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普通壓鑄件不能進行熱處理
⑴ 老師壓鑄件可以進行熱處理嗎 為什麼
壓鑄件進行熱處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增強耐腐蝕性能,改善加工性能,能獲得尺寸的穩定性。
⑵ 壓鑄件可以熱處理嗎
鋁復合金壓鑄件的熱處理就是通制過淬火固溶,控制加熱速度升到某一相應溫度下保溫一定時間並以一定得快速度冷卻,改變其合金的組織。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增強耐腐蝕性能,改善加工型,能獲得尺寸的穩定性。
⑶ 材料成型技術基礎 普通壓鑄件是否能夠進行熱處理
鋁合金鑄件熱處理分為:人工時效(T1)、退火(T2)、固溶處理(T4)、固溶處理+不完全人工時效(T5)、固溶處理+完全人工時效(T6)、固溶處理+穩定化回火(T7)、固溶處理+軟化回火(T8)等,每種熱處理方式的工藝都不同。常規工藝生產的壓鑄件可以作T1及T2處理,但不能作固溶處理,因為壓鑄件加熱到固溶溫度鑄件內的氣體會膨脹形成氣泡造成鑄件報廢。但採用特殊工藝(例如高真空、半固態、擠壓等)生產的壓鑄件由於內部沒有或很少氣孔,所以還是可以作T4、T5、T6、T7、T8熱處理的。
⑷ 鋁壓鑄零件可以熱處理嗎
鋁合金鑄件可以熱處理的,熱處理工藝可以分為如下四類 : 1.鋁合金鑄件的熱處理工藝可以分為如下四類 :
1. 退火處理:將鋁合金鑄件加熱到較高的溫度 , 一般約為 300 ℃ 左右 , 保溫一定的時間後 , 隨爐冷卻到室溫的工藝稱為退火。在退火過程中 固溶體發生分解 , 第二相質點發生聚集 , 可以消除 鑄件的內應力 , 穩定鑄件尺寸 , 減少變形 , 增大鑄 件的塑性。
2. 固溶處理 :把鑄件加熱到盡可能高的溫度 , 接近於共晶體的熔點 , 在該溫度下保持足夠長的時間 , 並隨後快速冷卻 , 使強化組元最大限度的溶解 , 這種高溫狀態被固定保存到室溫 , 該過程稱為固溶處理。固溶處理可以提高鑄件的強度和塑性 , 改善合金的耐腐蝕性能。
3. 時效處理 將固溶處理後的鑄件加熱到某一溫度 , 保溫一定時間後出爐 , 在空氣中緩慢冷卻到室溫的工藝稱為時效。如果時效強化是在室溫下進行的稱為自然時效 , 如果時效強化是在高於室溫並保溫一段時間後進行稱為人工時效。時 效處理進行著過飽和固溶體分解的自發過程 , 從而使合金基體的點陣恢復到比較穩定的狀態。
4. 冷熱循環處理:經冷熱循環處理的鑄件 , 由於多次加熱和冷卻引起固溶體點陣收縮和膨脹 , 使各相的晶格發生了少許位移 , 使第二相質點處於更加穩定的狀態 , 從而提高鑄件尺寸的穩定性 , 適於精密零件的 製造。
鋁合金在低溫下沒有脆性斷裂的傾向 , 隨著溫度的降低 , 力學性能有某些變化 , 強度有所提高 , 但塑性卻降低得很少 , 所以有時為了減小或消 除鑄件內應力 , 可將鑄造或淬火後的鑄件 , 冷卻到 -50 ℃ 、 -70 ℃ 或更低的溫度 , 保持 2-3h, 隨後在空氣或熱水中加熱到室溫 , 或者是接著進行人工時效 , 這種工藝稱冷處理。
⑸ 哪種鑄造不能熱處理
鑄造工藝基本上都是可以進行熱處理的,具體哪種鑄造不能進行熱處理目前你可以請教鑄造專家為你解答,向你推薦鑄業網鑄造專家
⑹ 壓鑄鋁合金與鑄造鋁合金的區別兩者為何單獨規定壓鑄鋁合金能否熱處理
現在最新的國家標准GB/T8733-2007《鑄造鋁合金錠》已經將原壓鑄鋁合金及鑄造鋁合金合在一起了,只不過這份標准並沒有推開,大家還是沿用以前的叫法。GB/T1173-1995《鑄造鋁合金》及GB/T15115《壓鑄鋁合金》還在同時生效使用。簡單地來說,你所說的鑄造鋁合金是指砂型鑄造及除壓力鑄造以外的特種鑄造使用的鋁合金,例如金屬模重力鑄造、低壓鑄造、消失模鑄造、負壓鑄造、真空吸鑄等等。由於壓鑄模多數由熱作模具鋼製作成型芯,生產時模具表面除了噴塗水性或油性脫模劑外,不作表面其它塗料塗層處理,而鋁合金與鋼在高溫下的親和能力極強,容易粘附在模具型芯表面,所以多數壓鑄鋁合金的Fe的含量都較高,以期降低鋁合金與模具表面的親和力。而鑄造合金即便使用鋼模,但模具表面噴塗有一層其他的保溫、耐磨、易脫模塗層,所以對Fe這種雜質的含量要求較低,以期提高鑄件的性能。至於壓鑄件能否熱處理的問題,現在通過半固態壓鑄、擠壓壓鑄及高真空壓鑄出來的壓鑄件,由於鑄件內部的含氣量極低,也是可以進行焊接及熱處理的。但常規壓鑄件因為型腔內的空氣大部分被捲入鑄件內部,所以除了時效處理之外,不能進行高溫固溶處理,否則鑄件內的氣體膨脹會造成鑄件報廢。
⑺ 壓鑄件一般不能進行熱處理為什麼壓鑄工藝及模具考試
壓鑄件也需要進行熱處理,經過熱處理的鋁鑄件可以增強強度,提高塑性,提高鑄件的尺寸穩定性,可以消除鑄件的內應力,增強耐腐蝕性。
