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① 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教育转化工作方案
一是、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主体。要准确掌握本地区、本部门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风土人情、群众的思想文化状况、生产生活水平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重点、要点、地方宣传思想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出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做到既有“高原”又有“高峰”,既有“一枝独秀”又有“百花齐放”,既出作品又出产品,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深刻认识到,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基层不同情况、宣传思想工作的不同阶段和内容做有针对性的调整,不搞“千篇一律”的设计和宣传工作。在宣传内容方面绝不能“清汤寡水”、枯燥乏味,没有“嚼头”的作品充斥,要适当调整“口味”,做到“荤素搭配、兼顾南北风味”,使群众吃到健康、吃着舒心。注意激发群众荣誉感,扩大群众参与度,要注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使人们感受到家乡的变化、祖国的繁荣发展、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人们干劲,为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社会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是、提高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队伍建设,解放思想、创先争优,使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把握形势能力、宣传动员能力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要注重安排基层的有较高思想觉悟,有一定理论功底,写作能力,热衷于党的宣传事业的干部加入宣传队伍,注意开发他们的接触基层范围广、接触人群多、深入一线机会多的优势,将群众中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典型事物等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宣传思想内容要紧扣脉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具体的生活逻辑,推动群众自觉自愿、自主自然参与,进而强化自我教育,提高寓情于理、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形势政策宣传和热点、难点引导要全面准确,舆论监督要着眼问题的解决,客观分析原因、反映改进成效,防止歪曲事实、刻意炒作,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宣传报道语言要改善话语体系,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担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自身发展的双重任务,加快自身发展既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宣传思想工作者完善服务职能的客观要求。要强化发展意识,从纵向、横向比对中认真、深刻地审视自我,在目标定位上超越自我,使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敢于挑大梁、做大事。在宣传报道中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坚持“导向正确、公开透明、实事求是、注意引导、有效管理 ”,把好宣传报道的度和量,不能因制度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而产生负面效应,影响工作。要带着使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工作。要增强群众观念,对基层多一些理解、关心和支持,不做急功近利的事情。要善于运用先进典型,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开展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无论是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化改革发展,还是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多办实事好事,使干部群众感到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三是、活动开展要依靠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要坚持打总体战。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道落实、一起检查,注意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切忌脱离实际的“走秀”。要针对社会思想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抓好群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避免一成不变的形式和内容。要引领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使开展的各项活动成为群众性的、自觉的、健康的、向上的、促进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为其他各项事业创造良好社会氛围、舆论支持、促进团结进步的事业。在开展活动中坚持“依靠群众、突出群众、源于群众、适应群众、融入群众、方便群众”原则。即: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文明城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实施礼仪普及行动、优质服务行动、环境整治行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
四是、活动开展要注重效果。将 “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受没受到教育、群众的幸福指数提高没提高”作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开展好与否的的衡量标准,将群众拥护的、满意的、评价好的作品、宣传形式、宣传载体作为主推内容、形式和方法加以大力推广和使用,并将宣传教育效果的转化、吸收、应用作为基层宣传思想教育成果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来贯彻落实。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要反映物质变化、数字变化,更要反映人的思想和精神变化,要见人见物见精神。使群众正确把握、理解、支持、拥护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群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显著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逐年增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永葆青春、振奋人心、引领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辉煌成绩。
