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導體業 » 平創半導體研究院怎麼樣

平創半導體研究院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3-11 23:29:20

Ⅰ 青島航天半導體研究所 怎麼樣

垃圾單位,忽悠人的,不要去,單位名字聽起來挺高大上,其實垃圾的很,技術設備老舊,年輕人不要去,尤其那個姓牟的,就是個騙子,招人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進去了才發現就是個坑,是不是好單位網上一搜就知道了

Ⅱ 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怎麼樣包括待遇,工作環境,生活質量以及發展前景,越詳細越好,回答滿意再追加50分~

好了,為了這150分,我就多打點字哦。樓主是本科還是碩士?清楚點更有針對性
1、待遇:關於收入,目前實行博士三月的試用期、碩士六個月、本科一年。試用期博士2500多元,試用期滿為4000元。碩士試用期2066多元,試用期滿為2700元。上述都不包含基本保險、保健津貼、單身補助、公積金等。
2、另外近物所所對職工購房由所內一次性補助博士15萬、碩士、本科7-8萬元。
3、發展前景:如果你能接受蘭州的話,近物所在蘭州很不錯 屬於中科院蘭州分院,有國家實驗室的 很厲害,能去其實挺好的。
4、生活質量:它在蘭州市盤旋路,也算是市中心的市中心了,旁邊幾百米就是蘭大,裡面環境也還不錯,好歹也是省會,酒吧聽多,夜生活總是有滴。

以上資料都是真實情況,僅供參考,哥們若有興趣留個聯系方式,交個朋友。

Ⅲ 我是學電子專業的想去研究所讀研,怎麼樣求推薦比較適合的研究所

1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電子所)創建於1956年,是我國第一個綜合型電子與信息科學研究所,主要從事電子與信息科學技術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目前已形成了兩大支柱領域和五個重點領域:兩大支柱領域分別是微波成像技術和微波電真空技術,五個重點領域分別是地理空間信息技術、電磁探測技術、高功率氣體激光技術、MEMS感測器技術和可編程晶元技術。研究所下設10個研究部門,包括微波成像技術重點實驗室、感測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方基地)、高功率微波源與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空間信息處理與應用系統技術院重點實驗室、電磁輻射與探測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空間行波管研究發展中心、高功率氣體激光技術部、航天微波遙感系統部、航空微波遙感系統部和可編程晶元與系統研究室。

在微波成像技術方面,電子所於1979年9月17日獲取了我國第一幅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時至今日,電子所已發展成為國內星載SAR、機載SAR以及遙感信息處理領域最重要的研發機構之一;在微波電真空器件方面,電子所研製的器件已成功應用於衛星、雷達、火箭和大科學裝置等整機系統,其中大功率速調管和空間行波管研究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電子所已成為我國微波電真空器件研製和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地理空間信息技術方面,電子所的衛星遙感地面處理系統技術、總體技術以及衛星遙感圖像解譯的業務化應用處於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地球探測方面,電子所面向國家需求,正在開展嫦娥三號測月雷達、探地雷達、穿牆成像雷達、地球物理電磁勘探裝備、電離層探測與成像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高功率氣體激光器的高重復頻率脈沖CO₂激光研究、高功率可調諧脈沖CO₂激光技術研究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可編程信號處理器件與技術方面,電子所自主研發成功高端可編程晶元「慧芯1號」和「慧芯2號」及其應用軟體,處於國內可編程片上系統(PSoC)研究的領先地位;電子所研製的電場感測器、SPR生化分析系統、小型固態pH感測器、生化微感測器集成晶元系統等方面處於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

自建所以來,電子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9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8項。

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截至2010年底,電子所共有在職職工927人,流動人員504人(客座研究員7人),離退休人員758人。在職職工中,科研人員493人,科技支撐人員256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9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60人,國防傑出人才獲得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入選者3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1人,享受政府津貼16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9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盧嘉錫人才獎獲得者5人。

電子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現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及其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0年共有在學研究生497人,其中博士生229人,碩士生268人;有在站博士後3人。

電子所已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每年與電子所進行國際互訪的專家學者達百餘人次。電子所多次成功地主辦了國際和全國性的大型學術會議。電子所編輯出版的《電子與信息學報》、《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雷達學報》在國內外發行,享有較高的聲譽。此外,中國電子學會電子線路與系統分會和中國質量協會科學技術分會掛靠在電子所,通過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來推動我國電路與系統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改進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質量工作。

電子所始終致力於在其各個研究領域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今後,電子所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更加努力的工作,為電子科學的發展、為國家的繁榮和人類的進步做出新貢獻。

