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在多少層開采
⑴ 鑽石是怎麼開采的
你好
鑽石的原石是金剛石,金剛石是天然礦物,鑽石則是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的開採的方式多是露天開采結合地下開採的方式。對於地表部分的金剛石礦石,直接開采,並且呈階梯狀逐漸向內開采,其通道多為螺旋狀,如此一來,卡車的進出就極為方便了。
而在地底300米以上的金剛石礦,則必須採用地下開採的方式,其過程與採煤相似,先在地表打一口豎井,然後再橫向挖掘巷道,用技術手段將地下礦體崩落,然而再通過巷道和豎井運送出來。
金剛石礦石運出地面之後,下一步便是對礦石進行處理,將含有鑽石的礦石篩選出來。具體的辦法是先將礦石用機器破碎,或者是將其置於露天下,讓其自然風化破碎。之後便是先選礦。選擇又三種辦法:
一、彈跳選礦法,將沖洗後的粗礫,旦儲測肥爻堵詫瑟超雞進行二次破碎然後再淘洗;
二、重介質選礦法,將礦石放入一大漏斗,漏斗中裝有硅鐵懸浮溶液,一般而言,含有鑽石的礦石將會沉底,分離出來,這是因為鑽石的密度大,其礦石自然也更加重。
三、淘洗盤選礦法,將礦石與水混合一起,成泥漿狀,用工具將混合物搗混亂,較重的含鑽石的礦石沉底,將其推到一側。
粗選之後,就是精選,再通過一系列手段將鑽石礦石進一步篩選,最後由有經驗的工人將鑽石挑選出來。這樣鑽石的大致開采流傳就是如上了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您
⑵ 怎樣進行鑽石開采 鑽石礦分類 詳細
的分類,以及令人垂涎的鑽石礦業。礦業權是指礦產資源使用權,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歐 寶麗鑽石結合世界各地不同的礦業法規,將其歸納為:勘查許可-勘探許可-開采許可-開采特 許權。接下來歐寶麗鑽石介紹 的是最最讓各位興奮的!不錯,就是鑽石礦開採的分類。歐 寶麗鑽石附上世界最著名曾經的鑽石礦場。其規模之大,令人嘆為觀止! 第一:露天開采是先將覆蓋在礦體上面的土石剝掉(剝離) , 直接在露天進行采礦的方 法。由於開采工作在露天進行, 它比地下開采具有建設速度快, 開採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 高、勞動生產率高、生產成本低, 礦石的損失貧化小、勞動條件好等優點。露天開采通常包 括以下幾個步驟: 礦區的地面准備、礦床的疏干、礦山基本建設、剝離工作和采礦工作。鑽 石原生礦通常由三層組成, 上層為上覆物, 中間是風化的金伯利岩( 黃地) ,再往深處才是未 風化的金伯利岩(藍地)。露天開采首先必須剝離上覆物, 上覆物的厚度和分布直接影響鑽石 礦床的經濟效益。早期由於開采區管理混亂, 開採的技術條件非常原始, 上覆物和開采出的 廢石沒有處理好, 造成極大的浪費。如今的露天開采通常是把礦岩劃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 層, 逐層自上而下地開采, 並使各分層保持一定的超前關系, 在開采過程中露天礦場形成了 階梯狀(圖3 - 5) , 每一個階梯就是一個台階或者稱為梯段, 梯段是露天礦場的基本構成要素, 是用獨立的採掘與運輸設備開採的礦岩分層。每一個梯段厚約12 m。在每一梯段的邊緣打上 炮眼進行爆破, 爆破出的礦石用卡車從礦坑底部沿盤旋公路運出礦場。 第二:地下開采地下開采是用地下坑道進行采礦工作的總稱。隨著露天礦坑的擴大, 需 要運出去的廢石隨之增加, 運送廢石的費用也不斷增加, 最終使得地下開采比露天開采更有 效益。相對於露天開采, 地下開采就復雜多了, 因為是在地下深處工作(金伯利岩的開采深度 可達900 m) , 故需要復雜的技術, 先進的設備。地下開采鑽石礦的方法主要採用礦房式采礦 法和崩落采礦法兩種。除以上開采方法外, 根據實際情況, 還有一些特殊的開采方法, 如針 對岩筒深部的分段崩落法, 以及露天開采與地下開采相結合的混合式開采等.
