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聚乙烯復合材料
㈠ 塑料屬於高分子材料么據我了解,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這些,還有什
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ar material,以高分子化合物為基礎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對分子質量較高的化合物構成的材料,包括橡膠、塑料、纖維、塗料、膠粘劑和高分子基復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體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塑料的分類
一、按使用特性分類
根據名種塑料不同的使用特性,通常將塑料分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種塑料三種類型。 ①通用塑料 一般是指產量大、用途廣、成型性好、價格便宜的塑料。通用塑料有五大品種,即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及丙烯青—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它們都是熱塑性塑料。 ②工程塑料 一般指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高、低溫性能,尺寸穩定性較好,可以用作工程結構的塑料,如聚醯胺、聚碸等。工程塑料在工程塑料中又將其分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種工程塑料兩大類。 通用工程塑料包括:聚醯胺、聚甲醛、聚碳酸酯、改性聚苯醚、熱塑性聚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戊烯聚合物、乙烯醇共聚物等。 特種工程塑料又有交聯型的非交聯型之分。交聯型的有:聚氨基雙馬來醯胺、聚三嗪、交聯聚醯亞胺、耐熱環氧樹指等。非交聯型的有:聚碸、聚醚碸、聚苯硫醚、聚醯亞胺、聚醚醚酮(PEEK)等 ③特種塑料 一般是指具有特種功能,可用於航空、航天等特殊應用領域的塑料。如氟塑料和有機硅具有突出的耐高溫、自潤滑等特殊功用,增強塑料和泡沫塑料具有高強度、高緩沖性等特殊性能,這些塑料都屬於特種塑料的范疇。 a.強塑料: 增強塑料原料在外形上可分為粒狀(如鈣塑增強塑料)、纖維狀(如玻璃纖維或玻璃布增強塑料)、片狀(如雲母增強塑料)三種。按材質可分為布基增強塑料(如碎布增強或石棉增強塑料)、無機礦物填充塑料(如石英或雲母填充塑料)、纖維增強塑料(如碳纖維增強塑料)三種。 b.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可以分為硬質、半硬質和軟質泡沫塑料三種。硬質泡沫塑料沒有柔韌性,壓縮硬度很大,只有達到一定應力值才產生變形,應力解除後不能恢復原狀;軟質泡沫塑料富有柔韌性,壓縮硬度很小,很容易變形,應力解除後能恢復原狀,殘余變形較小;半硬質泡沫塑料的柔韌性和其他性能介於硬質與軟質泡沫塑料之間。
二、按理化特性分類
根據各種塑料不同的理化特性,可以把塑料分為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料性塑料兩種類型。 (1)熱塑料性塑料 熱塑性塑料(Thermo plastics ):指加熱後會熔化,可流動至模具冷卻後成型,再加熱後又會熔化的塑料;即可運用加熱及冷卻,使其產生可逆變化(液態←→固態),是所謂的物理變化。通用的熱塑性塑料其連續的使用溫度在100℃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並稱為四大通用塑料。 熱塑料性塑料又分烴類、含極性基因的乙烯基類、工程類、纖維素類等多種類型。受熱時變軟,冷卻時變硬,能反復軟化和硬化並保持一定的形狀。可溶於一定的溶劑,具有可熔可溶的性質。熱塑性塑料具有優良的電絕緣性,特別是聚四氟乙烯(PTFE)、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都具有極低的介電常數和介質損耗,宜於作高頻和高電壓絕緣材料。