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礦產開采 » 2019兩會石礦開采怎麼治理

2019兩會石礦開采怎麼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3-14 14:36:07

㈠ 2019年兩會對農民的主要議題有哪些

1、鄉村全面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總方針、總要求和制度保障,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了方向。

只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才能根本上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2、「三農」工作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努力推動「三農」工作各方面創新,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贏得了「三農」發展的持續好形勢,對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工作起到了壓艙石作用。

(1)2019兩會石礦開采怎麼治理擴展閱讀: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在我們這樣一個農業大國,實現這「五個振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不可能一蹴而就。

許多中西部農村地區還沒有完全實現脫貧,還要同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按時按質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這就需要把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來統籌謀劃和推進,也就是說,要穩打穩扎,精準發力,「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往前走」;

必須更加註重遵循農村經濟發展規律和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有序推進,切忌貪大求快、急於求成。

㈡ 2019全國兩會失業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好像2019年社保交費改為稅務局,退休人員是否漲工資,還得等到兩會才能知曉,我們就盼兩會總理答中外記者問,捷報頻傳!

㈢ 石林石材礦山開采證2019年到期還會續批嗎

這個問題屬於預見未來的情況,石林石材礦山開采證到期會不會續批是當地國土資源局的版管轄范圍。權
按照國內目前形勢,以犧牲環境來創造經濟的國民經濟增長方式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從16年下半年開始,重污染企業陸陸續續被環保部分問責,石材行業更是整治重點對象,所以形勢比較嚴峻

㈣ 2019年兩會上,有哪些關於「雙創」的利好政策

完善金融支持 發展創業投資:報告再次提出,要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機制,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鼓勵發行雙創金融債券,支持發展創業投資。 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准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明顯減稅降費: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落實。 強化普惠性支持,落實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等稅收優惠政策。 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穩定現行征繳方式,各地在徵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採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今年務必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既要減輕企業繳費負擔,又要保障職工社保待遇不變、養老金合理增長並按時足額發放。 鼓勵更多社會主體創新創業:拓展經濟社會發展空間,加強全方位服務,發揮雙創示範基地帶動作用。 賦予科技人才團隊更大決策權:要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佔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 大力支持基礎研究 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擴大國際創新合作。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促進發明創造和轉化運用。 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包容審慎對待共享經濟 報告要求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平台經濟、共享經濟健康成長。 加快推進「互聯網+」 加快在各行業各領域推進「互聯網+」。持續推動網路提速降費。開展城市千兆寬頻入戶示範,改造提升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路,推動移動網路基站擴容升級,讓用戶切實感受到網速更快更穩定。 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改革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機制 要優化歸國留學人員和外籍人才服務,把面向市場需求和弘揚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善聚善用各類人才,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㈤ 2019年兩會反應出的發展方向。

養老金,到底怎麼計算,希望以工齡計算

㈥ 2019兩會幾天

2019年3月5日在京召開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將於3月13日上午閉幕,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將於3月15日上午閉幕。
一直在等寄液體材料的快遞,所以特別關注

