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紀美冶金
⑴ 肖紀美的敬佩精神
「肖先生被稱為冶金教育家,到目前為止已在各廠礦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作了600餘場學術報告,尤其年屆90高齡,仍然堅持給本科生、研究生進行系列講座。在他80周歲成為資深院士時,就宣布不再參加各種開幕式和鑒定會,但對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廠礦企業邀請的學術報告幾乎有求必應,真正體現了一個學者的風范。」喬利傑說。
「少喜詩文,壯耕科技,老崇類比交叉。」肖先生這樣歸納自己的人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肖先生嘗試用哲學的邏輯思維方法去演繹材料學中的問題,將材料科學中的研究方法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來解讀和總結,將自己的為學之道與教學科研實踐的體會結合起來,肖先生出版了《材料學方法論》、《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初悟》等專著,滿足了他的「少喜詩文」的願望,結合他的人生經歷,出版了3本韻文集。
肖先生健朗的身體得益於規律的作息和簡單的生活。時至今日,他仍每天早晨6點起床鍛煉半小時,晚上6點再鍛煉半小時,其餘時間除了出去作講座,幾乎都在讀書、思考。2009年7月,他的第28本新著《學習學初悟》面世,給予了更多年輕學子受益的機會。
⑵ 肖紀美的人物簡介
肖紀美,又名肖繼美。
1920年12月出生於湖南省鳳凰縣得勝營(今吉信鎮),自幼熟讀《四書》、《五經》,小學就讀於鳳凰縣文昌閣小學。
1933年考入湖南省長沙市私立明德中學。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2月回鄉參加抗日宣傳活動,與高小同學唐智白(共產黨員)合辦《大眾呼聲》刊物,宣傳抗日。
1939年考入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今西南交通大學),在礦冶系學習。
1943年7月,畢業於交通大學貴州分校(由遷入平越的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和國立交通大學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合並組成,即今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獲礦冶工程學士學位。
1945年3月經人介紹,任重慶國民政府兵工署二十八廠技術員,從事硅鐵的生產和鎢鐵的研製。1947年在南京國民政府經濟部中央標准局任技士,從事外文翻譯及工業標准引進工作。
1948年2月赴美國留學,1949年1月,獲美國密蘇里大學礦冶學院冶金學碩士學位,1950年8月獲冶金學博士學位。
1957年7月沖破美國政府的重重阻撓,回到祖國。
1957年10月到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任教至今。先後任金屬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長、環境斷裂開放實驗室主任。1978年被聘為國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組和腐蝕科學學科組成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改稱院士)。1991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歷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第三、四屆理事長;中國金屬學會理事、材料科學學會理事長、榮譽會員;中國稀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顧問;並在中國兵工學會、中國航空學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所屬的材料專業委員會任職。1999年至2000年任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為中國博士後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貢獻。1977年至1986年先後獲得北京科技大學優秀教師,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冶金教育勞動模範稱號。1989年國務院僑辦授予全國優秀歸僑稱號,中國科學院授予他對中國科學事業作出貢獻的榮譽章;1984和1991年,兩次當選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代表,1980年至1995年擔任國際性學術刊物「冶金學報」(AdtaMetallurgica)及「冶金快報」(ScriptaMetallurgica)的中國編輯;1999年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NACE)授予「資深會員」稱號。1996年國家科委和教委授予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77年至1999年,共獲得部級獎勵27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⑶ 肖紀美的生平經歷
1920年12月出生於湖南省鳳凰縣得勝營(今吉信鎮)。書香門第,家教很嚴,他的祖父肖官麟曾任鳳凰縣的父母官,讀得滿腹經綸,寫得一手好字。自幼熟讀《四書》、《五經》,小學就讀於鳳凰縣文昌閣小學。1933年考入湖南省長沙市私立明德中學。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2月回鄉參加抗日宣傳活動,與高小同學唐智白(共產黨員)合辦《大眾呼聲》刊物,宣傳抗日。
肖紀美自幼喜歡自然科學,想走科學救國之路。1939年考入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今西南交通大學),在礦冶系學習。1943年7月,畢業於交通大學貴州分校(由遷入平越的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和國立交通大學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合並組成,即今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獲礦冶工程學士學位。1945年3月經人介紹,任重慶國民政府兵工署二十八廠技術員,從事硅鐵的生產和鎢鐵的研製。1947年在南京國民政府經濟部中央標准局任技士,從事外文翻譯及工業標准引進工作。
