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半導體材料純度很重要
⑴ 為什麼製造半導體要高純硅
很簡單 降低三極體的工作噪音 你可能不太懂 這么說 國產音響用三極體5塊錢1個 進口三極體100元1個 除去配對成本就是晶體管雜訊系數小 就是純度高工藝精所致
⑵ 半導體是什麼做什麼用的
自然界的物質按導電能力可分為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三類。半導體材料是指室溫下導電性介於導電材料和絕緣材料之間的一類功能材料。靠電子和空穴兩種載流子實現導電,室溫時電阻率一般在10-5~107歐·米之間。通常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若摻入活性雜質或用光、射線輻照,可使其電阻率有幾個數量級的變化。1906年製成了碳化硅檢波器。
1947年發明晶體管以後,半導體材料作為一個獨立的材料領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並成為電子工業和高技術領域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特性和參數半導體材料的導電性對某些微量雜質極敏感。純度很高的半導體材料稱為本徵半導體,常溫下其電阻率很高,是電的不良導體。在高純半導體材料中摻入適當雜質後,由於雜質原子提供導電載流子,使材料的電阻率大為降低。這種摻雜半導體常稱為雜質半導體。雜質半導體靠導帶電子導電的稱N型半導體,靠價帶空穴導電的稱P型半導體。
不同類型半導體間接觸(構成PN結)或半導體與金屬接觸時,因電子(或空穴)濃度差而產生擴散,在接觸處形成位壘,因而這類接觸具有單向導電性。利用PN結的單向導電性,可以製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半導體器件,如二極體、三極體、晶閘管等。
此外,半導體材料的導電性對外界條件(如熱、光、電、磁等因素)的變化非常敏感,據此可以製造各種敏感元件,用於信息轉換。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有禁帶寬度、電阻率、載流子遷移率、非平衡載流子壽命和位錯密度。禁帶寬度由半導體的電子態、原子組態決定,反映組成這種材料的原子中價電子從束縛狀態激發到自由狀態所需的能量。電阻率、載流子遷移率反映材料的導電能力。非平衡載流子壽命反映半導體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電場)下內部載流子由非平衡狀態向平衡狀態過渡的弛豫特性。位錯是晶體中最常見的一類缺陷。位錯密度用來衡量半導體單晶材料晶格完整性的程度,對於非晶態半導體材料,則沒有這一參數。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不僅能反映半導體材料與其他非半導體材料之間的差別,更重要的是能反映各種半導體材料之間甚至同一種材料在不同情況下,其特性的量值差別。
半導體材料的種類
常用的半導體材料分為元素半導體和化合物半導體。元素半導體是由單一元素製成的半導體材料。主要有硅、鍺、硒等,以硅、鍺應用最廣。化合物半導體分為二元系、三元系、多元系和有機化合物半導體。二元系化合物半導體有Ⅲ-Ⅴ族(如砷化鎵、磷化鎵、磷化銦等)、Ⅱ-Ⅵ族(如硫化鎘、硒化鎘、碲化鋅、硫化鋅等)、Ⅳ-Ⅵ族(如硫化鉛、硒化鉛等)、Ⅳ-Ⅳ族(如碳化硅)化合物。三元系和多元系化合物半導體主要為三元和多元固溶體,如鎵鋁砷固溶體、鎵鍺砷磷固溶體等。有機化合物半導體有萘、蒽、聚丙烯腈等,還處於研究階段。
此外,還有非晶態和液態半導體材料,這類半導體與晶態半導體的最大區別是不具有嚴格周期性排列的晶體結構。制備不同的半導體器件對半導體材料有不同的形態要求,包括單晶的切片、磨片、拋光片、薄膜等。半導體材料的不同形態要求對應不同的加工工藝。常用的半導體材料制備工藝有提純、單晶的制備和薄膜外延生長。
所有的半導體材料都需要對原料進行提純,要求的純度在6個「9」以上,最高達11個「9」以上。提純的方法分兩大類,一類是不改變材料的化學組成進行提純,稱為物理提純;另一類是把元素先變成化合物進行提純,再將提純後的化合物還原成元素,稱為化學提純。物理提純的方法有真空蒸發、區域精製、拉晶提純等,使用最多的是區域精製。化學提純的主要方法有電解、絡合、萃娶精餾等,使用最多的是精餾。