㈦ 2019保兩會應急預案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保障,是履行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我國國家級的全面應急管理辦公室2006年才成立,全國范圍內的應急體系建立的時間還很短。2008年的雪災發生後中央政府回應速度之慢,預定應急方案之無法及時啟動以及啟動後效果不彰,各部門各地區以至軍民協同之困難,說明我國現有應急機制還遠遠未符合需求。特別是現有的災害預防方案,未能預計到多項危機,即鐵路中斷、公路堵塞、飛機轉降、電力中斷、食品運輸供應受阻同時發生時,災害對社會經濟的干擾將以幾何級數增長。而我們對於這種多種因素並發的危機預防能力尤其薄弱。
事實還證明,我國現有氣象部門的綜合性預報以及中長期預報能力未符合要求。尤其是氣象部門發出預警後,中央主管部門以及鐵路、民航、公路、電力、公安、商務、勞動、軍隊等部門多沒有及時做好自己領域內的應對工作,更遑論這些部門與有關地方在橫向的預警、溝通、合作方面,還有相當多的不足和改進餘地。台風、礦難、地震、疫情等災害隨時可能引發突發公共事件,威脅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否有一套完善的應急機制,是驗證一個國家政府履行其職能的重要標准,同時也是社會是否和諧的重要標志。
(一)相關理論及權威解讀
黨的十七大報告高屋建瓴地回答了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黨治國理政、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應急管理是黨的十七大再次強調的重要任務,是各級政府必須履行好的重要職責,也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掌握的重要本領。
1.應急管理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歷史就是人類在同各種災害斗爭中成長的歷史。中華民族在長期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等古訓,給我們以寶貴啟示。進入現代社會,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產業、人口、財富大量向城市集中,風險也向城市集中,突發事件危害、影響顯著增大。世界各國都把應急管理作為重要的政府職能,著力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新中國成立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堅持從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積極預防和努力減少各種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2003年抗擊非典的斗爭給我們以深刻啟示: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著力解決經濟發展一條腿長、社會發展一條腿短的問題;必須在全社會建立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公共安全形勢的基礎上,作出了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決策,並且每年都明確提出了年度重點工作和目標任務。
經過幾年的努力,以「一案三制」(即應急預案、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和法制)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應急管理工作取得明顯進展。一是全國應急預案體系基本建立。全國已制定各級各類應急預案130多萬件,覆蓋了常見的各類突發事件。所有的省級政府、97.9%的市級政府、92.8%的縣級政府都已編制總體應急預案。二是應急管理體制初步形成。所有的省級政府和市級政府、92%的縣級政府成立或明確了應急管理領導機構;所有的省級政府和96%的市級政府、81%的縣級政府成立或明確了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國家防汛抗旱、抗震減災、森林防火、災害救助、安全生產、公共衛生、通訊、公安等專業機構應急指揮與協調職能進一步強化。三是應急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災害監測網路、預警系統日趨完善,信息報告和信息發布更加及時,應急響應迅速有效,受災群眾安置妥善到位,做到了有飯吃、有地方住、有干凈水喝、生病了有醫護人員救治。四是應急管理法制體系更加完備。我國已相繼制定《突發事件應對法》以及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的法律法規60多部,基本建立了以憲法為依據、以突發事件應對法為核心、以相關單項法律法規為配套的應急管理法律體系,突發事件應對工作進入了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五是應急隊伍體系初步形成。已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武警、軍隊為骨乾和突擊力量,以防汛抗旱、抗震救災、森林消防、海上搜救、鐵路事故救援、礦山救護、核應急、醫療救護、動物疫情處置等專業隊伍為基本力量,以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隊伍、應急志願者為輔助力量的應急隊伍體系。六是應急保障能力切實增強。中央財政累計投入數百億,重點加強了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隊伍裝備。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和預警能力不斷提高。災後恢復重建能力明顯增強,因災損壞的民房基本上做到當年重建。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有利條件很多,同時也面臨復雜、嚴峻的公共安全形勢。主要是重大自然災害頻發,重特大事故災難時有發生,一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難度大,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還比較多。對此,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應急管理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必然要求。
2.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目的在於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本預案所稱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2)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和涉外突發事件等。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全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包括:(1)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總體應急預案是全國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國務院應對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2)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主要是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突發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應急預案。(3)突發公共事件部門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是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職責為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制定的預案。(4)突發公共事件地方應急預案。具體包括:省級人民政府的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層政權組織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上述預案在省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分別制定。(5)企事業單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應急預案。(6)舉辦大型會展和文化體育等重大活動,主辦單位應當制定應急預案。