⑶ 鑽石礦一般是怎樣發現和探測的
需要用探測儀去發現金伯利岩,鑽石礦一般都存在於金伯利岩。這種岩石多在火山附專近,尤其是距離屬海岸線近的火山,在火山頸的位置比較容易獲得探礦突破。
⑷ 鑽石怎麼開采
一、露天開采:一般情況下,鑽石礦就是環繞著金伯利岩管開採的,管道中間是優質鑽石最密集的地方,其特徵通常是一個個巨大的洞坑。當金伯利岩石管道被發現時,采礦工人從地表面垂直向外挖掘。
二、地下開采:這種開采方式更安全也更有效益,特別是隨著挖掘過程越來越深入,很難去判斷是否要繼續挖掘來擴大礦坑。 而地下開采只需要打通一條隧道進入地表下提取鑽石即可,這樣做更為合理,且危險性更低。有時還使用地下開采與露天采礦相結合的混合式開采,從礦坑中打一條隧道進入周圍的岩石。
三、從礦場中提取金伯利岩:金伯利岩可被人工爆炸從地殼上松開,大量的岩石被爆炸炸毀,但不能在現場對其進行檢測裡面是包裹有鑽石,必須用大型卡車和蒸汽鏟將它們被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進行處理和鑽石提取,一般來說一個鑽礦每噸岩泥中有0.5克拉的鑽石。
四、沖擊采礦:江河溪流會順勢把金伯利岩石帶到河床、岸邊,甚至海岸地帶乘積下來,形成沖擊砂礦床。沖擊采礦又被稱為人工采礦,因為采礦者要到沖擊砂礦床去人工尋找鑽石。與金伯利岩管道的距離越遠的地方,鑽石的產量就越低,鑽石的分布密度也更稀疏,因此沖擊采礦並不適用於工業鑽石開采。
(4)鑽石在多少層開采擴展閱讀
一、伯納特兄弟於1870年發現了金伯利金剛石礦。正是這一發現,使人們知道了在哪種岩石中有可能含有金剛石。那是一種在遠古時代的岩漿冷卻以後所形成的火山岩。在那些出產石榴石和橄欖石的地點,找到金剛石礦的可能性就相對大。於是,石榴石和橄欖石就成為尋找金剛石的「指示礦物」。
二、金伯利鑽石礦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力挖掘礦坑,從1866年至1914年,50000名礦工使用鐵鏟等工具進行挖掘,共挖掘出2722公斤鑽石。南非政府正試圖將金伯利礦坑申請為一處世界文化遺址。
三、露天開采是一個移走礦體上的覆蓋物,得到所需礦物的過程,從敞露地表的采礦場采出有用礦物的過程。露天開采作業主要包括穿孔、爆破、采裝、運輸和排土等流程。露天與地下開采相比,優點是資源利用充分、貧化率低,適於用大型機械施工,建礦快,產量大,勞動生產率高,成本低,勞動條件好,生產安全。
⑸ 我的世界挖礦幾層各有什麼東西。
1、煤礦石出現高度:所有層數,開采工具:木鎬及以上;
2、鐵礦石出現高度:內64層以下,開采工具:石鎬及以上;容
3、青金石礦石出現高度:31層以下,開采工具:石鎬及以上;
4、綠寶石礦石出現高度:31層以下,開采工具:鐵鎬及以上;
5、金礦石出現高度:32層以下,開采工具:鐵鎬及以上;
6、鑽石礦石出現高度:16層以下,開采工具:鐵鎬及以上;
7、紅石礦石出現高度:16層以下,開采工具:鐵鎬及以上。
(5)鑽石在多少層開采擴展閱讀:
挖礦的注意事項:
1、圓石的自然生成通常意味著:玩家挖到了地牢、要塞或是一個岩漿與水混合的地方。
2、木板的自然生成通常意味著:玩家挖到了地下礦井。
3、苔石的自然生成通常意味著:玩家挖到了地牢、要塞。
4、裂石磚的自然生成通常意味著:玩家挖到了要塞。
⑹ 我的世界在第幾層可以挖到鑽石,鐵礦石,紅石,還有煤礦必採納!