由於每一種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常使用幾種提純方法相結合的工藝流程以獲得合格的材料。絕大多數半導體器件是在單晶片或以單晶片為襯底的外延片上作出的。成批量的半導體單晶都是用熔體生長法製成的。直拉法應用最廣,80%的硅單晶、大部分鍺單晶和銻化銦單晶是用此法生產的,其中硅單晶的最大直徑已達300毫米。在熔體中通入磁場的直拉法稱為磁控拉晶法,用此法已生產出高均勻性硅單晶。在坩堝熔體表面加入液體覆蓋劑稱液封直拉法,用此法拉制砷化鎵、磷化鎵、磷化銦等分解壓較大的單晶。懸浮區熔法的熔體不與容器接觸,用此法生長高純硅單晶。
水平區熔法用以生產鍺單晶。水平定向結晶法主要用於制備砷化鎵單晶,而垂直定向結晶法用於制備碲化鎘、砷化鎵。用各種方法生產的體單晶再經過晶體定向、滾磨、作參考面、切片、磨片、倒角、拋光、腐蝕、清洗、檢測、封裝等全部或部分工序以提供相應的晶片。在單晶襯底上生長單晶薄膜稱為外延。外延的方法有氣相、液相、固相、分子束外延等。
工業生產使用的主要是化學氣相外延,其次是液相外延。金屬有機化合物氣相外延和分子束外延則用於制備量子阱及超晶格等微結構。非晶、微晶、多晶薄膜多在玻璃、陶瓷、金屬等襯底上用不同類型的化學氣相沉積、磁控濺射等方法製成。
半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差異主要來自兩者的能帶(band)寬度不同。絕緣體的能帶比半導體寬,意即絕緣體價帶中的載子必須獲得比在半導體中更高的能量才能跳過能帶,進入傳導帶中。室溫下的半導體導電性有如絕緣體,只有極少數的載子具有足夠的能量進入傳導帶。因此,對於一個在相同電場下的純質半導體(intrinsicsemiconctor)和絕緣體會有類似的電特性,不過半導體的能帶寬度小於絕緣體也意味著半導體的導電性更容易受到控制而改變。
純質半導體的電氣特性可以藉由植入雜質的過程而永久改變,這個過程通常稱為「摻雜」(doping)。依照摻雜所使用的雜質不同,摻雜後的半導體原子周圍可能會多出一個電子或一個電洞,而讓半導體材料的導電特性變得與原本不同。如果摻雜進入半導體的雜質濃度夠高,半導體也可能會表現出如同金屬導體般的電性。在摻雜了不同極性雜質的半導體接面處會有一個內建電場(built-inelectricfield),內建電場和許多半導體元件的操作原理息息相關。
除了藉由摻雜的過程永久改變電性外,半導體亦可因為施加於其上的電場改變而動態地變化。半導體材料也因為這樣的特性,很適合用來作為電路元件,例如晶體管。晶體管屬於主動式的(有源)半導體元件(activesemiconctordevices),當主動元件和被動式的(無源)半導體元件(passivesemiconctordevices)如電阻器(resistor)或是電容器(capacitor)組合起來時,可以用來設計各式各樣的集成電路產品,例如微處理器。
當電子從傳導帶掉回價帶時,減少的能量可能會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這種過程是製造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diode,LED)以及半導體激光(semiconctorlaser)的基礎,在商業應用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相反地,半導體也可以吸收光子,透過光電效應而激發出在價帶的電子,產生電訊號。這即是光探測器(photodetector)的來源,在光纖通訊(fiber-opticcommunications)或是太陽能電池(solarcell)的領域是最重要的元件。
半導體有可能是單一元素組成,例如硅。也可以是兩種或是多種元素的化合物(compound),常見的化合物半導體有砷化鎵(galliumarsenide,GaAs)或是磷化鋁銦鎵(,AlGaInP)等。合金(alloy)也是半導體材料的來源之一,如鍺硅(silicongermanium,SiGe)或是砷化鎵鋁(aluminiumgalliumarsenide,AlGaAs)等。
⑶ 半導體材料的特性
