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石塊拿什麼開采
Ⅰ 造金字塔用的巨大石塊是從哪裡搬來的
經過粗略估算,修建大金字塔需要500萬噸石頭,需求量雖然龐大,但吉薩附近就可以供應大部分。採石場在金字塔建築地點南面,約有1500名採石工人在那裡工作。由於銅是古埃及人當時掌握的最硬的金屬,因此每名採石工人會配有一把銅制鑿刀。他們用銅鑿刀將巨石鑿開小孔,打入木楔,並在上面澆水,木楔浸水膨脹的力量就可以將石塊脹裂。但銅鑿刀敲擊數十下後就會變鈍,因此需要另一組人用火將鈍鑿軟化,磨利後過水降溫,以便石匠們再次使用。
每塊開采下來的石頭的重量都超過了1噸,有的甚至重達兩噸半,如何運輸是大問題。吉薩當地產一種很特別的黏土,在黏土鋪就的路面上灑水,沉重的石塊就可以在上面滑行,但水量的控制很重要,如果水量不夠反而更加費力。在不適宜灑水的地方,工將匠們就在路面上鋪圓木,讓巨石在圓木上滾動前進。
巨型石塊集中到金字塔現場後,就由專門的石匠切削加工,並根據每塊石頭上標注的記號嵌入應該放置的地方。他們僅使用簡單的三角板和鉛錘,就可以把每塊石頭切削打磨得光滑平整,使得石塊之間銜接緊密,如同用水泥粘合一樣,甚至在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侵蝕後仍然屹立不倒,直到現在,人們也很難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
胡夫金字塔一共建造了20年,雛形逐漸顯現的時候,已經花費了十多年的時間。這時候就需要建造長長的坡道,以便工人把石塊繼續運到高處。勞工們使用吉薩天然的沙土,用礦石膏和灰泥黏合,堆成長長的斜面,將巨石拉上金字塔。考古學家估計,斜坡的長高比例大約在10:1,這是保證運輸方便和使用最少建築斜坡材料的最佳比例。但當金字塔逐漸變高,這種長長的斜坡就不能適用,因為如此計算,通往塔頂的斜坡長度將達到驚人的4800英尺,所需的建築材料也將是大金字塔的三倍之多。因此在最後的加高工程中,建築師們會選擇建造較省材料的螺旋型坡道。
盡管吉薩當地就出產大理石,但以大金字塔的體積來說,僅憑手工製作200多萬塊的巨型石塊,仍然是項巨大的挑戰。古埃及人究竟如何在建造期限內找到數量如此之巨的石材,一直是未解之謎。後人在金字塔南面找到的線索,為這個疑問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距離地面30英尺處有個開口,是19世紀的探險家使用炸葯炸開的,這里是唯一能看到金字塔內部的地方。可以看到,里層的石頭比外表看到的粗糙許多,而且都由大小不一的石塊組成,有些甚至小如瓦礫。也就是說,在金字塔整齊的外層石塊和內層墓室之間,填充進了不合規格的石料。這也許就是古埃及人加快建造速度的方法。
隨著金字塔不斷長高,建築師必須考慮金字塔內部墓室的安排,並預留出通往墓室的廊道。胡夫金字塔內部有三個墓室,第一個在修建地基的時候就開始建造,因為它深入地下600英尺。第二個在金字塔內部約100英尺高的地方,就是所謂的「王後墓室」,自發掘以來便空無一物。公元前2474年,第三個——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陵墓開始動工,這將是胡夫王最後的安息之所。通向墓室的大廊道也同時開始搭建。大廊道全長達153英尺,內壁使用巨型的磨光石灰岩板緊密接合。
大金字塔開始建造後的十幾年,一艘駁船載來了一些來自250公里外亞斯文採石場的特別貨物:9塊巨型花岡岩。每一塊的重量超過50噸,需要200人才能挪動。在建造大金字塔的數百萬石塊中,它們是最重要的。神聖的墓室是金字塔的中心,必須加強保護。在法老的墓室完工之際,這9塊花岡岩將用以建造墓室上方的屋頂。建築師會在每塊花岡岩上用紅赫石畫上中線,以便將巨石置中對齊。但如此巨大的重量如何平均分配?巨石的體積和重量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如果直接摞放,花崗岩就會破裂。最後,為了分散層疊巨石之間的巨大壓力,建築師在每層花崗岩之間都墊上了三角形的楔子,使重量往外分散而非向下壓。九塊岩石最終使用了五塊,並留出了之間的四個空隙。這些空隙高3.5英尺,可以讓人爬行通過。因此當時參與建造金字塔的勞工們得以在空隙間的牆壁上留下了一些塗鴉,隨手拼出的一些人名,有的地方還能看到紅赫石描出的參考線。
當大金字塔建造至約100米高時,最後三分之一高度的材料已經無法從主斜坡運送,因此建築師們倚大金字塔,修建了一條螺旋而上的「盤山」坡道,以避免加高主坡的額外龐大工程。四棱錐體形狀的頂石的處理和搬運比其它石塊都謹慎,因為它的側邊非常光滑,於是石匠專門在下方做了個向外突出的石栓,工人們旋轉石塊,就可以讓石栓與下方石塊的溝槽契合,將頂石固定。
頂石放好後,金字塔實際已經搭建完成,但外部塔身仍然需要最後的修整。外圍的螺旋坡道需要撤除,並加上斜面的石板,使金字塔的外表光滑平整。當大金字塔最終完成時,四面已經磨平打光,在陽光的照射下看來非常炫目,與我們今日所見的金字塔非常不同。而現在看到的金字塔已經沒有了外圍的斜面石塊——因為中世紀建造開羅城的時候,這些石塊被取走,作了建築材料。
公元前2460年,不朽的墳墓建成。大金字塔東邊的一條大石子路通往位於尼羅河邊的一座廟宇。那裡將作為胡夫法老遺體的暫放之處。法老的木乃伊轉移到金字塔內部後,根據古埃及的禮俗,會先放在地下墓室,隨後移至第二層墓室,最後才將棺木移到第三個墓室,放進石棺。
