計,根據已初步掌握的資料,各類主要的露天礦山有1000多個,多屬於小型露天礦,而對土地的破壞是十分可觀的。
五、地質災害
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山體的穩定,導致岩(土)體變形誘發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礦山排放的廢石(渣)常堆積於山坡或溝谷在暴雨發生下極易引起泥石流。
2. 為什麼要搞地下開采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因主要有:
1.礦藏埋藏太深,露天開采需挖掘大量土方內或岩石,成本太大容;
2.保護地表植被和生態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尤其在西北西南生態比較脆弱的地區,地表開采一旦破壞了植被和土層就很難得到恢復;
3.保護採掘資源,對於某些特殊礦藏而言,採掘時需要有地表土層的保護,如天然氣等,如果露天開采,很容易造成泄露;
4.地下採掘工具和技術的發展使成本不斷降低,讓地下開采成為可能。
3. 什麼是露天開采,其開采方式有哪些特點
露天開采就是從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礦物的開采方法,採用露天開采法開采礦床的版礦山稱為露天礦。露天開權采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采礦方法。近幾十年來,隨著露天開采技術裝備的發展和露天開采與地下開采相比所具有的許多突出優點,國內外的露天開采有了很大發展。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每年從地殼上采出的上百億噸的有用礦物中,屬於露天開採的佔到70%左右。在我國,鐵礦石產量的85%來自於露天開采,建材礦山幾乎全部採用露天開采。根據開采方式的不同,露天開采有人工開采、水力開采、機械開采和挖掘船開采。其特點如下:
(1) 人工開采主要靠人力來鑽孔、裝礦和推車。
(2) 水力開采是用水槍射出高壓水流沖采礦石並用水力沖運的方法。此法多用於開采松軟的砂礦床。
(3) 機械開采是用一定的採掘運輸設備,在敞露的空間里從事采礦作業,並通過露天溝道或地下巷道把礦石和岩石運出。
(4) 挖掘船開采是利用挖掘船開采河道中的砂礦床。
4. 地下開採的方法有哪些
地下開采方法分類繁多,常用的以地壓管理方法為依據,分為三大類:
自然支護采礦法
又稱空場采礦法。主要靠圍岩本身的穩固性和礦柱的支撐能力維護回採過程中形成的采空區,有的用支架或採下礦石作輔助或臨時支護。本法回採工藝簡單,容易實現機械化,勞動生產率高,采礦成本低,適於開采礦石和圍岩均穩固的礦體
,
在地下礦山廣泛應用。但開采中厚層以上礦體,需留大量礦柱,礦石回採率低,因此采高價礦床時用得較少。
人工支護采礦法
用充填材料或其他支架維護采空區,主要使用充填法,故此法又稱充填采礦法。在礦房或礦塊中,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向采空區送入碎石、爐渣、水泥等充填材料,以進行地壓管理、控制圍岩崩落和地表移動,並在形成的充填體上或在其保護下進行回採。適用於開采圍岩不穩固的高品位、稀缺、貴重礦石的礦體;地表不允許陷落,開采條件復雜,如水體、鐵路干線、主要建築物下面的礦體和有自然火災危險的礦體等;也是深部開采時控制地壓的有效措施。優點是適應性強,礦石回採率高,貧化率低,作業較安全,能利用工業廢料,保護地表等。缺點是工藝復雜,成本高,勞動生產率和礦塊生產能力都較低。
崩落采礦法
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有計劃地崩落圍岩填充采空區以管理地壓的采礦方法。適用於圍岩容易崩落、地表允許塌陷的礦體。
5. 地下水的優缺點
地表水資源指地表水中可以逐年更新的淡水量。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冰雪水、河川水和湖沼水等。通常以還原後的天然河川徑流量表示其數量。由於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因此,在水資源評價中必須扣除地下水補給河流的那部分水量。