半導體材料的特性:
半導體材料是室溫下導電性介於導電材料和絕緣材料之間的一類功能材料。靠電子和空穴兩種載流子實現導電,室溫時電阻率一般在10-5~107歐·米之間。通常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若摻入活性雜質或用光、射線輻照,可使其電阻率有幾個數量級的變化。
此外,半導體材料的導電性對外界條件(如熱、光、電、磁等因素)的變化非常敏感,據此可以製造各種敏感元件,用於信息轉換。
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有禁帶寬度、電阻率、載流子遷移率、非平衡載流子壽命和位錯密度。禁帶寬度由半導體的電子態、原子組態決定,反映組成這種材料的原子中價電子從束縛狀態激發到自由狀態所需的能量。電阻率、載流子遷移率反映材料的導電能力。
非平衡載流子壽命反映半導體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電場)下內部載流子由非平衡狀態向平衡狀態過渡的弛豫特性。位錯是晶體中最常見的一類缺陷。位錯密度用來衡量半導體單晶材料晶格完整性的程度,對於非晶態半導體材料,則沒有這一參數。
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不僅能反映半導體材料與其他非半導體材料之間的差別,更重要的是能反映各種半導體材料之間甚至同一種材料在不同情況下,其特性的量值差別。
(3)為什麼半導體材料純度很重要擴展閱讀:
材料工藝
半導體材料特性參數的大小與存在於材料中的雜質原子和晶體缺陷有很大關系。例如電阻率因雜質原子的類型和數量的不同而可能作大范圍的變化,而載流子遷移率和非平衡載流子壽命
一般隨雜質原子和晶體缺陷的增加而減小。另一方面,半導體材料的各種半導體性質又離不開各種雜質原子的作用。而對於晶體缺陷,除了在一般情況下要盡可能減少和消除外,有的情況下也希望控制在一定的水平,甚至當已經存在缺陷時可以經過適當的處理而加以利用。
為了要達到對半導體材料的雜質原子和晶體缺陷這種既要限制又要利用的目的,需要發展一套制備合乎要求的半導體材料的方法,即所謂半導體材料工藝。這些工藝大致可概括為提純、單晶制備和雜質與缺陷控制。
半導體材料的提純「主要是除去材料中的雜質。提純方法可分化學法和物理法。化學提純是把材料製成某種中間化合物以便系統地除去某些雜質,最後再把材料(元素)從某種容易分解的化合物中分離出來。物理提純常用的是區域熔煉技術,即將半導體材料鑄成錠條,從錠條的一端開始形成一定長度的熔化區域。
利用雜質在凝固過程中的分凝現象,當此熔區從一端至另一端重復移動多次後,雜質富集於錠條的兩端。去掉兩端的材料,剩下的即為具有較高純度的材料(見區熔法晶體生長)。此外還有真空蒸發、真空蒸餾等物理方法。鍺、硅是能夠得到的純度最高的半導體材料,其主要雜質原子所佔比例可以小於百億分之一。
⑷ 半導體材料為什麼要求高純度
因為只要摻入很少的雜質離子他的導電能力就有很大的不同。
⑸ 為什麼說半導體材料在集成電路製造中起著根本性作用
具有在一定的低溫條件下呈現出電阻等於零以及排斥磁力線的性質的材料。現已發現有28種元素和幾千種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為超導體。
特性超導材料和常規導電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性能。①零電阻性:超導材料處於超導態時電阻為零,能夠無損耗地傳輸電能。如果用磁場在超導環中引發感生電流,這一電流可以毫不衰減地維持下去。這種「持續電流」已多次在實驗中觀察到。②完全抗磁性:超導材料處於超導態時,只要外加磁場不超過一定值,磁力線不能透入,超導材料內的磁場恆為零。③約瑟夫森效應:兩超導材料之間有一薄絕緣層(厚度約1nm)而形成低電阻連接時,會有電子對穿過絕緣層形成電流,而絕緣層兩側沒有電壓,即絕緣層也成了超導體。當電流超過一定值後,絕緣層兩側出現電壓U(也可加一電壓U),同時,直流電流變成高頻交流電,並向外輻射電磁波,其頻率為,其中h為普朗克常數,e為電子電荷。這些特性構成了超導材料在科學技術領域越來越引人注目的各類應用的依據。