熱塑性塑料易於成型加工,但耐熱性較低,易於蠕變,其蠕變程度隨承受負荷、環境溫度、溶劑、濕度而變化。為了克服熱塑性塑料的這些弱點,滿足在空間技術、新能源開發等領域應用的需要,各國都在開發可熔融成型的耐熱性樹脂,如聚醚醚酮(PEEK)、聚醚碸(PES)、聚芳碸(PASU)、聚苯硫醚(PPS)等。以它們作為基體樹脂的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力學性能和耐化學腐蝕性,能熱成型和焊接,層間剪切強度比環氧樹脂好。如用聚醚醚酮作為基體樹脂與碳纖維製成復合材料,耐疲勞性超過環氧/碳纖維。它的耐沖擊性好,在室溫下具有良好的耐蠕變性,加工性好,可在240~270℃連續使用,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耐高溫絕緣材料。用聚醚碸作為基體樹脂與碳纖維製成的復合材料在 200℃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在-100℃尚能保持良好的耐沖擊性;無毒,不燃,發煙最少,耐輻射性好,預期可用它作航天飛船的關鍵部件,還可模塑加工成雷達天線罩等。 甲醛交聯型塑料包括酚醛塑料、氨基塑料(如脲-甲醛-三聚氰胺-甲醛等)。塑料薄膜其他交聯型塑料包括不飽和聚酯、環氧樹脂、鄰苯二甲二烯丙酯樹脂等。 (2)熱固性塑料 熱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熱或其他條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如酚醛塑料、環氧塑料等。熱固性塑料又分甲醛交聯型和其他交聯型兩種類型。熱加工成型後形成具有不熔不溶的固化物,其樹脂分子由線型結構交聯成網狀結構。再加強熱則會分解破壞。典型的熱固性塑料有酚醛、環氧、氨基、不飽和聚酯、呋喃、聚硅醚等材料,還有較新的聚苯二甲酸二丙烯酯塑料等。它們具有耐熱性高、受熱不易變形等優點。缺點是機械強度一般不高,但可以通過添加填料,製成層壓材料或模壓材料來提高其機械強度。 以酚醛樹脂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熱固性塑料,如酚醛模壓塑料(俗稱電木),具有堅固耐用、尺寸穩定、耐除強鹼外的其他化學物質作用等特點。可根據不同用途和要求,加入各種填料和添加劑。如要求高絕緣性能的品種,可採用雲母或玻璃纖維為填料;如要耐熱的品種,可採用石棉或其他耐熱填料;如要求抗震的品種,可採用各種適當的纖維或橡膠為填料及一些增韌劑以製成高韌性材料。此外還可以採用苯胺、環氧、聚氯乙烯、聚醯胺、聚乙烯醇縮醛等改性的酚醛樹脂以滿足不同用途的要求。用酚醛樹脂還可以製成酚醛層壓板,其特點是機械強度高,電性能良好,耐腐蝕,易於加工,廣泛應用於低壓電工設備。 氨基塑料有脲甲醛、三聚氰胺甲醛、脲素三聚氰胺甲醛等。它們具有質地堅硬、耐刮痕、無色、半透明等優點,加入色料可製成彩色鮮艷的製品,俗稱電玉。由於它耐油,不受弱鹼和有機溶劑的影響(但不耐酸),可在70℃下長期使用,短期可耐110~120℃,可用於電工製品。三聚氰胺甲醛塑料比脲甲醛塑料硬度高,有更好的耐水、耐熱、耐電弧性,可作耐電弧絕緣材料。 以環氧樹脂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熱固性塑料品種很多,其中以雙酚A型環氧樹脂為基材的約佔90%。它具有優良的粘接性、電絕緣性、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收縮率和吸水率小,機械強度好等特點。 不飽和聚酯和環氧樹脂都可以製成玻璃鋼,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如不飽和聚酯的玻璃鋼,其機械性能良好,密度小(只有鋼的1/5至1/4,鋁的1/2),易於加工成各種電器零件。以苯二甲酸二丙烯酯樹脂製成的塑料的電性能和機械性能均優於酚醛和氨基熱固性塑料。它吸濕性小,製品尺寸穩定,成型性能好,耐酸鹼及沸水和一些有機溶劑。模塑料適於製造結構復雜的、既耐溫又有高絕緣性的零件。一般可在-60~180℃的溫度范圍長期使用,耐熱等級可達F級到H級,比酚醛和氨基塑料的耐熱性都高。 聚硅醚結構形式的有機硅塑料在電子、電工技術中的應用較多。