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冶金建築學院游泳池
1. 劉鴻典的簡介
劉鴻典(1904~1995),字烈武,1904年生於遼寧省寬甸縣。1932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後在上海市中心建設委員會建築師辦事處任技術員,在此期間曾獲實業部頒發的建築師證書。1936~1939年在上海交通銀行任建築師。1939~1941年在上海浙江興業銀行總行任建築師。1941年在上海創辦宗美建築專科學校,兼營建築師業務。1947~1949年成立鼎川營造工程司,執行建築師業務。新中國成立後任東北工學院建築系二級教授,兼教研室和建校設計室主任。1956年任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首任系主任。歷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五屆理事會理事,建工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家建委科學研究審查委員會委員,是國家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獲得者,他還參加了《中國大網路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進、《美術辭林》、《陝西省地方誌》等大型辭書的編撰工作。
他的主要建築作品有上海市中心游泳池、上海市中心圖書館、福州交通銀行、南通交通銀行、杭州交通銀行、上海南京西路美琪大廈。上海虹口中國醫院、上海淮海中路上方花園風格各異的獨立別墅群。東北工學院校園總平面設計、東北工學院冶金館、長春分院教學樓。沈陽工學院采礦館、淮南礦區火力發電廠等。
他還主持了華山風景區及多個城市規劃的評議會。參加了兵馬涌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重建,廣州市游樂園。西安火車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寬工程等多項設計方案的評議。
劉鴻典先生於1995年在西安病逝。 劉鴻典教授1928-1932年師承梁思成、童寯、陳植等大家、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後,東大遷往關內建築系停辦了。東大建築系雖然成立了僅三年,但它卻培養了一批像劉致平、劉鴻典、張鎛、趙正之等學有成就的建築學者和大師」。梁思成師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費城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學),在創辦東大建築系時,自然是以賓大的教學體系為藍本。但是,他並不是把國外所學全盤照搬,而是結合實際突破一些框框,在建築設計課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們去創作新建築,並鼓勵學生到自己民族文化遺產中去汲取營養。他除教設計主課外,還講授《建築史》和《中國雕塑史》等課程。「至今劉致平(劉鴻典同班)對梁、林兩師鼓勵他們創新及每日輔導學生至深夜才回去休息的情景,記憶猶新」。 「1930年童寯從美國學成回國,應東大工學院院長孫國鋒聘請,任建築系教授。梁、林二位於1931年6月去北平中國營造學社任職後,建築系主任一職即由童老繼任。」童寯對建築教育的一片痴情和一心為公、心系東大的高尚品質,至今回憶更為感動。「九一八」事變後,他全家匆匆離開沈陽,可想必須攜帶的東西一定不少,旅途相當艱難,他寧肯自己少帶東西,也要隨身攜帶一箱東大建築系教學用的幻燈片(當時是4英寸方型玻璃片,很重)。從未損壞一直攜帶,直到全國解放,才如數歸還東工,「完璧歸趙」。這些「文物」一樣的幻燈片,現存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的陳列館中。這也是東北大學建築學院與原東大建築系一脈相承的佐證之一。
劉鴻典身上繼承了梁、童二師許多優秀品德和學貫中西、報效祖國、勇於創新的學風。他也飽受戰亂之苦,東大停課,學生流離失所,來滬續課,畢業後艱難執業的經歷。因此,上海剛解放他就欣然接受東工的聘請,返鄉任教。以極大的熱忱,全身心的投入教學與建校工作,視「為人民祖國而設計」才是真正圓了他做建築師的夢。1956年響應周總理的號召——大學內遷的部署,遷來西安擔任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主任、教授。他從自己經歷過的歲月中,感悟到只有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他終於從一個愛國知識分子、民盟黨員,而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198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年正逢他80大壽,為此學校黨委專為他舉行了「入黨、祝壽」雙喜慶祝會。1955年,他開創了東北大學建築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授予權,首任碩士生導師和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48年北平和平解放,當時已遷至北平的東大師生更加歡欣鼓舞。一是「反內遷、反內戰」的學生運動取得了勝利;二是東大復校又可以回沈陽上課了。1949年東北大學遷回沈陽,校址在沈陽鐵西區並更名為沈陽工學院,東大文理學院遷往吉林長春成立人民大學。因為東大的原校址(張學良時期在沈陽北陵的校園)已易作他用了。只好另選校址於沈陽南湖重新建校。1950年沈陽工學院易名東北工學院(屬冶金部的重點大學),時設冶金、采礦、機電、建築四個系。當時的建築系主任為郭毓麟教授,副主任趙超兼總支書記。授課的教授有劉鴻典、張劍霄、袁士林、諶亞逵、李鴻棋、彭埜等教授,還有王耀、黃民生、賈伯庸副教授和張秀蘭、趙克冬、鄭惠春講師等。