② 如何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含义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后进生从广义上讲,包含了三种学生:一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二是品德较差的学生;三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双差生。后进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校风、班风,并给提高教学质量带来阻力,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复杂的处境,其蔓延也使后进生的德育转化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成为许多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对此,我的主要体会是: 一、倾注爱心,沟通心灵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是母爱,一是师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对于差生的思想工作应做实做细,沟通要有艺术,那种以批评为主,教育为辅,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的做法会严重挫伤差生的自尊心。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差生更是如此,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的希望。 上学期班级新转来了一个学生,叫欧程峰,是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听说他在原来的班级是一位非常调皮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经常违反学校的纪律,而且脾气还挺大,对父母很不尊重,经常打架。我对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教育方案,在这些措施当中,我感觉到最应该指出的是要给他空间,要有宽容的心态,要把他的余力引到正确的方向上去。 开学不久,先是同桌要求换座位,又不久,周围同学也开始不满,当然几位任课老师也都向我反映过他。那天他在走廊打闹,正好是早读之前,我抓紧时机把他请到办公室与他谈心,问他转来一个多月,感觉怎样?他想了想说:我上课接老师的话,好讲闲话,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我。你自己怎么看?我问。他不做声。于是我就抚摸着他的头耐心地与他谈心,让他知道以班级为单位上课,这是集体行为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正常教学势必无法进行。这不符合大家的利益,所以大家得克制,首先要完成我们共同的主题,通过和他谈话,让他自己思考问题,反思自己,从而做出选择。通过与他多次面谈,在家长和学校的协调下,他在思想、学习、纪律等方面改正得很好,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作业也能及时完成,成为了一名好学生。 二、耐心引导,期待进步 班级的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转化工作也不是一两天、一两次的事。由于受年龄的局限,叛逆心理较强,加上环境的干扰,不良现象的诱惑及性格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往往有很大的反复性,老师的教育总是需要多次反复,而后进生往往又是左耳进右耳出,把老师家长的话当成耳边风,刚刚还对听到的话滚瓜烂熟,才一转身就又忘了,总是被批评,做保证,被表扬又继续做错事。我班的钟振辉同学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妈妈长年工作在外,爸爸瘫痪在床,毫无自理能力,只有一个七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他曾经告诉我说他一个月才能洗上一回澡,因此,身上总有种怪怪的味道,同学也总是歧视他。因而他在这个小团体得不到同情、理解和温暖,是被遗忘的角落,自卑心理较重,不但学习没有动力,而且将老师的教育阻隔在心灵之外。每天上学总是迟到。开始帮助他的时候,他进步并不是很明显,考试成绩仍然不理想。他很沮丧。我并没有说他什么,只是耐心给予指导,并在课下与他沟通,和他一起总结成绩与不足,端正其学习态度,关心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其严格要求,约法三章,继续制定奖惩办法。这样,逐渐的,我感到我和他的距离近了,有时候真的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思想。学习上他竟然也能主动的背课文,写作业,甚至在课堂上组织纪律。所以,作为教师,应不怕麻烦地耐心启发引导,抓反复,反复抓,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哲理。 三、抓住契机,适时教育 俗语说:四两拨千斤,用的就是巧劲。班主任对后进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应该注意适时、适地地进行,抓住契机,深入学生心灵深处。教育人为地拨高,说一些大道理,学生思想尚未启蒙跟不上班主任的教育节拍,效果自然不会明显:错过最佳时机,思想教育也就成了雨后伞、马后炮,也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一次,一个后进生没有做值日工作,不知是忘记,还是有意逃避,教室里乱糟糟的,讲台上有许多废纸。我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亲自把纸片捡起来,整理讲台。这位学生看了羞愧难当,便主动帮我打扫卫生。抓住这个时机,我幽默地说:学生没有忘记值日,而是想和老师同甘共苦啊!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这件事不仅教育了值日的学生,其他学生也都受到了教育。此后,班内再也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由于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他们一下子难以适应小学学生的生活,学习起来有些被动,产生厌学、畏难的思想情绪,自习课总喜欢讲话。针对这个问题,我组织召开了一个为什么学习的主题班会,并有意安排这几名学生发言。通过讨论,同学明确了学习目的:刻苦学习不仅仅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学会生存。在这个基础上,我及时给他们介绍了学习方法。这次班会对后进生的触动很大,解决了他们的心病,诱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学习习惯也逐渐好转。 四、发掘闪光点,展示才能 后进只是一种现象,并非实质。因为后进生和先进生都渴望进步,只是教育者暂时没有找到他们的准确的定位而已。若能找到后进生的爱好和特长,即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加以引导,同时多给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看到自身的价值,找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那么后进生是会转化的。 通过观察,后进生有一共同特点:即办事热情较高,交给他们的工作能做好,但工作方法不尽人意,喜欢动手动脚。我就利用他们的这一闪光点,让他们担任班干部、值日班长等。如让他们担任体育委员,班上体育方面的所有工作,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管理、落实;让他们担任劳动、生活委员,班上值日工作、包干区、大扫除等等,都由他们分工、具体落实措施。当然,其他班干部也密切配合。经过近两个月试行,发现他们工作认真负责,把班级纪律、卫生等管理得井井有条。 当然,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其间,我还采用一帮一、结对子形式,有意识地让成绩好的学生、班团干部去帮助他们,在学习上给予关心、帮助,思想上给予点拨,从中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后的愉快,一种得到人们认可与肯定所带来的愉悦。正如哲人所说:使人前进的最大刺激是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到一定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任教的班级纪律良好,学生行为规范日趋完美,同时也带动整个班级的学风好转和其它方面的进步。实践证明,转化后进生只要抓住要害、抓住时机、抓住重点,并辅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式,后进生各方面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③ 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可能个个都优秀,没有学困生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学困生在一个班集体中所占比例太大,影响很大,就会对班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班级教学质量、育人环境,给整个学校教学也会带来很大影响。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该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笔者简述一下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学习态度
针对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态度不够端正、厌学情绪严重的实际情况,我首先从思想认识入手,抓好其转化工作:第一,教育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不管哪个领域都需要人才、重视知识,没有知识或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则无立足之地。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把课文中编写的优秀人物事迹拿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第二,耐心教育,说服其放下思想包袱。
