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什麼大力支持半導體
① 中國為何要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相關政策
中國之所以要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相關政策,就是為了應對美國政府的限制,而且賦予這項任務「如同當年製造原子彈一樣」的高度優先權。
報道援引不具名的知情人士消息稱,北京正准備在到2025年的5年之內,對「第三代半導體」提供廣泛支持。他們說,在中國「十四五」規劃草案中增加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該行業的研究、教育和融資。
相對於傳統的硅材料,第三代半導體以氮化鎵、碳化硅、硒化鋅等寬頻半導體原料為主,更適合製造耐高溫、耐高壓、耐大電流的高頻大功率器件。
報道稱,中國即將制訂下一個五年計劃,包括努力擴大國內消費,以及在國內製造關鍵技術產品。中國已承諾到2025年向無線網路到人工智慧等技術領域投入約1.4萬億美元。
(1)國家為什麼大力支持半導體擴展閱讀: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晶元的進口金額為304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0億美元,同比下降2.6%。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晶元自給率2019年僅為30%左右。
近日, 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強調,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② 國家支持半導體為什麼還跌
首先這里涉及到了大基金高位減持
其次就是上市公司高管減持
比如兆易創新的減持消息,大基金7月份在278元的價格附近減持了幾十個億,現在它的股價現在已經跌到了170元附近,很多散戶被套牢,被高位減持的科技股遠遠不止這一家,這種消息對投資者的信心打擊是非常大的!
被高位減持,加上業績不達預期等等因素,都是導致半導體板塊最近表現不佳的一大主要原因!
更主要的是國內的半導體工藝落後,與世界頂級的5納米技術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加上最近爆出的晶元企業爛尾事件,都是造成板塊連續下跌的重要因素!
截至今年10月初,全國的晶元相關企業超過50000家,今年新成立的晶元公司就達12740家。
今年1月20日,一台全新尚未啟用、被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稱為「國內唯一能生產7納米晶元」的ASML高端光刻機被以5.8億元抵押給了武漢農商銀行東西湖支行,抵押方為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這家成立於2017年11月的公司,因其號稱擁有14納米及7納米先進生產工藝、先後兩期計劃投資總額達1280億元而備受關注
但在今年7月30日,弘芯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目前,湖北省重大項目中已將武漢弘芯移除。
③ 為什麼都說半導體幾年內能幹掉韓國
修改了2018年的個別用詞,現在雖然國際環境大變,沒太多時間修改,先這樣了。。。
我是韓國半導體博士,回國985高校教師,個人認為,說半導體幾年內幹掉韓國純粹是給自己人希望而已,當然也要看怎麼說。下面我簡單的分析幾點,詳細的內容只有上我的課才會說^_^:
半導體產業做的好,最重要的是防震的實驗室、高端設備、人才。韓國歷史上沒有自然災害,也沒地震,自稱「上帝是韓國的」,國內難以找到這種地方;就算找到了,高端設備國外對中國禁運,中國能自己研發的話,那國產發動機早比國外牛了;國外的半導體人才都是學生親自上手做實驗,國內因為設備少且質量差,學生還多,所以乾脆都是聘的工程師,碩士博士生很難親自動手,設計的晶元很多都是紙上談兵,也就搞個理論,真用的話沒法用。還有個問題,韓國各大半導體公司基本免費給高校的學生代工,政府按照代工量給他們降稅,這樣,學生們設計的很復雜的晶元,不想自己動手的(有時一個工序自己做要10個月,最後可能還發現設計失誤了),可以拿到與設計高度吻合的便宜晶元(2013年,0.18um工藝,5000元人民幣左右),當然,這個政府支持在日本、中國台灣、歐洲都有,但大陸沒有。
半導體產業如果真要大力發展,國家要做好既費錢又沒成效的階段,有好的團隊且運氣好的話,這個階段大概十年,也就是找到了國外做的並不很好而且自己還有很巧妙可用的idea才行,半導體行業,在產品領域,一種產品基本只有一個公司是掙錢的,剩下的是懷著希望投錢干,但是,十年的過程中,領導2個任期都過了,這個工作沒給他產生任何政績,領導會大力支持么?
