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發展百度文庫
A. 豆丁網和百度文庫哪個好
個人感覺2個有點不同
豆丁網:一些學術的東西在豆丁網上找比較好回,因為時間比答較久啦,東西比較齊全
網路文庫:是一個公共的平台,裡面的內容也比較多,但是畢竟開辦不久,還有些東西找不到的。但是相對而言,網路的用戶群大,下很多資料只要注冊用戶就可以啦,很多資料是不用財富值下載的,所以,從長久來看,是很有發展前景的。
------------------------------------
如果下一般的東西,網路文庫就好,專業性比較強的,使用豆丁網是個不錯的選擇。
B. 誰能簡要介紹一下古代的冶金史
在早期的文明國度和地區中,中國使用銅、鐵等金屬的年代相對說來是較晚的。但是,由於中國在冶鑄技術方面的發明和創新,使中國的冶金業很快就後來居上,躍升於世界的前列,並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度發達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技術進步帶動生產發展,並進而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典型範例。
埃及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時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大約在公元前7000年時開始利用自然銅,公元前4000年時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公元前12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愛琴海地區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時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印度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時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公元前8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而中國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公元前5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的。
中國冶金史上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鑄造技術佔有重要的地位,以至於鑄造既作為成形工藝而存在,又成為冶煉工序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達到了「冶」與「鑄」密不可分的地步。因此在古代文獻中往往是冶鑄並稱,並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常用詞彙「模範」、「范圍」、「陶冶」、「就範」等,都是由冶鑄技術衍生而來的。這種冶與鑄密不可分的冶金傳統,是古代世界上其它國家和地區所無法比擬的。
1.青銅冶煉
被認為是中國古文明象徵的商周到戰國的青銅器,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鑄造技術所造就的。中國開始冶煉青銅的時期雖然晚於西方約千餘年,然而後來居上,冶煉水平很快超過了西方。
從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精美的曾侯乙尊盤和大型的隨縣編鍾群,以至大量的禮器、日用器、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可以看到當時中國已經非常熟練地掌握了綜合利用渾鑄、分鑄、失蠟法、錫焊、銅焊的鑄造技術,在冶鑄工藝技術上已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而《考工記》中所記載的:「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經驗性科學總結,表明當時中國已認識到合金成分與青銅的性能和用途之間的關系,並已定量地控制銅錫的配比,以得到性能各異,適於不同用途的青銅合金。
《考工記》中還記載有:「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說明當時已掌握了根據火焰的顏色,來判定青銅是否冶煉至精純程度的知識,這是後世化學中火焰鑒別法的濫觴。用以比喻工夫達到純熟完美境界的成語「爐火純青」,就是由此引伸出來的。
在煉銅中的另一項重要成就是濕法煉銅,也叫膽銅法。這是利用煉丹家所發現的鐵對銅離子的置換反應,進行冶銅的方法。其工藝過程是把硫酸銅或碳酸銅(古稱曾青、膽礬、石膽等)溶於水,使成膽水,然後投鐵塊於溶液中,因鐵的化學性能比銅活潑,鐵離子會置換出銅來。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濕法冶金,宋代已用此法進行大規模的煉銅生產。
2.鑄鐵冶煉
中國冶煉塊鐵的起始年代雖然遲至公元前6世紀,約比西方晚900年,然而冶煉鑄鐵的技術卻比歐洲早2000年。中國鑄鐵的發明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而歐洲則遲至公元後的15世紀。由於鑄鐵的性能遠高於塊鐵,所以真正的鐵器時代是從鑄鐵誕生後開始的。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鑄鐵的出現是社會生產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的主要標志。中國從塊鐵到鑄鐵發明的過渡只用了約一個世紀的時間,而西方則花費了近三千年的漫長路程。中國古代煉鐵技術發展得如此迅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英國著名科學史家貝爾納說,這是世界煉鐵史上的一個唯一的例外。