地殼為0層 往上數
煤炭 1-128層
鐵 1-64層
青金石1-23層
金 1-29層
鑽石 1-12層
紅石1-15層以上是我的世界礦石分布表.
11層應該最多.
⑺ 我的世界第幾層有鑽石
地殼為0層 煤炭 1-128層 鐵 1-64層 青金石 1-23層 金 1-29層 鑽石 1-16層。
鑽石能從鑽石礦石中獲得, 一種極為罕見的方塊,以0.1276%的幾率出現在1-15層。有兩種方法能找到它們,洞穴探險或采礦。
在游戲中岩漿池旁邊鑽石出現幾率會增加(地底的),我的世界手機版沒有岩漿池。
鑽石如何才能挖:
地殼附近有,用井字形挖法。我一般在6.82挖,一小時一組有餘!
鑽石一般在12高度以下的地方,如果你選定了一個位置,就往四周挖挖看,如果挖到鑽石了,在看看四周有沒有,找出所有的鑽石再挖還有,有時候鑽石會靠著岩漿,富貴須向險中求,到地下13層去挖各種礦物應有盡有。
你可以四處找一下看看有沒有天然洞穴,有的話最好,沒的話自己往下挖,差不多2×2往下挖,再在地殼石向上5格向周圍拓展開挖就行了啊。
⑻ 納米比亞金剛石/鑽石產地的地質背景及開采情況
納米比亞的金剛石/鑽石全部產自砂礦,最早於1908年(那時為德屬西南非)在Lüderitz市南部的海岸沿線發現。雖然在納米比亞的西南部、中部、東部-中部以及東北部至少有六個地區發現了大量金伯利岩,但它們全都在太古宙克拉通以外,不產金剛石/鑽石(Janse & Sheahan,1995)。真正的納米比亞金剛石/鑽石源區位於南非金伯利地區高地,那些富含金剛石/鑽石的金伯利岩岩筒是地幔岩漿的火山通道,多數年齡在晚白堊紀,約100Ma前岡瓦那超大陸解體時(Terry E. Huizing et al.,2008)。
含金剛石/鑽石的金伯利岩火山沉積物流入早期的Orange河,在過去的6500萬年裡,河流挾帶著金剛石/鑽石向西奔騰一直到南大西洋入海口,在其河道沿線就留下不同時代的金剛石/鑽石砂礦。由於過去的幾百萬年裡,海平面不斷波動,Orange河也不斷地侵蝕自身的河床;一些砂礦重新沉積,沉積物被帶到更新的礦床。較新較低的階地沉積由相對較新的還未膠結的砂礫組成;較老較高的階地沉積則完全膠結形成礫岩,其中還包含有化石,指示它們的形成年代至少在中始新世。長期的沉積、侵蝕、再沉積歷史導致了Orange河沿岸復雜的金剛石/鑽石分布模式。
Orange河含金剛石/鑽石的沉積物大多數沿納米比亞海岸分布,強勁的波浪和洋流又沿海岸將沉積物向北帶了300km越過Lüderitz市。金剛石/鑽石沿著海岸線型沉積,部分集中於海灣,稱為「袋狀灘」。在其他一些地方,120km/h的海風侵蝕著海灘沉積物,與風向平行將含金剛石/鑽石的沙礫帶到山谷里,風蝕形成了薄層的石英脈和硅質碎屑和金剛石/鑽石。最富金剛石/鑽石的風蝕谷Idatal Valley在最初的開采階段能直接在月光下由人工手選金剛石/鑽石。
圖8.43 納米比亞金剛石/鑽石的源區是南非金伯利地區高地的多個金伯利岩岩筒
Figure 8.43 Namdeb's diamonds originated at the many kimberlite pipes in the highlands around Kimberly,South Africa
據 William W. Besse ( 據 Namdeb,2007);Map by William W. Besse (after Namdeb 2007) 修改
目前,納米比亞有六個重要的金剛石/鑽石礦區(圖8.43)。其中,南自Orange 河入海口,北至Lüderitz市分布著Mining Area No.1、Bogenfels和Elizabeth Bay三個礦區,范圍從離岸5.5km延伸至內陸20~35km處。從Lüderitz市往北到26°S為Doμglas Bay礦區,范圍從大西洋低水位標志到內陸約15km處,目前已停止開采。Orange River礦區沿Orange河分布,從Mining Area No. 1礦區的邊界到內陸50km處。Atlantic 1礦區包含了大陸架中部的一部分區域,從Mining Area No. 1礦區的邊界到離岸65km處。除Atlantic 1礦區外,其他幾個礦區都位於方圓26000 km2的Sperrgebiet禁區(Kampf,2007;Huizing et al.,2008)。