解放初期百廢俱興,東北又是老工業基地,冶金部資金豐厚,建校的規模宏大,學院成立了建校委員會、系成立了設計室。劉鴻典教授任院建委副主任委員、系設計室主任,在其領導下,決定1951級建築學全班19名學生停課,參加建校工程設計施工和相關的技術工作。因為劉鴻典、郭毓麟、張劍霄三位教授原在上海「鼎川營造工程司」時就已是親密搭檔,所以承接設計任務得心應手。再加上系裡其他教師和三年級19名學生,這些新生力量已構成一個不小的設計院了。設計任務為:東北工學院總平面規劃及單體建築等,共十幾萬平方米的工程。由劉鴻典教授主筆的校園總平面規劃設計圖。主題鮮明、氣勢雄偉、功能分區合理、道路貫通、疏密得兼、景觀環境幽美;前臨南湖公園、後濱渾河,真是最完美的「花園式的校園」。 東北工學院四大學館建築是四個大系的教學樓,每幢都有上萬平方米的規模。按建成年代排序是冶金學館、建築學館、機電學館和采礦學館。
由劉鴻典教授親自設計的冶金學館,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工字型平面,高四層中間塔樓五層,雙層大台階直接進入大廳,門廊為三個石拱門組成;塔樓窗子採用豎向垂直劃分,用伸出五塊石板垂直牆面的錐型作為收頂,以利加強建築的聳高感;整個外牆墊假石飾面,窗間牆有浮雕。全樓構圖嚴謹、尺度比例適宜、古樸凝重典雅。一位名建築師從草圖構思、方案推敲、平面布局、立面外觀到細部裝飾大樣等施工圖的「全過程」,冶金學館1952年建成,至今已有54年歷史,這是劉鴻典平生為東北大學留下的代表作。劉鴻典在東大校門的設計中運用傳統與創新的手法,創作出一座簡潔大方、雄渾古風的石柱門掛上了張學良的墨寶「東北大學」四個大字,更成為永垂史冊的豐碑了。
建築學館由黃民生副教授主持設計,由劉鴻典和孔令文、張靖宇等幾個同學完成施工圖。孔、張二位同學畫平面,我畫立面(1∶100比例)和細部裝飾大樣(有的紋樣需畫1/2或足尺大樣)。黃民生親自畫剖面,他也是建築師出身,實際經驗多、技術熟練、線型標准清晰,能得到他親自指導非常難得。建築學館地處中軸線西側,採用不對稱布局,體形錯落有致,室內外空間滲透,造型優美,是在新建築中運用中國傳統建築神韻與形式很成功的嘗試。1952年建成,有些畫報和媒體都作過報道。
機電學館是王耀副教授設計完成的(也有我班同學畫施工圖)。它地處冶金館相對的東側,呈一字型平面對稱布局。四層通高的大門廊,採用中式穿插枋,通天柱,柱頭為雲紋浮雕。1953年建成。
四大建築最後一座是采礦學館。提交的設計方案得到了建委會的認定(劉主任鼎力推薦),由六名1955級畢業生,「真題真做」做畢業設計選題。完成全部施工圖設計並有武成文老師作結構設計。在設計中總結了前「四大學館」經驗的基礎上做了改善。它地處中軸線東側,同建築館遙遙相對,平面呈L型,折角處設入口和塔樓,將南北軸的短翼與主體等高(四層);外觀造型採用西式體形,用中式細部處理。塔樓頂部四翹角運用中式大層頂正脊的「正吻」的變體;入口門廊的壁柱採用「依柱」用中式穿插枋沖天柱式,柱頭用麥穗雕飾,取得了體形完整、比例適度、精微優美的藝術效果。1956年建成(建築面積11315平方米)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
2. 近代的建築設計師
盧毓駿(1904~1975)
盧毓駿先生1904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後入巴黎國立公共工程大學學習,1925年在巴黎大學都市規劃學院任研究員。1929年回國,在南京考試院工作。1949年到台灣,並於1961年創辦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
他的主要建築設計作品有南京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大考場及銓敘部,湯山望雲別墅,南京高等法院,台灣科學館,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教職員宿舍,「中國文化大學」校園規劃及華岡校舍、大仁館、大義館、大倫館、菲華樓、大恩塔,「司法行政部」大法庭及法官訓練所,台中日月潭玄及慈思塔、考試院等。
他的專著有《防空建築工程學》、《防空都市計劃學》、《新時代都市計劃學》、《現代建築》、《中國建築史與營造法》。他發表的論文主要有《建築藝術新論》、《三十年來中國之建築工程》、《新時代工業化之應有認識》、(明堂新考——個中國建築師想像中的中國古代明堂》、《反映有機文明的中國建築》、《都市計劃及造園》、《以柔克剛——防禦原子彈建築的若干構想》等。
他認為,一個好的建築設計必須與都市計劃有良好的配合。在教學中,他強調學生要盡力多涉獵藝術、工學、設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並多接觸文學、哲學,只有如此才能加強設計的深度。
盧毓駿先生於1975年在台灣病逝。
劉鴻典(1904~1995)