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quot;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多少年來,人們公認的說法是,埃及金字塔是由埃及的奴隸們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手工建造的,但這種說法卻在今天受到了考古學家們的挑戰。根據金字塔的建造規模,有關專家估計,在修建大金字塔時,埃及居民至少應有五千萬。然而,據歷史資料統計,在那個時期,世界總人口才有二千萬,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矛盾。更令人不解的是,建造金字塔的石塊都是從很遠的地方運到吉薩沙漠去的。這些石塊大的有50噸,小的也有2。5噸,僅胡夫大金字塔就用了230萬塊這樣的石塊。按埃及當時科技水平來看,還沒有能力運輸如此又重又多的大石塊。因此,有人大膽設想,石塊是以陸地或水上運輸的,而是由宇宙來客在空中運輸的。這種大膽設想或許被認為似乎太荒謬
Ⅱ 四五千年前的人類建造金字塔的時候是用什麼辦法開鑿、搬運重達十幾噸的石塊的14829
滑輪和杠桿遠離
Ⅲ 建造埃及金字塔的石塊從哪裡來
從埃及首都開羅西南面的沙漠中挖出來的
Ⅳ 四五千年前金字塔的建造者是用什麼辦法開鑿,搬運重達十幾噸的石塊的
胡夫的金字塔是用上百萬塊巨石壘起來的,每塊石頭平均有2000多公斤重,最大的有100多噸重。被稱為「西方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曾記載,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頭是從「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島)開采來的。
不過我們知道,石頭多半是本地開採的,修飾其表面的石灰石,是從河東的圖拉開采運來。
在那時開採石頭並不容易,因為當時人們並沒有炸葯,也無鋼釺。埃及人當時是用銅或青銅的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後插進木楔,灌上水,當木楔子被水泡脹時,岩石便被脹裂。這樣的方法在今天看來也許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卻是很了不起的技術。從採石場運往金字塔工地也極為困難。
如何建造的討論已經盛行了幾個世紀,一位學者提出了比較有說服力也比較客觀的說法。他說的是螺旋式建造法,就是沿四面牆壁建成螺旋式的階梯狀,一邊上樓梯,一邊往上蓋。這樣就不需要用到杠桿,撬棍,起重機,這種提法也比較符合古埃及人的實際情況。
本世紀來,隨著飛碟觀察和研究活動越來越廣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變幻莫測的飛碟上的外星人聯系起來。他們認為,在幾千年前,人類是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這樣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能有。
他們經過推算還發現,通過開羅近郊胡夫金字塔的經線把地球分成東、西兩個半球,它們的陸地面積是相等的。這種「巧合」大概是外星人選擇金字塔建造地點的用意。
然而,一位叫戴維杜維斯法國化學家,提出了一個關於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見解,他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澆築的。他從一位考古學家那裡,得到5塊從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塊,對它們逐個加以化驗。出乎意料的是,化驗結果證明,這些石塊由貝殼石灰石組成。
盡管考古證明,人類在幾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製作技術,但這些貝殼石灰石澆築得如此堅如磐石,以至很難將它們與花崗岩區別開來,實在使人難以相信。戴維杜維斯由此推測,當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採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即將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
這樣,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就能澆築出一塊一塊的巨石,將塔一層一層加高,這種做法既「省力」又省工,據他估計,當時在工地上勞動的人僅有1500人,而不是像希羅多德所說的那樣每批都有10萬人。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位法國科學家還在石塊中發現了一縷一英寸長的人頭發。
這縷頭發可能就是他們辛勤勞動和燦爛智慧的見證。但上述這些說法都還是一些推測。但無論如何,修建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當時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聰明才智,因為它需要解決的難題肯定是很多的。但是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金字塔修起來了,而且屹立了4000多年,這本身就是一大奇跡。
所以,可以說,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徵。有的人不相信依靠簡單的協作也可以創造出奇跡,不相信地球上的人類自身會創造出金字塔這樣的奇跡,把它說成是天外來客的創造。這顯然是不正確的,這無助於人們探索自己的歷史,認識自己的能力。
