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械模具 » 機械設備製造成本控制

機械設備製造成本控制

發布時間: 2021-03-08 05:40:41

1. 產品成本和生產成本如何控制

產品成本和生產來成本如何控自製,你可以從產品的進貨開始考慮.產品成本大概分為:原料成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等生產成本可以從:提高產品合格率,人員的生產率,等方面闡述問題,至於具體措施還得你自己來寫,因為我不知道你公司的具體情況.抱歉!

2. 淺談機械生產企業的製造成本控制

怎樣寫論文 怎樣找論文 看經常有人問這問題,總結下現在如何在網上找論文與寫論文等,具體方法見我qq空間里的介紹

3. 如何降低機械設計的成本和風險

激烈的全球化競爭給機械製造商帶來壓力,他們製造出的機器需要能提高產量,同時降低成本,並滿足更多類似的要求,如:提高生產力,提升效率,從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當今的機械製造商已從僅製造單一功能的機器,轉變為設計靈活高效的多功能機器,他們通過採用現代化控制系統配合復雜的運算並將高端電子產品集成到他們的機械產品中。
機電一體化
機電一體化是一種綜合的工業技術,通過將最有效的開發實踐和技術融和到精簡設計、樣機研究和系統發布中,以此來提升整個設計過程。
KevinCraig博士是倫斯勒理工學院機械工程教授,他認為機電一體化作為工程的准則,是機械工程、電子、控制工程和計算機的協同組合,在設計過程中相互交融。它涉及了在從復雜決策到物理系統運作等多方面應用。由於這些獨特的功能,機電一體化系統依賴於計算機軟體。這一規律導致了一個不斷發展的趨勢,由於設計變得越加復雜,因此在不同設計團隊間的合作越來越必要。
機電一體化開發方式的成功之道
機電一體化系統的發展趨勢使得設計的復雜度陡增,迫使不同的設計團隊一起工作。在一個機電一體化系統中,每個決策在整個設計中會產生連鎖反應。如果機械團隊決定改變材料,意味著改變了機械零件的重量,為了機器有效的運行,會需要對電機的尺寸,甚至是電機的類型做相應的更改。將步進電機更換為伺服電機會大大增加運算控制的復雜性和對嵌入式系統運算處理性能的要求。在機械、電氣和控制工程師間,提高團隊交流與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而那些無縫合作工具,能夠幫助工程師們在開發周期的各階段分享數據和信息,從而使合作和信息交流更為有效。
那些工具實現了虛擬樣機(也被稱作數字樣機),能夠在從不同領域結合的模擬技術,即一個模型模擬完整的機器或設備。設計師可以在具化一個物理部件之前,模擬其機械動力,其中包括質量和摩擦效應、循環次數和單個零件性能。在投入物理樣機的花費之前,一個虛擬機樣即可以預測和優化設計,並且能評估不同設計的研究和概念。基於機電一體化的開發方式能降低機器設計的風險、加快設計節奏、提高對客戶需求的認知,並簡化調試排除故障的過程。因此機電一體化的方法可以幫助機器製造商在第一時獲得最優設計。
從商業角度看,一個虛擬樣機不僅在設計階段增加了許多價值,而且對銷售部門在銷售過程中與潛在客戶溝通提供支持。一個虛擬樣機能夠幫助銷售贏得客戶並成功的執行項目。
在報價階段,一個虛擬機器可以幫助明確要求,確保銷售部門准確地理解客戶的需求。它提供多種可能,如展示設計特性、解釋價值、幫助揭開項目中的未知,以及風險評估。甚至在售後,一個虛擬樣機能夠根據客戶的要求在已有機器的改進和升級測試中起到作用。另外,客戶可以用這個樣機來解決他們在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NILabVIEW和DSSolidWorks結合
為降低機器設計的成本和風險,達索析統和美國國家儀器合作,為運動控制系統設計師提供機電一體化為核心的虛擬原型工具。
採用LabVIEW和SolidWorks,機器設備製造商可以連接SolidWorks運動分析功能與LabVIEW工業級運動控製程序,創造出真實的運動控制系統的模擬。採用這種集成的方式,機器製造商還可以開發控制邏輯、動作軌跡描述並將其應用於他們機器的三維CAD模型中,在支付昂貴的加工成本和物理零件購置費之前,就能在軟體中測試機器的運行。採用這種集成的方式,機器設備製造商能在建造物理樣機前評估系統行為和性能。他們能夠在極端的操作環境下測試部件的電氣性能和實時響應時間,而無須將其單獨取出。
因此,一旦CAD模型被創建,機械工程師和控制工程師就能夠合力工作。它們能夠用虛擬原型工具創造出用於不同設計分析為目的的實際機器的模擬,例如:
可視化模擬機器操作
機器加工周期性能評估
完成精確的壓力/扭矩性能需求分析
運動控製程序及碰撞檢測的設計和驗證
物理樣機製造前設計優化
機械/電氣相關設計問題確認
使用SolidWorks和LabVIEW,工程師們可以在具化一個物理部件,同時將其連接至一個真實的控制演算法之前,模擬其機械動力,其中包括聚合摩擦力效果、循環次數和單個零件性能。在投入物理模型的花費之前,一個虛擬樣機可以預測和優化設計,並且能評估不同設計概念。將運動模擬與CAD結合能使設計簡化,因為模擬用到的信息早已在CAD模型中出現,如密合裝配、聯軸器、和材料的質量特性。LabVIEW提供了簡單易用的高級功能塊編程模式對運動控制系統進行開發,那些只有一些或沒有運動控製程序使用經驗的使用者都能很容易上手。LabVIEW與SolidWorks的結合,幫助客戶開發他們的運動控制演算法,同時能在SolidWorks環境中使用3DCAD來評估系統行為和性能。通過真實的運動控制模擬,它能夠在設計時模擬實際的運行情景,以此來確認零件碰撞,輸出數據或者圖形結果,以此利用CAD模型實現三維可視化。
最後工程師們能輕松地將已開發的控制演算法部署到嵌入式運動控制平台中,例如NICompactRIO,它是一個基於FPGA的硬體平台。CompactRIO為獨立分散的確定性操作提供了實時嵌入式處理器,以及可以直接連接工業感測器,激勵器和電機的可熱插拔的工業I/O模塊。有了CompactRIO,工程師能夠重新利用在模擬中已測試開發的代碼,並將其實現在實際的I/O模塊和電機上。