由於生鐵含碳量高,雖硬但脆,不耐碰擊,易毀壞,為改進生鐵的性能,中國古代發明了一系列的生鐵加工技術:
其中,首先是戰國時期問世的鑄鐵柔化術。該項技術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氧化氣氛下對生鐵進行脫碳熱處理,使成白心韌性鑄鐵;一類是在中性或弱氧化氣氛下,對生鐵進行石墨化熱處理,使成黑心韌性鑄鐵。而在西方,白心韌性鑄鐵的生產技術1722年方由法國人首次記述,黑心韌性鑄鐵是1831年才在美國問世的。到漢代,鑄鐵柔化術又有新的突破,形成了鑄鐵脫碳鋼的生產工藝,可以由生鐵經熱處理直接生產低、中、高碳的各種鋼材,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的先進鋼鐵生產國。其產品亦隨著中外交通貿易的發展,輸運到周圍各國以及中亞、西亞和阿拉伯一帶。
另一傑出的生鐵加工技術是炒鋼,它是中國古代由生鐵變成鋼或熟鐵的主要方法,大約發明於西漢後期。其法是把生鐵加熱成液態或半液態,並不斷攪拌,使生鐵中的碳份和雜質不斷氧化,從而得到鋼或熟鐵。河南鞏縣鐵生溝和南陽瓦房庄漢代冶鐵遺址,都提供了漢代應用炒鋼工藝的實物證據。東漢時成書的《太平經》中也說:「有急乃後使工師擊治石,求其中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耶。」「莫耶」乃古代寶劍之稱。這段文字雖失之疏簡,但不難看出,它敘述的是由礦石冶煉得到生鐵,再由生鐵水經過炒煉,鍛打成器的工藝過程。炒鋼工藝操作簡便,原料易得,可以連續大規模生產,效率高,所得鋼材或熟鐵的質量高,對中國古代鋼鐵生產和社會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類似的技術,在歐洲直至十八世紀中葉方由英國人發明。
中國古代的煉鋼技術主要是百煉鋼。自從西晉劉琨寫下「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這一膾炙人口的詩句後,「千錘百煉」、「百煉成鋼」便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百煉鋼肇始於西漢早期的塊煉滲碳鋼,其後不斷增加鍛打次數而成定型的加工工藝。到東漢、三國時,百煉鋼工藝已相當成熟。上引《太平經》中的「萬鍛之,乃成莫邪」,即是其生動的寫照。曹操曾令工師製作「百辟利器」,曹丕的《典論·劍銘》中說:「選茲良金(指鐵),命彼國工,精而煉之,至於百辟」。劉備曾令「蒲元造刀五千口,皆連環,及刃口刻七十二湅」。《古今注·輿服》亦說:「吳大帝有寶劍三,……一曰百煉,二曰青犢,三曰漏景」。後世這一工藝一直被繼承,並不斷得到發展。
此外,在1981年經中國學者關洪野等人對513件出土的漢魏時期鐵器研究後表明,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經發明了球墨鑄鐵,遠遠早於發達的歐洲國家。目前,中國學者所做的結論已經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承認。
創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灌鋼技術,是中國冶金史上的一項獨創性發明。陶弘景說:「鋼鐵是雜煉生柔作刀鐮者」,北齊的綦母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剛」,說的就是灌鋼技術。灌鋼的工藝過程大致為,將熔化的生鐵與熟鐵合煉,生鐵中的碳份會向熟鐵中擴散,並趨於均勻分布,且可去除部分雜質,而成優質鋼材。灌鋼技術在宋以後不斷被改進,減少了灌煉次數,以至一次煉成。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三說:「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並說「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正反映了灌煉次數的減少。其中把柔鐵屈盤起來是為了增加生熟鐵的接觸面,提高灌鋼的效率,並促使碳份分布更均勻;封泥則可以促進造渣,去除雜質,並起保護作用。明代灌鋼技術又進一步發展,據《天工開物》卷十四記載,已把柔鐵屈盤改為薄熟鐵片,進一步增加了生熟鐵的接觸面,加速「生熟相和,煉成則鋼」的進程,泥封亦改為草泥混封。灌鋼又稱「抹鋼」、「蘇鋼」,其工藝自清至近代仍很盛行。在坩堝煉鋼法發明之前,灌鋼法是一種最先進的煉鋼技術。
銅、鐵外,中國古代冶煉和使用的金屬還有金、銀、汞、鉛、錫、鋅等,其中鋅的煉制是中國首先發明的。中國在先秦的青銅中已把鋅作為伴生礦加入銅合金中,從漢代至元代更是有意識地把鋅的氧化物「爐甘石」加入化銅爐中,以生產鋅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銅合金黃銅。明代時,則開始了大規模地用爐甘石作原料提煉金屬鋅。從十六世紀起,中國的鋅便不斷傳進歐洲。歐洲到十七世紀才開始煉鋅,其工藝也是源自於中國。
另:網路文庫上一篇名為《冶金史》的文章:
http://wenku..com/view/e3e04d11a2161479171128e4.html
C. 您好,我在百度文庫找到一篇文章,《我國航空發動機用GH4169合金現狀與發展》可以告訴我起止頁碼不
不清楚你問的問題是什麼意思,再表達清楚一點吧。我下面的回答不知道是不是你內要問的問題的回答:容
你看的那篇文章一共有五頁
是參考以下三本書整理出來的:
[1] 庄景雲,杜金輝,鄧群,曲敬龍,呂旭東的《變形高溫合金》第1~3頁.