他深感我國冶金技術落後,遂決心出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留學考試合格後,於1948年2月踏上赴美留學之路,1949年1月,獲美國密蘇里大學礦冶學院冶金學碩士學位,並於1950年8月以優異成績獲得美國密蘇里大學博士學位,碩士和博士學位一共花了兩年半時間。此後,在美國林登堡鋼鐵熱處理公司、愛柯產品公司和美國坩堝鋼公司從事研究工作,在金屬學和冶金學方面積累了工業應用研究的經驗。在此期間,對鉻錳氮系不銹鋼進行了相圖、相變和力學性能方面的系統研究,發現了一些規律,獲得了一項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肖紀美在美國接到天津北洋大學的聘書,訂購了船票,准備回國參加祖國建設,但由於美國政府的阻撓,無法成行,又留美6年。在此期間,中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為在美國的留學生回國參加建設創造了條件。1957年,肖紀美毅然決定回國。
美國政府先以扣留肖紀美年僅3歲和1歲的兩個孩子為要挾,阻撓其回國。通過交涉,肖紀美才得以登船。登船後,美國政府又借檢查為名,扣留他的全部存款(此存款直到1972年中美建交後才解凍),脅迫肖紀美改變決定。
盡管遇到種種波折,肖紀美全家終於在1957年7月30日回到了闊別近10年的祖國。回國後,肖紀美任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教授、金屬物理教研室主任,現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長。
1981~1985年,肖紀美是國家科委基礎研究兩個重點項目「金屬腐蝕機理研究」及「金屬材料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研究」的主持人,1986~1990年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金屬材料斷裂規律及機理若干問題研究」的負責人。
1979~1988年先後在國內外一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6篇,得到了國際科技界同行的好評與重視。由於在這方面的突出貢獻,1987年,他的「材料的應力腐蝕和氫致開裂機理的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先後6次應邀在國際專業學術會議上作大會特邀報告,並受邀到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講學,在國際材料界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同行們認為,以肖紀美為首的研究集體的工作「在世界范圍內處於科學進展的領先地位」。
由於他在教育上的突出貢獻,1981年至1990年,他先後獲得北京科技大學優秀教師、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冶金教育勞動模範、國務院優秀歸僑的稱號。
1978年他被聘為國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組和腐蝕科學學組成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改稱為院士)。自1979年起,歷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第三屆理事長;中國金屬學會理事、榮譽會員,材料學會理事長;中國稀土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1985年4月以65 歲的高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完成了從一個「科學救國論者」向共產主義戰士的飛躍。
⑷ 3分鍾與一生
兩個中江西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比較好啊
江西理工大學創辦於1958年,原名為江西冶金學院,1988年更名為南方冶金學院,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江西理工大學。學校曾先後隸屬於國家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9月起,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一所面向全國招生與就業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總部位於京九線與贛龍線交匯處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贛州市。贛州市東接福建,南臨廣東,交通便利,風景秀麗。學校校園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景色怡人,綠化覆蓋率達60%,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和江西省文明單位。
學校在贛州、南昌兩地共4個校區,佔地2500多畝,建築總面積70多萬平方米。學校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經、法、文、教等多學科相結合,具有鮮明辦學特色、較強辦學實力和較大社會影響,面向全國招生和就業的理工科大學。學校下設12個學院,17個科研院所。目前各類在校生3.5萬人,其中,碩士研究生600多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2萬人,全日制高職生近6000人。
學校1958年開辦本科教育, 1980年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現有32個碩士點、6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 48個本科專業,具有同等學力在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接收華僑及港澳台學生的教學單位。學校擁有江西省重點學科12個、江西省品牌專業16個,擁有江西省礦業工程實驗室、江西省有色金屬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銅冶煉與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礦冶機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校現有教職工19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400多人,博、碩士生導師150多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和省部級科技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60多人,有20多位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還聘請了張文海、古德生、肖紀美、周堯和、邱定蕃等5位院士和丁石孫、梁開明、鄒家祥、馬克努松等80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學校的兼職或客座教授,並聘有多名外籍教師在校常年任教。