有機硅層壓塑料多以玻璃布為補強材料;有機硅模壓塑料多以玻璃纖維和石棉為填料,用以製造耐高溫、高頻或潛水電機、電器、電子設備的零部件等。這類塑料的特點是介電常數和tgδ值較小,受頻率影響小,用於電工和電子工業中耐電暈和電弧,即使放電引起分解,產物是二氧化硅而不是能導電的碳黑。這類材料有突出的耐熱性,可以在250℃連續使用。聚硅醚的主要缺點是機械強度低,膠粘性小,耐油性差。已開發出許多改性有機硅聚合物,例如聚酯改性有機硅塑料等在電工技術上得到應用。有的塑料既是熱塑性又是熱固性的塑料。例如聚氯乙烯,一般為熱塑性塑料,日本已研製出一種新型液態聚氯乙烯是熱固性的,模塑溫度為60~140℃;美國一種叫倫德克斯的塑料,既有熱塑性加工的特徵,又有熱固性塑料的物理性能。 ①烴類塑料。屬非極性塑料,具有結晶性和非結晶性之分,結晶性烴類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等,非結晶性烴類塑料包括聚苯乙等。 ②含極性基因的乙烯基類塑料。除氟塑料外,大多數是非結晶型的透明體,包括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醋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類單體大多數可以採用游離基型催化劑進行聚合。 ③熱塑性工程塑料。主要包括聚甲醛、聚醯胺、聚碳酸酯、ABS、聚苯醚、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碸、聚醚碸、聚醯亞胺、聚苯硫醚等。聚四氟乙烯。改性聚丙烯等也包括在這個范圍內。 ④熱塑性纖維素類塑料。主要包括醋酸纖維素、醋酸丁酸纖維素、塞璐珞、玻璃紙等。 三、按加工方法分類 根據各種塑料不同的成型方法,可以分為膜壓、層壓、注射、擠出、吹塑、澆鑄塑料和反應注射塑料等多種類型。 膜壓塑料多為物性的加工性能與一般固性塑料相類似的塑料;層壓塑料是指浸有樹脂的纖維織物,經疊合、熱壓而結合成為整體的材料;注射、擠出和吹塑多為物性和加工性能與一般熱塑性塑料相類似的塑料;澆鑄塑料是指能在無壓或稍加壓力的情況下,傾注於模具中能硬化成一定形狀製品的液態樹脂混合料,如MC尼龍等;反應注射塑料是用液態原材料,加壓注入膜腔內,使其反應固化成一定形狀製品的塑料,如聚氨酯等。
㈡ 塑料屬於有機高分子材料還是復合材料
A、塑料屬於有機高分子材料,故選項說法正確.
B、玻璃是石灰、砂子等回物質在高溫生答成的硅酸鹽,是無機非金屬材料,故選項說法錯誤.
C、玻璃鋼是玻璃纖維與合成材料復合而成的一種特殊材料,屬於復合材料,故選項說法錯誤.
D、棉花屬於天然材料,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㈢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料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1)交通運輸。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料製造的導軌、傳送裝置滑塊座、固定板等,比原先採版用金屬材料的權使用壽命提高10~50倍。
(2)包裝容器和管道。大型包裝容器如貯水桶、開式罐、內襯罐、汽油箱、浮桶以及用於太陽能設備的溫水箱等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應用的廣泛領域。
(3)機械零件。主要利用其耐磨性,在紡織機械中用於投梭器、打梭棒、齒輪、連接器、掃花桿、緩沖塊及偏心塊等,在造紙機械中用於水箱蓋板、刮水器、壓密件、接頭及密封軸桿等。
(4)醫用材料。利用其生理相容性好和耐腐蝕好的優點,用於心臟瓣膜、矯形外科零件及人
㈣ 有哪位達達知道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 可以做哪些復合材料