劉鴻典先生,字烈武,1904年生於遼寧省寬甸縣。1932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後在上海市中心建設委員會建築師辦事處任技術員,在此期間曾獲實業部頒發的建築師證書。1936~1939年在上海交通銀行任建築師。1939~1941年在上海浙江興業銀行總行任建築師。1941年在上海創辦宗美建築專科學校,兼營建築師業務。1947~1949年成立鼎川營造工程司,執行建築師業務。新中國成立後任東北工學院建築系二級教授,兼教研室和建校設計室主任。1956年任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首任系主任。歷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五屆理事會理事,建工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家建委科學研究審查委員會委員,是國家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獲得者,他還參加了《中國大網路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進、《美術辭林》、《陝西省地方誌》等大型辭書的編撰工作。
他的主要建築作品有上海市中心游泳池、上海市中心圖書館、福州交通銀行、南通交通銀行、杭州交通銀行、上海南京西路美琪大廈。上海虹口中國醫院、上海淮海中路上方花園風格各異的獨立別墅群。東北工學院校園總平面設計、東北工學院冶金館、長春分院教學樓。沈陽工學院采礦館、淮南礦區火力發電廠等
他還主持了華山風景區及多個城市規劃的評議會。參加了兵馬涌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重建,廣州市游樂園。西安火車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寬工程等多項設計方案的評議。
劉鴻典先生於1995年在西安病逝。
陸謙受(1904~1992)
陸謙受先生是廣東省新會人。幼年隨父赴英,1930年畢業於倫敦英國建築學會建築學院(Dip.A.A),為英國皇家建築學會會員(A.R.I.B.A)。1930年回國,任上海中國銀行建築科科長。1935年當選為中國建築師學會副會長。1949年聯合留英歸來的王大同、陳占祥、鄭觀宣等組成「五聯建築師事務所」。1949年後赴香港。50年代曾以自己的事務所與甘銘、周耀年及李禮元等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參與香港大型村屋——蘇屋村的部分設計。
他的建築設計作品主要有上海中國銀行總行、上海中國銀行西區分行、漢口路華商證券交易所、中國銀行行員宿舍、南京珠寶廊中國銀行、青島中國銀行行員宿舍、蘇州中國銀行、南京金城銀行等。其中,上海中國銀行總行位於上海外灘,是該地眾多高層建築中唯一由中國建築師設計的(由英商公和洋行擔任顧問工程師)。
他倡導的建築主張是,一件成功的建築作品,第一不能離開實用的需要;第二不能離開時代的背景;第三不能離開美術的原理;第四不能離開文化的精神。
王華彬(1907~1988)
王華彬先生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7年11月15日生。1927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庚款留學生預備班,後留學美國歐柏林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院,獲碩士學位。1933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市中心建設委員會建築師、上海滬江大學教授、之江大學建築學系主任。教授。1949年後歷任上海市房管局總工程師、建築工程部華東工業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北京工業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等。曾當選為上海市第一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歷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二、三、四、五、六、七屆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先後當選為北京市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
50多年來,王先生在建築教育、建築設計、科學研究與學術理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中青年時期主持設計過很多住宅建築、公共建築及居住區的規劃設計,主持過全國性居住建築、辦公樓建築及食堂建築的整體標准設計等,他在建築風格、建築歷史、建築標准、建築科技等方面都發表過重要文章。他參加編制的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中的《漢語主題詞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他在
中國建築學會和鍵築學報》工作期間,為促進建築學科的發展作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綜合性學術活動的開展和學術水平的提高。
王華彬先生於1988年8月22日在北京病逝。
劉致評(1909~1995)