學校建設了一大批設施齊全、裝備先進、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教學大樓,擁有教學座位7萬多個,教學儀器設施總值近2億元;學校每年投入2000萬元以上專項資金用於實驗室建設,建有75個實驗中心或實驗室和70多個實習基地,2個江西省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課實驗開出率達到100%,專業課實驗開出率達到98%以上,基礎課實驗做到了每人一台套儀器,專業課實驗實現了與實際生產之間的零距離操作。學校建有3萬多平方米、具有電子閱覽功能的數字化圖書館,藏書190多萬冊,中外文期刊4200多種,數字化期刊9000多種;校園網與中國教育科研網和國際互聯網連通。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已同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荷蘭、日本、冰島、泰國、巴西等20多個國家的高校和企業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特別是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開展了長達10年的合作交流,雙方頻頻開展師生互訪。2002年底,江西理工大學科技代表團訪問冰島國,受到冰島方的高度重視和隆重接待。訪問期間,代表團受到冰島總統柯雷姆松及教育部長奧立齊的接見,並與冰島教育界、科技界、工業界人士進行廣泛接觸,達成多項科技和教育合作協議。2003年,學校承擔的「礦山採掘信息化」項目成功在尚比亞謙比西銅礦組織實施,合同經費達30萬美元。同時,與荷蘭HBO大學合作辦學的「3+1」模式也正在組織中。
以質量立校、辦一流學府。一直以來,江西理工大學堅持「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校風,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考核,注重因材施教和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鼓勵學生輔修第二專業,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發展。2003年底,學校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受到了評估專家的高度評價,在教學評估意見反饋會上,專家組組長朱子彬教授宣讀了評估專家組對學校的考察意見,認為:「一、學校辦學指導思想明確,定位準確;二、學校領導班子團結進取,教職工愛崗敬業,學生勤奮好學;三、教學基本建設和教學管理得到加強,成就明顯;四、教學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滿足了教學科研的需要;五、學校教風建設和學風建設不斷加強,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率較高。」。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在采礦、選礦、冶金、材料、機電、環保、自動控制、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十五」期間,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縱向項目200多項,各類橫向開發項目500多項,獲國家省部級獎40多項,公開發表論文30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100餘部,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學校特別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弘揚主旋律,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大學生藝術團、學生文學社、攝影協會、機器人協會、電子設計學會……將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組隊參加全國、全省各類學術科技競賽屢獲佳績:組織參加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三等獎4項;參加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從眾多知名重點院校中脫穎而出,榮晉大賽前八強;參加機器人足球賽、智能機器人比賽獲全國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5項;參加全國電子設計大賽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國家一、二等獎15項;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廣告藝術大賽、互聯網路大賽、電子商務大賽均獲好成績;學校攀岩隊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暨國際邀請賽兩項冠軍、四項亞軍;健美操隊在全國健美操大賽總決賽中力克眾多專體育院校,奪得兩項全國冠軍,一項全國亞軍和一項二等獎。
學校已為國家培養輸送近4萬名研究生、本科生,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各行業。有一批學子已成為國家特大型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尤其是在中國鋁業集團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江西冶金工業集團公司、中金嶺南集團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等大型國有企業中,學校畢業生在各級管理和技術崗位上,已經成長為重要的骨幹力量,有不少畢業生還成為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領導。高校畢業生分配體制改革以來,江西理工大學畢業生更以其專業適應性廣,「為人誠實、基礎扎實、工作踏實」的特點而廣受社會歡迎。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⑸ 北京科技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北京科技大學走出過羅干、劉淇、黃孟復、徐匡迪、范長龍等許多名人。