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歧视心理,深入调查,对症下药,解决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困难,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能使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引导他们背诵课文中出现的励志格言警句,自觉进行比照,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二、培养学习主动性,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困生把学习当作一种沉重负担,心里不情愿,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想办法引导其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应是一种自主探究,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自己主动学习,在探究中找乐,在探究中享乐。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来自学生自己,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看一些名人轶事,看他们是怎样学习,怎样获得成功的,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
多与同学交流感兴趣的学科知识,从简单的问题着手,思想上把学习当作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教师在教法及学习方法上要多给予关注和帮助,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多探究教法学法,提高和培养其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成绩。
三、情感教育
学困生常常受到指责,不是教师的批评训斥,就是同学的挖苦嘲笑,还有家长的责备、训斥,从而造成了心灵的创伤,往往产生自卑感,表现出学习不努力、不能遵守纪律、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语文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经常找他们谈话,掌握其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以诚相待;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语文学科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坚持正面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增强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人事迹,引导学困生学习优秀人物是怎样战胜困难而获取成功的。很多事实说明,今天是学困生,只要教育得法,努力奋斗,明天就可能成为社会的人才。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作为学困生承受挫折能力较差,若想战胜自己的弱点,则需要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力、受挫力。对学困生不能一味讽刺、挖苦,打击他们的自尊,这会导致他们更加厌学,对自己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在学习上多鼓励,生活上多帮助他们,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课堂上,提问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同时在作业的布置上分层进行,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小,容易完成的,这样,他们就会很快获得一种成就感,找回自信。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表扬少批评,有时甚至 “开小灶”,有时通过安排结对子,一帮一,让他们进步得更快。在全班同学面前,要经常对学困生采取友好态度,善意帮助,使他们感到班级的温暖,克服消极情绪、不良习惯,找回自信,提高学习热情,培养积极向上,踏实进取的品质。
五、尊重他们的人格,肯定他们的进步
首先要掌握他们脆弱的心理,在学习上多倾斜,生活中多帮助,感情上多交流。细心观察、留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其闪光点让其优点更优,给他们创造适合其发展的小天地。经常与他们谈心沟通、问寒问暖,以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包袱、生活中的困难,了却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教学中优先,多给予帮助和肯定,即使是点滴进步,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也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设立语文学科学习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并设进步奖,给予鼓励;另外多给他们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其不断获得成功,从而感到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激励其永不放弃,努力拼搏。
当然,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形成强大有力的教育合力。语文教师是爱心天使,是文明的传播者,应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张扬个人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语文教师要肩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学生,为了教育,为了祖国的强盛,社会的进步,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顽强拼搏,爱岗敬业,努力提高学困生转化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④ 如何做好个别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⑤ 浅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学困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衡量一个班主任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成绩的重要方面,学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广大教师。他们在成绩分化的同时,思想道德品质的分化也在同步发展。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后,上进心严重减弱,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厌学后对学校和教师的感情也随之淡薄,于是违纪甚至犯罪行为开始发生。学困生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力很大。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班风学风,一个校的校风校纪的好坏,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下一代素质的好坏,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主题,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学困生成绩分化的原因何在呢?分析一下,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另一类是非智力型,非智力型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感情、动机、信心、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我认为成绩最好和成绩最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高下,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学困生属先天性生理原因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学生对老师、对班级、对学校的感情融洽与否,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有无,对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等等,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也包括学生的性格因素、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等。