個人認為有一個解釋方法是可以說馬上超過韓國的,那就是中國台灣。韓國半導體卧薪嘗膽20多年,終於在2000年後乾死了日本,原因是日本地震厲害,實驗室的造價是韓國的四倍(韓國的實驗室價錢基本與所有設備之和持平),所以日本晶元成本高,被韓國的價格戰乾死了,臨死前,日本首席經濟大臣跟韓國進行了談判,希望保留不到10分之一的半導體晶元公司,讓韓國給個生路,因為他們希望技術能夠延續下去。韓國答應了,結果日本隨手就賣給了台灣,讓台灣去報仇,正好趕上在2012年12月,韓國半導體領域發生了一件事,在濟州島開了個半導體全國會議(我也去了,我其實每年都去),這次會議成了一個里程碑,因為這次會上半導體相關的公司、高校、研究所聚在一起討論了一個問題「10nm以下半導體工藝還繼續研究不?」,主要是因為這個尺度量子效應漸漸明顯,經典物理基礎上的模擬計算都不能保證晶元可靠性了,需要從頭研發的內容太多,造價太高,討論結果是不幹了。結果2015年,台積電10nm晶元一出,打了韓國棒子一個響亮的耳光,彎道超車了。當然,這只是工藝部分,在拓撲結構,存儲,IC等設計領域,棒子依舊堅挺。
總的來說,希望不能丟,差距還是客觀對待。很多科研大佬肯定要這么說,不然國家對這個絕望了的話,怎麼給科研經費?反過來講,科研經費不足,就更不可能追上了,最後晶元成為棒子的暴利產品。所以這些大佬這么說,也是為了國家發展不得已,我們還是要理解、諒解、支持。
④ 中國半導體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這和現復在整個社會的風氣有很制大的關心,有錢都送禮了,都搞形式了,沒有誰說憑技術得到提升和認可的,只有那些拍馬,送禮的人得到認可,誰去搞技術,搞科研。
個人覺得問題本質在於改革開放後國內企業和地方政府奉行一切向錢看的主義,政府主導的資金大都流向可以迅速帶動經濟的產業,比如不動產、某些輕工業、資源類、信息建設、交通類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半導體這類高端技術沒有重視,原因在於這類產品研發時間長,不易成功,而歐美和日本對此類技術已非常成熟,所以即便中國某些機構取得成功,也要面臨這些列強們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很難立足的。因此我覺得既然我國最大的特點在於政府引導公眾資金方向,所以想發展這類高端技術應有政府支持,投入資金、組織人才,首先在國企實現突破,這也確實是我們體制所獨有的優勢,相信近年來抵制日貨以及現在對日本的經濟抵制應該會使我們國家領導層與相關專家認識到高端產品能力的稀缺從而採取措施。祝祖國越發強大!!
⑤ 中國半導體比韓國發展更早,為什麼如今中國半導體不如韓國
中國半導體比韓國發展更早,為什麼如今中國半導體不如韓國?主要原因是我們缺少防震實驗室、高端設備和人才這樣的硬性條件。
如果半導體行業真的想蓬勃發展,國家必須在一個代價高昂且效率低下的階段做好工作,擁有一支優秀的團隊和良好的運氣。這個階段大約需要十年,也就是說,它必須找到一個在國外不是很好並且有自己巧妙用途的想法才行。在半導體行業,在產品領域,基本上只有一家公司的產品是賺錢的,其餘的公司滿懷希望地投資。然而,在十年的時間里,這位領導人已經連任兩屆,這項工作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政績。領導人再繼續大力支持的機會是很少的。很多人對這個過程很難堅持下去。
⑥ 中國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都發布了哪些相關政策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科技來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半導體材料也成為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在美國宣布對中國華為進行制裁之後,中國華為和中國經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中國一直在大力發展自己的高科技,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國開始全面發展半導體產業。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高科技術的掌握也越來越多,但不可否認,中國現在的高科技晶元大部分仍於進口資源,中國的科技仍需要加大科研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會變成科技文化強國,掌握更多的自主技術,讓中國人民永久生活在幸福之中,相信這一天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⑦ 中國為何要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呢
因為半導體在以後的科技競爭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基本上很多高科技都需要用到半導體
⑧ 中國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是為了什麼
為了發展晶元行業,因為現在國內的晶元製造業不行,而晶元的核心就是半導體。
⑨ 為什麼我們中國這么厲害的一個國家,卻造不出晶元
你從哪裡看到中國不能生產晶元的?中國晶元產量佔世界晶元總量7%,這個數字已經是排名前三的國家和地區了。
現在中國缺乏的是高端晶元的製造技術,原因一:技術復雜度高,其研發成本高昂(包括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
產品,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一般分為設計、製造和封測三個環節。國內高端晶元的自主可控能力不行,從產業鏈上看,是設計和製造環節都存在一定差距。晶元的生產工藝發展從60納米、45納米、28納米,再到10納米,甚至是7納米,全球晶元製造領域里的領先企業如三星、台積電都是一步步走過來的,國內本土晶元企業如果想從28納米一下子降到10納米,很難。
人才,在晶元製造上,「工藝是個門檻」,這需要很有經驗的製造團隊,有的國內晶元企業不惜花大價錢從國外引進人才團隊,就是希望借用他們的經驗提高工藝製程水平以及晶元製造良率水平。
生產設備,而決定晶元製造水平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設備」。根據上世紀簽訂的《瓦森納協定》,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設備出口是有限制的,這很大程度上影響國內企業在晶元製造設備上的先進程度,「有的小企業不得不買二手設備來支撐工廠的運作。」
知識產品壁壘,「晶元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但在一些關鍵技術上,國內企業起步晚,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觸及國外企業已有的知識產權。比如在存儲器晶元領域,劉堃看到,目前國內一些企業都在發展存儲器晶元,但未來很有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知識產權的問題。
原因二:起步晚,國內晶元製造商,技術不夠成熟。造成國內對晶元有需求的企業,對國研晶元不認可。
集成電路的從業者們知道,中國在高端晶元行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是行業的一顆定時炸彈。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的產品國內自給率僅為38.7%。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集成電路進口額從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超過原油,且二者進口差額每年都在950億美元以上。
在國內中低端晶元領域,中國的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及產品基礎,但是在處理器、存儲器等高端晶元領域,國內晶元產品基本不存在競爭優勢。雖然在一些晶元領域,我國部分本土晶元企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產品市場推廣方面卻遇到了阻礙。
比如國內的一些家電製造企業,對於相關晶元產品的需求量很大。雖然有些晶元產品國內已經能夠實現配套,而且價格也比國外進口的晶元價格便宜一半。但放在一個整機的成本上看,晶元多出來的成本算不了什麼。「很多國內的晶元應用企業會更傾向於使用國外知名企業的晶元產品,主要是怕本土晶元影響其產品的性能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