2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自誕生起就是中國半導體事業的開創者和開拓者。
1958年,為滿足國家研製晶體管計算機的戰略需求,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前身——原中國科學院109廠應運而生。1986年,109廠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計算技術研究所有關研製大規模集成電路部分合並為中國科學院微電子中心。2003年9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在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先後為我國第一台鍺晶體管計算機——「109乙機」研究生產了半導體晶體管;為我國第一台硅晶體管計算機——「109丙機」研究生產了硅平面晶體管;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提供了半導體晶體管;為我國首台1000萬次/秒的晶體管計算機「757機」承擔了全部集成電路的研製生產任務。幾代微電子人堅持不懈、開拓創新,承擔並完成了上百項國家科研任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中國微電子技術的進步與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已經成為一所學科布局齊全、研究領域廣泛的國立研究機構。設有2個從事前沿基礎研究的重點實驗室,11個從事應用技術研究的研究室,3個重大行業技術支撐的研究中心,涵蓋了微電子學研究的各個主要領域;擁有職工1000人,在讀研究生400人。與國內外眾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與交流,在中國微電子領域擁有廣泛的影響。此外,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還是中國科學院EDA中心依託單位、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籌)和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依託單位。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秉承「惟精惟一、求是求新」的所訓,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微電子人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和不畏險阻的堅韌意志,以成為「中國集成電路技術創新的引領者,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推動者,高素質產業創新人才和優秀工程師的培養基地」為己任,以「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邁氣概,繼往開來,和諧奮進,為國家的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Ⅳ 請問中國科學院是怎樣性質的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 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中國科學院包括5個學部(數理學部、化學部、生物學部、地學部、技術科學部),以及11個分院(沈陽、長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成都、昆明、西安、蘭州、新疆)、84個研究院所、1所大學、2所學院、4個文獻情報中心、3個技術支撐機構和2個新聞出版單位,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市)。此外,還投資興辦了430餘家科技型企業(含轉制單位),涉及11個行業,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學部 中國科學院學部(以下簡稱「學部」)成立於1955年,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負責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計劃和重大科學技術決策提供咨詢,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提出研究報告,對學科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目標提出建議,對重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機構的學術問題進行評議和指導。 學部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組成。中國科學院院士從國內外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每兩年增選一次,目前有院士687人,其中外籍院士41人。學部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體院士大會,其常設領導機構是學部主席團,由中國科學院院長擔任執行主席。學部現設有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物學部、地學部和技術科學部五個學部。 學部成立初期,即組織院士參與制定了對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1986年,在89位院士建議下,中國科學院建立了面向全國的自然科學基金,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同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4位院士聯名建議加強中國高科技的研究和發展,形成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1993年,在王大珩、師昌緒、張光斗、張維、羅沛霖、侯祥麟等院士的倡議下,成立了中國工程院。 近年來,學部圍繞西部開發、國家安全、人口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高技術產業發展、科學教育、學科發展戰略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咨詢報告報送國務院和政府有關部門,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基礎科學研究 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 中國科學院已逐步建立和發展了數學、物理學、化學、力學、天文學、生命科學、地學與環境等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力學和天文學領域,現有16個研究機構,其中有10個研究所、2個研究院、3個天文台和1個授時中心,擁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隊伍。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也是基礎科學方面的重要研究力量。目前,在這些研究機構中建設有基礎科學領域的國家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院重點實驗室19個。在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中,先後啟動了國際量子結構、核心數學、聚合物科學與材料、交叉科學理論物理和復雜系統研究團隊。研究團隊主要圍繞重大科學前沿問題,開展具有原始創新性的研究工作,通過團隊的帶動作用,培養出在中國本土成長的一流科學家。為推動國內納米科技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院納米科技中心的基礎上,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成立國家納米科技中心。 