他们之所以成绩差,是由于心理品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类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下面是自己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克服错误偏见 要使学困生转化,首先,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偏见要改变。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形成了只要成绩差就是差生的思维模式。他们以分数划线而决定亲疏,以成绩取人而厚此薄彼。错误地认为学困生是不可调教的朽木,把学困生打入另册。有的长期歧视、冷落,上课从来不提问,表扬从来没有份;有的隔离、孤立他们,明令不许其他学生与其搭讪,把座位调到教室的最后排;有的进行惩罚(罚作业、罚打扫卫生)、体罚;有的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小题大做,刁难他们,以赶出班级而后快。这些恶劣的现象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摧残了学生的身心,直接导致了学生成绩的急剧下降,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自卑、自暴、自弃,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学困生问题上,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1)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差。有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如家庭关系、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学校教育因素,就是由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引导不得法,简单粗暴,缺乏细心、爱心、耐心,甚至缺乏良心所造成的。(2)学困生不是一切都差。在他们的身上往往专长突出,特长明显。在这些专长、特长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的思想品德比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好。(3)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差,现在差将来不一定差。当年的学困生现在成为企业的强人、社会的能人、家乡致富的带头人比比皆是!(4)表面差实质并不差。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模仿老母.......孵小.......,把老母.......赶开自己坐上去,人们从表面现象上看,认为这孩子愚蠢透顶;在动手制作课上打造了一个三只脚的凳,老师、同学纷纷嘲笑,认为愚不可及。其实这不也体现出小爱迪生善于模仿,善于创新、发明吗?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偏见,消除成见。在学习上多下苦心,在生活上多加关心,在精神上付出爱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 二、满腔热忱点燃心灵火花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学困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一桩苦差事,作为班主任老师,应从细微的思想工作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差生的学习、生活小事抓起,勤谈心,多了解,常关心,多爱护,重来往,交朋友。对他们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启发,适当降低标准,努力开辟这些学生的思考空间,给予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激发学困生情感深处的火花。只要老师能审时度势,抓住这些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使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潜能,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不知不觉中树立信心,增加前进的动力。 信任是觉醒的催化剂,鼓励是前进的助燃剂,信心是成功的推进器。要点燃学困生的心灵火花,教育者一定要满腔热忱,对学困生付出爱心。教育者既要像慈母又要像严父,以情感为桥梁,以交心为途径,以关爱为纽带。多微笑,少瞪眼;多尊重,少刺激;多表扬,少批评。要使学困生觉得这个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愿意接近并能诉说心声,这样才能打开和谐师生关系的绿色通道,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使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鼓起奋发的勇气,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我们要学生树立信心,教育者也要树立信心。付出精力,花了功夫,做了工作不能期望在短期内立即见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抓反复,反复抓,多一点宽容。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个人的闪光点都是一掠而过,稍纵即逝。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了解、调查,一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立即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如球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竞赛、棋类比赛努力为他们创设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很少的甚至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引导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我们要满腔热忱,想方设法点燃学困生心灵的火花。 三、用师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由于学生处在一个很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个性特征稳定性差,可塑性强,出现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大多属于行为而非意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学会体谅和宽容,保持冷静,有一个博大的胸怀,有一片炽热的爱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遇到问题,就事论事,事完了事,不要把问题扩大化,新老账一起算,要学会遇事冷处理,先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再从某个学困生的个人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耐心地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容易和你在思想上达成一致,才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坚决不能一味地谴责或发生冲动性打骂行为,想以老师的权威强行压制解决问题,更是决不可取的。 另外,我们教师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智能首先要激活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产生于需要,要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要设法让他产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比如,人在饥饿时会一心觅食,口渴难耐时要四处找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狼吞虎咽;口渴难耐时喝起水来一饮而尽。同样,如果一心渴求知识,那么学习的愿望、学习的动机也自然强烈。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我们不妨制造一种饥饿感,使他们从饱食终日的心理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之感到饥肠辘辘,变要我吃为我要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试行。