劉致平先生字果道,遼寧鐵嶺人,1909年生,1928年考入東北大學,是建築系第一班學生。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逃亡關內,入中央大學建築系插班借讀,1932年畢業。1933年入上海華蓋建築師事務所。1934年到浙江省風景整理委員會任建築師。1935年經梁思成推薦,到北京中國營造學社任法式助理,1943年起擔任中國營造學社研究員。1946年以後擔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從1934年到1945年,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測繪杭州六和塔並做修復設計,協助梁思成繪制《清工部工程做法》補圖並撰寫文字說明,協助梁思成編輯《中國建築設計參考圖輯》(共10輯),調查研究河北滄州古建築,做河北正定隆興寺及趙州大石橋修復設計,調查研究北京北海靜心齋和恭王府,雲南和四川民居,撰寫四川廣漢縣志中有關城市建設和建築的篇章。
劉致平的主要著作有《中國建築設計參考圖輯》、《雲南一顆印》、《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中國居住建築簡史——城市、住宅、園林》、《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等。
劉致平先生於1995年11月14日病逝於北京。
張鎛(1911~1999)
張鎛先生祖籍山東省無棣縣,1911年4月12日生於廣州。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後在北平、天津、南京、重慶、廣州等地和香港基泰工程司從事建築設計工作。1941~1944年,曾在北京故宮進行大量古建築測繪工作。1940~1946年兼任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教授。1951年3月從香港回京,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1995年退休,聘為院顧問總建築師。
張鎛先生生前主持和指導設計了百餘項重大工程,設計工程數量之多,實踐經驗之豐富,造詣之深,設計水平之高在建築界享有盛譽。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友誼賓館、北京飯店東樓和貴賓樓等工程是其大量作品中的代表作。
張鎛先生是無黨派知名人士,曾任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第七、八。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他還是北京市政協第一、二、三、四屆委員,並任第三、四屆政協常委。
張鎛先生曾擔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技術顧問、首都建築藝術委員會顧問。曾兼任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班導師、北京工業大學建築系顧問。
張鎛先生從事建築設計工作65年,把畢生的精力全部獻給了建築事業。在他晚年之際,仍然筆耕不輟、著書立說,一生為祖國建築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4年出版張鎛先生所著的《我的建築創作道路》一書,是當代中國建築師完成的第一本自傳。
張鎛先生於1999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
貝聿銘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著名美籍華人建築師。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鋼。作為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貝聿銘設計了大量的劃時代建築。而真正使貝聿銘聲名遠揚,躋身於世界級建築大師行列的是約翰·肯尼迪圖書館的設計。貝聿銘屬於實踐型建築師,作品很多,論著則較少。貝聿銘被稱為「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築家」。1983年,獲得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里茨克建築獎。
3. 哪些建築是由知名建築師或事務所設計的
盧毓駿(1904~1975)
盧毓駿先生1904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後入巴黎國立公共工程大學學習,1925年在巴黎大學都市規劃學院任研究員。1929年回國,在南京考試院工作。1949年到台灣,並於1961年創辦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
他的主要建築設計作品有南京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大考場及銓敘部,湯山望雲別墅,南京高等法院,台灣科學館,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教職員宿舍,「中國文化大學」校園規劃及華岡校舍、大仁館、大義館、大倫館、菲華樓、大恩塔,「司法行政部」大法庭及法官訓練所,台中日月潭玄及慈思塔、考試院等。