(4)金字塔石塊拿什麼開采擴展閱讀
1、建造原因
那時尼羅河每年泛濫,淹沒田野達3-4個月。農民和勞工們無法種地,於是他們找到了建造陵墓的工作。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費30年時間。由於埃及人的生死觀及信奉太陽神的影響,認為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就像每天於東方出生及西方死亡,故金字塔都建於尼羅河西邊。
金字塔的建造反映著純農耕時代人們從季節的循環和作物的生死循環中獲得的意識,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滅,只要保護住屍體,300年後就會在極樂世界裡復活永生,因此他們特別重視建造陵墓。
公元前2613年,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即位。他希望自己死後居住在一座大陵墓里,於是決定建造一座最大的金字塔。這也就是胡夫金字塔。
2、排列原因
吉薩的三座金字塔的排列是按照獵戶座的腰(The Belt of Orion)排列,而以尼羅河作作為銀河。因為地球有歲差數(precession)的問題,所以是按照1050BC的天象而定。獵戶座對埃及人有重要意義的,因為他們相信神是住在獵戶座,亦即天堂所在。
金字塔都是正方位的,但互以對角線相接,造成建築群參差的輪廓。在海夫拉金字塔祭祀廳堂的門廳旁邊的獅身人首像,它的寫實性和金字塔的抽象性對比,使整個建築全群富有變化,也更完整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胡夫金字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字塔
Ⅳ 建造埃及金字塔的石頭是如何搬運上去的
中新網12月2日電 綜合媒體消息,有科學家認為聰明的古代埃及人並沒有將幾噸重的大石搬到金字塔塔頂,而是改用一包包的「混凝土」倒進高層的木製模子內,再等數天它便會凝固成堅固的石灰岩。
這個理論由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印證,他們發現埃及的金字塔是由兩類石頭構成,一種是直接從石礦開採得來,而另一種竟是由「混凝土」所造。如果理論正確,埃及人會成為全球最早應用「混凝土」技術的民族,比羅馬人早了2500年。
法國國家宇宙航空研究局的於格教授,與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的巴爾萊姆教授利用X光、等離子電筒及電子顯微鏡等科技,分析抽取自金字塔不同部分的樣本,發現有些部分所含的礦物比例,根本不可能出現在任何的石灰岩,而「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那些石灰岩是「混凝土」。他們指出,埃及人只會在金字塔高層採用「混凝土」技術,較低層的會使用直接開採得來的石灰岩。
至於這種「混凝土」如何製造?兩位教授認為埃及人先在吉扎平原開采軟石灰岩,然後將它與化學物苛性納、鹽等物質混和,就可得出一種濕潤、像泥漿的混合物,之後工人便會將這些「混凝土」從金字塔旁搭建的斜板沿路而上,最後將「混凝土」倒進木模便大功告成。
「混凝土」理論最早由法國化學家迪維多維茨於70年代末提出,但很多古埃及學者都不認同,他們指出金字塔的石塊形狀不一,顯示它們非倒模形成,有人相信古人是用滑輪和杠桿原理運石。直至今日科技發達,科學家才能分辨天然和液化石灰所造的岩石,亦發現金字塔底層的石頭密度較高,頂部的石塊卻存在氣泡,就像混凝土磚塊。
另悉,包括埃及考古學家在內的國際考古隊計劃明年2月使用機器人再探埃及第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對胡夫金字塔內部通道和大門進行研究,以期發現更多秘密。
據報道,考古學家希望通過測試選擇一個性能最好的機器人。目前,英國和中國香港地區聯合考古隊已在特別設計的石制臨時通道上進行了有關機器人的測試。在測試中,機器人輕松穿過通道走到一道門前。新加坡考古隊也准備在埃及測試機器人,但新加坡考古隊的機器人在運送途中受損。
胡夫金字塔位於埃及首都開羅西南郊,建於4500多年前,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結構精細,涉及測量學、天文學、力學、物理學、數學等各領域,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石頭建築,至今還有許多未解之謎。
2002年9月,由美國研製的「金字塔漫遊者」機器人對胡夫金字塔王後殯室南通道進行了探測,並在南通道內的石門後發現了另一扇石門。這一新發現使困擾考古學家多年的胡夫金字塔南通道再添新謎。
Ⅵ 建築金字塔的石塊是從哪裡采來的呢
據考證,一般石料可能是就近取材。而用於外層的上等白石灰石,則取之於尼羅河東岸的穆卡塔姆採石場。內部墓室的花崗岩,則取之於800多千米外的阿斯旺。採石、運輸、下河、上岸,不僅需要大批的運輸人力,還需要一批相當規模的工程師、施工員和管理人員,加上一支有足夠的鎮壓能力的軍隊。而且他們的吃穿住,又要有一支龐大的服務人員隊伍。
據估計,支持這樣浩繁的建築工程需要5000萬人口的國力,而一般認為,公元前3000年左右全世界的總人口也不會超過2000萬人。
何況,已經發現的金字塔有80座之多,即使像希羅多德在《歷史》中所說的,30年完成一座,總計也需2400年,埃及能承受得了這樣長久的消耗嗎?