其一,要教育学生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不能追求高标准高档次,要过俭朴的生活。不能养成用要随手掏,吃要味道好,穿要讲时髦的不良习惯。要像诸葛亮教育子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那样去教育学生、约束学生,达到既不浮躁也不奢华,防微杜渐,避免骄奢淫逸。其二,我们的老师要设法使学生感到知识方面的饥饿,增强求知欲。老师不妨先让他们做些简单的题目,他们肯定会顺利完成。给学困生以成功的机会。一次成功的愉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动机。不少学困生基础差,听不懂课,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老师的期望值过高,为学生定下了不切实际的目标,那么,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出一些有梯度的题目,让他们跳一跳摸得到,或者让他们既跃跃欲试又感到困难。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从简单的题目中悟到复杂题目的做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饥饿,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 四、持之以恒耐心浇灌 学困生品行、学习上的差,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经常反复和渐进发展的过程。我们首先应当充分认识,正确面对学困生在转变过程中的反复,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注意在教育中反复和在反复中教育的过程中,及时肯定,积极鼓励学困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并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向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切记面对学生的反复,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如何转化学困生,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做。比如,对学困生进行挫折教育,磨练坚韧的意志力;适当的心理疏导;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等,这些大量艰苦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满腔热忱地去做。总之,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慈母般的爱心、磐石般的恒心,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振兴培养一批批的合格的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⑥ 结合自己的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要求班主任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并争取其任课教师、团队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加强集体教育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同问题不同对待。下面就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谈一些看法。
一、带着一颗“爱心”去对待后进生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后进生的缺点、毛病比较多,人们比较讨厌他们。而有时,后进生就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歧视、同学的嘲讽,所以被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的“关心”拉下了水。因此,教师必须有着一颗“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用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身体健康上、心理素质上,爱护、培养、教育后进生。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这样学生信任老师了,就会主动向老师反映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学习情况反映自己周围存在和发生的问题,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只要我们老师对后进生高兴、信任、亲近、热情帮助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了解后进生的情况和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后进生是各种各样的,他们的表现程度,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症结,各自的脾气个性和品德状况等等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研究不同后进生是实际情况,对后进生进行家访或将家长请到学校来参加座谈会,了解学生背后的实际情况,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取得每一分进步都及时告诉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
三、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往往是品德差、学习差的“双差生”。他们普遍对学习无兴趣,知识贫乏。不少甚至处于愚昧 无知的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兼顾后进生,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没有被排斥在教学活动之外。并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并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指导学习方法,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的兴趣,同时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成功地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一来,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以后加倍努力学习,把成绩搞上去。此外,还要经常和后进生谈心,并引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一定要考虑渐进性,逐步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了比较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加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在优秀生学习成绩的取得令大多数学生敬佩和尊重,许多学生向他们而不是老师请教学习成功的秘诀,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总是没有同学之间相对融洽与和谐。因此,鼓励和邀请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参与后进生转化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五、要充分认识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
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我们要习惯坚持,从没有希望中走出希望,如果习惯了放弃,那就失败了。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那颗冷却的心。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老师要认识到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意义,这既是教育赋予教师神圣的职责,也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同时也要认识到转化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以一颗爱心和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地工作,相信成效就在我们的努力中。
