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什麼半導體比大陸強
Ⅰ 台灣經濟發展比大陸好到底是什麼原因
台灣經濟很爛啊
亞洲四小龍墊底
體量小
以前的優勢產業也不行了
尤其是微電子產業要面對韓國的競爭
還要面對大陸政府扶持的電子行業的競爭(大陸是虧本也要上!)
還有美帝高通
英偉達。。的競爭
mtk估計要完蛋。。。。
台灣的那點產業未來被上下擠壓,沒有希望
2013年前三季度台灣gdp初值22426.61億元人民幣,本幣同比實際增長1.9%
今年台灣省的經濟總量要被大荷蘭省超了吧。人均會被蘇州無錫和深圳超,未來5年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應該會全面超越。
台灣人自己都急了!
機場捷運50km修了二十幾年還沒通,核四停停廢廢多花了2000多億新台幣。
民粹盛行,政府沒決心,議會效率低,全世界都不願意去台灣投資了。
唯一想去台灣投資的大陸,還被拒之門外,鬼島之名已經是名副其實了。
台灣的經濟結構比新加坡和韓國已經落後了,想當年台灣是四小龍的排頭兵
以台灣決策層的垃圾和制度的缺陷,台灣經濟繼續停滯毫無懸念
未來台灣的出路,作為中國沿海的旅遊休閑省份,類似海南那樣還是可以的
Ⅱ 台灣半導體發展為什麼如此發達
1、半導體是技術與資本密集產業,更重要的是專利,許多專利已被先進者卡位,後進入產業回者動輒侵權答,被告的很慘,中芯與台積電,Intel與VIA(威盛)都是例子
2、台灣半導體產業進入得早,與政府有計劃的輔導推動,1976年,台灣工研院與美國RCA簽訂長達十年的合約,從事積體電路開發,同年7月,首座積體電路工廠破土,次年產制三吋晶圓成功,為台灣IC產業邁出關鍵性的一大步
3、目前全球有三個晶元品牌,Intel,AMD,VIA( 台灣,威盛),VIA九幾年數次挑戰Intel,雖互有勝負,但因市場規模及專利而敗下陣來,據說VIA能做出比Intel更快的CPU,但礙於侵犯專利而不能推出,後VIA不與Intel正面對決,采走節能路線
關鍵是要看政府的眼光和經濟實力了,這就像清朝晚期,西方大炮輪船都出來了,中國還八股呢
Ⅲ 台積電為什麼能生產出CPU,為什麼台灣IT技術比大陸發達很多
您好,很高興收到你的求助,妙妙為您解答:對於這個問題,把我難住了,我在我們群問了一些,有幾個是這樣回答的 因為台灣有技術積累,大陸只會拿來主義。 美國和台灣關系好,技術封鎖相對大陸少, 因為台灣沒有過十年的文革,技術水平始終有發展、有積累。能生產出高品質的CPU不奇怪。如果有幫助,請點擊滿意答案,謝謝。
Ⅳ 為什麼台灣半導體如此發達
1、半導體是技術與資本密集產業,更重要的是專利,許多專利已被先進者卡位專,後進入產業者動輒侵權屬,被告的很慘,中芯與台積電,Intel與VIA(威盛)都是例子 2、台灣半導體產業進入得早,與政府有計劃的輔導推動,1976年,台灣工研院與美國RCA簽訂長達十年的合約,從事積體電路開發,同年7月,首座積體電路工廠破土,次年產制三吋晶圓成功,為台灣IC產業邁出關鍵性的一大步 3、目前全球有三個晶元品牌,Intel,AMD,VIA( 台灣,威盛),VIA九幾年數次挑戰Intel,雖互有勝負,但因市場規模及專利而敗下陣來,據說VIA能做出比Intel更快的CPU,但礙於侵犯專利而不能推出,後VIA不與Intel正面對決,采走節能路線 關鍵是要看政府的眼光和經濟實力了,這就像清朝晚期,西方大炮輪船都出來了,中國還八股呢
Ⅳ 為什麼台灣的電子科技這么發達,造的手機和電腦世界領先,大陸這方面都不如他
主要是聯發科幫了大陸手機行業很大的忙,解決了很多前端設計製造那些時間長又要花版很多錢聘請研發人權員來設計,所以大陸用了大量的金錢在很短的時間迎頭趕上.再加上很多人都直接從台灣買了現成的半成品或是已經設計好的產品回來改一下板,換上自己公司logo以及產品型號就說是自己設計出來的東西,所以搞得現在很多公司都不願意花大錢請研發人員來稿研發設計,直接買別人的樣品回來抄襲山寨,這樣就能縮短設計時間及成本,快速銷售到市面上,賺取利潤.而不想花時間精力在研發這一個板塊上面下功夫.因為現在人都很浮躁,都急功近利想要快速發財
Ⅵ 台灣晶元製造業為什麼比大陸領先很多
大陸的經濟總量是台灣的四倍,這也是大陸堅持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原應,但是由於陳在位期間,過多的側重於軍事而忽視了經濟,現在台灣總體經濟非常遲緩
Ⅶ 為什麼台灣在電子產品方面看起來比大陸的要先進呢
台灣不是先進,只是你們喜歡山寨!啥都要山寨別人的,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能有啥長進
Ⅷ 台灣電子產業為什麼比大陸強
台灣的電子產業已經走了三十三年,所以人員、產鏈、經驗這也是一項利器吧!