羅干:十六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央政法委書記。
劉淇:十六屆、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北京市市委書記,原中央文明委副主任,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
黃孟復: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原全國工商聯主席,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 。
徐匡迪:十五屆、十六屆中共中央委員,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原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
范長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北京科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5)肖紀美冶金擴展閱讀
學科建設: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0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
師資力量: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教職工總數3368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職工504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職工814人,其中專任教師1836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雙聘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雙聘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
⑹ 北京科技大學出過什麼名人或傑出人士
魏壽昆 中國科學院院士
魏壽昆,男,漢族,天津市人,生於1907年9月16日。 九三學社社員。1923~1929年就讀於北洋大學,1929年獲礦冶系工學學士。1930年考取天津 市公費留德。1931~1936年留學德國。1935年獲德國累斯頓工業大學化學系工學博士。1935~1936年在德國亞深工業大學鋼鐵冶金研究所從事博士後進修一年。現任:北京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九三學社中央顧問、日本鋼鐵學會名譽會員及中國金屬學會榮譽會員。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冶金卷(2)編委會委員,《材料研究學報》、《中國有色金屬學報》及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編委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曾任:遼寧海城大石橋滑石礦助理工程師,北洋大學礦冶系助教,北洋工學院、西北聯合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康技藝專科學校、貴州農工學院、重慶大學、北洋大學及唐山交通大學教授、系主任、教務主任等。又任重慶礦冶研究所鋼鐵研究室主任、代理所長及重慶材料試驗處冶金組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任:北洋大學工學院院長兼冶金系教授,天津大學副教務長兼冶金系教授,北京鋼鐵學院教務長兼理化系教授、圖書館館長、副院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兼任:北京市政協第一至第四屆委員,第五至第七屆常務委員及第六屆工作組委員會高教組組長;九三學社第六及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委兼中央文教委員會主任,第八及第九屆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委;中國金屬學會籌備委員會秘書長,第一至第四屆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屬學會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學會第一及第二屆理事長,榮譽理事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首屆常務理事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首屆理事;國家科委冶金學科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科學科首屆評議組成員;《中國大網路全書》(礦冶卷)冶金編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冶金卷(1)編委會委員,全國冶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金屬學報》首屆編委會委員《化工冶金》及《計算機與應用化學》編委會顧問,以及Rare Metals (Quarterly)及《稀有金屬》編委會常委。
教學方面:從事教學已有72年,主要講授「普通冶金學」、「鋼鐵冶金學」、「有色金屬冶金學」、「選礦學」、「金相學」、「鋼鐵熱處理」、「冶煉廠設計」、「冶金計算」、「耐火材料」、「高溫測量學」、「試金學及實驗」、「電冶金學」、「普通化學」、「定性分析化學及實驗」、「定量分析化學及實驗」、「物理化學」、「染色化學」、「工業分析」、「水質分析」、「礦物學」、「岩石學實習」、「吹管分析」、「德語」、「冶金爐」、(流體力學)、「專業煉鋼學」、「活度理論」、「冶金過程熱力學」(鋼鐵脫硫)、「冶金過程熱力學」等28門課程;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全國首屆博士生導師,至近已培養碩士生及博士生20餘人。