Ⅶ 埃及金字塔是用巨大的石塊建成的,那時候還沒有鐵器,這么堅硬的石頭是用什麼開採的
開采挺容易,在紀錄片上看的是先鑽一排孔,然後再在孔裡面放入鐵楔子,最後再在鐵楔中間插入鐵釺,然後挨著挨著敲鐵釺,巨石就會裂開,現在依舊還有很多地方用這種方式開采巨石
Ⅷ 四五千年前的人類建造金字塔的時候是用什麼辦法開鑿、搬運重達十幾噸的石塊的
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澆築的。當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採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即將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這樣,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就能澆築出一塊一塊的巨石,將塔一層一層加高,這種做法既「省力」又省工。
在那時開採石頭並不容易,因為當時人們並沒有炸葯,也無鋼釺。埃及人當時是用銅或青銅的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後插進木楔,灌上水,當木楔子被水泡脹時,岩石便被脹裂。這樣的方法在今天看來也許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卻是很了不起的技術。從採石場運往金字塔工地也極為困難。
如何建造的討論已經盛行了幾個世紀,一位學者提出了比較有說服力也比較客觀的說法。他說的是螺旋式建造法,就是沿四面牆壁建成螺旋式的階梯狀,一邊上樓梯,一邊往上蓋。這樣就不需要用到杠桿,撬棍,起重機,這種提法也比較符合古埃及人的實際情況。
一位叫戴維杜維斯法國化學家,提出了一個關於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見解,他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澆築的。他從一位考古學家那裡,得到5塊從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塊,對它們逐個加以化驗。
出乎意料的是,化驗結果證明,這些石塊由貝殼石灰石組成。盡管考古證明,人類在幾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製作技術,但這些貝殼石灰石澆築得如此堅如磐石,以至很難將它們與花崗岩區別開來,實在使人難以相信。
戴維杜維斯由此推測,當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採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即將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這樣,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就能澆築出一塊一塊的巨石,將塔一層一層加高,這種做法既「省力」又省工,據他估計,當時在工地上勞動的人僅有1500人,而不是像希羅多德所說的那樣每批都有10萬人。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位法國科學家還在石塊中發現了一縷一英寸長的人頭發。這縷頭發可能就是他們辛勤勞動和燦爛智慧的見證。但上述這些說法都還是一些推測。但無論如何,修建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當時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聰明才智,因為它需要解決的難題肯定是很多的。但是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金字塔修起來了,而且屹立了4000多年,這本身就是一大奇跡。
所以,可以說,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徵。有的人不相信依靠簡單的協作也可以創造出奇跡,不相信地球上的人類自身會創造出金字塔這樣的奇跡,把它說成是天外來客的創造。這顯然是不正確的,這無助於人們探索自己的歷史,認識自己的能力。
(8)金字塔石塊拿什麼開采擴展閱讀:
金字塔的重量×10×10的15次方=地球的重量。
金字塔的高×10×10的9次方≈1.5億千米=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金字塔塔高的平方=金字塔側面三角形的面積。
胡夫金字塔底邊長230.36米,為361.31庫比特(埃及度量單位),大約是1年的天數。
胡夫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縱平分線延伸至無窮處,正是地球的子午線,這條縱平分線把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分成了兩半,也把尼羅河口三角洲平分;而底面正方形對角線延長,則能將尼羅河口三角洲包括在內;而塔的中心剛好位於各大陸引力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