4. 生產過程成本控制有哪些方面

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
生產成本控制包括工藝成本控制和生產成本控制,工藝成本控制仍屬於生產准備階段的控制,是在確定工藝方案時確定的,而生產成本控制則是在生產過程中對實際發生的成本進行控制。
一、工藝成本控制
工藝成本,是指對工藝方案有直接關系的費用,一般分為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在實際工作中,產品製造有多種工藝方案可供選擇,這就要求對各種工藝方案進行分析對比,作出經濟評價,然後選擇制定最佳方案,以確保產品質量和省工、省料的工藝方案,從而降低工藝成本。
工藝成本的高低,取決於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的數額,在正常情況下,採用比較先進的設備,就可以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從而固定費用就會增大,而材料的利用率就會因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使變動費用降低,因此選擇工藝方案,會涉及到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的相互影響,現以公式表示如下:
產品年工藝總成本=產品年產量×單位產品工藝成本變動費用+工藝成本固定費用
從上式可以看出,如果企業的年產量和固定費用已定的情況下,工藝總成本的高低,取決於單位變動費用的高低,即單位變動費用高總成本就高,單位變動成本低、總成本就低。
二、生產成本控制
1、運用定額法進行生產成本控制
工藝方案確定後,開始生產產品時,產品成本進入實際發生階段,成本控制也進入了生產成本控制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使實際發生的成本能夠按人們預定要求,不超過原定目標成本限額進行。這就需要進行成本的日常控制,運用定額法是成本控制的方法之一。
運用定額法和彈性預算進行成本控制。日常控制主要是根據目標成本限額,事先制訂一個標准成本,用以衡量對照實際成本,就能隨時掌握成本動態,保證目標成本的實現。
標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做法,是將實際成本區分為標准成本和標准成本差異兩部分,在標准成本差異中又分為正常差異和異常差異,正常差異,是在標准成本允許范圍內的偏差,異常差異是指嚴重脫離實際標準的差異。標准成本制度的任務,在於及時發現和控制異常差異的發生,並加以處理。
早在50年代,我國曾推行定額法,目前在一些企業仍繼續採用著,這種方法就是在標准成本制度基礎上,加以改進形成的。他們在實質上是一致的。定額法具有換算和控制的雙重職能,定額法比標准成本制度更具體、更系統、它強調分產品計算差異,分產品計算實際成本、以滿足財務成本的要求,而標准成本則測重於分部門計算料、工、費的差異,不強調分產品計算實際成本和調整差異,因此,只能用於企業內部的成本控制,而不能象定額法那樣通過內部控制和計算的雙重作用。
運用定額法對生產過程進行成本控制的做法是:
(1)對材料成本的控制
要進行生產過程中材料成本控制,應分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材料耗用量的控制、一是材料單價的控制,前者屬於生產車間的經濟責任,後者屬於材料供應部門的責任。而分產品制訂材料消耗定額則是對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
材料消耗定額,應是現在生產條件下的平均先進水平,反映在定額卡片中,作為該產品領用材料的標准,領發材料應嚴格按標准進行控制。具體做法:
①實行限額領料制度。通過限額憑證控制材料耗用量。實行限額領料制度時,可用限額領料單和限額領料卡片來反映材料領用限額數量和實際耗用數量,這種憑證是一種多次使用的累計數、發料憑證,一般有效期為一個月,只要領用不超過限額,就可以繼續使用。
②實行定期盤點制度。控制材料耗用量在水泥企業中,連續投料,產品陸續完工,同時又沒有實行限額領料的情況下,可定期對各班組的原材料消耗進行盤點,算出一定時期原材料的實際耗用量,用期初結存數+本期領用數-期末結存=本期實際耗用量,然後與定額耗用量(實際產量)×單位定額比較,就可以計算節約或超支。
③實行逐日逐班盤點制度,及時控制材料耗用量。以上兩種辦法,均屬專業人員控制材料用量,為使定額法與班組經濟核算相結合,每班在開始生產之前。根據生產任務按限額進行領料,在生產過程中對材料實際耗用量和生產量,由班組經濟核算員進行統計,下班之前,經濟核算員根據實際完成的產量計算其完成產量的材料消耗量,再與實際消耗量對比以確定該班組的材料定額差異數,以評價其班組的工作效果。
④對材料單價的控制,就是對外購材料采購成本的控制。一般應從采購價格和采購地點上選擇,應選擇價格低,地點近的材料,才能降低采購成本。


材料的采購成本與材料儲存費用,往往是矛盾的,大批量采購材料、必然會節約采購費用,降低采購成本、但采購的結果,積壓在倉庫,造成儲備資金積壓,同時增加保管費用因而在實際工作中選擇一個經濟合理的采購批量,將是降低采購成本的有力措施。
(2)對工資成本的控制
在計時工資制度下,由於工資總額要到月終才能確定,因此平時無法按產品別控制工資費用的發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把工資費用分為兩部分控制、一部分反映工時定額執行情況,稱為量差,另一部分反映工資單價的稱為價差。前者可以隨時考核、隨時控制,後者可以在月終計算,對前者進行調整。
①對工時工資的控制。由於工時定額執行情況對工資費用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因工時使用節約或浪費,而影響工資的節約和浪費、而生產效率差異,計算公式為:
工時工資差異=(實際生產工時-實際產量的定額工時)×計劃工資單價
上述公式不以每天每班計算工資差異,用以表示工時的節約或浪費,以促進充分利用工時,節約工資費用。
在考核工時工資差異時,要注意非生產時間工資費用的考核。處理方法是在平時計算工時工資差異時,應同時將非生產時間工資單獨計算,單獨考核。計算公式:
非生產時間工資=非生產工時×計劃工資單價
非生產工時工資與前式計算的工資差異相加、減,而為生產效率差異,考慮了非生產時間的因素。
非生產工時工資的另一種處理方法,則是平時不計算這一部分工資費用,而是在月終時將這部分工資費用,平均分配在每一個工時的實際工資單價中,加大單位工時實際工資,表現為工資單價的超支差異,用此來調整工時工資差異,以便控制工資成本。
②對工資單價的控制。控制工資單價就是控制每一個小時的工資額,影響實際小時工資單價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工資水平,使工資單價上升,
增加新工人,使工資單價下降。
壓縮非工作時間使工資單價下降,反之,則上升。
增加各種工資性津貼,如加班、加點津貼,使工資單價上升,反之,則下降。
減少病假工資,使工資單價下降,反之,則上升等。
總之,實際工資單價是由工資總額中應計入成本的工資費用和實際生產工時兩個因素決定,因此,在控制工資單價時,應分別從計入成本的工資費用和實際生產工時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要控制工資費用增長和亂加各項津貼,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生產工時,以降低單位工時的工資費用,計算公式:
工資單價差異=(實際工時工資單價-計劃工時工資單價)×實際生產工時
③計件工資制的工資控制。計件工資是指根據規定的計件單價,按照每人或每個班組集體完成的合格晶產量計算的工資。計件單價指完成單位產品所應支付的工資額,計件單價是在計時工資的基礎上計算出來的,即按平均日工資的平均日產量計算的。在計件工資制度下,因節約時間而多生產的產品,應照付工資,因此,產量與工資成本成正比例增加,為浪費工時而少生產的產品,也相應少付工資,計件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計件工資=實際合格品數量×實際計件單價
由此可見、在計件工資制度下,生產多少產品、支付多少工資,不存在工時利用好壞,和工資率高低對成本的影響問題。計件工時有時也存在工資差異,如計入成本的病假工資;計入成本的非生產時間的工資;因各項原因使生產單件產品的工時增加而多支付的工資等等,即屬於工資的超支差異。
(3)對製造費用的控制
企業各車間的製造費用都屬於共同性費用,只能通過預算進行控制。預算是組成成本控制系統的基礎,它是確定利潤目標和為達到這一目標而應有的收支計劃。預算要為各項費用事先規定一個限額,作為成本控制的手段。也可以借鑒西方企業管理常用的彈性預算進行成本控制。
彈性預算的關鍵是研究成本和與產量之間的關系,這樣使編出的預算隨產量增減而能機動調整,以便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考核。彈性預算的特點就是適應性強。
編制彈性預算時,採用變動成本法、將成本按其習性分為變動和固定兩部分,變動成本部分,其預算隨產量而增減,固定成本部分則相對不變,兩部分相加為預算總額。彈性預算的表式見表 1-2-1。