地表水由分布於地球表面的各種水體,如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積雪等組成。作為水資源的地表水,一般是指陸地上可實施人為控制、水量調度分配和科學管理的水。
地下水資源是指在一定期限內,能提供給人類使用的,且能逐年得到恢復的地下淡水量。是水資源的組成部分。通常以地面入滲補給量(包括天然補給量和開采補給量)計算其數量。因此,地下水資源的開采一般不應超過補給量,否則會給環境帶來危害,使生態條件惡化。
地下水開發利用力求費用低廉、方案優化、技術先進、效益顯著而又不引起環境問題。這些要以查明水文地質條件和正確評價地下水資源為基礎。要做到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應注意以下幾點:①不過量開采。開采量要小於開采條件下的補給量,否則將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區域降落漏斗形成並不斷擴大、加深,水井出水量減少甚至於水資源枯竭。②遠離污染源,否則將造成地下水污染,水質惡化以致於不能使用。③不能造成海水或高礦化水入侵到淡水含水層。④不能引起大量的地面沉降和坍陷,否則將造成建築物的破壞,引起巨大的經濟損失。⑤按地下水流域進行地下水開發利用的全面規劃,合理布井,防止爭水。⑥地表水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統一考慮、聯合調度。⑦全面考慮供需數量、開源與節流、供水與排水、水資源重復利用、水源地保護等問題,使得有限的水資源獲得最大的利用效益。
地下水的水質更純潔、甘甜,所含礦物質更多,喝了有利於補充身體所需礦物質.地表水所含化學物質較多,喝了對身體不好!
6. 地下工程的優缺點
第一種發包模式的優點:專業分工更明細,工程質量會有所保障。缺點:1、業主的管理能力需要加強,有配套的各專業的管理人員,管理工作量加大2、合同數量增加,合同管理的工作量加大。
第二種發包模式的優點:1、業主的管理投入相應會減少,因為有總包單位分擔相應的管理工作。2、合同減少,合同管理方面的工作量相應的會減少。3、有利於造價的控制
7. 地下空間的特點是什麼地下工程如何利用這些特點
地下空間的環境特點
地下空間具有許多不同與地面環境的特點,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必須充分利用其有利的環境特點,最大限度地克服一些不利因素,因而地下工程的規劃與設計也就不同於地面建築的規劃與設計。
1. 高防護性
地下空間的高防護性,是指在一定的工程防護措施後,地下空間對各種現代武器的襲擊,具有與所採取措施相應的防護能力,如對核武器的光輻射,早起核輻射,空氣沖擊波,放射性污染等主要效應,都能進行有效的保護。
在未來社會中,只要發生戰爭的根源沒有消除,利用地下空間的高防護性,進行城市防戰爭安宗海基礎設施建設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也必將延續。
地下空間不但對於戰爭具有較高的防護性,而且對於地震和其他由於核武器襲擊,地震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城市大火也具有較高的防護性。
2. 熱穩定性
由於人工空間與圍岩介質熱環境的相互作用,使得地下空間與大氣環境想隔離,受大氣環境的影響很小,表現出比較穩定的地下溫度場。良好的熱穩定性使地下空間表現出所謂的「冬暖夏涼」的熱環境特性。
城市中各種對熱環境的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的設施,如糧庫,冷庫及其它各種儲庫,應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良好的熱穩定性進行該類功能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3. 易封閉性
