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場地表水監測測什麼
⑴ 水質監測中常見的監測指標有哪些
【】水質監測中常見的監測指標有哪些,應該指出水的類別,例如是生活飲用水,還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還是中水, ... ...
【】例如生活飲用水的監測,要依據國家標准 GB5749的標准進行監測。其中常見的監測指標,應該是該標准中的常規 指標36項,分為五大類:物理指標、化學指標、毒理指標、微生物指標、放射性指標。
⑵ 水資源監測包括哪些方面
關於水資源監測、水生態監測及城市水文工作的專題報告 水利部水文局副局長 林祚頂 (2010年3月27日) 在去年的全國水文工作會議上,陳雷部長明確了"大水文"發展理念,強調要從"行業水文"向"社會水文"轉變,要"立足水利,面向全社會服務",並提出了新時期水文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布局、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水文發展指明了方向。剛才劉寧副部長充分肯定了去年水文工作的成績,分析了當前水文形勢,就貫徹落實陳雷部長對水文工作的要求,提出了要"夯實三個基礎、強化五項工作",並強調"大水文"就是"大服務",要進一步強化服務等要求。 水資源監測、水生態監測和城市水文工作是水文服務民生水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工作,也是今後需要水文部門進一步強化服務的重點工作。 下面我就水資源監測、水生態監測和城市水文工作向大家作簡要匯報。 一、水資源監測 1、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為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等工作,陳雷部長在2009年2月召開的全國水資源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劃定水資源管理紅線。一是要圍繞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二是要明確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三是要明確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在今年的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上,陳雷部長強調要"全面推進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抓緊建立和完善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用水效率控制等指標體系,做到能操作、可檢查、易考核、有獎懲"。經我部協調有關部門,國務院八個部委已經會簽同意國務院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有關意見。 2、水資源管理指標體系 為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目前,我部水資源司正在組織制定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用水效率控制等指標體系。總體目標與要求如下: 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到2015年,以2008年《水資源公報》統計的全國用水量5910億立方米,全國新增用水量按290億立方米控制,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200億立方米以內。其中,全國生活用水總量增長控制在105億立方米,新增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在123億立方米,全部用於千億斤糧食增產區,新增工業用水總量控制在62億立方米;全國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在1000億立方米,其中淺層地下水965億立方米,深層承壓水35億立方米。 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用水效率紅線指標分為監督考核指標和監測評價指標兩級指標。監督考核指標為:到2015年,萬元GDP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現狀下降30%以上,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2以上,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回用率提高到9%以上。