基本臨界參量有以下3個基本臨界參量。①臨界溫度:外磁場為零時超導材料由正常態轉變為超導態(或相反)的溫度,以Tc表示。Tc值因材料不同而異。已測得超導材料的最低Tc是鎢,為0.012K。到1987年,臨界溫度最高值已提高到100K左右。②臨界磁場:使超導材料的超導態破壞而轉變到正常態所需的磁場強度,以Hc表示。Hc與溫度T的關系為Hc=H0[1-(T/Tc)2],式中H0為0K時的臨界磁場。③臨界電流和臨界電流密度:通過超導材料的電流達到一定數值時也會使超導態破態而轉變為正常態,以Ic表示。Ic一般隨溫度和外磁場的增加而減少。單位截面積所承載的Ic稱為臨界電流密度,以Jc表示。
超導材料的這些參量限定了應用材料的條件,因而尋找高參量的新型超導材料成了人們研究的重要課題。以Tc為例,從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H.開默林-昂內斯發現超導電性(Hg,Tc=4.2K)起,直到1986年以前,人們發現的最高的Tc才達到23.2K(Nb3Ge,1973)。1986年瑞士物理學家K.A.米勒和聯邦德國物理學家J.G.貝德諾爾茨發現了氧化物陶瓷材料的超導電性,從而將Tc提高到35K。之後僅一年時間,新材料的Tc已提高到100K左右。這種突破為超導材料的應用開辟了廣闊的前景,米勒和貝德諾爾茨也因此榮獲198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分類超導材料按其化學成分可分為元素材料、合金材料、化合物材料和超導陶瓷。①超導元素:在常壓下有28種元素具超導電性,其中鈮(Nb)的Tc最高,為9.26K。電工中實際應用的主要是鈮和鉛(Pb,Tc=7.201K),已用於製造超導交流電力電纜、高Q值諧振腔等。②合金材料:超導元素加入某些其他元素作合金成分,可以使超導材料的全部性能提高。如最先應用的鈮鋯合金(Nb-75Zr),其Tc為10.8K,Hc為8.7特。繼後發展了鈮鈦合金,雖然Tc稍低了些,但Hc高得多,在給定磁場能承載更大電流。其性能是Nb-33Ti,Tc=9.3K,Hc=11.0特;Nb-60Ti,Tc=9.3K,Hc=12特(4.2K)。目前鈮鈦合金是用於7~8特磁場下的主要超導磁體材料。鈮鈦合金再加入鉭的三元合金,性能進一步提高,Nb-60Ti-4Ta的性能是,Tc=9.9K,Hc=12.4特(4.2K);Nb-70Ti-5Ta的性能是,Tc=9.8K,Hc=12.8特。③超導化合物:超導元素與其他元素化合常有很好的超導性能。如已大量使用的Nb3Sn,其Tc=18.1K,Hc=24.5特。其他重要的超導化合物還有V3Ga,Tc=16.8K,Hc=24特;Nb3Al,Tc=18.8K,Hc=30特。④超導陶瓷:20世紀80年代初,米勒和貝德諾爾茨開始注意到某些氧化物陶瓷材料可能有超導電性,他們的小組對一些材料進行了試驗,於1986年在鑭-鋇-銅-氧化物中發現了Tc=35K的超導電性。1987年,中國、美國、日本等國科學家在鋇-釔-銅氧化物中發現Tc處於液氮溫區有超導電性,使超導陶瓷成為極有發展前景的超導材料。
應用超導材料具有的優異特性使它從被發現之日起,就向人類展示了誘人的應用前景。但要實際應用超導材料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約,這首先是它的臨界參量,其次還有材料製作的工藝等問題(例如脆性的超導陶瓷如何製成柔細的線材就有一系列工藝問題)。到80年代,超導材料的應用主要有:①利用材料的超導電性可製作磁體,應用於電機、高能粒子加速器、磁懸浮運輸、受控熱核反應、儲能等;可製作電力電纜,用於大容量輸電(功率可達10000MVA);可製作通信電纜和天線,其性能優於常規材料。②利用材料的完全抗磁性可製作無摩擦陀螺儀和軸承。③利用約瑟夫森效應可製作一系列精密測量儀表以及輻射探測器、微波發生器、邏輯元件等。利用約瑟夫森結作計算機的邏輯和存儲元件,其運算速度比高性能集成電路的快10~20倍,功耗只有四分之一。http://ic.big-bit.com/
⑹ 半導體有什麼用
自然界的物質按導電能力可分為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三類。半導體材料是指室溫下導電性介於導電材料和絕緣材料之間的一類功能材料。靠電子和空穴兩種載流子實現導電,室溫時電阻率一般在10-5~107歐·米之間。通常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若摻入活性雜質或用光、射線輻照,可使其電阻率有幾個數量級的變化。1906年製成了碳化硅檢波器。