春秋戰國分界線春秋(前770-前476)戰國(前475-前221)。一般史學界以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為春秋戰國分界線。關於春秋戰國斷代,歷來說法不一:或以《春秋》絕筆之年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為戰國始年,或以周貞定王元年(前468年)得名由來春秋戰國來源於春秋和戰國兩部分,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據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的解釋,春秋意指春去秋來,以編年體形式記錄史實。而戰國的來源是《戰國策》,是國別體的史書,作者是西漢的劉向。2時期背景編輯 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政治和社會背景春秋戰國勢力圖作為對公元前221年之前的先秦史有意義的認識理解,我們必須從廣義上對周代(傳統時期為公元前1122—前256年)出現的政治和社會形勢進行了解。在那個時代最後兩三個世紀的動盪對漢民族許多形形色色的變化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當周王室推翻商朝時(可能約在公元前1025年,而不是傳統的公元前1122年),新統治者將征服的土地分封給王室成員、緊密盟友和原商朝統治者的後裔,以及一些獲準保持原來土地的地方豪強。這樣,中華世界就被分成大批政治實體;據認為,在周代的春秋時期(公元前722—前481年)已有約170個政治實體。當然,其中絕大部分是非常小的,它們在內部分成采邑,又被分給每個統治家族的親戚或官員。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戰爭連綿不斷,許多諸侯國被消滅,或者其面積大為縮小,所以當周代的下一個分期戰國(公元前403—前221年)來臨時,只剩下了七個大國。七國中包括遠處華夏大家庭極西端的秦,但不包括周王室本身。當公元前770年一次夷狄的進攻迫使周王室放棄今西安(在陝西)附近的西都,而在今洛陽(河南)附近建立新都,也就是東部的都城重立王室(其疆域及重要性均遠不如前)時,它已經喪失了一度行使的大部分政治權力。這些諸侯國到了戰國初期已經變成了完全獨立的國家。政治變化 在周朝創立時的貴族成了世襲的統治家族的創始人,它們隨著時間的消逝,日益脫離了周統治者的羈絆。特別在公元前770年周被迫從西往東遷移後,它的統治者們終於被它以前的屬國所漠視,甚至實際上被遺忘了。因此,公元前256年秦最後滅周已不再有很大的政治意義。在那個時候以前,原來受周朝領導的諸侯國早已發展成為不同程度地具有共同語言和文化的獨立國家了,但它們之間互設軍事和關卡的壁壘,隨時准備搞縱橫捭闔,時而進行戰爭,時而議和。西周等級示意圖同時,在各個國家內部,有幾國政權日益集中,損害了臣屬於它們的世襲的土地擁有者和官員的利益。其主要方法是把國土組合成名為郡、縣的新行政單位。這類單位通常由該國中央政府任命和支付俸祿的郡守和縣令分別管理,郡守和縣令對中央政府負責;他們的職位一般也不是世襲的。開始時這個制度可能是為管理新殖民的或從別國新奪取的土地而設置。但是逐漸地,它可能終於用於國內封地擁有者的土地,他們的權力和財富因而受到了限制。縣是這兩種單位中較早的一種,它最早出現於公元前688年的秦國。但是有理由對這個時間提出疑問和認為這種行政實體實際上可能發端於南方的楚國,在那裡縣肯定在公元前598年被提到,可以想像,它可能早已存在了。郡遠比縣晚,最早的材料提到它出現於公元前400年前後的魏國。郡有軍事淵源,這與縣相比要明顯得多,它使新獲得的邊境土地置於國家的中央控制之下;而在很多情況下,縣似乎由世襲的地方行政長官控制。在一開始,郡被認為不如縣重要,因為它地處邊陲;但果真如此的話,情況很快逆轉。縣終於形成了從屬於郡的一級行政單位。到周的最後一個世紀,一個郡可以劃分為一個到二十幾個縣。郡縣制對秦帝國和後世歷史的重要意義將在下面討論。技術變化 當前考古學界認為,中國開始使用鐵的時間不會晚於公元前7世紀,或者甚至不會晚於公元前6世紀。在文獻記載中,最早的材料見之於《左傳》,此書記載公元前513年晉國鑄刑法於一套鐵鼎之上。從戰國時代的墓葬中發掘出來的兵器、農具和器皿都是鐵制的,許多學者認為這幾個世紀農業產量已經增加,正在發展的冶鐵技術很可能是一個因素。其他的因素大概是,日益擴大地採用了灌溉和排水的技術和肥料,特別是耕種大片新的土地。可是,不應把這些及其他的技術改進的效果估計過高。在整個戰國時期,鐵相對地說依然是很少的,當時的鐵常常是鑄鐵,而不是鍛造的,因此比較軟而脆。許多工具繼續用青銅、石塊、木料或貝殼製成。