監測評價指標為:到2015年,農田實際畝均灌溉用水量降到370立方米以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水重復率提高到90%以上,七大高用水行業(火力發電、石油煉制、鋼鐵、紡織、造紙、化工、食品等)主要產品用水定額年均下降,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3%以下,城鎮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85%以上。 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到2015年,國家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水源地安全綜合評估達標比例為100%,建制市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標准評估比例達到100%;國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60%(主要水質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或COD、氨氮)。 3、水資源監測的目標和方法 水資源監測是水資源管理和保護的重要基礎工作。近年來,全國水文系統強化了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質監測,加強了水資源評價和分析論證等工作,為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提供了大量信息,起到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總體來說,目前水資源監測工作還比較薄弱,還不能滿足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 今年年初,我局組織一些專家,根據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了《水資源監測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現將水資源監測目標和方法介紹如下,供大家討論和工作時參考。 (1)水資源監測目標 水資源監測目標分解為以下五個方面。 ①地表水監測目標。2012年前達到全國省界監測斷面監測率60%、調查率20%,滿足監測率達到80%要求;設區市縣行政區界控制斷面、敏感地區的監測斷面監測率40%、調查率10%,滿足監測率達到50%要求;2015年全國省界監測斷面監測率85%,調查率10-15%;設區市縣行政區界斷面監測率60%,調查率30%。斷面監測應滿足控制70%以上區域水量總量的目標。 ②取水計量監測目標。2012年,實現取水許可的全國非農業取水量監測與資料復核率100%;萬畝以上大中型灌區取水口取水計量和資料復核率達到60%;取水許可的規模以上非農業取水口門的自動監測率達40%。2015年,萬畝以上大中型灌區取水口取水量監測與資料復核率達80%,並對鬥口以上取水量的監測調查和資料復核率達到50%;缺水地區大中型灌區鬥口以上取水量的監測調查和資料復核率達到80%。基本滿足各流域各省級行政區取水許可總量控制監測要求。 ③行業用水監測目標。2015年前,對確定的百家大中型灌區、千家重點用水企業和萬家生活服務業用水單位作為用水監控單位,重點監控農田實際畝均灌溉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單位產品用水定額、節水器具普及率等指標。通過典型監測與調查,基本滿足用水效率控制指標監督考核和監測評價的有關要求。 ④地下水監測目標。2012年,對超采區地下水開采量進行監測與調查,監測與調查率達到70%,對地下水超采區、保護區和水源地等進行地下水水位監測,監測率達到80%以上;2015年,完成國家地下水監測網路系統建設,基本滿足對各水資源一級區地下水開發利用的全面監控,地下水監測基本滿足地下水控采要求。 ⑤水質監測目標。國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必須設立水質監測站,開展水質監測,包括:國家重要江河幹流及其主要支流水功能區,國家重點湖庫水域水功能區,國家重點保護水域水功能區和重要界河(湖)水域水功能區等。其中,2012年,必須首先開展省界(緩沖區)和下述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的監測:水利部已核准公布的118個國家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水源地;《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中確定的2131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 (2)水資源監測斷面布設和監測方法 ①地表水監測按對省界斷面和對區市縣行政區界控制斷面分別進行布設。其中,在大江大河幹流、流域內一級支流(或水系集水面積>1000Km2)河流所涉及的省界、重要調水(供水)沿線跨省界跨流域的、以及水質污染嚴重的河流(或水系集水面積<1000Km2水事敏感區域)所涉及的省界等應設置監測斷面、開展監測;在省界斷面中可以兼作為區市縣界斷面的、大江大河的二級支流(或河流集水面積>500km2)的、重要跨區市縣界跨流域(水系)調水(供水)線路上或水系集水面積<500Km2水事敏感區域所涉及的區市縣界等應設置控制斷面、開展監測。 