Mining Area No.1礦區是世界上著名的海相沉積金剛石/鑽石砂礦,其上新世-更新世海洋礫石礦床沿海岸線分布,長約120km。其中的第四紀海洋砂礦主要沉積了新元古代(650~500Ma) Gariep構造帶的硅質碎屑岩,在不同的第四紀高海平面時期(+30m,+8m,+4m,+2m)被斜切成一系列的海蝕階地(J. Jacob et al.,2006)。在很多地方,這些基岩被沖刷出大量溝壑和凹坑,形成的凹槽促使金剛石/鑽石在晚新生代沿海沉積物里富集。自1935年開始對沿海陸地進行開采,如今多數砂礫礦床都已被采完。潮間帶和近岸潮下帶平台的砂礫也富集了豐富的金剛石/鑽石,但傳統的方法無法開采。目前,正在試驗一個在潮間帶走廊進行濕法采樣的「Jet Rig」系統,希望能成為最終開採的標准模型。
Mining Area No. 1礦區北邊與Bogenfels礦區相鄰的Chameis海灣上有幾個「袋狀灘」,這里的砂礫 (年代約為6500~3500a) 分布在濱岸海灣里,周圍是岩石海角。金剛石/鑽石出現於潛水面以下狹長帶狀的砂礫中,被沙丘和海沙深埋。這樣的地質環境,加上地處偏僻,缺乏基建,都為金剛石/鑽石開采帶來了挑戰。14個探明的「袋狀灘」里,11號灘和12號灘被認為有開發前景,當其他幾個陸上的礦區產量下降時,開采這些「袋狀灘」能帶來額外的效益。
Elizabeth Bay礦區在Lüderitz南部約25km處,金剛石/鑽石發現於古代風蝕沙里,這些沙粒比沙漠的沙粒粗很多。
Orange河的下游長期被認為是不產金剛石/鑽石的。直到20世紀60年代早期,才在那裡發現金剛石/鑽石,而直到1990年,才開始運營第一個金剛石/鑽石礦Auchas。Orange河兩側主要有兩種類型的金剛石/鑽石礦:大部分金剛石/鑽石產於河流之上40多米的年代為17~19Ma的「原Orange河」階地沉積,而年代為2~5Ma的「中Orange河」階地沉積物僅在局部地區有經濟價值。兩種類型的礦床都位於受侵蝕的基岩之上,金剛石/鑽石被困在坑槽或相似的凹陷中。Orange River礦區的開采壽命相對較短。Auchas礦在開采了10年後,於2000年停業。Daberas礦於1999年開始運營,對最大的「原Orange河」階地沉積進行開采,估計有11年的開采壽命。Sendelingsdrif礦是Namdeb擁有的第二大沖積砂礦,目前在試采階段(Kampf,2007)。
在對海洋環境進行了20年的地質研究勘探後,Atlantic 1礦區於1993年順利開始運營,包括離岸約65km,深度從90m至140m的區域。如今,將近一半的納米比亞金剛石/鑽石都產自海洋地帶,並且這個比例在未來還會上升。
納米比亞金剛石/鑽石產量的85%都是由Namdeb金剛石/鑽石公司貢獻的,該公司由納米比亞共和國政府和De Beers Centenary AG公司各佔一半股份。目前,沿海陸地的產量已逐漸減少,Namdeb公司未來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沿岸近海地帶。近幾年,納米比亞金剛石/鑽石產量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峰,就歸功於De Beers Marine Namibia公司在沿岸近海地帶的開采,這是Namdeb公司的一個獨立合作夥伴(Kampf,2007)。納米比亞近10年開採的商業性礦床見表8.11(Gems & Gemology Data Depository,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