此外,改進的農業技術的某些重要方面特別難以估量和確定其時間。因此,關於畜拉犁在何時開始取代遠為原始但顯然長期沿用的鋤耕的問題,引起了很大的論戰。根據極為不足的證據,中國的學者各自把拖拉犁的開始使用定在公元前400年,直到此前的一個或兩個世紀,甚至定在周代以前。文獻中最早的明確的材料,其時間只能定在漢代(約公元前90年或85年)——不過這個材料表明有一段相當長的較早的發展時期。人口變化 農業的改進很可能伴隨著人口的增長,盡管同時戰爭加劇了。在戰國時期,城市似乎大為增加,而且規模擴大,設計也復雜了。幾個跡象之一,如考古發掘所顯示的,是它們的幾段城牆相當長。但是這里所提到的證據又是分散的,遠不能提供具體人口的近似數字。一個例外是,有一文獻材料假定,齊國國都的人口為35萬,此數是浮誇的,不能認真考慮,盡管有的學者已經利用了這個材料。(附錄3將討論這個數字及其他有問題的統計數。)軍事變化 戰國時期的史料給人的最突出的印象是,戰爭日益加劇。所以許綽雲編寫的統計材料乍一看顯得令人吃驚:根據這項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沒有戰爭,而在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沒有戰爭的年份不少於89年。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主觀的印象比用統計學來衡量更有意義,因為後一種方法掩蓋了一個事實,即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相比,戰爭雖然更加頻繁,同時有更多的國家捲入,但規模要小得多,時間較短,也不那麼激烈。戰國時期的軍事形勢春秋時期的戰事是由駕戰車的貴族所支配,他們根據騎兵的規則交戰,對他們來說,威信和「面子」更重於實際所得。戰國時期的戰事由職業的將領所支配,他們為僱傭他們的任何國家拚死作戰,爭奪領土和資源。戰車的作用(在不規則的地形中戰車總是難以駕駛的)大為降低,而群體步兵的作用則相應地提高了。在公元前4世紀末,中國人(特別是公元前307年的趙國)從亞洲腹地騎馬的游牧民族那裡學會了作為步兵的一個重要補充手段的騎射術。很可能約在同一時期,中國人發明了弩,在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期中,它一直是一種主要的兵器。軍事技術的其他進展包括與攻防有城牆的城池有關的那些戰術改進。從計量的方面說,出現了關於戰國時期後期軍隊規模報道的可信性的問題。所產生的一個類似的問題與大戰的傷亡數有關。在附錄3中,對這兩個問題都要作更詳細的討論。行政變化 在秦和幾個同時代的諸侯國中,與上面提到的政治變化同時出現的是一種朝著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機構發展的趨勢。擔任的職務日益職業化和專業化——總之,這種官僚管理形式的發展趨勢將成為中華帝國的最突出的特徵。一個重大的發展是種種計量方法的採用,諸如保持人口和稅賦的簿冊、莊稼收成的統計,等等。秦使用這些技術的情況將在下面屢次提到。另一個重要的制度革新是採用成文的法典化法律。這種法律日益代替了傳統和主要是不成文的、但被默認的那些稱之為「禮」(此字有不同的解釋,如「傳統習俗」、「禮貌行為的通例」、「禮儀儀式」等)的習慣行為的准則。最早的一個確鑿無疑的例子是公元前536年鄭國把刑書刻在一套青銅鼎上。在公元前513、501年及以後的年代,有的國家採取了類似的步驟;在秦國,法典化的主要工作是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秦孝公及其顧問商鞅時期進行的。從「刑書」一詞的字面看,這些法律主要是刑事性質的。並非所有國家都頒布過這些法律,這些法律也不是同樣地施行於各階層的人民。但是,它們的出現,與其他行政變化一起,在創建一個官僚帝國的逐漸加快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主張朝這個方向變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後世稱之為法家,而秦全心全意地採納這些思想和方法的行動無疑是它能夠從諸侯國向帝國發展的主要原因。
㈤ 塑料復合材料,塑料高分子材料對人體的危害
趕快辭職!!!
我也辭職了.