1947年發明晶體管以後,半導體材料作為一個獨立的材料領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並成為電子工業和高技術領域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特性和參數半導體材料的導電性對某些微量雜質極敏感。純度很高的半導體材料稱為本徵半導體,常溫下其電阻率很高,是電的不良導體。在高純半導體材料中摻入適當雜質後,由於雜質原子提供導電載流子,使材料的電阻率大為降低。這種摻雜半導體常稱為雜質半導體。雜質半導體靠導帶電子導電的稱N型半導體,靠價帶空穴導電的稱P型半導體。
不同類型半導體間接觸(構成PN結)或半導體與金屬接觸時,因電子(或空穴)濃度差而產生擴散,在接觸處形成位壘,因而這類接觸具有單向導電性。利用PN結的單向導電性,可以製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半導體器件,如二極體、三極體、晶閘管等。
此外,半導體材料的導電性對外界條件(如熱、光、電、磁等因素)的變化非常敏感,據此可以製造各種敏感元件,用於信息轉換。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有禁帶寬度、電阻率、載流子遷移率、非平衡載流子壽命和位錯密度。禁帶寬度由半導體的電子態、原子組態決定,反映組成這種材料的原子中價電子從束縛狀態激發到自由狀態所需的能量。電阻率、載流子遷移率反映材料的導電能力。非平衡載流子壽命反映半導體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電場)下內部載流子由非平衡狀態向平衡狀態過渡的弛豫特性。位錯是晶體中最常見的一類缺陷。位錯密度用來衡量半導體單晶材料晶格完整性的程度,對於非晶態半導體材料,則沒有這一參數。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不僅能反映半導體材料與其他非半導體材料之間的差別,更重要的是能反映各種半導體材料之間甚至同一種材料在不同情況下,其特性的量值差別。
⑺ 半導體工業及其研究需要多高純度的
五氟化砷.通常將摻雜源與運載氣體(如氬氣和氮氣)在源櫃中混合,在晶片表面沉積上化合專物摻雜劑,三氟化屬砷,進而與硅反應生成摻雜金屬而徙動進入硅,將某種或某些雜質摻入半導體材料內,L S I(大規模集成電路)級.電子氣體是特種氣體的一個重要分支,以使材料具有所需要的導電類型和一定的電阻率、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中是必要的 高純氦主要用於半導體器件的生產 電子氣體 (E lect ron icga ses) 半導體工業用的氣體統稱電子氣體,三氟化磷,磷烷,VL S I(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級和U L S I(特大規模集成電路)級,可分為電子級,混合後氣流連續流入擴散爐內環繞晶片四周純氮氣是半導體工業不可缺少的原料氣和保護氣 純氬氣在單晶硅的拉制,五氟化磷.摻雜工藝所用的氣體摻雜源被稱為摻雜氣體,埋層等. 摻雜氣體(Dopant Gases) 在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製造中.主要包括砷烷.特殊材料氣體主要用於外延,電阻,三氯化硼和乙硼烷等;高純氣體主要用作稀釋氣和運載氣.按其門類可分為純氣.電子氣體按純度等級和使用場合,用來製造PN結,高純氣和半導體特殊材料氣體三大類,摻雜和蝕刻工藝,半導體
⑻ 為何選硅做半導體材料多角度分析。
(1)熱敏性 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與溫度有密切的關系。溫度升高,半導體的電阻率會明顯變小。例如純鍺(Ge),溫度每升高10度,其電阻率就會減少到原來的一半。
(2)光電特性 很多半導體材料對光十分敏感,無光照時,不易導電;受到光照時,就變的容易導電了。例如,常用的硫化鎘半導體光敏電阻,在無光照時電阻高達幾十兆歐,受到光照時電阻會減小到幾十千歐。半導體受光照後電阻明顯變小的現象稱為「光導電」。利用光導電特性製作的光電器件還有光電二極體和光電三極體等。