中國科學院已經建成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蘭州重離子加速器(HIRFL)、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托卡馬克和激光聚變裝置、長波授時台等重大科學工程裝置,以及2.16米光學望遠鏡、多通道太陽磁場望遠鏡、米波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等大型天文觀測設備。目前正在建設的大科學裝置有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大型非圓截面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含譜儀)重大改造工程等。 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中國科學院先後取得了許多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數學定理的機器證明、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演算法、τ輕子質量精確測量、新核素合成、超新星觀測、高溫超導、碳納米管的制備和應用、非線性光學晶體、過渡金屬原子簇結構和性質以及金屬有機化學等等。同時,為我國信息、能源、材料、資源、農業、醫葯、空間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發展以及形成科技戰略儲備做出了重要貢獻。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吳文俊院士、半導體研究所黃昆院士分別榮獲2000年度和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院士劉東生榮獲2003年度,2004年度空缺,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院士葉篤正榮獲2005年度,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院士李振聲榮獲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 在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領域,中國科學院現有23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26個國家和院重點實驗室、12個植物園、22個標本館、9個典型培養物保藏庫和11個野外生態學研究台站,擁有6800多人的科研及管理隊伍。 在北京的7個研究所以農業高技術和生態環境研究為主要方向;由7個研究所(中心)組成的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以人口與健康為主攻方向;在西南的4個研究所組成了西南生物資源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發展基地,主要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在湖北的3個研究所重點研究水生生物學和病毒學及其生物技術;另外在青海和廣州各有1個研究所,分別進行青藏高原生物學和植物學及退化生態學的相關研究。 在生命科學領域,中國科學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島素結晶和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完成了366卷中國植物志、動物志和孢子植物志的編研;創建了最完整的中國蕨類植物分類系統;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並完成了1%的測序任務;完成了水稻基因組框架圖和粳稻4號染色體精確測序。蝗蟲生態學與治理、恢復生態學、害蟲防治、作物品種選育、水產養殖、創新葯物等的研究為國家的生態安全、農業經濟發展和人口與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生物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用二步發酵法生產Vc中間體、黑曲糖化酶酶活的提高及其在工業上的應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人干擾素超高表達、轉基因魚和體細胞克隆技術牛等重要研究成果,有些已實現產業化。在新葯研究方面,共創制新葯50多種。解毒葯二巰基丁二酸是我國首次被美國仿製、經FDA批准上市的葯物;抗瘧疾葯蒿甲醚是我國出口的唯一首創新葯,1995年被列入世界葯典;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地奧心血康」等葯品年產值已達14億元人民幣。 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 在資源環境領域,中國科學院現有24個研究所、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4個院重點實驗室和47個重點建設的野外觀測試驗台站。野外台站分屬於生態系統研究、大氣本底觀測、地磁台鏈、特殊環境與災害監測等四大網路,成為具有國際水平的長久性科學觀測研究基地。目前,資源環境領域擁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隊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學科較為齊全的綜合研究體系。 資源環境科學領域涉及固體地球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理科學與資源、遙感、農業等多個重點學科。多年來,廣大科技人員積極面向國家需求,勇於攀登科學高峰,在地球早期生命研究、進化古生物學研究、國際界線層型研究,以及各門類化石總結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通過在東亞季風環境系統、黃土、岩溶、冰芯、湖泊、古海洋學和人類活動對陸地生態系統影響以及海洋生態動力學等方面開展古環境變化和過程研究,重建了東亞自然環境演化規律;積極而卓有成效地推動了全球變化研究。陸相生油理論、層控礦床地球化學、東亞大氣環流和東亞季風環境污染機理、青藏高原隆升及環境效應等研究工作,取得了理論上的重大突破。根據地域分異、地表水熱平衡、元素遷移轉化和生態環境特徵,完成了各種自然區劃、生態環境區劃、農業和經濟區劃,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沙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中低產田改造、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環境污染控制和海水養殖、海洋葯物等方面,提供了一批實用的技術和模式。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地球信息科學在政府決策和科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56人,佔中國科學院院士總數的39.8%;中國工程院院士53人,佔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的8.6%。全院有專業技術人員3.7萬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4萬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4萬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0.75萬人。全院在讀研究生2萬餘人,在站博士後1千餘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於1958年創辦、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以科技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建校40多年來,共為國家培養了近5萬名高層次人才。中國科技大學也是首批獲准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和國家重點建設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之一。 你可以先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你是個有理想的青年,祝你成功。