⑦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一、如何看待学困生:
常听老师们在一起讲我们班谁谁是差生,是后进生。有教育专家对这个说法提出了异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石中英博士指出,“差生”的提法带有侮辱性。“差生”也是人,不能将他们划为二等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区分差学生、好学生已经偏离了这一目标。是来自于成人社会的傲慢与偏见造就了“差生”的标签,也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在看了石中英博士的网上文章后,一位叫“无伞”的网友在新教育论坛中讲,差生、后进生都是人们后来起的概念,几千年前孔子早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生原本差别并不大,但我们似乎只看见孩子的弱点,于是便有了这样那样的称呼,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每个孩子的正常发展,消除差生等概念。
一位叫辰宇的网友说,当你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或许你的心目中就没有差生和后进生这样的概念了。看到这,我就想: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要想真正了解他们,转化他们,不妨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看一看,了解了解他们的真实情感。
现在不少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称谓:一是“学困生”;二是 “问题学生”。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习有困难,跟不上教学节奏,不能随堂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智力正常,但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比较缺乏。下个定义的话就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用我们通俗的话讲就是不达标、不及格的学生。实际上,我们很多老师所说的“差生”就是学习成绩差,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并不差。在学校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似乎把教育放在了第二位,所以我们容易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学习成绩差就是差生、后进生,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学困生”这个概念对这部分学生比较合适。
问题学生呢,是由于教育链的某些环节脱节,造成学生在某些方面应有的培养和教育延滞,最终导致学生在心理、性格或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缺陷甚至偏激,出现诸如爱打架、迷恋上网和小偷小摸等恶习,我们习惯把这类学生统称为“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大部分会使教育者甚感头疼。也有人称之为“待进生”。这是刚刚出现的一个新词。其外延应该是等同于“后进生”,但本质的内涵是不同的。“待”是期待、期望的意思,我们期待和期望他们在教师的努力下,得到卓有成效的转化。
二、“学困生”、 “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我觉得只有弄清了“学困生”、 “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转化。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很多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要学习,以为到年龄就得来。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做小动作,作业不按时完成,有时偷工减料应付老师,从没想过要提高自己。
2、意志力不强。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热情,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以至于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出路,造成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而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习很无聊、很枯燥,情绪非常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自己学习进步缺乏自信心。
4、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困生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他们的知识不连贯,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缺漏多。像英语、数学等学科,知识网络连接出现漏洞,时间长了,知识衔接不上,就出现了学习困难。
5、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他们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较低,成绩自然低下。
6、认识水平低,思维能力弱。思考问题表面化,反映慢,表达力差。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析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不能灵活运用学科知识。
7、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掌握知识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依赖心理的存在,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解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外部原因
1、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金钱的诱惑,加上学校、家长未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
2、教师的原因。教师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学生的成长。有的教师讲课敷衍了事,教法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没有充分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不注意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对学生的了解,渗透着个人的意识倾向,以教师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向和个性特征去认识学生,致使教师产生心理
⑧ 如何做好教育工作
如何做好教育工作,对于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首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其次,要有职业精神和良好的素养。但事实上,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育实践当中,很难很少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败笔!在今天我看到的教育案例当中,有许多主要是反映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闪现。
是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特殊的人格力量,通过这些去感化自己的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怕犯错误,只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定可以赢得学生的尊重。
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话有很重的分量,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决定学生的命运,所以老师要慎用批评,尤其是那些下定论伤害学生自尊的批评。
我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我的学生在下面讲话或者睡觉,那我会怎么做呢?我是否和大多数老师那样直接批评我的学生,甚至惩罚我的学生呢?答案我现在说了或许不准,期待有那么一天我站在讲台上的精彩表现!