2、實行責任成本核算進行生產成本控制
責任成本來源於國外管理會計,從國外有關書籍中看,主要是從研究消耗與因果關系出發來研究工作者的工作與費用支出之間的關系,從而闡述以責任中心為基礎的直按費用的匯集的間接費用的分配問題。我國50年代有過類似的做法,如實行兩級成本核算,考核車間成本指標,進行經濟責任轉帳等,對考核車間經濟責任,降低產品成本,起了促進作用。至今責任成本核算與企業經濟核算相結合,成為反映經濟責任完成情況的有力工具,它是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進行生產成本的核算與制約。責任成本的核心,就是將生產過程中費用的發生歸屬於不同部門或個人,以便劃清經濟責任,使企業的每個成員,都明確企業和他們自己的奮斗目標,以便動員群眾進行成本控制、降低產品成本。
責任成本的核算程序
(1)劃分責任單位(或責任者),責任單位可以是車間、班組、也可以是各科室,凡是需要考核經濟責任的,都可作為責任單位,進行責任成本核算。
(2)劃分責任成本范圍,即明確劃分各責任單位的可控制費用和不可控制費用,為了進行成本控制,並收到實際效果,應根據責權劃分,把成本指標分解,落實到一定部門或個人的許可權范圍內,各該部門或個人能掌握的就是該部門或個人的可控成本,否則,則為不可控成本。
各單位的責任成本,不一定是產品的單位成本、可能是產品單位成本的某些費用項目,在車間范圍內,原材料和其他製造費用都是車間的可控成本。下述內容則是不可控成本:
①按規定比例計提的費用。如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折舊費等都是按國家統一規定標准計提的,不隨著責任單位經營的好壞而增減。
②按定員和一定標准發放的費用。如交通費補貼,勞動保護用品等。
③輔助生產車間分配給基本車間的費用,對勞務耗用量可以控制,故一般互相結轉勞務時,可採用計劃單位成本結轉。
(3)設立責任帳戶進行責任成本核算。按責任單位設立責任帳戶,核算責任單位的責任成本完成情況。責任成本核算與考核是通過指標層層分解下達到各責任單位而實現的,責任成本指標層層分解下達就形成了各責任單位的標准責任成本、各責任單位都應按照責任成本控制實際費用的發生,只要各車間完成自己負責的責任標准成本,就能保證總體目標成本的完成。
在標准責任成本指標分解落實的基礎上,責任單位可隨時控制實際費用的發生、責任單位用實際發生的費用與標准進行比較、尋找與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以反映責任單位經濟責任的完成情況。
責任帳戶可以分兩級、也可以分三級,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設置。在責任成本核算過程中,標准責任成本是由上而下進行指標分解,而實際責任成本,則是由下而上逐級匯總的,以形成責任帳戶網。
總之,責任成本核算的特點:責任成本核算的對象是責任單位(責任者);責任成本核算的內容是可控制的費用;責任成本核算的方法是以責任單位(責任者)為中心的費用歸集、計算整理、考核和分析,並根據經濟責任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3、縱向成本控制
縱向成本控制是指按照企業組織結構的上下級層次關系,自上而下的進行成本控制。縱向成本控制側重於運用成本計劃指標分解,成本歸口分級管理來實現企業成本控制的目標。進行縱向成本控制的步驟,在於分清企業組織結構的不同層次,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責、權、利並且根據各個層次進行成本控制的不同側重點和方向,來制訂落實、考核成本計劃。水泥企業通常分廠部、車間和班組三級管理。
(1)廠部成本控制
廠部成本控制是在廠長的統一領導下,由企業的總會計師和總工程師負責,對全廠進行成本控制。概括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產品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主要由企業總工程師負責,組織設計部門進行,通常做法是具體分析產品功能和成本的關系,在產品保證所需要的功能情況下,盡量剔除多餘功能,防止成本過剩。經過分析和產品市場的預測就可以擬定出產品的目標成本。由於產品設計階段的目標成本對以後產品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產品在設計階段要進行周密、細致的研究分析、採取多方案選擇錄用的辦法進行設計,促使成本過剩的問題,控制在發生之前。
②廠部的日常成本控制。主要由廠部成本管理部門負責,對成本控制的基層部門、如車間和班組的成本控制工作經常性的指導。具體內容:a、編制全廠成本控制計劃,根據不同層次,分別將總成本控制計劃,分解到每個車間,督促車間執行控制計劃。b、組織科研技術人員,經常深入車間、班組進行生產工藝、技術措施、設備利用,勞動生產率等多方面的調查,對落後的生產工藝要組織力量加以改進、在生產技術方面不斷進行現場輔導和專業訓練。c、加強產品質量的控制、制訂產品技術指標、配備力量,把好質量關。d、控制全廠的間接費用開支,包括製造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要求分類編制費用預算,做好分級歸口工作,嚴格監督各級各口的費用開支,確保全廠性費用,不突破預算。
③廠部的相對成本控制。廠部只進行絕對成本控制,也就是使產品成本不突破標准,是遠遠不夠的。而要在絕對成本控制的同時,重視相對成本的控制。利用量、本、利分析的管理,分別對產品的質量、成本、利潤進行分析、促使利潤最大化。
(2)車間成本控制
車間成本控制,是企業內部的車間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中各項費用的支出加以監督和限制,使車間成本不突破控制標准。車間成本控制是廠部成本控制和班組成本控制的中間環節。它起著呈上啟下的作用。車間成本控制的內容:
①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控制,車間成本主要由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車間成本控制、實際上就是成本項目的控制。車間對材料成本的控制、主要依據班組的控制報告、分析和研究材料成本控制中的問題,採取措施、加以解決。此外,車間還要加強對廢品損失的控制,除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督以外,還要研究和改進操作工藝方法,不斷提高產品的生產水平。對生產中消耗材料的控制、如物料、燃料、動力等要象材料控制一樣,對水、電、氣按定額控制外,還要建立嚴格的計量制度、做好經常檢查、防止跑、冒、滴、漏。
車間人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對職工人數、工資總額、人均工資以及勞動生產率幾個方面的控制,前三者是對人工成本的絕對控制、後者則是人工成本的相對控制、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②製造費用的控制。製造費用是車間成本中較為復雜的一項重要內容,涉及面廣、大部分費用都有固定和半變動的性質,因此,對於製造費用的控制,通常採用預算制。製造費用的日常控制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它要求在平時費用開支前,進行認真的審查監督、對照預算標准,進行事前控制。有些費用開支,要規定一定的審批手續,防止亂支亂用。有條件的企業,應該把費用開支指標落實到人。做到人人關心費用開支、歷行節約。
(3)班組成本控制
班組成本控制,是企業以班組為成本的責任單位,對其可控成本進行的控制。班組是企業的最基層組織、對班組耗用的材料、工時和費用進行控制,就是班組成本控制,控制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① 班組成本核算和控制的范圍,必須能與其他班組明確劃分,不相混淆。
② 班組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內容,必須根據它所承擔的生產任務的特點確定。
③與班組成本控制有關的指標,一般有:產品數量、耗料、耗工、費用開支以及安生
產等。
④班組成本控制必須簡單明了,控制方法簡便,便於群眾掌握。控制的方法大致有:a、耗料要有定額,根據定額簽發限額領料單、憑單領用材料。b、耗工要有工時定額或產量定額。在控制班組的耗工中、要根據班組人數確定應完成產量的工序。c、對班組應負擔的費用,可事前制訂費用定額、為工具費勞動保護費等,要求實耗必須控制在定額以內。d、班組成本控制還有產量、質量、安全生產和廢品率等指標,這些都將影響成本的高低。
班組成本控制報告,要每日公布或每完成一項任務公布,一方面上報,一方面向班組成員公開列示、以便促使班組成員關心勞動成果和經濟效益,努力降低產品成本。
4、橫向成本控制
橫向成本控制是由企業組織結構的同一層次所組成的各職能部門(處、科、室)成本費用中心等機構所進行的成本控制。進行橫向成本控制、主要有兩點:
第一、要按照同一層次的不同管理職能部門的各種分工,在實行經濟責任制、內部控制制度以及責任會計的條件下,明確各自在成本控制過程和系統中的責、權、利,從而擔負起相應的成本控制工作。在實際上,明確各職能部門的成本控制的責、權、利。通常都通過成本控制計劃和指標的歸口來實現。
第二、要按照生產工藝和經營管理的要求,恰當的設置成本費用中心,通過同一層次的各個費用中心的控制工作。來實現企業成本控制的總目標。成本費用中心一經確定,各個中心就按照可控成本的范圍,進行日常的成本控制工作。因此,如何恰當的劃分成本費用中心,做到既能使各個中心都有自己可控成本的范圍,又能做到各個中心之間責、權的界限明確。且能與有關職能部門的成本控制工作有機結合。是做好橫向成本控制的關鍵所在。橫向成本控制只有在企業成本控制總系統內,做為總系統運行的一種方式,才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以上幾種方法,都表明在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企業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加以應用。
但是,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水平,畢竟同計劃成本或目標成本之間存在著差異,基至超出合理的界限。所謂成本失控,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設計落後、工藝技術陳舊、導致該產品生產耗費的人、財、物過高。
(2)成本開支范圍和成本消耗標准得不到嚴格控制,為了小團體或個人的眼前利益
而亂擠成本。
(3)成本控制的各項定額、標准,嚴重脫離實際,使成本控制無所依據。
(4)成本核算把關不嚴,核算方法前後不統一,隨心所欲,導致費用亂支。
從宏觀經濟角度看,形成企業成本失控的原因也很多。主要表現為宏觀調節失控、盲目生產、庫存產品增加;生產力布局不合理、產品供產銷往返重復,費用增加;社會攤派過多等。宏觀結構不合理,管理體制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以及立法不全,執法不嚴等,都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企業成本失控。