他的專著有《防空建築工程學》、《防空都市計劃學》、《新時代都市計劃學》、《現代建築》、《中國建築史與營造法》。他發表的論文主要有《建築藝術新論》、《三十年來中國之建築工程》、《新時代工業化之應有認識》、(明堂新考——個中國建築師想像中的中國古代明堂》、《反映有機文明的中國建築》、《都市計劃及造園》、《以柔克剛——防禦原子彈建築的若干構想》等。
他認為,一個好的建築設計必須與都市計劃有良好的配合。在教學中,他強調學生要盡力多涉獵藝術、工學、設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並多接觸文學、哲學,只有如此才能加強設計的深度。
盧毓駿先生於1975年在台灣病逝。
劉鴻典(1904~1995)
劉鴻典先生,字烈武,1904年生於遼寧省寬甸縣。1932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後在上海市中心建設委員會建築師辦事處任技術員,在此期間曾獲實業部頒發的建築師證書。1936~1939年在上海交通銀行任建築師。1939~1941年在上海浙江興業銀行總行任建築師。1941年在上海創辦宗美建築專科學校,兼營建築師業務。1947~1949年成立鼎川營造工程司,執行建築師業務。新中國成立後任東北工學院建築系二級教授,兼教研室和建校設計室主任。1956年任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首任系主任。歷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五屆理事會理事,建工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家建委科學研究審查委員會委員,是國家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獲得者,他還參加了《中國大網路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進、《美術辭林》、《陝西省地方誌》等大型辭書的編撰工作。
他的主要建築作品有上海市中心游泳池、上海市中心圖書館、福州交通銀行、南通交通銀行、杭州交通銀行、上海南京西路美琪大廈。上海虹口中國醫院、上海淮海中路上方花園風格各異的獨立別墅群。東北工學院校園總平面設計、東北工學院冶金館、長春分院教學樓。沈陽工學院采礦館、淮南礦區火力發電廠等
他還主持了華山風景區及多個城市規劃的評議會。參加了兵馬涌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重建,廣州市游樂園。西安火車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寬工程等多項設計方案的評議。
劉鴻典先生於1995年在西安病逝。
陸謙受(1904~1992)
陸謙受先生是廣東省新會人。幼年隨父赴英,1930年畢業於倫敦英國建築學會建築學院(Dip.A.A),為英國皇家建築學會會員(A.R.I.B.A)。1930年回國,任上海中國銀行建築科科長。1935年當選為中國建築師學會副會長。1949年聯合留英歸來的王大同、陳占祥、鄭觀宣等組成「五聯建築師事務所」。1949年後赴香港。50年代曾以自己的事務所與甘銘、周耀年及李禮元等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參與香港大型村屋——蘇屋村的部分設計。
他的建築設計作品主要有上海中國銀行總行、上海中國銀行西區分行、漢口路華商證券交易所、中國銀行行員宿舍、南京珠寶廊中國銀行、青島中國銀行行員宿舍、蘇州中國銀行、南京金城銀行等。其中,上海中國銀行總行位於上海外灘,是該地眾多高層建築中唯一由中國建築師設計的(由英商公和洋行擔任顧問工程師)。
他倡導的建築主張是,一件成功的建築作品,第一不能離開實用的需要;第二不能離開時代的背景;第三不能離開美術的原理;第四不能離開文化的精神。
王華彬(1907~1988)
王華彬先生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7年11月15日生。1927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庚款留學生預備班,後留學美國歐柏林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院,獲碩士學位。1933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市中心建設委員會建築師、上海滬江大學教授、之江大學建築學系主任。教授。1949年後歷任上海市房管局總工程師、建築工程部華東工業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北京工業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等。曾當選為上海市第一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歷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二、三、四、五、六、七屆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先後當選為北京市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