一般情況下,對水位的監測應採用自動監測記錄方法;流量測驗主要採取巡測、自動測流等技術。當流量監測斷面通過測流斷面整治、單值化等技術處理能建立穩定可靠的水位流量關系時,盡量採取自動監測水位以推取流量的方法。 ②地下水監測應依託現有地下水監測站網,提高地下水自動監測能力。對於淺層地下水,長江以北地區每縣(長江以南地區每地市)應選擇3-5眼地下水監測井為控制代表井,並結合現有監測井,通過點與區域相結合的方法,實現對地下水位監督控制。對於深層承壓水,長江以北地區每縣(長江以南地區每地市)應選擇1-3眼地下水監測井為控制代表井,並結合現有測井,通過點、區域和開采量結合方法,實現對承壓水監控。對地下水超采區、大中型水源地、海水入侵區、大中城市建成區、大型調水工程沿線等特殊類型區應適當加密監控,滿足地下水控採的要求。 一般情況下,對地下水開采量的監測,農業用水監測應採用典型監測與調查統計相結合的方法;工業和居民用水監測宜採用調查統計和綜合分析方法,主要進行抽樣監測與復核。 ③取用水量監測主要開展對農業、工業和居民用水的典型監測與調查,滿足對取用水指標的監測監督考核要求。其中, 農業取用水的監測,主要對全國大型灌區鬥口以上取水口進行監測與水量復核,並對重要的中型灌區進行抽樣監測與統計復核。 工業取用水的監測,主要對工業取水用戶進行抽樣監測與統計復核。對代表性七大高用水行業(火力發電、石油煉制、鋼鐵、紡織、造紙、化工、食品等)主要產品用水定額進行監測評價,對其用水量的供、用、耗、排等環節監測,開展水平衡測試分析。 居民用水的監測,重點針對居民用水習慣、用水器皿以及節水意識等進行抽樣調查,抽樣核查用水量(水表)。 ④水質監測按國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監測及國家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監測開展。其中, 水功能區水質監測斷面應按《水環境監測規范》要求進行布設。納污總量控制斷面應實現對所有重點入河排污口的有效控制,且所控制的納污量應不小於該水功能區污染物入河總量的80%;監測斷面應盡可能與水文測量斷面重合。緩沖區監測斷面布設需考慮省際河流的上下游或者左右岸關系。 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斷面的布設中,對於河流監測斷面,一般在水廠取水口上游100米處設置監測斷面,同一河流有多個取水口,且取水口之間無污染源排放口的,可在最上游100米處設置監測斷面,對於湖、庫監測斷面,原則上按常規監測點位采樣,但每個水源地的監測點位至少應在2個以上,采樣深度應在水面以下0.5米處。 4、對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監測的要求 (1)加強需求調研。各單位要密切與水資源管理部門的聯系,及時了解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新需求。同時,要盡快摸清轄區內河湖情況、監測情況、河道污染等情況。 (2)開展站網規劃。在需求調研和摸清情況的基礎上,按照水資源監測目標,規劃水資源監測站網,統籌完善布設監測站點(斷面),加強和提高自動監測能力以及應急監測能力建設,並納入"十二五"水文建設規劃中。 (3)加強監測工作。要因地制宜,有計劃、分階段地逐步擴大水資源監測范圍,在具備條件的水文測站(斷面)應首先開展監測,以盡快滿足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要求。 (4)理順水文體制。目前的水文機構設置主要是根據流域水系防洪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需要進行的。水資源管理主要是以按省、市、縣行政區為單元進行。因此,水文部門要積極推進雙重管理體制建設,盡快完善和建立地市級、縣級水文機構。 (5)爭取經費投入。要多渠道爭取水資源監測經費,要將水資源監測分析等業務工作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同時也希望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能在水資源費等專項經費安排上向水文傾斜,在水資源費中明確一定比例或一定經費用於水資源監測,保證水資源監測工作正常運行。 二、水生態監測 1、水生態監測的定義及要求 水生態是指環境水因子對生物的影響和生物對各種水分條件的適應。水生態監測則是對環境水因子的觀察和數據收集,並加以分析研究,以了解水生態環境的現狀和變化。 (1)《歐盟水框架指令》對水生態的要求 2000年10月23日,歐洲議會與歐盟理事會(2000/60/EC號令)通過了《歐盟水框架指令》,成為歐盟水領域的行動法令。《歐盟水框架指令》劃分了地表水生態狀況,對河流、湖泊、過渡性水域和沿海水域生態狀況進行了定義。其中,"良好狀況"是指由於人類活動,地表水體類型的生物質量要素值顯示出較輕的偏離,但基本符合未受干擾條件下的水體類型質量。 《歐盟水框架指令》認為,可靠的信息是進行有效流域管理的關鍵,包括流域的地質和地理信息以及物理方面、地形、流量、取水和排放的相關信息。了解掌握這些因素後,結合預測模型,就可以為制訂有關流域管理規劃等提供依據。 《歐盟水框架指令》還提出了有關河流水生態監測要素。