5. 機械製造業成本核算方法及表格

費用成本核算的准備工作
為了確保成本計算結果的真實性、完整性、准確性,為經營管理提供有效成本資料,必須在成本計算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
1.核對材料及庫存商品的期初數
2.核對產品的工藝構成
3.核對產品生產計劃
4.確定單據的傳遞程序
5.建立健全原始記錄

原始記錄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實際情況的記載,是進行會計核算的依據,也是企業經濟信息和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如果原始記錄不全、不準、不及時,會計核算與監督就失去了可靠的依據,這必然會影響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因此,為了保證會計核算與監督工作的質量,必須建立和健全經營活動過程中的原始記錄,企業原始記錄與成本會計核算有關的主要有以下幾類:
1.材料物資原始記錄。它包括材料物資驗收入庫單、領料單、退料單、廢料收回單、材料報損報廢單、材料盤盈盤虧報告單等。
2.勞動工資原始記錄。它包括考勤表、請假單、加班加點記錄單、工資結算單、工資和獎金分配支付表等。
3.產品加工原始記錄。它包括加工工藝單、個人和班組生產記錄、在產品盤存記錄表、在產品盤盈盤虧報告單、設備運轉記錄、動力消耗單等。
4.產品原始記錄。這包括在產品、半成品工序轉移單、產品質量檢驗單、產品入庫單、出庫單、發貨記錄單、產成品盤盈盤虧報告單等。
5.固定資產原始記錄。這包括固定資產驗收單、盤盈盤虧報告單、驗資報告等。
6.財務會計業務處理原始記錄。這包括現金收款單和支款單、報銷單、轉賬通知單等。

應加強原始記錄管理,實行全企業原始記錄統一化和標准化以及統一領導、歸口分級管理的制度,以確保原始記錄及時、准確、全面。

生產成本是指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包括生產各種產品(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和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
企業應設置「生產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各種產品(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

本科目可按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進行明細核算。基本生產成本應當分別按照基本生產車間和成本核算對象(產品的品種、類別、定單、批別、生產階段等)設置明細賬(或成本計算單,下同),並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應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其耗用情況直接或分配計入各有關成本類賬戶。對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費用,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對於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間接費用通過「製造費用」科目核算。對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通過「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核算。

各輔助生產車間在計算出各自的勞務成本後,按提供勞務量的情況分配計入各有關成本賬戶。如果輔助生產車間也單獨核算本身發生的製造費用,月末還應先將這些製造費用分配計入輔助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的主要賬務處理。
①企業發生的各項直接生產成本,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②各生產車間應負擔的製造費用,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製造費用」科目。
③輔助生產車間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勞務和產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④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將按產品歸集的累計費用在已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的實際成本,然後,將完工產品負擔的生產費用從「生產成本」賬戶轉入「庫存商品」賬戶,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
⑤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加工完成的在產品成本。
【例】甲公司根據「發料憑證匯總表」的記錄,某月A材料的消耗(計劃成本)為:基本生產車間領用1000 000元,輔助生產車間領用300 000元,車間管理部門領用200 000元,企業行政管理部門領用50 000元。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1 000 000
——輔助生產成本 300 000
製造費用 200 000
管理費用 50 000
貸:原材料——A材料 1550000

工業企業折舊及其他費用歸集與分配

自有的固定資產按規定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租入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租賃合同的規定方式計算與支付租金。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和租賃費用是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費用。月終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地點分別記入有關的費用賬戶。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應編制「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和租賃費用分配匯總表」,並據以編制會計分錄。

【例】某工業公司2008年1月份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費和租賃費用如下表所示。
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和租賃費用分配匯總表
2008年1月 單位:元
應借賬戶 車間部門 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固定資產租賃費用
生產成本 蒸汽車間 1 400 700
機修車間 2 200 1 100
製造費用 第一車間 4 200 2 100
第二車間 9 650 4 825
管理費用 行政管理部門 2 350 1 175
合 計 19 800 9 900
(1)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蒸汽車間) 1400
——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 2200
製造費用——第一車間 4200
——第二車間 9650
管理費用 2350
貸:累計折舊 19 800
(2)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蒸汽車間) 700
——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 1100
製造費用——第一車間 2100
——第二車間 4825
管理費用 1175
貸:其他應付款 9900
對於金額較大的租賃費用,如企業採用先預提、後支付的方式核算,應通過「其他應付款」等賬戶進行;如採用先支付、後攤銷方式,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等賬戶進行