Ⅳ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怎麼樣啊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簡稱蘭州化物所)始建於1958年,其前身為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蘭州分所。建所以來,研究所獲得科技獎勵成果180多項,其中國家級獎勵成果33項(含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6項,為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安全,特別是我國石油化工、「兩彈一星」及戰略高技術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在催化、潤滑和摩擦學理論以及分離分析科學與技術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創造性的貢獻。經過5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具有持續科技創新與發展能力,特色鮮明的國家西部「資源化學與新材料高技術創新研究基地」。特色和專長研究方向集中在油氣油田開發,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的就業基本方向:大型油氣油田國企、專業研究機構、高校就業。

五十年來,蘭州化物所人秉承「立足西部,唯實求真,團結協作,創新奉獻」的價值理念,始終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取得了500多項重要的科技成果。主持完成的「順丁橡膠工業生產新技術」研究項目,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形成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工業化技術,先後在國內建立了多套萬噸級生產裝置,形成了4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研製成功的降低卷煙煙氣有害成分的催化技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應用於化肥生產過程的催化劑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和國家安全領域的固體潤滑材料及特種潤滑油和潤滑脂等研究工作,解決了我國國防建設的重大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絕大多數材料性能達到了國際同類材料的先進水平,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三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三等獎及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其中在航天領域的研究工作還作為參與單位合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從事材料摩擦學和潤滑材料研究的「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該領域發揮了骨乾和引領作用,在國家科學技術部組織的材料與工程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自1992年起已連續4次被評為「優秀實驗室」。研製的固體潤滑材料在「神舟七號」飛船上進行了太空環境試驗並成功回收,開創了潤滑材料研究的新篇章。負責及參與完成的「氣相色譜分析技術」、「毛細管色譜柱」、「油田化學品」、「地質環境分析」等分析化學領域的研究工作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及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在有機化學領域,研製的「國產航空煤油抗燒蝕添加劑」獲得國家創造發明二等獎;合成制備的114#硅油成為我國航天領域不可多得的優良液體潤滑劑。

近年來,研究所每年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0-500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及引用的論文數量名列國內科研機構前列;每年申報國家發明專利80件左右及一定數量的國際專利,在中國科學院系統和甘肅省名列前茅。

截至2008年底,擁有在職職工430人,其中科技人員總數322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員51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120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258人。進入中科院創新崗位219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達78%以上。創新隊伍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18人,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24人。是國家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研究生學位的單位之一,設有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材料學博士、碩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工業催化、有機化學碩士點,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已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000多名,現有在學研究生343人。

研究所建立了綠色化學化工技術、特種潤滑防護材料與工程技術、西部特色中葯藏葯、生態環境材料與工程等4個研究技術平台。擁有價值2億多元的核磁、質譜、電子顯微鏡、能譜、紅外、摩擦磨損試驗等大型科學儀器。擁有相關領域圖書50多萬冊,期刊1000多種。是甘肅省化學會、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分析測試中心的掛靠單位。研究所編輯出版《摩擦學學報》、《分子催化》、《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三種國內核心學術期刊。
在中科院知識創新全面深化,在建設改革創新和諧奮進中國科學院的新時期、新階段,蘭州化物所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改革創新和諧奮進的中國科學院總目標,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發揮資源化學、新材料和化學生物學等領域的科研積累和技術優勢,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工作,解放思想、把握機遇、開拓奮進,努力建設「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特色鮮明、國內不可替代並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資源化學與新材料」研究所,為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做出新的更大的科技貢獻。

Ⅵ 東莞市燕園孵化器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東莞燕園孵化器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全資控股公司,是北大光電研究院傾力打造的綜合創新創業平台。企業位於松山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大東莞科技園,北大東莞科技園由北京大學與東莞市政府投資2.4億共同建立,佔地面積21畝,園區由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全資控股公司東莞市燕園孵化器有限公司獨立運營,2016年10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創業者可以獲得基礎設施、實驗設備、財務法務、人力資源、項目推介、科技服務、市場推廣服務、投融資等資源和資本的無縫對接,完美解決創業各個環節所面臨的問題。北大東莞科技園擁有半導體照明技術研發平台、激光顯示器件技術研發平台、電子功率器件技術研發平台、光電精密儀器設備研發平台、光伏應用技術研發平台、公共檢測服務平台,能為企業提供相關配套服務。
法定代表人:童玉珍
成立時間:2016-11-11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190000352434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沁園路17號A棟803室

Ⅶ 深圳市安晶半導體電子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安晶半導體創建於一九九八年,是一家專業製造半導體IC及分立器件的民營高科技企業,。由濰坊安晶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安晶半導體電子有限公司組成公司現擁用兩條TO-92三極體生產線及TO-92L、TO-126生產線,主要生產TO-92、TO-92S、TO-92L、TO-126型產品,現有月產量1.5億只
三極體廣泛應用於玩具、電子節能燈、數碼技術產品、通訊、電視、工業自動化及家用電器領域公司現有員工400餘人,其中技術及生產骨幹都擁有20餘年軍工企業生產實踐,有極強的研發能力和品控能力,並對客戶產品的售後服務提供極大的技術支持。 公司技術力量雄厚,並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上芯、焊線、塑封、測試分選、激光列印等自動化生產設備,
並於2003年9月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2003年11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2005年5月30日通過SGS環保認證並於2008年引入ERP生產控制系統,使產品的品質控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公司秉承「品質第一,服務至上,專一專注,鑄造誠信」的質量方針,以誠信鑄就三極體品牌,先進的工藝、可靠的質量和良好的售後服務是安晶半導體對顧客的誠信保證,公司願與新老合作夥伴積極合作,共謀發展,同創輝煌!
法定代表人:劉翠蓮
成立日期:1998-12-29
注冊資本:5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廣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0300708470964M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人員規模: 100-499人
企業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新玉路3號眾恆晟高新科技園B棟903號
經營范圍:生產、銷售電子元器件(不含國家限項目)。