[2] 師昌緒,仲增墉. 的《中國高溫合金五十年》第66~71頁.
[3] 劉珍余,李愛民. 的《大型長軸類GH4169合金鍛件的成形工藝》第344~346頁
在第五章,「5鋼鐵材料」那裡。至於是第幾頁,網上的目錄沒有寫頁數,具體的找不到。
D. 百度文庫的文章在中國知網裡面能不能查到
不一定,因為中國知網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中國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在黨和國家領導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學術界、教育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等社會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華大學的直接領導下,CNKI工程集團經過多年努力,採用自主開發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並正式啟動建設《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及CNKI網格資源共享平台,通過產業化運作,為全社會知識資源高效共享提供最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和最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字化學習平台。(一般評定職稱所說的中國期刊網,即是中國知網)
通過與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內容提供商達成合作,中國知網已經發展成為集期刊雜志、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工具書、年鑒、專利、標准、國學、海外文獻資源為一體的、具體國際領先水平的網路出版平台。中心網站的日更新文獻量達5萬篇以上。
基於海量的內容資源地增值服務平台,任何人、任何機構都可以在中國知網建立自己個人數字圖書館,定製自己需要的內容。越來越多的讀者將中國知網作為日常工作和學習的平台。
網路文庫是網路發
布的供網友在線分享文檔的平台。網路文庫的文檔由網路用戶上傳,需要經過網路的審核才能發布,網路自身不編輯或修改用戶上傳的文檔內容。網友可以在線閱讀
和下載這些文檔。網路文庫的文檔包括教學資料、考試題庫、專業資料、公文寫作、法律文件等多個領域的資料。網路用戶上傳文檔可以得到一定的積分,下載有標
價的文檔則需要消耗積分。當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1]
平台於2009年11月12日推出,2010年7月8日,網路文庫手機版上線。2010年11月10日,網路文庫文檔數量突破1000萬。 2011年12月文庫優化改版,內容專注於教育、PPT、專業文獻、應用文書四大領域。2013年11月正式推出文庫個人認證項目。截至2014年4月文庫文檔數量已突破一億。