6. 生產過程成本控制的方法都有哪些

生產過程成本控制的方法:
生產過程成本的控制,包括生產的各個環節和部門的消耗的控制。但無論哪個生產環節和部門,它所控制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料、工、費的支出。
①原材料消耗的控制。
根據已制定的圖紙、工藝方法和工藝消耗定額的控制標准,在生產過程各環節,對原材料消耗進行控制。
第一,采購人員和供應人員要按設計工藝規定,控制采購原材料的品種規格,材質要符合要求,控制采購價格、運輸費、采購量和檢驗入庫費等不得超支;
第二,倉庫管理人員要控制保管費和限額發料、退料、補料、回收廢料等工作;
第三,車間加工人員要對下料方法、材料利用率、回收率等進行控制,要按圖紙、工藝、設備、工裝進行操作,對原材料工藝消耗定額進行控制,推行代用、綜合利用,節約支出;
第四,生產管理人員要控制合理批量、合理投產、合理投料、用料、合理調度、組織均衡生產、減少廢品提高材料利用率,控制原材料定額消耗不超支;
第五,車間材料員要監督材料消耗,組織材料核算,分析材料消耗定額發生的偏差,找出原因,追蹤責任者和提出改進措施。各項原材料消耗的具體控制方法,將因工藝不同,使用設備不同而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能源消耗的控制。
能源消耗在成本中佔比重很大,由於我國一些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工藝加工落後,節約能源消耗的潛力也很大。能源消耗的控制,一方面是「動能」(動力)的控制,即對各種設施,如使用機械、生產建築設施、運輸車輛、起重、電器設備等動力消耗的控制。包括動力能源的油、電、氣、汽、風的控制。
控制方法,首先是動力部門負全責,構成能源的責任成本中心,合理地選擇設備避免「大馬拉小車」,盡量選用低能耗的設備。在設備的使用上,生產部門要控制設備的空運轉率和無效作業率。控制單位產品能耗定額,以及採取各種節能限額和措施。添置控制能耗的計量儀表,如分裝電表、流量表、氣表、壓力表等。以解決當前企業在能源上「吃大鍋飯」,分不清責任和「失控」狀態。另一方面是「熱能」的控制。即對各種生產設施、設備和加工工藝所需熱能消耗的控制。包括電、油、煤、焦炭、木柴、各種化學燃料和助燃劑的消耗的控制。這是由設備動力、工藝部門制訂消耗定額,由生產管理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控制選用品種,認真計量和記錄,隨時監測和控制。此外,還有照明取暖各種能源消耗的控制,這些屬間接費用預算項目的控制。
③生產工資的控制。
生產工資是日常成本控制的重要內容,它實際上是人力資源消耗的控制。除了勞動部門控制定員人數和制訂勞動定額外,主要是由車間勞資員對生產現場的勞動人員分配、使用,勞動定額、出勤率、工時利用率、加班加點、獎金、津貼,勞動組織等控制。勞動定額的控制,首先由施工人員按圖紙、按工藝、按技術標准進行控制操作,按工藝規定的工人技術等級和使用的設備、工裝、用料進行控制。生產管理人員要按作業計劃合理投產、合理派工、控制停工、窩工,控制加班加點等。車間勞資員(或定額員)控制和核算勞動定額的執行情況,工時利用情況。對已發現的偏差,要找出原因和採取措施,對工資中發生的變動要找出原因,進行控制。
④廢品損失的控制。
廢品損失對成本有多方面的影響,要認真控制廢品損失。將廢品損失指標,分解落實到各車間、班組,或轉化為廢品率指標落實到各車間、班組。主要是控制廢品的發生和對廢品的修復及回收的處理。對已發生廢品提高廢品修復率(即可修復廢品數÷廢品總額)的控制和降低修復費用的控制,保證修復品的銷售收入抵償修復費的余額後,大於廢品殘值。以減少廢品造成的損失。對廢品的回收控制,要保證廢品及時挑出、隔離、交庫,要及時進行處理回收殘值。
⑤製造費用的控制。
製造費用是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工資和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勞動保護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製造費用發生情況不同,各部門各車間接費用發生地點和費用項目編制費用預算作為控制依據。

7. 機械製造業的成本核算

一、首先計算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注意有下腳料出現時請計算合理的系數(即材料利用率或損耗率),特別注意現實價格。嚴格計算製造過程中每道工序的工時費用(即工時成本),另外附加的能源費用。

統籌企業管理費用。估算產品的銷售費用和服務費用。這是比較細致的演算法。如果是提前預算,則要有相關的技術,和經驗,由成本預算工程師來完成。

二、成本計算方法

按一定的成本對象歸集生產費用,以便計算出各種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

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稱之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稱之為分步法。

(7)機械設備製造成本控制擴展閱讀:

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8. 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有哪些問題

生產成本控制包括工藝成本控制和生產成本控制,工藝成本控制仍屬於生產准備階段的控制,是在確定工藝方案時確定的,而生產成本控制則是在生產過程中對實際發生的成本進行控制。
一、工藝成本控制
工藝成本,是指對工藝方案有直接關系的費用,一般分為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在實際工作中,產品製造有多種工藝方案可供選擇,這就要求對各種工藝方案進行分析對比,作出經濟評價,然後選擇制定最佳方案,以確保產品質量和省工、省料的工藝方案,從而降低工藝成本。
工藝成本的高低,取決於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的數額,在正常情況下,採用比較先進的設備,就可以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從而固定費用就會增大,而材料的利用率就會因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使變動費用降低,因此選擇工藝方案,會涉及到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的相互影響,現以公式表示如下:
產品年工藝總成本=產品年產量×單位產品工藝成本變動費用+工藝成本固定費用
從上式可以看出,如果企業的年產量和固定費用已定的情況下,工藝總成本的高低,取決於單位變動費用的高低,即單位變動費用高總成本就高,單位變動成本低、總成本就低。
二、生產成本控制
1、運用定額法進行生產成本控制
工藝方案確定後,開始生產產品時,產品成本進入實際發生階段,成本控制也進入了生產成本控制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使實際發生的成本能夠按人們預定要求,不超過原定目標成本限額進行。這就需要進行成本的日常控制,運用定額法是成本控制的方法之一。
運用定額法和彈性預算進行成本控制。日常控制主要是根據目標成本限額,事先制訂一個標准成本,用以衡量對照實際成本,就能隨時掌握成本動態,保證目標成本的實現。
標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做法,是將實際成本區分為標准成本和標准成本差異兩部分,在標准成本差異中又分為正常差異和異常差異,正常差異,是在標准成本允許范圍內的偏差,異常差異是指嚴重脫離實際標準的差異。標准成本制度的任務,在於及時發現和控制異常差異的發生,並加以處理。
早在50年代,我國曾推行定額法,目前在一些企業仍繼續採用著,這種方法就是在標准成本制度基礎上,加以改進形成的。他們在實質上是一致的。定額法具有換算和控制的雙重職能,定額法比標准成本制度更具體、更系統、它強調分產品計算差異,分產品計算實際成本、以滿足財務成本的要求,而標准成本則測重於分部門計算料、工、費的差異,不強調分產品計算實際成本和調整差異,因此,只能用於企業內部的成本控制,而不能象定額法那樣通過內部控制和計算的雙重作用。
運用定額法對生產過程進行成本控制的做法是:
(1)對材料成本的控制
要進行生產過程中材料成本控制,應分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材料耗用量的控制、一是材料單價的控制,前者屬於生產車間的經濟責任,後者屬於材料供應部門的責任。而分產品制訂材料消耗定額則是對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
材料消耗定額,應是現在生產條件下的平均先進水平,反映在定額卡片中,作為該產品領用材料的標准,領發材料應嚴格按標准進行控制。具體做法:
①實行限額領料制度。通過限額憑證控制材料耗用量。實行限額領料制度時,可用限額領料單和限額領料卡片來反映材料領用限額數量和實際耗用數量,這種憑證是一種多次使用的累計數、發料憑證,一般有效期為一個月,只要領用不超過限額,就可以繼續使用。
②實行定期盤點制度。控制材料耗用量在水泥企業中,連續投料,產品陸續完工,同時又沒有實行限額領料的情況下,可定期對各班組的原材料消耗進行盤點,算出一定時期原材料的實際耗用量,用期初結存數+本期領用數-期末結存=本期實際耗用量,然後與定額耗用量(實際產量)×單位定額比較,就可以計算節約或超支。
③實行逐日逐班盤點制度,及時控制材料耗用量。以上兩種辦法,均屬專業人員控制材料用量,為使定額法與班組經濟核算相結合,每班在開始生產之前。根據生產任務按限額進行領料,在生產過程中對材料實際耗用量和生產量,由班組經濟核算員進行統計,下班之前,經濟核算員根據實際完成的產量計算其完成產量的材料消耗量,再與實際消耗量對比以確定該班組的材料定額差異數,以評價其班組的工作效果。
④對材料單價的控制,就是對外購材料采購成本的控制。一般應從采購價格和采購地點上選擇,應選擇價格低,地點近的材料,才能降低采購成本。