一是河流的生物質量要素,包括:①浮生植物的組成與數量;②底棲無脊椎動物的組成與數量;③魚類的構成、數量與年齡結構。二是河流中支持生物質量要素的水文形態質量要素,包括:①水文狀況,主要指水量與動力學特徵以及與地下水體的聯系;②河流的連續性;③形態情況。主要指河流的深度與寬度的變化、河床結構與底層、以及河岸地帶的結構等。三是河流中支持生物質量要素的化學與物理化學質量要素,包括:①總體情況,主要指熱狀況,氧化狀況,鹽度,酸化狀況,營養狀態等;②特定污染物,主要指由排入水體中的所有重點物質造成的污染,以及由大量排入水體中的其他物質造成的污染等。 (2)《歐盟地下水指令》的有關要求 2006年通過的《關於保護地下水免受污染和防止狀況惡化的指令》(簡稱《歐盟地下水指令》) 還提出了地下水良好狀態的定義: ①具有良好數量狀況的地下水體將:具有穩定的地下水水位,平均年抽取量不減少可用地下水資源量/平均年補給量;不會對地表水體和依賴於地下水的陸地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降低了鹽水和其他物質入侵的風險。 ②具有良好化學狀況的地下水體將:符合水框架指令和地下水指令及相關指令的質量標准;不會對地表水體和相關陸地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沒有鹽水或其他物質入侵的跡象或影響。 《歐盟地下水指令》明確提出地下水監測結果必須用於以下方面:確定地下水體的化學狀況和數量狀況(包括對可用地下水資源進行評估);幫助進一步的地下水體特徵鑒定;驗證特徵鑒定中開展的風險評估;估計跨越成員國國界的地下水體的流向和流速;為措施計劃制定提供幫助;評估措施計劃的效力;論證飲用水保護區和其他保護區目標的實現情況;鑒定地下水的天然質量包括自然趨勢(基準);確定人類活動引起的污染物濃度的變化趨勢及其扭轉情況。 《歐盟水框架指令》是近年來國際上享有聲譽的水領域的框架性法令,對於指導水生態監測、開展水資源管理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2、水利部門重視水生態保護與修復 (1)水生態現狀 在我國,由於經濟社會發展,水生態問題愈來愈突出,如水體污染、湖泊面積減少、濕地退化、河道斷流、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入海水量減少等等。近十年來,湖泊富營養化發生的頻次越來越高,富營養化發生湖區面積越來越大,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富營養化發生的現象。如2007年5月,太湖藍藻大規模暴發,水源地水質遭受嚴重污染,給無錫市群眾生活帶來很大影響。我國湖泊生態功能退化問題也十分嚴重。據統計,平均每年消失約20個天然湖泊。此外,由於大量持續開發利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據統計,全國現有超采區164片,地下水超采區總面積近19萬km2,其中嚴重超采區面積約7.2萬km2。 (2)水利部門積極開展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態保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水利部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開展了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工作,成效顯著。如,從2002年起水利部運用黃河小浪底水庫進行調水調沙,通過沖刷下遊河道來實現黃河下游水沙沖淤平衡。開展了黑河、塔里木河調水,使黑河水滾滾不斷地湧入東居延海,這個一度消失10年之久的北方著名湖泊,水域面積已達約40 km2,重現了昔日煙波浩淼的秀美景觀。塔里木河水進入300多km的下游台特瑪湖,使乾涸30餘年的台特瑪湖形成面積達24 km2的水面。白洋淀是華北平原為數不多的生態濕地之一,近年來,河北省年降水量一直偏少,致使太行山區大中型水庫和白洋淀入水量嚴重不足。從1997年以來,白洋淀已經15次從流域內緊急調水。2006開始實施"引黃濟淀"工程,從黃河調水補充白洋淀水量。目前,白洋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白洋淀濕地的生態功能也逐步恢復。從2005年開始,水利部先後確定了江蘇無錫市、湖北省武漢市、廣西桂林市等12個全國水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試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3、今後水生態監測分析的重點 水生態監測是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環境的關鍵、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最近幾年,水文系統根據水利部加強水生態監測工作部署,開展了黃河調水調沙、黑河和塔里木河水資源調度、濕地補水等監測,加強了地下水、水質和水土保持監測等,為水生態保護和修復提供了及時的監測信息。2008年初,部水文局要求加強水生態監測,並要求首先針對我國很多湖庫發生藻類污染事件,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及供水危機,開展藻類監測試點。