近年來廣泛使用著一種半導體發光器件--發光二極體,它通過電流時能夠發光,把電能直接轉成光能。目前已製作出發黃,綠,紅,藍幾色的發光二極體,以及發出不可見光紅外線的發光二極體。
另一種常見的光電轉換器件是硅光電池,它可以把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是一種方便的而清潔的能源。
(3)攙雜特性 純凈的半導體材料電阻率很高,但摻入極微量的「雜質」元素後,其導電能力會發生極為顯著的變化。例如,純硅的電阻率為214×1000歐姆/厘米,若摻入百萬分之一的硼元素,電阻率就會減小到0.4歐姆/厘米。因此,人們可以給半導體摻入微量的某種特定的雜質元素,精確控制它的導電能力,用以製作各種各樣的半導體器件
半導體的導電性能比導體差而比絕緣體強。實際上,半導體與導體、絕緣體的區別在不僅在於導電能力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半導體具有獨特的性能(特性)。
1. 在純凈的半導體中適當地摻入一定種類的極微量的雜質,半導體的導電性能就會成百萬倍的增加—-這是半導體最顯著、最突出的特性。例如,晶體管就是利用這種特性製成的。
2. 當環境溫度升高一些時,半導體的導電能力就顯著地增加;當環境溫度下降一些時,半導體的導電能力就顯著地下降。這種特性稱為「熱敏」,熱敏電阻就是利用半導體的這種特性製成的。
3. 當有光線照射在某些半導體時,這些半導體就像導體一樣,導電能力很強;當沒有光線照射時,這些半導體就像絕緣體一樣不導電,這種特性稱為「光敏」。例如,用作自動化控制用的「光電二極體」、「光電三極體」和光敏電阻等,就是利用半導體的光敏特性製成的。
由此可見,溫度和光照對晶體管的影響很大。因此,晶體管不能放在高溫和強烈的光照環境中。在晶體管表面塗上一層黑漆也是為了防止光照對它的影響。最後,明確一個基本概驗:所謂半導體材料,是一種晶體結構的材料,故「半導體」又叫「晶體」。
P性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前面講過,在純凈的半導體中加入一定類型的微量雜質,能使半導體的導電能力成百萬倍的增加。加入了雜質的半導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雜質加到半導體中去後,在半導體中會產生大量的帶負電荷的自由電子,這種半導體叫做「N型半導體」(也叫「電子型半導體」);另一種雜質加到半導體中後,會產生大量帶正電荷的「空穴」,這種半導體叫「P型半導體」(也叫「空穴型半導體」)。例如,在純凈的半導體鍺中,加入微量的雜質銻,就能形成N型半導體。同樣,如果在純凈的鍺中,加入微量的雜質銦,就形成P型半導體。
一個PN結構成晶體二極體----設法把P型半導體(有大量的帶正電荷的空穴)和N型半導體(有大量的帶負電荷的自由電子)結合在一起,見圖1所示。
圖1
在P型半導體的N型半導體相結合的地方,就會形成一個特殊的薄層,這個特殊的薄層就叫「PN結」。晶體二極體實際上就是由一個PN結構成的(見圖1)。
例如,收音機中應用的晶體二極體,其觸絲(即觸針)部分相當於P型半導體,N型鍺片就是N型半導體,他們之間的接觸面就是PN結。P端(或P端引出線)叫晶體二極體的正端(也稱正極)。N端(或N端引出線)叫晶體二極體的負端(也稱負極)。
如果像圖2那樣,把正端連接電池的正極,把負端接電池的負極,這是PN結的電阻值就小到只有幾百歐姆了。因此,通過PN結的電流(I=U/R)就很大。這樣的連接方法(圖2a)叫「正向連接」。正向連接時,晶體管二極體(或PN結)兩端承受的電壓叫「正向電壓」;處在正向電壓下,二極體(或PN結)的電阻叫「正向電阻」,在正向電壓下,通過二極體(或PN結)的電流叫「正向電流」。很明顯,因為晶體二極體的正向電阻很小(幾百歐姆),在一定正向電壓下,正向電流(I=U/R)就會很大----這表明在正向電壓下,二極體(或PN結)具有像導體一樣的導電本領。
圖2a 圖2b