網路文庫大部分上是免費的,只有少量的需要財富值下載,而知網則需要金錢下載
E. 百度文庫發展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不斷完善資料。進行資源共享
F. 課上要將關於冶金方面的內容的PPT,但是現在一直沒有好點子,不知道講什麼.誰能提供一個好的idea.
冶金方面,再具體點才好說呀。
可以講市場、講工藝、講原材料、講能源、講環保等,很多方面,需要有針對性的選好角度才行。
G. 百度文庫和豆丁網哪個好些
網路文庫可以用網路財富值下載文件,豆丁網是沒有免費下載的介面的,不過我個人感覺都不錯,因為豆丁網文件比較多,應有盡有;網路文庫將是未來文庫發展方向。
H. 求助,百度文庫下載券不足誰能下了傳給我 「12.13 微生物濕法冶金的進展與展望」
我幫你下載下來了,上傳到了我的網路雲,地址: 滿意請採納
I. 求《冶金管理》 2012年第6期 電子版雜志中 發表的論文 《2011年中外鋼鐵行業成本競爭力對比分析》
這方面的 你去網路文庫找一找應該有,或者專業經濟門戶前瞻網,也有相關的產業分析數據
J. 百度文庫
(一)收入方面:完善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
從1994年稅制改革開始,我國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這表現在:從1994年至今,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19.3%,如果同GDP增速相比,財政收入增長彈性系數年均為1.97,最低年份是2003年,該系數為1.49,最高年份是2001年,該系數為2.69,今年1-9月份,該系數超過了2.7。黨的十六大之後的2003-2006年,全國財政收入連續突破2萬億元、2.5萬億元、3萬億元,2006年接近4萬億元,年均增長20.1%。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0.6%,預計全年有望達到5萬億元左右。實際上,13年來每年都有新的增收因素,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的作用。
這些年來,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同稅制結構設計和經濟快速增長有關。1994開始的稅制改革,稅制結構設計是在提高兩個比重的大環境下進行的,當時預算內財政收入佔GDP10%多一點,中央財政收入佔全部財政收入22%左右。按收入法計算的GDP包括勞動者報酬、企業盈利、生產稅和折舊四部分,要想提高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稅制結構設計必然要求財政收入增長快於GDP增長、快於其他三個部分增長,從而擴大財政收入在整個蛋糕中的份額。因此,即使1994年後宏觀環境靜態條件不變,稅制結構也會導致財政收入增長。
更何況,1994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快速增長,1994-2006年經濟增長率年均達到9.7%;工業化速度加快,1995年我國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為18,2000年達到26,2005年達到50,「十五」時期工業化明顯提速;城市化發展迅速,1994年我國城市化率為28.6%,2006年達到43.9%,年均增長約1.2個百分點,遠高於國際上年均增長0.5個百分點的速度;經濟結構不斷優化,1994年第一、二、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分別是19.6%、46.6%、33.8%,到2006年變為11.8%、48.7%、39.5%,第一產業比重降低,第二、三產業比重上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持續改善,1999-2006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均增長38.7%,為歷史上較好時期;外貿依存度明顯提高,進出口貿易總額由1994年的2366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萬億美元,世界排位則從第11位前進至第3位,外貿依存度從40.6%上升至69%;收入征管水平日益提升,據測算我國稅收徵收率已由1994年的54%上升到2006年的67%左右,實際稅負與名義稅負更加接近。這些外部條件的變化進一步推動了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
當然,盡管十幾年來財政收入快速增長,但當前我國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並不算高。從國際上看,據統計,2006年瑞典、挪威等高福利國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最高,一般超過50%;英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比重較高,一般在40%以上;阿根廷、哈薩克、智利、泰國等發展中國家的比重相對較低,一般在30%以下。如果就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作純技術比較,我國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只有18.7%,處於較低水平。如果再將較多未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性資金考慮在內,調整為與國際上大致相同的口徑,我國政府財政性收入佔GDP的比重,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大體處於中等水平,也並不算高。
同時,從財政性收入結構看,存在著稅輕費重的問題。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計算,我國宏觀稅負目前處於世界較低水平。以可獲得的最新年度2004年數據比較,我國不包含社會保障繳款的宏觀稅負比工業化國家平均水平低6.94個百分點,比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低4.21個百分點;以可獲得的最新年度2005年數據比較,我國包含社會保障繳款的宏觀稅負比工業化國家平均水平低12.72個百分點,比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低7.13個百分點。與之相反,我國非稅收入規模偏大。而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中央政府非稅收入一般占本級財政收入的10%以下,州或省級非稅收入占本級財政收入的20%左右,市級約佔20-50%。因此,盡管2006年宏觀稅負只佔GDP的18.7%,並不算高,但是各種收費加起來,企業實際承擔的財政性負擔卻已不低了。