科研方面: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及40年代初期主要從事小型鋼鐵工業技術的改進及國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研究;以四川白雲石採用CO2選擇性溶解後,經「靜置後處理法」製得含0.5%雜質(CaO及R2O3)的MgO;用碳還原制備金屬鉬,純度達94%,利用硅鐵還原鉬酸鈣製成含Mo40%的鉬鐵。50年代引入活度理論,對冶煉反應進行了深入的熱力學分析研究;60年代發展了爐渣脫硫的離子理論,提出了高爐渣中計算S2-離子活度系數公式;70年代至80年代在國內首先提出了固體電解質電池定氧技術並應用於測定熱力學參數,同時研究了國內復雜礦雜質的熱力學行為及去除機理和完善了選擇性氧化理論並提出轉化溫度概念的廣泛應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與王之璽院士等人走遍祖國大地及沿海港口,對中國鐵礦及煤炭資源和鋼鐵工業發展遠景進行了調研並提出咨詢報告。又深入進行曲活度相互作用系數的研究,發現用同一實驗數據採用不同的運算方法得到分歧的數據,深獲國際友人關注。科研成果「錳基合金熱力學行為及其脫磷的研究」、「華南鐵礦冶煉脫砷的基礎理論」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共生礦分離的基礎研究—鈮在鐵液及鋼渣中的行為」 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共生礦金屬分離的基礎研究—金屬液中元素選擇性氧化及有害元素去除的熱力學」 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技術科學」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與技術進步獎。此外,還獲有北京鋼鐵學院、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地質學會從事工作50年榮譽證書獎狀,以及國家教委老驥伏櫪金馬獎章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獲得專利5項,即:「利用碳酸鈉或碳酸銨自白雲石提制鎂氧的新法」、「利用靜置後處理法自白雲去鈣提鎂的新法」、「人造鎂氧製造鎂磚的配料方法及加強粘性的風化法」、「製造特純鉬酸銨或鉬酸採用鋁鐵共沉澱新法」、「提煉純鉬的二步還原新法」。出版專著5部,即:《平爐煉鐵廠設計》(商務印書館,1954)、《專業煉鋼學——平爐構造及其車間布置》(冶金出版社,1958)、《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學在的應用》(中國工業出版社,1964)、《冶金過程熱力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魏壽昆選集》(冶金工業出版社,1990);未付印書稿3部即:《冶煉廠設計》(北洋大學講義科,1950)、《鋼鐵冶金原理》(北京鋼鐵學院出版科,1977)、《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導論》(九三學社貴州省委員會、貴州科學院及貴州金屬學會,1984)。發表論文160餘篇。
返回頂部
柯俊 中國科學院院士
柯俊,男,漢族,浙江黃岩人,生於1917年6月23日。193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曾在原經濟部工礦調整處工作,負責原材料的驗收、運輸和保管工作。1942年派駐印度,曾在印度塔塔鋼鐵廠實習。1944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1948年獲自然哲學博士,從事合金中相變機理的研究,並擔任理論金屬學系講師享有終身任命。1954年至今,在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任教,先後任北京鋼鐵學院金物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學系主任、北京鋼鐵學院副院長。獲加拿大麥克麻斯特大學、英國莎瑞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兼任:日本金屬學會、印度金屬學會榮譽會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技教研學會籌備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金屬研究所名譽研究員,原中國金屬學會、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北京科技大學顧問,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顧問。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曾任學部常委,現為資深院士。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何梁何利獎。
教學方面:主講過「金屬物理」、「相變與擴散」、「金屬物理研究方法」及「材料科學與工程方法論」等。
科研方面:自1948年至今,一直從事合金中相變的研究,首次發現並提出貝氏體切變機制,在鋼的過熱性能及合金鋼的貝氏體相變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發展成世界這一現象的主流學說,195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56年初主持籌建北京鋼鐵學院(現為北京科技大學)金屬(材料)物理專業及金屬(材料)物理化學專業,培養有關冶金金屬材料研究人才,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榮譽;1958~1964年間,積極為國家節約戰略金屬物資,開發國內急需的新材料制備工藝及質量研究(如:節約鎳鈷的電熱絲電熱材料、電表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鋼中的應用),接近當時世界先進水平,1964年獲全國新產品工藝獎;1977年以來,對微量元素對鋼的組織和性能影響及作用機理開展研究,1989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74年以來,開拓了探索作為人類歷史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對中華民族統一、生存和發展具有根本性作用的冶金的歷史研究(特別是生鐵及生鐵制鋼),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及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90年代,在中國科學院及國家教委的領導下,起草了原國家教委關於「超級鋼研究」的攀登B「國家重點科研」的論證(現已轉為973項目,任專家組顧問);而後把主要精力轉向另一個具有戰略性高度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工作,與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教委的科學家、教育家(如張光斗、張維、路甬祥、師昌緒院士)們一起共同探討面向21世紀的中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調研起草了中國科學院技術學部送李嵐清同志的專題報告,並於1996年承擔了國家教委「面向21世紀高等工程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中「材料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課題,同年在北京科技大學主持了冶金及材料工程拓寬專業的試點班,志在培養學生工程意識、自學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返回頂部