反過來,如果把P端接到電池的負極,N端接到電池的正極(見圖2b)。這時PN結的電阻很大(大到幾百千毆),電流(I=U/R)幾乎不能通過二極體,或者說通過的電流很微弱。這樣的連接方法叫「反向連接」。反向連接時,晶體管二極體(或PN結)兩端承受的電壓叫「反向電壓」;處在反向電壓下,二極體(或PN結)的電阻叫「反向電阻」,在反向電壓下,通過二極體(或PN結)的電流叫「反向電流」。顯然,因為晶體二極體的正向電阻很大(幾百千歐姆),在一定的反向電壓下,正向電流(I=U/R)就會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這表明在一定的反向電壓下,二極體(或PN結)幾乎不導電。
上敘實驗說明這樣一個結論:晶體二極體(或PN結)具有單向導電特性。
晶體二極體用字母「D」代表,在電路中常用圖3的符號表示,即表示電流(正電荷)只能順著箭頭方向流動,而不能逆著箭頭方向流動。圖3是常用的晶體二極體的外形及符號。
圖3
利用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可以用來整流(將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和檢波(從高頻或中頻電信號取出音頻信號)以及變頻(如把高頻變成固定的中頻465千周)等。
PN結的極間電容----PN結的P型和N型兩快半導體之間構成一個電容量很小的電容,叫做「極間電容」(如圖4所示)。由於電容抗隨頻率的增高而減小。所以,PN結工作於高頻時,高頻信號容易被極間電容或反饋而影響PN結的工作。但在直流或低頻下工作時,極間電容對直流和低頻的阻抗很大,故一般不會影響PN結的工作性能。PN結的面積越大,極間電容量越大,影響也約大,這就是面接觸型二極體(如整流二極體)和低頻三極體不能用於高頻工作的原因
⑼ 神工股份的半導體材料為什麼受歡迎
神工股份生產的半導體級單晶硅材料純度高,量產尺寸最大可達
19
英寸,產品質量核心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滿足
7nm
先進製程晶元製造刻蝕環節對硅材料的工藝要求。
⑽ 半導體中雜質的作用
半導體之所以能廣泛應用在今日的數位世界中,憑借的就是其能藉由在其晶格中植入雜質改變其電性,這個過程稱之為摻雜(doping)。摻雜進入本質半導體(intrinsic semiconctor)的雜質濃度與極性皆會對半導體的導電特性產生很大的影響。而摻雜過的半導體則稱為外質半導體(extrinsic semiconctor)。
哪種材料適合作為某種半導體材料的摻雜物(dopant)需視兩者的原子特性而定。一般而言,摻雜物依照其帶給被摻雜材料的電荷正負被區分為施體(donor)與受體(acceptor)。施體原子帶來的價電子(valence electrons)大多會與被摻雜的材料原子產生共價鍵,進而被束縛。而沒有和被摻雜材料原子產生共價鍵的電子則會被施體原子微弱地束縛住,這個電子又稱為施體電子。和本質半導體的價電子比起來,施體電子躍遷至傳導帶所需的能量較低,比較容易在半導體材料的晶格中移動,產生電流。雖然施體電子獲得能量會躍遷至傳導帶,但並不會和本質半導體一樣留下一個電洞,施體原子在失去了電子後只會固定在半導體材料的晶格中。因此這種因為摻雜而獲得多餘電子提供傳導的半導體稱為n型半導體(n-type semiconctor),n代表帶負電荷的電子。
和施體相對的,受體原子進入半導體晶格後,因為其價電子數目比半導體原子的價電子數量少,等效上會帶來一個的空位,這個多出的空位即可視為電洞。受體摻雜後的半導體稱為p型半導體(p-type semiconctor),p代表帶正電荷的電洞。
以一個硅的本質半導體來說明摻雜的影響。硅有四個價電子,常用於硅的摻雜物有三價與五價的元素。當只有三個價電子的三價元素如硼(boron)摻雜至硅半導體中時,硼扮演的即是受體的角色,摻雜了硼的硅半導體就是p型半導體。反過來說,如果五價元素如磷(phosphorus)摻雜至硅半導體時,磷扮演施體的角色,摻雜磷的硅半導體成為n型半導體。
一個半導體材料有可能先後摻雜施體與受體,而如何決定此外質半導體為n型或p型必須視摻雜後的半導體中,受體帶來的電洞濃度較高或是施體帶來的電子濃度較高,亦即何者為此外質半導體的「多數載子」(majority carrier)。和多數載子相對的是少數載子(minority carrier)。對於半導體元件的操作原理分析而言,少數載子在半導體中的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