2008年,確定啟動了太湖、潘家口水庫等16個湖庫藻類監測試點工作;2009年擴大至33個區域,21個單位參加。但是,對於水生態監測工作而言還僅僅是起步,要全面開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開展水生態監測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重要。今後水生態監測分析工作將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河湖流量管理監測 在現有監測的基礎上,要根據抗旱及水資源調度的需要,加強乾旱期與枯水期旱限水位和流量、生態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的研究確定及監測預報工作等;要重視河流、湖泊、水庫流量管理監測,實現常年對重要河湖流量的管理;要加強水工程運行對河湖生態影響監測及調度;要進一步做好濕地補水等監測(扎龍、白洋淀等);要加強水利部水生態修復和保護試點區的監測。 (2)水質(藻類等生物類)監測 根據生態環境的要求,要在常規水質監測的基礎上,增加監測斷面和監測項目。目前水文系統已在全國21個單位、33個區域開展了藻類監測試點工作,我局今年將進一步推進藻類監測試點工作,2010年擬進一步擴大至40個區域,有28個單位參加。監測內容也進一步擴大,要逐步開展對浮生植物的組成與數量、底棲無脊椎動物的組成與數量等方面的監測。要在總結前兩年藻類監測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監測技術標准(《試點監測技術規程》),組織編制"常見淡水藻類原色圖譜"。針對藻類監測缺乏技術力量,今年擬委託長江流域監測中心再舉辦一期藻類監測技術培訓班。各試點單位也應加強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積極爭取藻類監測經費,爭取納入財政預算,購置必要的監測分析設備,全面提升監測能力。 (3)綠水監測 綠水是源於降水、存儲於土壤並通過植被蒸散發消耗掉的水資源。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全球尺度上總降水的65%通過森林、草地、濕地和雨養農田的蒸散返回到大氣中,成為綠水流(綠水),僅有35%的降水儲存於河流、湖泊以及含水層中,成為藍水。要研究植被需水及蒸散發情況,積極開展綠水監測試點。 此外,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強地下水監測,特別要加強對生態脆弱區、海水入侵區等特殊類型區的監測;加強土壤墒情監測,要研究分析土壤水,研究地下水、土壤水與植被的關系等;要積極推動水文形態監測,加強河流、湖泊水文及支持生物質量要素的形態情況監測和分析,包括:監測湖流和浪高、河湖的深度與寬度的變化、河床結構與底層、河岸地帶的結構等。 三、城市水文工作 1、城市水文工作的重要性 城市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產物或過程。城市化加速了區域或局部環境發生變化,改變了區域下墊面條件,是典型的人類活動影響對區域水文規律改變的過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市化水平已由1980年的19.4%迅速增長到2008年的近46%。在我國660多座城市中,絕大多數坐落在江河湖海之濱,其中617座有防洪任務,佔93%,而達到規定防洪標準的城市只有204座,佔33%。此外,我國城市排澇標准普遍較低,一般不足3~5年一遇。近年來,突發性暴雨頻繁,由於城市發展,地面不透水面積增加,城市內澇災害日趨嚴重。缺水也是城市化面臨的另外一個水問題。全國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占城市總數的2/3,其中100多座嚴重缺水。2000年山東煙台、威海大旱,水庫乾涸,城市供水告急,人均月限供水僅1噸水。2006年重慶和四川東部等地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乾旱,給城市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 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發展,對城市水文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城市水文也是水文工作更深入、更廣泛為經濟社會服務的重要方面,是踐行大水文的重要內容。 2、城市水文的主要工作內容及特點 城市水文涉及防洪排澇、城市水環境、城市供水、城市給排水、城市規劃設計和城市景觀等多個方面。城市水文的主要特點可以歸納為兩個:一是綜合性。城市水文涉及水文科學、水利工程、環境科學和城市科學,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交叉學科領域工作;二是動態性。由於城市地區的人類活動十分頻繁,隨時而變,因此城市水文不能只研究較長時間內的准平衡狀態,還須著重考慮隨時間變化的動態過程。