各地區、各部門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建立預測預警系統,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事發地的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報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時,要根據職責和規定的許可權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在境外發生涉及中國公民和機構的突發事件,我駐外使領館、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要採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對於先期處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態的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要及時啟動相關預案,由國務院相關應急指揮機構或國務院工作組統一指揮或指導有關地區、部門開展處置工作。需要由多個國務院相關部門共同參與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由該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業務主管部門牽頭,其他部門予以協助。
要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後處置工作。對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徵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並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有關部門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險監管機構督促有關保險機構及時做好有關單位和個人損失的理賠工作。要對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根據受災地區恢復重建計劃組織實施恢復重建工作。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准確、客觀、全面。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要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後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範措施等,並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後續發布工作。信息發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權發布、散發新聞稿、組織報道、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等。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同時根據總體預案切實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保障等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保障具體包括人力資源、財力保障、物資保障、基本生活保障、醫療衛生保障、交通運輸保障、治安防護、人員防護、通信保障、公共設施、科技支撐。
3.全國應急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和工作成效
我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是「一案三制」。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根據突發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四大類。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突發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等四級。
編制應急預案,是依據憲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把應對突發事件的成功做法規范化、制度化,明確今後如何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依據不同的責任主體,我國預案體系包括國家總體預案、專項預案、部門預案、地方預案、企事業單位預案五個層次。
我國實行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組織體系包括領導機構、辦事機構、工作機構、地方機構及專家組。這些機構依據法律法規及預案開展應急管理工作,構成一個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聯動體系。
應對突發事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安排事前、事中、事後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國家總體應急預案對應急管理運行機製作了明確規定,主要包括預防、預測預警、信息報告、信息發布、應急響應和處置、恢復重建等六個環節。
有效防範和應對突發事件,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廣泛動員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積極參與。為了明確界定各方的權力、責任和義務,有必要按照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健全應急管理法制,依法規范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共同行為。
通過建立健全應急管理「一案三制」,各級政府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大大增強,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了社會穩定大局,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在自然災害偏多、偏重發生的情況下,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幅度降低。去年是1998年以來的第二個重災年,在受災人次比1998年增長23.4%的情況下,死亡人數卻下降了42.2%、農作物絕收面積下降了29%、倒塌房屋數量下降了76.5%、經濟損失下降了15.9%。二是在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能源、交通運輸等各行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煤礦整頓關閉和瓦斯治理利用兩個「攻堅戰」取得明顯效果。與2002年相比,2006年全國多產煤炭約9億噸,煤礦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均下降了30%以上;百萬噸死亡率由2002年的4.94、2003年的3.72、2004年的3.02、2005年的2.81降至2006年的2.04,下降了58.7%。道路交通安全在人流、物流、車流和駕駛員數量高速增長的同時,自2003年以來連續實現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萬車死亡率「三下降」。三是在商貿往來和人員流動頻繁、病毒變異加劇的情況下,有效防控了各類重大疫情及傳染病的擴散和蔓延,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數大幅下降。四是在社會矛盾凸顯的情況下,全國信訪總量及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起數和參與人數持續下降,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應急管理的決策和部署是符合實際、完全正確的。黨的十六大以來的五年,是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的五年,是應急管理體系日益完善、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大幅提高的五年,是突發事件及其損失明顯減少、社會公共安全形勢持續好轉的五年。回顧幾年來應急管理工作歷程,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必須堅持把加強應急管理作為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方面,把應急管理水平作為檢驗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標志;必須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軍地協同、條塊結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深化和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和體制、機制建設;必須堅持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群眾,努力提高應急管理法制化、科學化、群眾化水平;必須堅持不斷探索應急管理工作規律,堅持預防與應急並重、常態與非常態結合,嚴格按客觀規律辦事,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4.全面深入推進應急管理工作