㈥ 什麼是復合材料 像聚乙烯這樣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么
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材料,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在宏觀上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聚乙烯是由乙烯聚合而成,不是復合材料。
㈦ 塑料是復合材料還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A、塑料屬於有機高分子材料,故選項說法正確. B、玻璃是石灰、砂子等物質在高溫版生成的硅酸鹽,權是無機非金屬材料,故選項說法錯誤. C、玻璃鋼是玻璃纖維與合成材料復而成的一種特殊材料,屬於復合材料,故選項說法錯誤. D、棉花屬於天然材料,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㈧ 什麼是復合材料,什麼是高分子材料
1 復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多種性質不同的材料通過物理和化學復合,組成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態結構的材料。該類材料不僅性能優於組成中的任意一個單獨的材料,而且還可具有組分單獨不具有的獨特性能。
復合材料按用途主要可分為結構復合材料和功能復合材料兩大類。結構復合材料主要作為承力結構使用的材料,由能承受載荷的增強體組元(如玻璃、陶瓷、碳素、高聚物、金屬、天然纖維、織物、晶須、片材和顆粒等)與能聯結增強體成為整體材料同時又起傳力作用的基體組元(如樹脂、金屬、陶瓷、玻璃、碳和水泥等)構成。結構材料通常按基體的不同分為聚合物基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碳基復合材料和水泥基復合材料等。功能材料是指除力學性能以外還提供其它物理、化學、生物等性能的復合材料。包括壓電、導電、雷達隱身、永磁、光致變色、吸聲、阻燃、生物自吸收等種類繁多的復合材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未來的功能復合材料比重將超過結構復合材料,成為復合材料發展的主流。
未來復合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納米復合材料、仿生復合材料、和發展多功能、機敏、智然復合材料等領域。
2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對分子質量較高的化合物構成的材料。我們接觸的很多天然材料通常是高分子材料組成的,如天然橡膠、棉花、人體器官等。人工合成的化學纖維、塑料和橡膠等也是如此。一般稱在生活中大量採用的,已經形成工業化生產規模的高分子為通用高分子材料,稱具有特殊用途與功能的為功能高分子。
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體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樹枝,獸皮,稻草等天然高分子材料是人類或者類似人類的遠古智能生物最先使用的材料。在歷史的長河中,紙,樹膠,絲綢等從天然高分子加工而來的產品一直同人類文明的發展交織在一起。
從十九世紀開始,人類開始使用改造過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火化橡膠和硝化纖維塑料(賽璐珞)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進入二十世紀之後,高分子材料進入了大發展階段。首先是在1907年,Leo Bakeland發明了酚醛塑料。1920年Hermann 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並且創造了Makromolekule這個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聚氯乙烯開始大規模使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聚苯乙烯開始大規模生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尼龍開始生產。
在經歷了二十世紀的大發展之後高分子材料對整個世界的面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時代雜志認為塑料是二十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發明。高分子材料在文化領域和人類的生活方式方面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按用途一般將通用高分子材料分為五類,即塑料、橡膠、纖維、塗料和黏合劑。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力學性能參見高分子物理學。
塑料
塑料根據加熱後的情況又可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加熱後軟化,形成高分子熔體的塑料成為熱塑性塑料,主要的熱塑性塑料有聚乙烯(PE[1])、聚丙烯(PP [2])、聚苯乙烯(PS [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稱有機玻璃 [4])、聚氯乙烯(PVC [5])、尼龍(Nylon [6])、聚碳酸酯(PC [7])、聚氨酯(PU [8] )、聚四氟乙烯(特富龍, PTFE [9])、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TE [10] )、 加熱後固化,形成交聯的不熔結構的塑料稱為熱固性塑料:常見的有環氧樹脂[11], 酚醛塑料, 聚醯亞胺,三聚氰氨甲醛樹脂等。
塑料的加工方法包括注射,擠出,膜壓,熱壓,吹塑等等。
橡膠
橡膠又可以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是聚異戊二烯。合成橡膠的主要品種有丁基橡膠、順丁橡膠、氯丁橡膠、三元乙丙橡膠、丙烯酸酯橡膠、聚氨酯橡膠、硅橡膠、氟橡膠等等。
纖維
合成纖維是高分子材料的另外一個重要應用。常見的合成纖維包括尼龍、滌綸、腈綸聚酯纖維,芳綸纖維等等。
塗料
塗料是塗附在工業或日用產品表面起美觀或這保護作用的一層高分子材料。
常用的工業塗料有環氧樹脂,聚氨酯等。
黏合劑
黏和劑是另外一類重要的高分子材料。人類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澱粉,樹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做黏合劑。
現代黏合劑通過其使用方式可以分為聚合型,如環氧樹脂;熱融型,如尼龍,聚乙烯;加壓型,如天然橡膠;水溶型,如澱粉。
好運!
㈨ 高分子樹脂基復合材料分為兩大類:熱固性、熱塑性。這兩類具體又包括那些呢
常見熱塑性樹脂有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1、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尼內龍(6、容66、610、1010、12、46……)聚碳酸酯、聚苯醚、聚苯硫醚、聚甲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丁)二酯、熱塑性聚氨酯、聚醚醚酮…………
常見熱固性樹脂有酚醛樹脂、脲醛樹脂、環氧樹脂、所有的橡膠……
品種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你自己找本高分子材料導論之類的書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