因此,從城市水文的內容與特點看,城市水文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與傳統的水文工作有顯著區別。 3、城市水文工作現狀 近年來,許多水文單位開展並加強了城市水文工作。如:北京、江蘇、山東等省市水文單位,調整城市水文站網,增加市區重要河道、湖泊、水庫等監測站點,有的還設立視頻監控,及時掌握城市雨水情、水質及地下水情況;開展城市水資源精測評價,場次暴雨洪水水資源分析,參與水資源工程論證,參與編制城市水源可持續利用專項規劃、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劃等,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長期以來,城市水文工作一直比較薄弱,還不能適應我國城市化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要求,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認真研究。為此,去年11月,水利部水文局在北京召開了城市水文工作座談會。鄧堅局長在會上強調,城市是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為城市發展做好水文工作,是拓展水文服務的重要方面,必須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加快推進。 4、下一步工作要求 (1)調查了解,掌握需求。要調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對水文的新需求。水利部水文局也將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召開學術研討會等。 (2)加強城市水文站網規劃。要根據城市水文工作的特點,統籌與科學布設各類水文監測站點,增加為城市服務的水文站網密度和功能,加強和提高自動監測及應急監測能力建設。有關內容要納入"十二五"建設規劃。 (3)著力開展城市水文監測。要加強和開展城市水文監測,在傳統水文監測基礎上,根據城市水文特點,加強水文巡測和自動監測能力,開展對不同量級的暴雨洪水的實時監測,提出城區積水預警,加強對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監測等。 (4)提高水文水資源分析預測能力。開展對大場次降水的水資源評價,城市水平衡分析,城市水文預報,實測降雨積水模擬預測,建立城市降雨徑流相關預測模型等。 (5)積極提供社會服務。要與城市有關部門溝通,為城市防洪、水資源調度等提供決策支持,為城市交通調度、城市規劃設計、城市生態景觀等提供咨詢服務。 (6)推進理順水文體制。要根據城市水文工作特點,加快推進地市級、縣(市)級水文機構的建設,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城市水文工作等提供組織和人員保障。
⑶ 地表水河流水檢測項目及標准有哪些
地表水檢測項目 項目依據標准
水溫 GB 13195-1991
pH值 GB 6920-1986
溶解氧 GB/T 7489-1987
化學需氧量COD GB 11914-1989
生化需氧量BOD5 HJ 505-2009
氨氮 HJ 537-2009
總氮 HJ 636-2012
總qing化物 HJ 484-2009
硫化物 GB/T 16489-1996
硫suan鹽 HJ/T 84-2001
Cl化物 HJ/T 84-2001
硝suan鹽 HJ/T 84-2001
F化物 HJ/T 84-2001
銅 GB/T 7475-1987
鋅 GB/T 7475-1987
硒 GB/T 15505-1995
砷 GB/T 7485-1987
Hg HJ 597-2011
鎘 GB/T 7475-1987
鉻(六價) GB/T 7467-1987
鉛 GB/T 7475-1987
揮發酚 HJ 503-2009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GB/T 7494-1987
(3)采礦場地表水監測測什麼擴展閱讀:
地表水存在於地殼表面,暴露於大氣的水。
地表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澤四種水體的總稱,亦稱「陸地水」。它是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各國水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
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高低依次劃分為五類:
Ⅰ類 主要適用於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