肖紀美 中國科學院院士
肖紀美,男,漢族,湖南省鳳凰縣人,生於1920年12月。材料科學家、金屬學專家和冶金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1948年2月赴美國留學。1949年1月獲美國密蘇里大學冶金工程碩士學位,1950年8月獲冶金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林登堡鋼鐵熱處理公司實習一年半,隨後在愛柯產品公司和美國坩堝鋼公司任研究冶金師五年半。1957年7月沖破美國政府的重重阻撓,回中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1957年 10月到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任教至今。先後任金屬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長、環境斷裂開放實驗室主任。1978年被聘為國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組和腐蝕科學學科組成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改稱院士)。1991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歷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第三、四屆理事長;中國金屬學會理事、材料科學學會理事長、榮譽會員;中國稀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顧問;並在中國兵工學會、中國航空學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所屬的材料專業委員會任職。1999年至2000年任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為中國博士後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貢獻。1977年至1986年先後獲得北京科技大學優秀教師,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冶金教育勞動模範稱號。 1989年國務院僑辦授予全國優秀歸僑稱號,中國科學院授予他對中國科學事業作出貢獻的榮譽章;1984和1991年,兩次當選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代表,1980年至1995年擔任國際性學術刊物「冶金學報」(Adta Metallurgica)及「冶金快報」(Scripta Metallurgica)的中國編輯;1999年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NACE)授予「資深會員」稱號。1996年國家科委和教委授予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學作者稱號,1977年至1999年,共獲得部級獎勵27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教學方面:40多年來,為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物理專業和材料物理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主講過「熱力學」、「金屬材料學」、「腐蝕金屬學」、「合金相理論」、「金屬物理」 、「斷裂力學」、「斷裂化學」、「金屬的韌性與韌化」、「合金能量學」、「材料學的方法論」等課程或講座,並應邀到20多個省市的50所大學及95個學術研究單位講學。先後12次應邀在國際專業學術會議上作大會特邀報告,並受邀到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等國講學,在國際材料界贏得了較高的學術聲譽。傳播材料學的知識方法,在國內材料學界有廣泛的影響。先後編寫教材,出版專著15部,共計560多萬字,其中《合金能量學》及《合金相及相變》分別於1988年及1992年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優秀教材;《材料的應用與發展》1990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並根據該書內容編導拍攝成20集電視科教片,已在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正式播放2次。1989年 3月,以師昌緒院士為組長的評審專家組認為:「這是中國電化教育領域的創舉,為幹部繼續教育作出了貢獻」、《材料學的方法論》1995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此外,他合作主編的《金屬腐蝕手冊》獲1991年華東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材料的表面與界面》及《中國稀土理論與應用研究》先後於1993年及1995年獲高教領域出版著作的優秀圖書獎。從1962年到現在先後培養博士及碩士研究生53名。
科研方面:從事金屬材料的基礎理論研究。早在50年代中期,對鉻錳氮奧氏體不銹鋼的相圖、相變和力學性能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首次提出了節鎳奧氏體不銹鋼基本成分設計和力學性能計算的新方法,獲得了美國專利;回國後,繼續深入研究節鎳不銹鋼和耐熱鋼的新鋼種。主要從事合金鋼、晶界吸附、脫溶沉澱、晶間腐蝕、應力腐蝕斷裂及氫致開裂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對中國鉻錳氮系不銹鋼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81~1985 年是國家科委兩個基礎研究重點項目:「金屬腐蝕機理研究」及「金屬材料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研究」的主持人,1986~1990年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金屬材料斷裂規律及機理研究」的負責人。1993~1997年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國家攀登計劃共同資助的「材料損傷、斷裂機理和宏微觀力學理論」重大項目的共同負責人。在進行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教學和科研過程中,十分重視對工程構件的斷裂分析和研究。1974~1985 年先後開展對中國冶金、機械、石油、化工、電力、建築、兵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工業部門13個項目工程材料與構件的斷裂分析和安全性評價,並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改進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材料與構件的斷裂方法,在國防工業學術會議上進行介紹,得到同行專家和工業部門的好評。1983年獲國防科工委及冶金部攻關成績優異獎。 1996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首次提出了「斷裂化學」這個分支學科,成為「斷裂力學」、「斷裂物理」、「後斷裂」學科的三大理論支柱之一,對發展斷裂力學理論和斷裂學科鞽雋酥匾