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應急管理工作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與嚴峻的公共安全形勢相比,還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做。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關於應急管理工作的部署,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鞏固成果,開拓創新,把應急管理工作推上一個新的台階。
(1)繼續深入推進「一案三制」建設。一是深化預案。繼續深入推進預案編制工作,爭取實現領域上全覆蓋、內容上高質量、管理上動態化,並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完善。二是健全體制。積極整合各方面應急力量和資源,充分發揮應急管理指揮機構、辦事機構和工作機構各自的職能作用,建立應急管理績效評估制度、責任追究制度。三是完善機制。健全指揮協調、信息報告和通報、應對處置聯動、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績效考核、社會動員等方面的機制。四是加強法制。認真執行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各項規定,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深化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必須進社區、進廠礦、進學校、進農村;必須做好風險分析工作;必須做好應急資源的普查和整合;必須增強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必須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應急能力的科學評價體系;必須加強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
(3)全面實施應急體系建設規劃,推進應急平台建設。統籌中央和地方、部門和部門、政府和社會之間應急資源布局,做好與城鄉建設等相關規劃之間的銜接,重點加強監測預警系統、信息與指揮系統、應急隊伍和物資保障等方面的建設。建立統一的應急平台體系,實現各級各類應急信息平台相互對接、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快形成全國統一、高效的應急決策指揮網路。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對各類應急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等情況進行普查,摸清家底,建立人力資源、財力保障、物資保障、基本生活保障、醫療衛生保障、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人員維護、通信保障、公共設施、科技支撐等數據的調用方案。
(4)必須增強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明確回答突發事件事前、事發、事中、事後,誰來做,怎麼做,做什麼,何時做,用什麼資源做等。
(5)建立重大突發事件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體系。一要加強風險評估。對危險源、危險區域進行調查登記和風險評估,建立綜合災害風險資料庫和防災減災區劃體系,健全災害風險動態監管機制。二要落實隱患排除。堅決整改排查出的每一個風險隱患,做到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期限和預案「五落實」,同時建立重大隱患分級管理和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制度。三要推進能力評估。加快評估指標體系建設,全面掌握、科學判斷一個地區或城市的應急管理能力,把存在的薄弱環節作為強化建設重點。
(6)扎實抓好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開展應急演練是提高綜合應急能力和實戰水平的有效途徑,可以達到檢驗預案、鍛煉隊伍、磨合機制和宣傳教育的目的。搞好應急演練,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及時發現和糾正暴露出的問題。不要怕演練過程中發生問題,但要注意在演練時候發現和解決問題。
(7)全面構建國家應急物資保障系統。一是抓好應急物資監測網路和預警體系建設,實現全國各類應急物資儲備信息綜合匯總和需求預測預警。二是抓好應急物資生產能力儲備建設,對專業型較強、峰值需求量大、生產啟動周期短的應急物資,實行生產能力儲備。三是抓好應急物資倉儲與配送能力建設,優化布局國家應急物資儲備庫點,健全調撥與配送應急物資的倉儲、運輸體系。
(8)建立由一個部委統管的國家綜合減災體制,會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從而提高防災減災行政效率,並降低重復建設所帶來的成本。首先,可在國務院應急辦的基礎上組建國家的「國土應急安全部」,使協調性體制變為實體性應急安全統一指揮機構,無論發生何災,不論災害發生在何地,統一由該部在國務院指導下布置與應急救災搶險活動相關聯的所有事項,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這種實體性的機構,才能在抓應急的同時,也強化綜合減災常態建設,實現國家減災綜合管理。其次,呼籲全國人大及全國政協在新一屆「兩會」的各工作委員會設置上,考慮名稱的調整與變更,如現有的「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可否更名為「人口—資源—環境—安全」委員會。「安全」二字的加入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可持續發展觀內容的完善及充實,它不僅將體現一種切合當前防災減災形勢的整體安全觀,更通過同時倡導人口、資源、環境、安全四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使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得到落實,這是國策之根本。
(9)深入開展面向全社會的宣傳教育。一要廣泛開展應急管理進社區、進農村、進基層單位活動,特別要深入推進公共安全教育進課堂、進教材,從小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二要毫不放鬆地抓好高危行業和領域生產人員的崗前、崗中教育培訓,提高他們安全操作和第一時間處理突發事故的技能。三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大眾傳媒,以及畫冊、掛圖、牆報、板報等多種載體,大力宣傳和普及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知識。
進一步完善各地的應急組織機制和協調機制,真正將應急方案有效運轉起來,這需要各級管理部門,有一個用科學應急管理機制指導實踐的意識。過去,我們的應急工作還是習慣於一窩蜂、集體動員式的辦法。要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應急機制的認識,最關鍵的是要加強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地方官員的教育。比如說,先去掃雪,還是先保障應急指揮的通信網路暢通,這些都需要一個科學、可操作的應急管理機制來加以指導。
如何建立更大范圍的協調組織與應急系統,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另外,面對重大突發事件,如何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體系,還有待各方努力。還有,城市管理中如何建立突發事件社會動員機制、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熱點內容
三個字的電影名 發布:2024-08-19 09:10:03 瀏覽:417
台灣紅羊經典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2:17 瀏覽:767
搞笑電影范冰冰梁家輝開戰 發布:2024-08-19 08:53:18 瀏覽:917
免費午夜激情 發布:2024-08-19 08:42:15 瀏覽:831
40分鍾左右的英語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8:43 瀏覽:695
電影宋基美娜 發布:2024-08-19 08:27:04 瀏覽:942
宿舍都變成女的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59:35 瀏覽:897
台灣恐怖片喪屍 發布:2024-08-19 07:57:21 瀏覽:179
免費觀看qq群 發布:2024-08-19 07:53:00 瀏覽:921
4級片名字 發布:2024-08-19 07:39:14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