Ⅱ類 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 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遊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Ⅳ類 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 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對應地表水上述五類水域功能,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基本項目標准分為五類,不同功能類別分別執行相應類別的標准值。水域功能類別高的標准值嚴於水域功能類別低的標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類使用功能的,執行功能類別對應的標准值。實現水域功能與達標功能類別標准為同一含義。
望採納。
⑷ 地表水四類水體環評現狀監測指標應該包含哪些
根據 地面水環境評價導則 表8 特徵水質參數表 確定
⑸ 監測地表水需要注意的項目有哪些
樓主你好:潮汐河流必測項目增加氯化物;飲用水保護區或飲用水源的江河除監測常規項目外,必須注意劇毒和「三致」有毒化學品的監測。監測地表水肘,通常需要監測哪些項目?潮汐河流必測項目增加氯化物;飲用水保護區或飲用水源的江河除監測常規項目外,必須注意劇毒和「三致」有毒化學品的監測。(更多質量檢測、分析測試、化學計量、標准物質相關技術資料請參考中檢所對照品查詢 www.rmhot.com)根據納污情況,參照工業廢水監測項目①監測項目中,有的項目監測結果低於檢出限,並確認沒有新的污染源增加時可減少監測頻次。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情況不同,在有監測能力的地區每年應監測1次選測項目。②懸浮物在5mg/L以下時,測定濁度。③二甲苯指鄰二甲苯、問二甲苯和對二甲苯。④三氯苯指1,2,3一三氯苯、1,2,4三氯苯和1,3,5一三氯苯。⑤四氯苯指1,2,3,4一四氯苯、l,2,3,5一四氯苯和l,2,4,5一四氯苯。⑥二硝基苯指鄰二硝基苯、間二硝基苯和對二硝基苯。⑦硝基氯苯指鄰硝基氯苯、問硝基氯苯和對硝基氯苯。⑧多氯聯苯指PC辟1016、Pcpl221、PC辟1232、PCB-一1242、PC辟1248、Pc昏1254和PCB 1260。
⑹ 在環境監測中,地表水,地下水和環境空氣怎樣來確定需要監測的項目
5.3.1
場地環境調查監測、污染場地治理修復監測、工程驗收監測及回顧性評估監測的介質主要是土壤,同時也應包括必要的地下水、地表水和環境空氣等環境介質。
5.3.1.1
土壤包括地表至地下0.2m的表層土壤、0.2~0.6m的淺層土壤及0.6m至地下水的深層土壤。場地中存在的回填土按同層土壤進行采樣監測。
5.3.1.2
地下水主要為場地邊界內的地下水或經場地地下徑流到下游匯集區的淺層地下水。如有必要也可對深層地下水進行監測。
5.3.1.3
地表水主要為場地邊界內流經或匯集的地表水。若場地內沒有地表水,則應對匯水區下游的地表水進行監測。對於有地下排水設施的場地,無須進行地表水監測。
5.3.1.4
環境空氣是指場地中心的空氣和場地下風向主要環境敏感點的空氣。對於有機污染場地、惡臭污染場地和汞等揮發性重金屬污染場地,還應對一定面積污染較重區域的表層土壤剝離後的地表空氣進行監測。
5.3.2
場地環境調查的監測介質中還應考慮場地殘余廢棄污染物,主要包括場地內遺留的生產原料、工業廢渣,廢棄化學品及其污染物,殘留在廢棄設施、容器及管道內的固態、半固態及液態物質,其他與當地土壤特徵有明顯區別的固態物質。
5.3.3
場地治理修復監測的介質還應包括治理修復工藝排放的污染物,如廢氣、廢水及廢渣等。
5.4
監測項目
5.4.1
場地環境調查監測項目
5.4.1.1
場地環境調查初步采樣監測的項目應根據場地初步環境調查(資料收集、現場踏勘及人員訪談等)的階段性結論確定。同時,還應包括GB 15618、GB/T 14848、GB 3838、GB 3095、GB 16297、GB 14554中規定的各項物質。場地環境調查中可能涉及的危險廢物監測項目為GB 5085中規定的各項指標(還應包括石棉)。
5.4.1.2
場地環境調查階段可明確排除的污染因子,可在場地環境調查初步采樣監測階段不進行監測。
5.4.1.3
場地環境調查詳細采樣監測的項目應包括土壤理化特徵及關注污染物。土壤理化特徵的監測項目包括土壤pH、粒徑分布、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機碳含量、滲透系數等。關注污染物監測項目包括危險廢物、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環境空氣中的關注污染物。
5.4.2
污染場地治理修復、工程驗收及回顧性評估監測項目
5.4.2.1
土壤的監測項目為污染場地環境風險評估所確定的需治理修復的各項指標。地下水、地表水及環境空氣的監測項目為關注污染物識別階段所監測出的接近或超過風險啟動值及相應質量標準的各項指標
⑺ 求:地表水水質監測結果
http://www.q-garden.com.tw/ntu/info/%A6a%AA%ED%A4%F4%A4%F4%BD%E8%BA%CA%B4%FA%B5%B2%AAG%B7J%BE%E3%AA%ED.pdf
⑻ 地表水與地下水監測的區別,特別是項目選擇上,為什麼不同
地下水監測指標(SL183-2005)中規定:
a.全國重點基本站應符合下表必測項目要求,並根據地下水用途選測有關監測項目。
必測項目:PH、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氯化物、氟化物、硫酸鹽、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高錳酸鹽指數、揮發性酚、氰化物、砷、汞、六價鉻、鉛、鐵、錳、大腸菌群