⑺ 中國科學家有誰
「科學家」沒有明確的所指。在中國,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是大多數人認可的科學家。
中科院院士名錄
數學物理學部
艾國祥 白以龍 陳彪 陳和生 陳佳洱 陳建生 陳木法 陳難先 陳式剛 陳永川
程開甲 崔向群 戴元本 丁偉岳 丁夏畦 鄂維南 范海福 方成 方守賢 馮端
甘子釗 高鴻鈞 葛墨林 龔昌德 谷超豪 郭柏靈 郭尚平 郝柏林 何祚庥 賀賢土
洪朝生 洪家興 胡和生 胡仁宇 黃潤乾 黃祖洽 霍裕平 姜伯駒 解思深 經福謙
鄺宇平 李安民 李邦河 李大潛 李德平 李方華 李家春 李家明 李惕碚 李蔭遠
李正武 林群 劉應明 龍以明 陸啟鏗 陸埮 羅俊 呂敏 馬大猷 馬志明
閔乃本 歐陽鍾燦 潘建偉 彭實戈 曲欽岳 沈文慶 沈學礎 石鍾慈 蘇定強 蘇肇冰
孫昌璞 孫義燧 湯定元 唐孝威 陶瑞寶 田剛 童秉綱 萬哲先 汪承灝 王鼎盛
王恩哥 王廣厚 王乃彥 王詩宬 王世績 王綬琯 王迅 王業寧 王元 王梓坤
魏寶文 文蘭 吳文俊 吳岳良 武向平 席南華 夏道行 冼鼎昌 謝家麟 邢定鈺
熊大閏 徐敘瑢 徐至展 嚴加安 楊福家 楊國楨 楊樂 楊應昌 葉朝輝 葉叔華
於淥 於敏 俞昌旋 袁亞湘 詹文龍 張殿琳 張恭慶 張涵信 張煥喬 張家鋁
張傑 張仁和 張淑儀 張維岩 張偉平 張裕恆 張肇西 張宗燁 章綜 趙光達
趙忠賢 鄭厚植 鄭曉靜 周光召 周恆 周又元 周毓麟 朱邦芬 鄒廣田
化學部
白春禮 包信和 蔡啟瑞 曹鏞 查全性 柴之芳 陳洪淵 陳家鏞 陳俊武 陳凱先
陳慶雲 陳小明 陳新滋 陳懿 程津培 程鎔時 戴立信 段雪 費維揚 馮守華
高鴻 高松 郭景坤 郭慕孫 何國鍾 何鳴元 洪茂椿 侯建國 胡宏紋 胡英
黃本立 黃春輝 黃量 黃乃正 黃維垣 黃志鏜 計亮年 江桂斌 江雷 江龍
江明 江元生 蔣錫夔 黎樂民 李燦 李洪鍾 李靜海 李亞棟 梁敬魁 林國強
林勵吾 劉若庄 劉有成 劉元方 劉忠范 盧佩章 陸婉珍 陸熙炎 麻生明 麥松威
閔恩澤 倪嘉纘 彭少逸 錢逸泰 任詠華 沙國河 申泮文 沈家驄 沈之荃 宋禮成
蘇鏘 孫家鍾 唐本忠 唐有祺 田禾 田昭武 田中群 佟振合 塗永強 萬惠霖
萬立駿 汪爾康 王方定 王佛松 王夔 吳奇 吳新濤 吳養潔 吳雲東 謝毓元
徐光憲 徐如人 徐僖 徐曉白 嚴純華 嚴東生 顏德岳 楊學明 楊玉良 姚建年
姚守拙 游效曾 余國琮 俞汝勤 袁承業 袁權 張存浩 張禮和 張俐娜 張乾二
張希 張玉奎 趙東元 趙進才 趙玉芬 鄭蘭蓀 支志明 周其鳳 周其林 周同惠
周維善 朱道本 朱起鶴 朱清時 卓仁禧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曹文宣 常文瑞 陳可冀 陳霖 陳潤生 陳文新 陳曉亞 陳宜瑜 陳宜張 陳竺
陳子元 鄧子新 段樹民 方精雲 方榮祥 葛均波 龔岳亭 郭愛克 韓濟生 韓啟德
賀福初 賀林 洪德元 洪國藩 洪孟民 侯凡凡 黃路生 蔣有緒 金國章 鞠躬
康樂 孔祥復 匡廷雲 李朝義 李季倫 李家洋 李林 李振聲 梁棟材 梁智仁
林鴻宣 林其誰 劉建康 劉瑞玉 劉新垣 劉以訓 劉允怡 盧永根 陸士新 毛江森
孟安明 裴鋼 戚正武 強伯勤 饒子和 尚永豐 沈善炯 沈岩 沈允鋼 沈自尹
施教耐 施蘊渝 石元春 舒紅兵 蘇國輝 隋森芳 孫大業 孫漢董 孫曼霽 孫儒泳
唐崇惕 唐守正 田波 童坦君 汪忠鎬 王大成 王恩多 王世真 王文采 王正敏
王志新 王志珍 魏江春 魏於全 吳常信 吳建屏 吳孟超 吳旻 吳征鎰 吳祖澤
武維華 謝華安 謝聯輝 許智宏 薛社普 楊福愉 楊煥明 楊雄里 姚開泰 葉玉如
尹文英 印象初 曾益新 曾毅 翟中和 張春霆 張明傑 張啟發 張樹政 張新時
張學敏 張亞平 張永蓮 張友尚 趙爾宓 趙國屏 趙進東 趙玉沛 鄭光美 鄭國錩
鄭儒永 鄭守儀 周俊 朱玉賢 朱兆良 朱作言 庄巧生 庄文穎
地學部
安芷生 常印佛 巢紀平 陳俊勇 陳夢熊 陳旭 陳顒 陳運泰 程國棟 丑紀范
戴金星 鄧起東 丁國瑜 丁仲禮 馮士筰 符淙斌 傅伯傑 傅家謨 高俊 高山
龔健雅 郭華東 郭令智 侯仁之 胡敦欣 黃榮輝 賈承造 焦念志 金振民 李崇銀
李德仁 李德生 李吉均 李曙光 李廷棟 李小文 林學鈺 劉寶珺 劉昌明 劉叢強
劉光鼎 劉嘉麒 劉振興 陸大道 呂達仁 馬瑾 馬宗晉 莫宣學 穆穆 歐陽自遠
秦大河 秦蘊珊 邱占祥 任紀舜 戎嘉余 沈其韓 石廣玉 石耀霖 舒德干 蘇紀蘭
孫鴻烈 孫樞 陶詩言 陶澍 滕吉文 田在藝 童慶禧 塗傳詒 萬衛星 汪集暘
汪品先 王德滋 王水 王鐵冠 王穎 魏奉思 文聖常 吳國雄 吳新智 伍榮生
肖序常 謝學錦 徐冠華 徐世浙 許厚澤 許志琴 薛禹群 楊文采 楊元喜 姚檀棟
姚振興 葉大年 葉篤正 葉嘉安 殷鴻福 於崇文 袁道先 曾慶存 曾融生 翟明國
翟裕生 張本仁 張國偉 張經 張彌曼 張彭熹 張宗祜 趙柏林 趙鵬大 趙其國
鄭度 鄭永飛 鍾大賚 周衛健 周秀驥 周志炎 周忠和 朱日祥 朱顯謨
信息技術科學部
包為民 保錚 陳定昌 陳桂林 陳國良 陳翰馥 陳俊亮 陳星弼 陳星旦 褚君浩
戴汝為 董韞美 干福熹 郭光燦 郭雷 何積豐 侯朝煥 侯洵 懷進鵬 黃宏嘉
黃琳 黃民強 黃維 簡水生 金亞秋 匡定波 雷嘯霖 李啟虎 李樹深 李未
李衍達 梁思禮 林惠民 林為干 林尊琪 劉國治 劉盛綱 劉頌豪 劉永坦 陸汝鈐
陸元九 梅宏 母國光 彭堃墀 秦國剛 闕端麟 沈緒榜 宋健 孫鍾秀 王家騏
王啟明 王守覺 王守武 王圩 王陽元 王育竹 王越 王占國 王之江 吳德馨
吳宏鑫 吳培亨 吳一戎 夏建白 夏培肅 徐宗本 許寧生 薛永祺 楊芙清 楊學軍
姚建銓 張鈸 張景中 張嗣瀛 張效祥 張煦 鄭建華 鄭耀宗 鄭有炓 周炳琨
周巢塵 周興銘 朱中梁
技術科學部
蔡其鞏 蔡睿賢 曹楚南 曹春曉 陳創天 陳達 陳能寬 陳學俊 陳祖煜 程耿東
程時傑 都有為 范守善 高鎮同 葛昌純 顧秉林 顧誦芬 顧逸東 過增元 韓禎祥
胡海岩 胡文瑞 胡聿賢 黃克智 姜中宏 金展鵬 柯俊 賴遠明 李濟生 李敏華
李述湯 李天 李依依 林秉南 林皋 劉寶鏞 劉廣均 劉竹生 柳百新 盧柯
盧強 路甬祥 雒建斌 閔桂榮 南策文 歐陽予 潘際鑾 潘家錚 彭一剛 齊康
邱大洪 任露泉 任新民 申長雨 沈保根 沈志雲 師昌緒 宋家樹 宋玉泉 宋振騏
孫家棟 孫鈞 唐叔賢 陶文銓 屠守鍔 汪耕 王補宣 王崇愚 王大中 王淀佐
王光謙 王克明 王立鼎 王希季 王錫凡 王曦 王自強 魏炳波 魏壽昆 溫詩鑄