1972蔣經國內閣開始一連串的經濟發展計畫。1973年,擔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建議仿效韓國的「科技研究院」,成立以政府資金為主的半官方機構工業技術研究院,以財團法人的方式突破政府法規限制,以高薪聘請歸國學人,從事產業研發。孫運璿也因此被稱為「工研院之父」。
1974年,孫運璿與時任美國無線電公司(RCA,en: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研究室主任的潘文淵討論後,決定半導體產業為台灣1970年代中期之後的經濟發展重點,並成立工研院技術顧問委員會,自RCA技術移轉,取得了積體電路的技術。該RCA計畫需要1,000萬美元的資金,以當時台灣的經濟條件,很多人不表贊同,因此不得不由孫運璿一人扛起政治壓力,以便順利推動該計畫。1977年,孫運璿協調國防部,徵用位於新竹、目前為科學園區的用地後,並於1980年代初順利完工。在竹科落成後,台灣成為當時全世界可以生產積體電路的少數地區之一。
日後工研院與半導體產業成為1980年代 - 2000年代20年間的台灣產業火車頭,今許多科技業名人均為工研院出身。如張忠謀於建立台積電前擔任過工研院院長,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等人,創業前均曾為工研院工程師或研發人員。
孫運璿(1913年11月10日 - 2006年2月15日)是中華民國政治家、技術官僚、工程師,本籍山東蓬萊縣。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台灣光復後被中華民國政府派任至台灣,曾前後擔任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經濟部部長與行政院院長。在中華民國有「永遠的行政院長」之稱。在將近20年的部長與行政首長的任內,他推行十大建設,與李國鼎共同促進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規劃台灣早期科技政策;被許多人認為不僅是台灣科技產業之主要奠基者,也堪稱是台灣經濟的推手之一。
Ⅸ 台灣的晶元和半導體為什麼那麼牛
1、半來導體是技術與資本密集產自業,更重要的是專利,許多專利已被先進者卡位,後進入產業者動輒侵權,被告的很慘,中芯與台積電,Intel與VIA(威盛)都是例子
2、台灣半導體產業進入得早,與政府有計劃的輔導推動,1976年,台灣工研院與美國RCA簽訂長達十年的合約,從事積體電路開發,同年7月,首座積體電路工廠破土,次年產制三吋晶圓成功,為台灣IC產業邁出關鍵性的一大步
3、目前全球有三個晶元品牌,Intel,AMD,VIA( 台灣,威盛),VIA九幾年數次挑戰Intel,雖互有勝負,但因市場規模及專利而敗下陣來,據說VIA能做出比Intel更快的CPU,但礙於侵犯專利而不能推出,後VIA不與Intel正面對決,采走節能路線
關鍵是要看政府的眼光和經濟實力了,這就像清朝晚期,西方大炮輪船都出來了,中國還八股呢
Ⅹ 為何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會這么強
半導體被稱為國家工業的明珠,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美日韓是世界公認的半導體產業最發達的三個國家,它們培育了眾多耳熟能詳的跨國企業,英特爾、AMD、高通、三星、SK海力士、首爾半導體、東芝、瑞薩、信越等,個個體量驚人、實力雄厚。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台灣曾經一度成為全球IC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期間,聯發科、台積電、聯電、日月光、聯詠、瑞昱等企業迅速發展,讓台灣半導體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如今,在全球電子產業轉移、大陸半導體崛起的形勢下,台灣的IC產業仍舊活躍於一線,尤其是晶圓代工方面,台積電、聯電一直位列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之中,讓人驚嘆不已。
除了上述原因,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島內的大環境和大陸的支持,為什麼這么說呢?一是由於台灣的電子產業非常發達,涉及手機、電腦、LED、電子組裝等,整個產業鏈非常完善,相關公司眾多,給了半導體企業發展和崛起的良好土壤。據統計,台灣本土的上市公司,近乎一半的企業與電子相關。二是由於大陸廉價的勞動力,給了台灣半導體企業高速發展的源動力,台灣很多與電子相關的廠商將自己的製造中心設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