選測項目:色、嗅和味、渾濁度、肉眼可見物、銅、鋅、鉬、鑽、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碘化物、硒、鈹、鋇、鎳、六六六、滴滴涕、細菌總數、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
b.源性地方病源流行地區應另增測碘、鉬等項目。
c.工業用水應另增測侵蝕性二氧化碳,磷酸鹽、總可溶性固體等項目。
d.沿海地區應另增測碘等項目。
e.礦泉水應另增測硒、鋸、偏硅酸等項目。
f.農村地下水,可選測有機氯、有機磷農葯及凱氏氮等項目;有機污染嚴重區域可選擇苯系物、烴類、揮發性有碳和可溶性有機碳等項目。
地表水:本人是從事地表水監測的,一般監測項目有常規5參數,COD,氨氮。還有很多的可選參數,根據當地的水質情況,比如是測太湖,巢湖的地表水,就需要測量藻類葉綠素等等,因為那一帶藍藻暴發嚴重。如果是飲用水源地的地表水監測,比如某水庫,屬於生活飲用水了,就要監測急性毒素之類的參數,還有氟化物,重金屬,總有機碳,總氮總磷等等。據說COD和總有機碳是一定的線性關系,所以一般測量了COD就不用測量TOC(總有機碳)了。
⑼ 地表水四類水體環評現狀監測指標應該包含哪些
一。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導則,規定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一般性原則,方法,內容和要求。
二。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等級與評價范圍
1.評價工作等級劃分的依據
2.分級判據的基本內容
三。地面水環境現狀調查
1.現狀調查的范圍
2.現狀調查的時期
3.水文調查與水文測量的原則與內容
4.點污染源的調查
5.非點污染源的調查
6.水質調查與水質參數選擇原則
7.河流水質取樣斷面與取樣點設置的原則
8.河口水質取樣斷面與取樣點設置的原則
9.湖泊(水庫)水質取樣斷面與取樣點設置的原則
10.海灣水質取樣斷面與取樣點設置的原則
11.特殊情況要求
四。地面水環境影響預測
1.預測的原則。
2.預測時期的劃分與預測時段確定的原則
3.預測水質參數的篩選
4.水體簡化要求
5.污染源簡化要求
6.水質數學模式的類型與選用原則
7.常用河流水質數學模式與適用條件
8.常用河口水質模式與適用條件
9.常用湖泊(水庫)水質模式與適用條件
10.常用海灣水質模式與適用條件
五。地面書環境影響評價
1.評價的原則
2所需的資料
⑽ 進行水質監測時,應怎樣確定監測項目
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監測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種各樣的工業排水等。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葯等。為客觀的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的狀況,除上述監測項目外,有時需進行流速和流量的測定。
監測項目依據水體功能和污染源的類型不同而異,其數量繁多,但受人力、物力、經費等各種條件的限制,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一監測,而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環境標准中要求控制的危害大、影響范圍廣,並已建立可靠分析測定方法的項目。
根據該原則,發達國家相繼提出優先監測污染物。例如,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在「清潔水法」中規定了129種優先監測污染物;前蘇聯衛生部公布了561種有機污染物在水中的極限允許濃度;我國環境監測總站提出了68種水環境優先監測污染物黑名單。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中規定的確定監測項目的原則如下。
(1)選擇國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中要求控制的監測項目。
(2)選擇對人和生物危害大、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范圍廣的污染物。
(3)選擇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要求控制的監測項目。
(4)所選監測項目有「標准分析方法」和「全國統一監測分析方法」。
(5)各地區可根據本地區污染源的特徵和水環境保護功能的劃分,酌情增加某些選測項目;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監測條件的改善及技術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污染源和地表水監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