聞邦椿 吳承康 吳良鏞 吳碩賢 伍小平 肖紀美 謝光選 邢球痕 熊有倫 徐采棟
徐建中 徐性初 徐祖耀 許學彥 薛其坤 嚴陸光 顏鳴皋 楊叔子 楊衛 楊槱
姚熹 葉恆強 葉培建 於起峰 余夢倫 俞鴻儒 翟婉明 張楚漢 張光斗 張統一
張興鈐 張佑啟 張澤 趙淳生 鄭平 鄭時齡 鄭哲敏 鍾萬勰 鍾香崇 周干峙
周國治 周孝信 周堯和 周遠 朱荻 朱靜 朱森元 朱位秋 祝世寧 庄逢辰
鄒世昌
中國工程院院士名錄(全體院士名單(776人))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11人)
艾興陳福田陳懋章陳士櫓陳一堅陳予恕崔國良丁衡高丁榮軍董春鵬
杜善義段正澄朵英賢範本堯馮培德甘曉華高伯龍高金吉顧國彪顧誦芬
管德關傑關橋郭重慶郭東明郭孔輝何友聲胡正寰黃崇祺黃瑞松
黃文虎黃先祥黃旭華金東寒樂嘉陵李椿萱李鶴林李鴻志李明李培根
李釗梁晉才林尚揚林忠欽林宗虎柳百成劉大響劉連元劉人懷劉怡昕
劉永才劉友梅龍樂豪盧秉恆路甬祥陸元九馬偉明孟執中閔桂榮潘健生
潘鏡芙戚發軔錢清泉饒芳權阮雪榆沈聞孫沈志雲石屏宋文驄蘇哲子
孫敬良譚建榮唐長紅唐任遠塗銘旌屠善澄王浚汪順亭王興治王永志
汪槱生王玉明王哲榮溫俊峰吳有生謝友柏徐濱士徐德民徐志磊楊鳳田
楊紹卿楊士莪尹澤勇於本水臧克茂曾廣商張炳炎張福澤張貴田張金麟
張立同(女)趙煦張彥仲鍾掘(女)鍾群鵬鍾志華周濟 周勤之朱能鴻朱英富
朱英浩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10人)
賁德蔡鶴皋蔡吉人柴天佑陳鯨陳敬熊陳俊亮陳良惠陳志傑陳左寧(女)
戴浩鄧中翰段寶岩范滇元方濱興方家熊封錫盛高潔高文龔惠興
宮先儀龔知本郭桂蓉何德全何新貴胡光鎮胡啟恆(女) 黃培康姜景山姜文漢
金國藩金怡濂李伯虎李德仁李德毅李國傑李樂民李三立李天初李同保
李幼平梁駿吾林祥棣林永年凌永順劉玠劉尚合劉永坦劉韻潔陸建勛
盧錫城呂躍廣馬遠良毛二可倪光南牛憨笨潘君驊潘雲鶴沈昌祥宋健
蘇君紅孫家廣孫優賢孫玉孫忠良童志鵬汪成為王任享王天然王小謨
王越王子才韋鈺(女) 魏正耀魏子卿吳澄鄔賀銓鄔江興吳曼青吳佑壽
吳祖塏吾守爾斯拉木 許居衍徐揚生徐元森許祖彥薛鳴球楊士中姚駿恩葉銘漢
葉尚福葉聲華俞大光於全張光義張履謙張明高張乃通張錫祥張堯學
張鍾華趙伊趙梓森鄭南寧鍾山周立偉周壽桓周仲義朱高峰庄松林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8人)
才鴻年曹湘洪陳丙珍(女)陳景 陳立泉陳清如陳祥寶陳蘊博崔昆 戴永年
丁傳賢傅恆志付賢智干勇高從堦顧真安關興亞何季麟侯芙生胡永康
胡壯麒黃伯雲姜德生江東亮金涌柯偉李大東李東英李冠興李恆德
李俊賢李龍土李言榮李正邦李正名劉伯里劉炯天劉業翔陸鍾武毛炳權
閔恩澤歐陽平凱錢旭紅邱定蕃邱冠周桑鳳亭沈德忠沈寅初師昌緒舒興田
孫傳堯譚天偉唐明述屠海令王淀佐王國棟王海舟王靜康(女)汪燮卿汪旭光
王一德王澤山王震西魏可鎂翁宇慶武勝吳慰祖吳以成徐承恩徐德龍
徐更光徐惠彬徐匡迪徐南平薛群基嚴東生楊啟業殷國茂殷瑞鈺余永富
袁晴棠(女) 袁渭康曾蘇民張國成張生勇張壽榮張文海張興棟張耀明趙連城
趙振業周光耀周克崧周廉周玉朱永濬鄒競(女)左鐵鏞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02人)
安繼剛陳清泉岑可法常印佛陳念念陳森玉陳毓川杜祥琬多吉樊明武
范維澄范維唐傅依備古德生顧金才顧心懌韓大匡韓英鐸何多慧何繼善
洪伯潛胡見義胡思得黃其勵蔣洪德金慶煥康玉柱雷清泉李立浧李慶忠
李曉紅李焯芬梁維燕劉寶琛劉廣志羅平亞馬永生毛用澤倪維斗潘垣
潘自強裴榮富彭士祿彭蘇萍彭先覺錢皋韻錢鳴高錢紹鈞喬登江秦裕琨
邱愛慈(女) 邱中建阮可強沈國榮沈忠厚蘇萬華蘇義腦孫承緯孫龍德孫玉發
唐西生湯中立童曉光萬元熙王德民王思敬王仲奇聞雪友翁史烈鮮學福
謝和平謝克昌徐大懋徐銤許紹燮薛禹勝楊奇遜楊裕生葉奇蓁衣寶廉
於俊崇於潤滄余貽鑫袁亮袁士義岳光溪曾恆一翟光明張光斗張鐵崗
張信威張勇傳張玉卓張宗祜趙文津趙憲庚鄭健超鄭綿平周邦新周世寧
周守為周永茂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104人)
曹楚生陳厚群陳吉余陳肇元陳志愷程泰寧崔俊芝崔愷戴復東董石麟
范立礎方秦漢馮叔瑜傅熹年葛修潤龔曉南關肇鄴韓其為何華武何鏡堂
黃衛黃熙齡江歡成江億雷志棟李道增李圭白李建成李玶李猷
梁文灝梁應辰廖振鵬林俊德林元培劉建航劉加平劉經南劉先林龍馭球
盧耀如羅紹基呂志濤馬國馨馬洪琪馬克儉茆智孟兆禎繆昌文寧津生
歐進萍潘家錚錢七虎錢正英(女) 秦順全任南琪容柏生沙慶林沈世釗沈祖炎
施仲衡孫偉(女) 譚靖夷王超王光遠王浩王家耀王景全王夢恕王瑞珠
王小東魏敦山文伏波吳良鏞吳中如項海帆謝禮立謝世楞許其鳳楊秀敏
楊永斌葉可明曾慶元張超然張建雲張傑張錦秋(女) 張蔚榛張祖勛趙國藩
鄭皆連鄭守仁鄭穎人鄭哲敏鍾登華鍾訓正周豐峻周福霖周干峙周鏡
周君亮周緒紅朱伯芳鄒德慈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44人)
蔡道基陳克復陳聯壽丁德文丁一匯段寧方國洪郝吉明侯保榮侯立安
季國標蔣士成金鑒明金翔龍李澤椿劉鴻亮倫世儀孟偉潘德爐龐國芳
錢易(女) 瞿金平曲久輝任陣海石碧孫寶國孫晉良孫鐵珩湯鴻霄唐孝炎(女)
王如松王文興魏復盛謝劍平許健民徐祥德姚穆郁銘芳袁業立張全興
張懿(女) 周國泰周翔(女) 朱尊權
農業學部(74人)
陳煥春陳劍平陳俊愉陳溫福陳宗懋程順和戴景瑞鄧秀新范雲六(女) 方智遠
馮宗煒傅廷棟蓋鈞鎰官春雲管華詩郭予元侯鋒蔣亦元康紹忠雷霽霖
李堅李寧李佩成李文華李玉林浩然劉大鈞劉守仁劉興土劉秀梵
劉旭劉筠盧良恕羅錫文馬建章麥康森南志標任繼周榮廷昭山侖
沈國舫沈榮顯石元春石玉林束懷瑞宋湛謙孫九林唐啟升汪懋華王明庥
吳孔明吳明珠(女) 夏咸柱向仲懷辛世文熊遠著旭日干徐洵(女) 顏龍安尹偉倫
喻樹迅余松烈於振文袁隆平曾德超曾士邁張福綏張改平張齊生張子儀
趙法箴周開達朱英國朱有勇
醫葯衛生學部(114人)
安靜嫻(女) 巴德年曹雪濤陳灝珠陳洪鐸陳冀勝陳君石陳賽娟(女) 陳香美(女) 陳亞珠(女)
陳肇隆陳志南程京程莘農程書鈞程天民池志強叢斌戴尅戎丁健
樊代明範上達付小兵高潤霖葛寶豐顧健人顧玉東郭應祿郝希山洪濤
侯惠民侯雲德胡亞美(女) 胡之璧(女) 黃志強郎景和李春岩李大鵬黎介壽李蘭娟(女)
李連達李瑞麟李載平廖萬清劉昌孝劉德培劉彤華(女) 劉耀劉玉清劉志紅(女)
陸道培盧世璧彭司勛秦伯益邱貴興邱蔚六阮長耿桑國衛沈倍奮(女) 沈家祥
沈漁邨(女) 沈祖堯盛志勇石學敏史軼蘩(女) 孫燕唐希燦湯釗猷王紅陽(女) 王琳芳(女)
王澍寰王威琪王學浩王永炎王正國王振義王忠誠聞玉梅(女) 翁心植吳德昌
吳天一吳咸中吳以嶺夏家輝項坤三肖碧蓮(女) 肖培根謝立信徐建國楊寶峰
楊勝利姚新生於德泉於金明俞夢孫俞永新袁國勇曾溢滔詹啟敏張伯禮
張滌生張金哲張心湜張運趙鎧甄永蘇鄭樹森鍾南山鍾世鎮周宏灝
周後元周良輔朱曉東庄輝
工程管理學部(47人,其中28 人為跨學部院士)
巴德年陳清泉程天民杜祥琬傅志寰郭重慶郭桂蓉何繼善胡文瑞蔣士成
金鑒明李東英李京文劉德培劉玠劉人懷劉源張盧良恕陸佑楣欒恩傑
羅紹基潘家錚錢七虎饒芳權沈榮駿孫永福王安王基銘王禮恆王隴德
汪應洛王玉普王眾托徐濱士徐匡迪許慶瑞徐壽波葉可明殷瑞鈺袁晴棠(女)
翟光明張壽榮趙曉哲鄭靜晨鄭南寧朱高峰朱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