材料的采購成本與材料儲存費用,往往是矛盾的,大批量采購材料、必然會節約采購費用,降低采購成本、但采購的結果,積壓在倉庫,造成儲備資金積壓,同時增加保管費用因而在實際工作中選擇一個經濟合理的采購批量,將是降低采購成本的有力措施。
(2)對工資成本的控制
在計時工資制度下,由於工資總額要到月終才能確定,因此平時無法按產品別控制工資費用的發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把工資費用分為兩部分控制、一部分反映工時定額執行情況,稱為量差,另一部分反映工資單價的稱為價差。前者可以隨時考核、隨時控制,後者可以在月終計算,對前者進行調整。
①對工時工資的控制。由於工時定額執行情況對工資費用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因工時使用節約或浪費,而影響工資的節約和浪費、而生產效率差異,計算公式為:
工時工資差異=(實際生產工時-實際產量的定額工時)×計劃工資單價
上述公式不以每天每班計算工資差異,用以表示工時的節約或浪費,以促進充分利用工時,節約工資費用。
在考核工時工資差異時,要注意非生產時間工資費用的考核。處理方法是在平時計算工時工資差異時,應同時將非生產時間工資單獨計算,單獨考核。計算公式:
非生產時間工資=非生產工時×計劃工資單價
非生產工時工資與前式計算的工資差異相加、減,而為生產效率差異,考慮了非生產時間的因素。
非生產工時工資的另一種處理方法,則是平時不計算這一部分工資費用,而是在月終時將這部分工資費用,平均分配在每一個工時的實際工資單價中,加大單位工時實際工資,表現為工資單價的超支差異,用此來調整工時工資差異,以便控制工資成本。
②對工資單價的控制。控制工資單價就是控制每一個小時的工資額,影響實際小時工資單價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工資水平,使工資單價上升,
增加新工人,使工資單價下降。
壓縮非工作時間使工資單價下降,反之,則上升。
增加各種工資性津貼,如加班、加點津貼,使工資單價上升,反之,則下降。
減少病假工資,使工資單價下降,反之,則上升等。
總之,實際工資單價是由工資總額中應計入成本的工資費用和實際生產工時兩個因素決定,因此,在控制工資單價時,應分別從計入成本的工資費用和實際生產工時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要控制工資費用增長和亂加各項津貼,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生產工時,以降低單位工時的工資費用,計算公式:
工資單價差異=(實際工時工資單價-計劃工時工資單價)×實際生產工時
③計件工資制的工資控制。計件工資是指根據規定的計件單價,按照每人或每個班組集體完成的合格晶產量計算的工資。計件單價指完成單位產品所應支付的工資額,計件單價是在計時工資的基礎上計算出來的,即按平均日工資的平均日產量計算的。在計件工資制度下,因節約時間而多生產的產品,應照付工資,因此,產量與工資成本成正比例增加,為浪費工時而少生產的產品,也相應少付工資,計件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計件工資=實際合格品數量×實際計件單價
由此可見、在計件工資制度下,生產多少產品、支付多少工資,不存在工時利用好壞,和工資率高低對成本的影響問題。計件工時有時也存在工資差異,如計入成本的病假工資;計入成本的非生產時間的工資;因各項原因使生產單件產品的工時增加而多支付的工資等等,即屬於工資的超支差異。
(3)對製造費用的控制
企業各車間的製造費用都屬於共同性費用,只能通過預算進行控制。預算是組成成本控制系統的基礎,它是確定利潤目標和為達到這一目標而應有的收支計劃。預算要為各項費用事先規定一個限額,作為成本控制的手段。也可以借鑒西方企業管理常用的彈性預算進行成本控制。
彈性預算的關鍵是研究成本和與產量之間的關系,這樣使編出的預算隨產量增減而能機動調整,以便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考核。彈性預算的特點就是適應性強。
編制彈性預算時,採用變動成本法、將成本按其習性分為變動和固定兩部分,變動成本部分,其預算隨產量而增減,固定成本部分則相對不變,兩部分相加為預算總額。彈性預算的表式見表 1-2-1。