Ⅷ 下半年經濟要怎麼干

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下半年經濟發展「開方抓葯」,其中,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個「穩」備受關注。年初以來,我國外貿實現較快增長,質量和效益雙雙提升。但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對外貿平穩運行構成了不小的挑戰。當地時間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將從8月23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大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8日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決定同步對16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征25%的關稅。隨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發表談話,指出美方的決定又一次將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之上,是十分無理的做法。中方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

面對挑戰,下半年我國穩外貿,基礎如何?還應從何處發力?8日晚,《央視財經評論》邀請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以及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做客演播室,深入解析。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 趙萍:有些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在全球佔比非常高,比如集裝箱,中國的產量佔到全球的95%,出口量佔到全球的50%以上,美國如果對這一產品加征關稅,立刻就會面臨巨大的成本上升壓力。另外,和美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說像服裝鞋帽也沒有包含在其中,所以它對中國征稅的產品更多聚焦在高科技,那對中國的企業來說,就可以通過市場多元化的方式來想辦法解決。因此我們看到美方對最初的清單還做了調整,他們企圖要搬起石頭不要砸自己的腳,但事實上它這個目標很難實現。

劉戈:美製裁清單紙上談兵 結果混亂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我們看到在160億裡面有大概60多億是半導體產品,應該說美方目標很清晰,就是想打你的高科技產品。但是這60多億半導體產品,大量是美國在設計和製造,只是到中國進行測試和封裝,再回到美國。這相當於人為給自己的高科技製造增加稅收。這種單子類似紙上談兵,看起來目標很精準,但結果卻很混亂。

穩外貿 從何處發力?

趙萍:提升貿易便利化 降低出口成本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 趙萍:從政策角度來說,貿易便利化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比如中歐班列如何能夠監管從列到箱,使內外貿貨物都在中歐班列上進行運輸,這個對於外貿與內貿相結合,促進外貿成本進一步下降,都有直接的關系。另外海關通關,如何能夠盡快提高通關速度,降低通關成本,都有很大探索空間。

劉戈:穩外貿 既要穩住老市場 也要開辟新市場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貿易格局在發生大的變化,新的市場層出不窮。原來我們出口一般都是把高附加值的賣到歐美,相對廉價的賣到不發達國家和地區。但現在有很多國家他們的市場已經發育起來了,包括非洲、西亞、拉美等地方,那裡的消費能力也在增長。在這種背景下,一方面要穩住原有市場,同時也要開辟新市場。

趙萍:加快創新發展 拓展多元化市場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 趙萍:首先是產品創新,加快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含量,未來讓我們的產品能夠以更高附加值的形象出現在市場上。第二是服務創新,並不是說產品好就一定能賣好價錢,產品走出去之後,如何能夠通過服務的本地化,讓客戶體驗更好,從而使產品和服務兩者都能創造附加值,這對提振出口效果會很明顯。第三是渠道創新,比如跨境電商還有外貿綜合服務平台等等,發展前景都非常好。

要好好乾,才能發展。

消息來自央廣網。

熱點內容
三個字的電影名 發布:2024-08-19 09:10:03 瀏覽:417
台灣紅羊經典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2:17 瀏覽:767
搞笑電影范冰冰梁家輝開戰 發布:2024-08-19 08:53:18 瀏覽:917
免費午夜激情 發布:2024-08-19 08:42:15 瀏覽:831
40分鍾左右的英語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8:43 瀏覽:695
電影宋基美娜 發布:2024-08-19 08:27:04 瀏覽:942
宿舍都變成女的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59:35 瀏覽:897
台灣恐怖片喪屍 發布:2024-08-19 07:57:21 瀏覽:179
免費觀看qq群 發布:2024-08-19 07:53:00 瀏覽:921
4級片名字 發布:2024-08-19 07:39:14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