⑻ 壓鑄模零件如何進行熱處理
1、淬火設備為高壓高流率真空氣淬爐。
(1)淬火前:採用熱平衡法,提高模具加熱和冷卻的整體一致性。對凡是影響到這一點的薄壁孔、溝槽、型腔等,都要進行填充、封堵,盡量做到模具能均衡加熱和冷卻;同時,注意裝爐方式,防止壓鑄模在高溫時因自重而引起的變形。
(2)模具的加熱:在加熱過程中要緩慢加熱(用200℃/h升溫),並採用兩級預熱方式,防止快速升溫造成模具內、外溫差過大,引起過大的熱應力,同時減小相變應力。
(3)淬火溫度與保溫時間:要採用下限淬火加熱溫度,均熱時間不宜過短或過長,一般由壁厚和硬度來確定均熱時間。
(4)淬火冷卻:採用預冷方式,並通過調節氣壓與風速,有效的控製冷卻速度,使之最大限度地實現理想冷卻。即:預冷到850℃後,增大冷卻速度,快速通過「C」曲線鼻部,模溫在500℃以下則逐漸降低冷卻速度,到Ms點以下則採用近似等溫轉變的冷卻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淬火變形。模具冷卻到約150℃時,關閉冷卻風機,讓模具自然冷卻。
2、退火包括鍛造後的球化退火和模具製作過程中的去應力退火兩部分。其主要目的:在原材料階段進行結晶組織的改良;方便加工而降低硬度;防止加工後變形和淬火裂紋而去除內應力。
(1)球化退火。模具鋼經鍛造後,鋼的內部組織變成不穩定的結晶,硬度高切削困難,且此種狀態的鋼,內應力大,加工後容易變形和淬裂,機械性能差,為使碳化物結晶變成球化穩定組織須進行球化退火。
(2)去應力退火。對有殘留應力的模具鋼進行機械加工,加工後會產生變形,如果機械加工後仍留有應力,則在淬火時會發生很大的變形或淬火裂紋。為防止這些問題發生,必須進行去應力退火。
模具製作過程中一般進行三次去應力退火:
(1)在切削掉原材料體積的1/3以上形狀或對原材料厚度1/2深度加工時,加工餘量留有5~10mm,進行*次去應力退火。
(2)在精加工留有餘量(2~5mm)時,進行第二次去應力退火。
(3)在試模後,淬火前進行第三次去應力退火。
3、回火淬火的模具冷卻到約100℃時,就要立即進行回火,以防止繼續產生變形,甚至開裂。回火溫度由工作硬度來確定,一般要進行三次回火。
4、氮化處理一般壓鑄模經淬火、回火(45~47HRC)後就能使用,但為了提高模具的耐磨性、抗蝕性和抗氧化性,防止粘模,延長模具的壽命,必須進行氮化處理。氮化層深度一般為0.15~0.2mm。氮化後需要打光,磨去白亮層(厚約0.01mm左右)。
5、幾點說明
(1)模具的熱處理變形是由於相變應力、熱應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在正確選材的前提下,還要注意毛坯的鍛造,要採用六面鍛造的方法,反復鐓拔。同時,在模具的設計階段就必須注意,使壁厚盡量均勻(壁厚不均勻時要開工藝孔);對形狀復雜的模具,要採用鑲拼結構,而不採用整體結構;對有薄壁、尖角的模具,要採用圓角過渡和增大圓角半徑。在熱處理時要作好數據記錄,長、寬、厚各方向上的變形量,熱處理條件(裝爐方式、加熱溫度、冷卻速度、硬度等),為日後模具的熱處理積累經驗。
(2)壓鑄模的加工一般有兩種工藝流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第一種:一般壓鑄模。鍛打→球化退火→粗加工→第一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5~10mm)→粗加工→第二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2~5mm)→精加工→第三次去應力退火(試模後、淬火前)→淬火→回火→鉗修→氮化。第二種:特別復雜的及淬火很易變形的模具。鍛打→球化退火→粗加工→*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5~10mm)→淬火→回火→機、電加工→第二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2~5mm)→機、電加工→第三次去應力退火(試模後)→鉗修→氮化。
⑼ 普通壓鑄件為什麼不能淬火
所謂的淬火就是指固溶處理。由於普通壓鑄生產時型腔內的空氣60~70%都會被捲入到壓回鑄件內部,所以在加答熱到固溶處理溫度時由於氣體膨脹會在鑄件表面鼓起氣泡而造成鑄件報廢。所以不建議做固溶處理。但對於像高真空壓鑄、半固態壓鑄、擠壓壓鑄這樣工藝生產的壓鑄件,還是可以做固溶處理的。
⑽ 普通壓鑄件是否能夠進行熱處理,
壓鑄件一般不能做熱處理的~~~~~
但是一些低壓鑄造的可以做簡單的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