2、實行責任成本核算進行生產成本控制
責任成本來源於國外管理會計,從國外有關書籍中看,主要是從研究消耗與因果關系出發來研究工作者的工作與費用支出之間的關系,從而闡述以責任中心為基礎的直按費用的匯集的間接費用的分配問題。我國50年代有過類似的做法,如實行兩級成本核算,考核車間成本指標,進行經濟責任轉帳等,對考核車間經濟責任,降低產品成本,起了促進作用。至今責任成本核算與企業經濟核算相結合,成為反映經濟責任完成情況的有力工具,它是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進行生產成本的核算與制約。責任成本的核心,就是將生產過程中費用的發生歸屬於不同部門或個人,以便劃清經濟責任,使企業的每個成員,都明確企業和他們自己的奮斗目標,以便動員群眾進行成本控制、降低產品成本。
責任成本的核算程序
(1)劃分責任單位(或責任者),責任單位可以是車間、班組、也可以是各科室,凡是需要考核經濟責任的,都可作為責任單位,進行責任成本核算。
(2)劃分責任成本范圍,即明確劃分各責任單位的可控制費用和不可控制費用,為了進行成本控制,並收到實際效果,應根據責權劃分,把成本指標分解,落實到一定部門或個人的許可權范圍內,各該部門或個人能掌握的就是該部門或個人的可控成本,否則,則為不可控成本。
各單位的責任成本,不一定是產品的單位成本、可能是產品單位成本的某些費用項目,在車間范圍內,原材料和其他製造費用都是車間的可控成本。下述內容則是不可控成本:
①按規定比例計提的費用。如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折舊費等都是按國家統一規定標准計提的,不隨著責任單位經營的好壞而增減。
②按定員和一定標准發放的費用。如交通費補貼,勞動保護用品等。
③輔助生產車間分配給基本車間的費用,對勞務耗用量可以控制,故一般互相結轉勞務時,可採用計劃單位成本結轉。
(3)設立責任帳戶進行責任成本核算。按責任單位設立責任帳戶,核算責任單位的責任成本完成情況。責任成本核算與考核是通過指標層層分解下達到各責任單位而實現的,責任成本指標層層分解下達就形成了各責任單位的標准責任成本、各責任單位都應按照責任成本控制實際費用的發生,只要各車間完成自己負責的責任標准成本,就能保證總體目標成本的完成。
在標准責任成本指標分解落實的基礎上,責任單位可隨時控制實際費用的發生、責任單位用實際發生的費用與標准進行比較、尋找與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以反映責任單位經濟責任的完成情況。
責任帳戶可以分兩級、也可以分三級,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設置。在責任成本核算過程中,標准責任成本是由上而下進行指標分解,而實際責任成本,則是由下而上逐級匯總的,以形成責任帳戶網。
總之,責任成本核算的特點:責任成本核算的對象是責任單位(責任者);責任成本核算的內容是可控制的費用;責任成本核算的方法是以責任單位(責任者)為中心的費用歸集、計算整理、考核和分析,並根據經濟責任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3、縱向成本控制
縱向成本控制是指按照企業組織結構的上下級層次關系,自上而下的進行成本控制。縱向成本控制側重於運用成本計劃指標分解,成本歸口分級管理來實現企業成本控制的目標。進行縱向成本控制的步驟,在於分清企業組織結構的不同層次,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責、權、利並且根據各個層次進行成本控制的不同側重點和方向,來制訂落實、考核成本計劃。水泥企業通常分廠部、車間和班組三級管理。
(1)廠部成本控制
廠部成本控制是在廠長的統一領導下,由企業的總會計師和總工程師負責,對全廠進行成本控制。概括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產品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主要由企業總工程師負責,組織設計部門進行,通常做法是具體分析產品功能和成本的關系,在產品保證所需要的功能情況下,盡量剔除多餘功能,防止成本過剩。經過分析和產品市場的預測就可以擬定出產品的目標成本。由於產品設計階段的目標成本對以後產品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產品在設計階段要進行周密、細致的研究分析、採取多方案選擇錄用的辦法進行設計,促使成本過剩的問題,控制在發生之前。
②廠部的日常成本控制。主要由廠部成本管理部門負責,對成本控制的基層部門、如車間和班組的成本控制工作經常性的指導。具體內容:a、編制全廠成本控制計劃,根據不同層次,分別將總成本控制計劃,分解到每個車間,督促車間執行控制計劃。b、組織科研技術人員,經常深入車間、班組進行生產工藝、技術措施、設備利用,勞動生產率等多方面的調查,對落後的生產工藝要組織力量加以改進、在生產技術方面不斷進行現場輔導和專業訓練。c、加強產品質量的控制、制訂產品技術指標、配備力量,把好質量關。d、控制全廠的間接費用開支,包括製造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要求分類編制費用預算,做好分級歸口工作,嚴格監督各級各口的費用開支,確保全廠性費用,不突破預算。
③廠部的相對成本控制。廠部只進行絕對成本控制,也就是使產品成本不突破標准,是遠遠不夠的。而要在絕對成本控制的同時,重視相對成本的控制。利用量、本、利分析的管理,分別對產品的質量、成本、利潤進行分析、促使利潤最大化。
(2)車間成本控制
車間成本控制,是企業內部的車間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中各項費用的支出加以監督和限制,使車間成本不突破控制標准。車間成本控制是廠部成本控制和班組成本控制的中間環節。它起著呈上啟下的作用。車間成本控制的內容:
①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控制,車間成本主要由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車間成本控制、實際上就是成本項目的控制。車間對材料成本的控制、主要依據班組的控制報告、分析和研究材料成本控制中的問題,採取措施、加以解決。此外,車間還要加強對廢品損失的控制,除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督以外,還要研究和改進操作工藝方法,不斷提高產品的生產水平。對生產中消耗材料的控制、如物料、燃料、動力等要象材料控制一樣,對水、電、氣按定額控制外,還要建立嚴格的計量制度、做好經常檢查、防止跑、冒、滴、漏。
車間人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對職工人數、工資總額、人均工資以及勞動生產率幾個方面的控制,前三者是對人工成本的絕對控制、後者則是人工成本的相對控制、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②製造費用的控制。製造費用是車間成本中較為復雜的一項重要內容,涉及面廣、大部分費用都有固定和半變動的性質,因此,對於製造費用的控制,通常採用預算制。製造費用的日常控制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它要求在平時費用開支前,進行認真的審查監督、對照預算標准,進行事前控制。有些費用開支,要規定一定的審批手續,防止亂支亂用。有條件的企業,應該把費用開支指標落實到人。做到人人關心費用開支、歷行節約。
(3)班組成本控制
班組成本控制,是企業以班組為成本的責任單位,對其可控成本進行的控制。班組是企業的最基層組織、對班組耗用的材料、工時和費用進行控制,就是班組成本控制,控制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① 班組成本核算和控制的范圍,必須能與其他班組明確劃分,不相混淆。
② 班組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內容,必須根據它所承擔的生產任務的特點確定。
③與班組成本控制有關的指標,一般有:產品數量、耗料、耗工、費用開支以及安生
產等。
④班組成本控制必須簡單明了,控制方法簡便,便於群眾掌握。控制的方法大致有:a、耗料要有定額,根據定額簽發限額領料單、憑單領用材料。b、耗工要有工時定額或產量定額。在控制班組的耗工中、要根據班組人數確定應完成產量的工序。c、對班組應負擔的費用,可事前制訂費用定額、為工具費勞動保護費等,要求實耗必須控制在定額以內。d、班組成本控制還有產量、質量、安全生產和廢品率等指標,這些都將影響成本的高低。
班組成本控制報告,要每日公布或每完成一項任務公布,一方面上報,一方面向班組成員公開列示、以便促使班組成員關心勞動成果和經濟效益,努力降低產品成本。
4、橫向成本控制
橫向成本控制是由企業組織結構的同一層次所組成的各職能部門(處、科、室)成本費用中心等機構所進行的成本控制。進行橫向成本控制、主要有兩點:
第一、要按照同一層次的不同管理職能部門的各種分工,在實行經濟責任制、內部控制制度以及責任會計的條件下,明確各自在成本控制過程和系統中的責、權、利,從而擔負起相應的成本控制工作。在實際上,明確各職能部門的成本控制的責、權、利。通常都通過成本控制計劃和指標的歸口來實現。
第二、要按照生產工藝和經營管理的要求,恰當的設置成本費用中心,通過同一層次的各個費用中心的控制工作。來實現企業成本控制的總目標。成本費用中心一經確定,各個中心就按照可控成本的范圍,進行日常的成本控制工作。因此,如何恰當的劃分成本費用中心,做到既能使各個中心都有自己可控成本的范圍,又能做到各個中心之間責、權的界限明確。且能與有關職能部門的成本控制工作有機結合。是做好橫向成本控制的關鍵所在。橫向成本控制只有在企業成本控制總系統內,做為總系統運行的一種方式,才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以上幾種方法,都表明在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企業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加以應用。
但是,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水平,畢竟同計劃成本或目標成本之間存在著差異,基至超出合理的界限。所謂成本失控,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設計落後、工藝技術陳舊、導致該產品生產耗費的人、財、物過高。
(2)成本開支范圍和成本消耗標准得不到嚴格控制,為了小團體或個人的眼前利益
而亂擠成本。
(3)成本控制的各項定額、標准,嚴重脫離實際,使成本控制無所依據。
(4)成本核算把關不嚴,核算方法前後不統一,隨心所欲,導致費用亂支。
從宏觀經濟角度看,形成企業成本失控的原因也很多。主要表現為宏觀調節失控、盲目生產、庫存產品增加;生產力布局不合理、產品供產銷往返重復,費用增加;社會攤派過多等。宏觀結構不合理,管理體制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以及立法不全,執法不嚴等,都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企業成本失控。