另一方面,這十幾年來的居民收入統計數據顯示,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基本上沒有增長,其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大約穩定在61-65%左右。如果去除居民收入中增長較快的財產性收入及其他收入,工資性勞動報酬收入則呈下降趨勢,從1997年的55%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44%左右。因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這兩個收入比重的決策是非常正確和及時的,勞動報酬過低,一方面會造成貧富差距加大,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因為一個大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無一例外要靠消費主導,消費佔GDP的比重往往需要達到60%甚至80%以上。我國2006年GDP中消費只佔到51.1%,資本形成高達42.7%,說明我國經濟發展仍然依靠投資主導,這種方式是不可持續的。而消費主導型經濟發展方式難以形成,與我國勞動報酬比重過低有很大關系。
綜上所述,從整個國家的大環境來看,黨的十七大後,收入分配向居民收入傾斜、初次分配向勞動報酬傾斜將是主旋律。因此,今後完善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要在保持兩個比重適度增長的同時,更多地關注自身收入結構的調整。一是提高稅收組織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強化稅收,清理收費,在不增加企業財政性負擔的情況下,通過清理非稅收入給稅收增長留下空間。二是可以考慮進行一些結構性稅制調整,如適當降低企業生產流轉環節的稅收,目前正在推進的增殖稅轉型正是如此;適當增加資源環境使用、財產持有環節的稅收,包括調整資源稅、研究開征環境稅和物業稅等。
(二)支出方面:實行財政管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
管子曰:「天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這句話說明,從一定意義上講,會用財比生財、聚財更重要。
近年來,我們採取了許多加強財政支出管理的措施,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盡管如此,總的來說,財政支出還猶如一座沒有經過精細化開采的金礦,能夠挖掘的潛力巨大。可以說,節約出來的資金是沒有徵收成本的財政收入。在財政收入增量開源受到限制的條件下,存量節流將是增加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渠道。舉個簡單的例子,5萬多億元的財政收入,節約5%就是2500億元,這相當於1989年(2665億元)一年的財政收入,而節約5%,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是要通過建立有效的體制和機制來保障每一筆資金的使用。現在有一種傾向,認為財政收入多了,支持就是增加財政資金的投入,不增加投入就是不支持,這是不正確的。恐怕比增加投入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體制和機制。我們必須明確,哪些事情應該交給市場去做,哪些事情必須要由政府完成;而由政府來做,又應該採取什麼方法、建立什麼機制。如果這些不能清晰界定,即使投入再多資金,也解決不了問題,甚至還會產生副作用。比如支持醫療改革,如果思路不清,連補供方還是補需方都確定不了,增加投入也是無的放矢。因此,對於每一項財政支出,都要認真思考體制和機制是否有效,否則一旦政策失誤,資金投入越多,帶來的損失也越大。
二是要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我國自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財政以來,其中一個最大的成就,就是政府投資逐步退出了一般競爭性領域,現在只佔2%。但在公共領域,政府投入同樣需要優化結構,有限的財政收入與無限的公共服務需求相比永遠是不夠的,必須把有限的財政資金首先用到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方面。當前,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還有較大潛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增加民生性投入應該是一個方向。要壓縮人、車、會,網路和接待費用,以及出國經費等方面的開支;加強持續改善民生的資金保障,向「三農」傾斜,向社會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向困難地區、困難基層、困難群眾傾斜,特別要加大對「三農」、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住房、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
三是要加大預算管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財政資金總量的日益增加,對預算管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勢下,必須切實做到收支並重、分配與管理並重,切實改變「重收入、輕支出」、「重分配、輕管理」、「重投入、輕效益」的現象。實際上,管理的過程也是政策發揮作用的過程,如果管理不到位,政策作用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使政策發生扭曲。要靠法律來加強管理,所有事情都要納入法律框架下辦理,嚴格法制約束。要靠科學來加強管理,所有支出都要有科學的程序和流程,讓每一筆資金在管理系統里留下軌跡,尤其是通過加快財政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要靠民主來加強管理,努力提高財政透明度,落實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對財政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需要指出的是,支出管理的革命要遠遠難於收入管理,它涉及到整個行政體制內部權力和利益格局的調整;但其影響力也是深遠的,當財政支出做到了科學、精細、並且透明,將會大大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從而扎實地推進中國的民主化進程。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香港學者王紹光在總結美國建立公共財政時說:「改造公共財政是政治改革的最佳切入口。它是低調的,不會過分提高人的期望值,它是具體的,比抽象談論政治民主更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