由於地下空間為岩土介質所包圍,所以地下空間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封閉,對於良好的岩石圍岩介質,只要加以適當的開發可直接用於存儲各類物質甚至是液體物質。對土層介質加以改造與加固,也可用於各類物質的儲存,如對天然氣形成的圍岩介質空間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則可形成具有良好封閉性的人工空間。
城市中各類對內部環境要求不高的能源儲存設施,尤其液體能源存儲設施,可利用地下空間的易封閉性,進行開發,並且各種易燃液體能源的地下儲存,也可利用城市防災能力的提高。
4. 內部環境易控性
由於地下空間與外部環境處於相對隔絕狀態,其內部環境安全由人工所控制,如熱環境,光環境,聲環境,空氣清潔度等,這些環境因素手外部干擾小,故此內部環境較易控制並且容易達到所要求的標准。
對於城市中各類對內部環境有較高要求的設施,如各種電視,電影的演播,錄音室,醫院的手術室,無菌室以及高科技企業中的無污染廠房等,利用地下空間內部環境易控性,將其建於地下更為經濟合理。
5. 低能耗性
地下空間提供了一個長期穩定的熱儲存器或熱吸收放系統,與圍岩介質的相互作用,使得圍岩介質成為熱負荷或冷負荷的主要承擔者。具有明顯的低能耗特點。
8. 地下開採的方法有哪些
地下開采方法分類繁多,常用的以地壓管理方法為依據,分為三大類:
自然支護采礦法
又稱空場采礦法。主要靠圍岩本身的穩固性和礦柱的支撐能力維護回採過程中形成的采空區,有的用支架或採下礦石作輔助或臨時支護。本法回採工藝簡單,容易實現機械化,勞動生產率高,采礦成本低,適於開采礦石和圍岩均穩固的礦體 , 在地下礦山廣泛應用。但開采中厚層以上礦體,需留大量礦柱,礦石回採率低,因此采高價礦床時用得較少。
人工支護采礦法
用充填材料或其他支架維護采空區,主要使用充填法,故此法又稱充填采礦法。在礦房或礦塊中,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向采空區送入碎石、爐渣、水泥等充填材料,以進行地壓管理、控制圍岩崩落和地表移動,並在形成的充填體上或在其保護下進行回採。適用於開采圍岩不穩固的高品位、稀缺、貴重礦石的礦體;地表不允許陷落,開采條件復雜,如水體、鐵路干線、主要建築物下面的礦體和有自然火災危險的礦體等;也是深部開采時控制地壓的有效措施。優點是適應性強,礦石回採率高,貧化率低,作業較安全,能利用工業廢料,保護地表等。缺點是工藝復雜,成本高,勞動生產率和礦塊生產能力都較低。
崩落采礦法
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有計劃地崩落圍岩填充采空區以管理地壓的采礦方法。適用於圍岩容易崩落、地表允許塌陷的礦體。
9. 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露天開采,又稱為露天采礦,是移走礦體上的覆蓋物,得到所需礦物的過程,從敞露地表的采礦場采出有用礦物的過程。地下開采,是指從地下礦床的礦塊里采出礦石的過程。
2,工作方式不同:露天開采作業主要包括穿孔、爆破、采裝、運輸和排土等流程。按作業的連續性,可分為間斷式、連續式和半連續式。地下開采,通過礦床開拓、礦塊的采准、切割和回採4個步驟實現。
3,技術條件不同:露天開採的主要技術有:見露天開采境界;露天礦邊坡穩定;開采工藝;開采程序;露天礦開拓;干排水;礦山環境保護,礦山土地復用;露天開采生產調度。地下采礦方法分類繁多,常用的以地壓管理方法為依據,分為三大類自然支護采礦法、人工支護采礦法以及崩落采礦法。
(9)地下開采有什麼優點擴展閱讀:
特點
露天轉地下開採的礦山,通常是礦體延伸較深、覆蓋層不厚、多為中厚或厚大的急傾斜礦床,由於這類礦床採用露天開采,具有投產快、初期建設投資少、貧損指標優等優點,早期一般採用露天開采,但當露天開采不斷延深後,這些礦山逐步由露天開采向地下開采過渡最終全面轉向地下開采。
因此,要求露天轉地下開採的礦山,在進行露天轉地下開採的設計時,對前後期開采應統一全面規劃。
露天開采後期的開拓系統既要考慮地下巷道的利用,同時在向地下開采過渡時,地下開采也應盡可能利用露天開採的相關工程和設施等有利因素,使露天開采平穩地過渡到地下開采,並使礦山產量和經濟效益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