9. 如何加強機械製造企業成本管理的措施

分析了機械製造行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機械製造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從提高自動化水平、成本構成、產品設計和工藝流程、生產現場、生產工序、管理制度等幾方面探討了降低生產製造成本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機械製造 成本管理 控制
目前,我國的機械製造業競爭越演越烈,而機械製造行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生產計劃控制模式落後、信息分散、不及時、不準確、不共享以及管理工具落後等等情況,針對機械製造業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希望通過對機械製造成本的分析與研究能更好地為機械廠的長期穩定發展做一些有益的貢獻。
1機械行業的生產特點
機械製造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是:離散為主、流程為輔、裝配為重點。工業生產的特點基本上分為兩大方式:離散型與流程型。離散型是指以一個個單獨的零部件組成最終產成品的方式。機械製造業並不都是離散型工業,其中還有部分流程型的特點。具體特點有以下幾個:1)產品結構清晰明確機械製造企業的產品結構可以用樹的概念進行描述,最終產品一定是由固定個數的零件或部件組成,這些關系非常明確和固定。2)工藝流程簡單明了,工藝路線靈活,製造資源協調困難面向訂單的機械製造業的特點是多品種和小批量,因此,機械製造業生產設備的布置一般不是按產品而是按照工藝進行布置的,例如,按車、磨、刨、銑來安排機床的位置。3)物料存儲簡易方便。機械製造業企業的原材料主要是固體,產品也為固體形狀。因此,存儲多為室內倉庫或室外露天倉庫。4)自動化水平相對較低。
2機械製造行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國雖然在機械製造業成本管理經過多年的發展,但是,總的來看還是存在諸多不足: 1)生產計劃控制模式落後。採用台套計劃方式,即以產品最長生產周期作為構成產品各種物料的采購提前期和生產提前期。誇大的提前期造成庫存和在製品儲備高,流動資金佔用大,生產計劃與采購計劃脫節,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時交貨。 2)觀念轉變問題。機械廠實行以銷定產的生產方式,長期以來,全廠上下形成了銷售是龍頭的思想理念,重經營訂貨,重生產任務的完成,輕成本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由於成本管理工作力度不夠,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各成本發生點也就缺乏監控。 3)信息分散、不及時、不準確、不共享。製造業供、產、銷、人、財、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之間存在大量信息交換。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礎數據,信息分散、不及時、不準確、不共享、大大影響了管理決策的科學性。 4)缺乏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優劣因人而異。盡管通過ISO9001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但執行的效果可因企業和管理者而異。 5)存貨資金佔用較高的問題。庫存資金佔用是企業的一大浪費。近幾年機械廠在降低庫存上也做了一些努力,採取改代等方式做了一些利庫工作,但成效不夠顯著。 6)成本控制還停留在成本核算上,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礎,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求企業有先進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統,但是許多企業還不具備這些條件,造成成本核算不及時,不準確,缺乏參考價值,更談不上成本控制。

3機械製造成本控制對策
3.1提高自動化水平
1)提高自動化水平、提高工效、降低製造成本和人工成本. 應用戰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和理論,分析制約生產效率的關鍵工序和人工成本高的瓶頸點,選用自動化程度高的數控設備及柔性生產資源,使用多技能的員工和通用性較強的設備,可極大的提高工效、降低成本。2) 優化工藝和工序,合理配置設備、優化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3)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精益生產,向管理要效益。從全局和長遠利益出發,建立決策模型,評價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預測企業未來的運行狀況,決定投資策略和生產任務安排,形成生產系統的最高層次管理信息系統。
3.2改進產品設計首先,做到產品各部件的壽命相匹配。機械廠的產品主要用於煉化企業,產品的使用期較長,這就需要與之相配套的各部件的使用壽命要匹配,通過改善產品設計工藝,使用壽命類似的原輔材料,加強各部件的協調一致性,確保產品的整體壽命。其次,產品設計標准化。再次,優化生產工藝,調整生產流程。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滿足產品使用性能的基礎上應盡量做到優化生產工藝,縮短生產流程,為此在有效利用原有加工設備的基礎上要及時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例如運用戰略成本管理思想,在成本管理上應注重於長遠的降低成本。
3.3簡化成本構成 1)降低采購成本,節約材料消耗材料的消耗主要指原材料、消耗材料等物資的耗費,是構成產品實體的主要組成部分,由於材料費用在機械製造產品成本中佔有較大的比例,一般為60%左右,因此,節約材料消耗,對降低產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其途徑主要有:加強材料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首先要建立材料采購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有關的文件規定,提高材料采購及相關人員的控制意識和素質,其次要建立材料采購的計劃、采購、入庫、倉儲、會計結算和處理等業務規程。再次,要建立訂貨和采購的控制制度。通過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建立供應商檔案和准入制度、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來加強訂貨的內部控制制度;2)控制人工成本。對人工成本實施管理,目的就在於提高人力資本的投入產出比率。而就製造型企業來說,由於產出較為一定,提高人工成本效率,最重要的就是降低人工成本。所謂降低人工成本並不是降低工人的工資福利水平,而是應減少生產過程中活勞動投入的無效部分。針對這一要求,可以利用標准成本制度,對人工成本進行全方位的控制。3)加強經濟核算,厲行節約,降低間接費用。要認真貫徹勤儉辦企業的方針,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明確經濟責任制,減少由於管理不善而發生的一些損失性費用,就能有效地減少車間經費,從而使單位產品所分攤的費用額相對降低,對降低產品成本是有利的。
3.4優化工序首先,減少工序缺陷。應該把有工藝缺陷的問題解決在初期階段,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質量。在加工過程中,對存在質量問題或數量(重量)達不到要求等有缺陷的在製品不能往下道工序流轉,一經發現必須返修,有缺陷產品應該及時找出原因並加以解決,避免問題的掩蓋以及不良品的產出和積壓,減少返修及維修的費用,降低生產成本。然後,降低工序成本,向管理創新要效益。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效率。加強質量管理,降低質量成本。加強安全管理,降低安全成本。
3.5生產現場控制首先,提高工作過程的質量。在生產現場提高了生產過程的質量,就會減少錯誤的發生,不合格品以及重復返修數量減少,縮短了交貨時間以及減少了資源耗用,降低了質量成本,因而使生產總成本下降。其次,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將節約下來的人員作為其他的附加價值活動的人力資源的來源。當勞動生產率提高時,單位產品成本中人工成本就會降低。最後,降低庫存。運用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等五種管理手段,通過對生產現場的及時清理整頓,逐步提升生產人員的管理素質,同時可以採取掛牌制度,利用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的公開化、生產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工作流程的圖表化,做到業務公開、管理規范,從而降低庫存,減少生產環節的積壓浪費。
4結語總之,成本競爭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現。機械製造企業也是如此,機械廠在降本增效方面也採取一下一些措施,如物資采購上採取市場調研、比質比價等方式來降低采購成本,生產上採取限額領料、節能降耗等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雖說這些方法在降低製造成本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成效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應該不斷的探索,以求達到對機械製造正本的有效控制。

10. 4求一份機械設備成本核算表格、成本費用表、成本費用控製表,製造(管理)費用明細表等全套賬務 謝謝

請給分 郵箱自動發給你

熱點內容
三個字的電影名 發布:2024-08-19 09:10:03 瀏覽:417
台灣紅羊經典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2:17 瀏覽:767
搞笑電影范冰冰梁家輝開戰 發布:2024-08-19 08:53:18 瀏覽:917
免費午夜激情 發布:2024-08-19 08:42:15 瀏覽:831
40分鍾左右的英語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8:43 瀏覽:695
電影宋基美娜 發布:2024-08-19 08:27:04 瀏覽:942
宿舍都變成女的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59:35 瀏覽:897
台灣恐怖片喪屍 發布:2024-08-19 07:57:21 瀏覽:179
免費觀看qq群 發布:2024-08-19 07:53:00 瀏覽:921
4級片名字 發布:2024-08-19 07:39:14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