50多年來,王先生在建築教育、建築設計、科學研究與學術理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中青年時期主持設計過很多住宅建築、公共建築及居住區的規劃設計,主持過全國性居住建築、辦公樓建築及食堂建築的整體標准設計等,他在建築風格、建築歷史、建築標准、建築科技等方面都發表過重要文章。他參加編制的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中的《漢語主題詞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他在
中國建築學會和鍵築學報》工作期間,為促進建築學科的發展作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綜合性學術活動的開展和學術水平的提高。
王華彬先生於1988年8月22日在北京病逝。
劉致評(1909~1995)
劉致平先生字果道,遼寧鐵嶺人,1909年生,1928年考入東北大學,是建築系第一班學生。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逃亡關內,入中央大學建築系插班借讀,1932年畢業。1933年入上海華蓋建築師事務所。1934年到浙江省風景整理委員會任建築師。1935年經梁思成推薦,到北京中國營造學社任法式助理,1943年起擔任中國營造學社研究員。1946年以後擔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從1934年到1945年,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測繪杭州六和塔並做修復設計,協助梁思成繪制《清工部工程做法》補圖並撰寫文字說明,協助梁思成編輯《中國建築設計參考圖輯》(共10輯),調查研究河北滄州古建築,做河北正定隆興寺及趙州大石橋修復設計,調查研究北京北海靜心齋和恭王府,雲南和四川民居,撰寫四川廣漢縣志中有關城市建設和建築的篇章。
劉致平的主要著作有《中國建築設計參考圖輯》、《雲南一顆印》、《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中國居住建築簡史——城市、住宅、園林》、《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等。
劉致平先生於1995年11月14日病逝於北京。
張鎛(1911~1999)
張鎛先生祖籍山東省無棣縣,1911年4月12日生於廣州。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後在北平、天津、南京、重慶、廣州等地和香港基泰工程司從事建築設計工作。1941~1944年,曾在北京故宮進行大量古建築測繪工作。1940~1946年兼任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教授。1951年3月從香港回京,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1995年退休,聘為院顧問總建築師。
張鎛先生生前主持和指導設計了百餘項重大工程,設計工程數量之多,實踐經驗之豐富,造詣之深,設計水平之高在建築界享有盛譽。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友誼賓館、北京飯店東樓和貴賓樓等工程是其大量作品中的代表作。
張鎛先生是無黨派知名人士,曾任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第七、八。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他還是北京市政協第一、二、三、四屆委員,並任第三、四屆政協常委。
張鎛先生曾擔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技術顧問、首都建築藝術委員會顧問。曾兼任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班導師、北京工業大學建築系顧問。
張鎛先生從事建築設計工作65年,把畢生的精力全部獻給了建築事業。在他晚年之際,仍然筆耕不輟、著書立說,一生為祖國建築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4年出版張鎛先生所著的《我的建築創作道路》一書,是當代中國建築師完成的第一本自傳。
張鎛先生於1999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
貝聿銘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著名美籍華人建築師。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鋼。作為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貝聿銘設計了大量的劃時代建築。而真正使貝聿銘聲名遠揚,躋身於世界級建築大師行列的是約翰·肯尼迪圖書館的設計。貝聿銘屬於實踐型建築師,作品很多,論著則較少。貝聿銘被稱為「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築家」。1983年,獲得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里茨克建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