老师和学生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我阅读过的教育文献中,有三种观点:一是教师中心论,二是学生中心论,三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论。我们姑且不去说哪一种观点正确,只是简单的分析这些观点的不足,以求找到更好的解释。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忽视学生的需要。学生中心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说是不错,但是在现行教育制度下真正实现还需要一段很长时间。中国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许多的问题,重新确立另一种教育制度似乎是不现实的,因为一国的教育制度是由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制度决定的,所以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进行改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树立新型师生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⑨ 如何做好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一、带着一颗“爱心”去对待后进生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后进生的缺点、毛病比较多,人们比较讨厌他们。而有时,后进生就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歧视、同学的嘲讽,所以被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的“关心”拉下了水。因此,教师必须有着一颗“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用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身体健康上、心理素质上,爱护、培养、教育后进生。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这样学生信任老师了,就会主动向老师反映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学习情况反映自己周围存在和发生的问题,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只要我们老师对后进生高兴、信任、亲近、热情帮助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了解后进生的情况和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后进生是各种各样的,他们的表现程度,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症结,各自的脾气个性和品德状况等等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研究不同后进生是实际情况,对后进生进行家访或将家长请到学校来参加座谈会,了解学生背后的实际情况,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取得每一分进步都及时告诉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
三、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往往是品德差、学习差的“双差生”。他们普遍对学习无兴趣,知识贫乏。不少甚至处于愚昧 无知的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兼顾后进生,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没有被排斥在教学活动之外。并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并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指导学习方法,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的兴趣,同时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成功地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一来,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以后加倍努力学习,把成绩搞上去。此外,还要经常和后进生谈心,并引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一定要考虑渐进性,逐步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了比较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加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在优秀生学习成绩的取得令大多数学生敬佩和尊重,许多学生向他们而不是老师请教学习成功的秘诀,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总是没有同学之间相对融洽与和谐。因此,鼓励和邀请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参与后进生转化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⑩ 谁知道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让所有学生得到进步,得到提高。这样就应注意研究后进生的形成特点,表现形式,重视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做好这一工作,从个体意义上说,可以帮助此类学生排除思想、行为和习惯上的障碍,赶上队伍,达到所要求的标准。从整体意义上说,是使集体形成的更好,更有利于班级教育教学的进行,最根本的一点是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关键词:后进生 原因 转化 途径
所谓“后进生”,即品德和学习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具备一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们的本质特征是既落后又能进步。后进生有别于某些遗传的或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神经质等等的人,也不是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具有“反社会行为”的人。可见,后进生的最显著特点是具有“双向性”——既落后又能进步。采取科学的方法,可将其转化,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若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就会使其很快向“坏”的方向堕落。后进生何去何从?班主任的教育将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产生后进生的原因
后进生有两类,一类是智力性后进生,另一类是非智力性后进生,非智力型后进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
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根据国家的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成绩最大和成绩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旺盛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一些心理学家也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后进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非智力型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在班集体或家庭中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因此,形成了与一般学生所不同的特点,如自卑、缺乏自信、意志力薄弱、对老师和同学存有戒心、不合群等。而形成非智力型学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家庭教育不当。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有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随便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②社会的不良风气、内容不健康的影视影响。③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而智力型后进生大多是由于因为学习缓慢,理解力和记忆力都较差。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找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应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二、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一般来说,后进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征:
1、自尊心强 。在后进生的内心世界里,有一个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意识逐渐增强,独立性要求不断增长。他们渴望别人能把自己当作大人来尊重和看待,要求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往往具有强烈的上进心,且争强好胜。
2、自控力差。后进生一般尚未形成坚强的意志品格,往往表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违纪—保证—忏悔—违纪。他们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一旦遇到适当的“温度”或适宜的条件,他们就会故态复萌,做出令人大失所望的事情来。再加之较长时间的犯错误、遭冷遇、受惩罚、被歧视,形成了习惯性的逆反心理和对抗心理,行为上满不在乎,有时甚至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
3、厌学心理。后进生一般都不爱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又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心理压力大,无学习“内动力”,当老师和家长向他们提出稍稍过高的要求的时候,便产生应付心理,于是出现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谎报分数等行为来欺骗老师和家长。有的甚至厌恶学习,逃学、旷课、弃家出走。
4、自卑心理。自卑是后进生突出的心理表现。后进生常常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脑袋笨,不是读书的材料,当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操行都不如其他同学时,于是便产生寻找异样刺激的欲念,行为上故意捣乱,学习上不思进取,做事懒散、拖沓。
三、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和途径
1、老师要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后进学生的态度。因为学生表现后进而全盘否定学生的一切,不顾一切采用极端的批评或惩罚措施来对待后进学生,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忌。这不仅不利于对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和提高,相反师生之间还会产生隔阂甚至是严重对立。也容易造成后进学生破罐子破摔,向更加消极的方向发展,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班主任正视后进生的缺点和不足,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尽量避开问题的实质,通过心平气和地和学生谈心,平等融洽的对话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学生自然会向你敞开心扉,并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这也是班主任促进后进学生的重要突破口。
2、注重情感教育,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这点上,笔者认为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后进生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对后进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后进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目的。后进生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差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后进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只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后进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才能真正转化后进生。
3、创造条件,树立后进生的信心。著名教育家鲁姆说:“智力是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决定条件。”大部分的后进生都有自卑的心理,常以“我不懂、我不会”等等为学习差的借口,破罐子破摔,于是成绩差便成为“家常便饭”。对这些学生,教师应首先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在长期实践中与各种不和谐因素的斗争得来的。教师可采取激励机制,主要途径有:1、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没有被遗忘。2、为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小兴趣,树立信心。教师可根据情况,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对他们“低”要求,对一些适合他们做的题目、问题,在示范、讲练多遍后,对他们进行提问,使他们回答正确的机会较多,尝到回答正确的喜悦。对于个别成绩短时间内没明显提高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多引导,要有耐心,耐心是关键。
4、帮助后进生制定学习目标,培养他们的创造素质和能力。后进生一般都求知欲不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学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一两次成功的喜悦很快会被随之而来的小挫折击碎了,又恢复到自卑的旋涡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知道如何对待学习。引导帮助他们将主要精力和聪明才智运用到创造性学习中来,帮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而不是抄袭他人的作业,同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质疑”精神。对归纳能力较差的同学,注意引导他们进行总结、归纳,使不稳定不清晰的知识结构明朗化条理化,使学生易于掌握运用。如此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学生逐渐走上受“规范要求”到“自觉需要”再到“特定素质”的进行轨迹中来。
5、任课教师与后进生结对子,全体教师形成一条“统一战线”。 后进生在校期间大都畏惧班主任,对班主任敬而远之。有困难,有心里话也不愿跟班主任提起,与班主任有一条无形的“代沟”。这时如果有一个任课老师与他结对子,对他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大胆面对困难,承认差距,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长辈的批评与建议,消除他们心中积郁,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师不妨也大胆承认,并虚心接受意见,给学生树立一种开朗、民主形象,使他们把老师当朋友,能大胆袒露自己的问题、观点,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全体科任老师的配合,形成一个“统一战线”。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这是一种合乎规律的正常现象。因此,当后进生出现反复时,一定要正确对待,做到不灰心、不急躁、不厌弃,深入了解和分析反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工作。不能也不应该由于个别老师的简单粗暴、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使转化工作受到不应该的打扰、打击,甚至付诸东流。因此,全体任课老师应意识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应在班主任的协调下,互通情况、统一认识、统一教育要求,积极配合,保证教育力量的集中、有效,从而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能顺利、有序有效进行。
6、改革教育方法,坚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要真正使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富有成效,认真探讨和研究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必须从爱出发,考虑教法。要变“家长式”、“警察式”为“启发式”、“疏导式”;要变疾言厉色、无情训斥为冷暖交融、谆谆善诱(做到既严肃,又亲切);要变盲目自尊、自以为是、不近情理为体察实情、通情达理、合理处置;要变道貌岸然、冷漠无情为严肃庄重、热情疏导。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笔者认为可尝试下述教育方法:(1)启发疏导的方法。例如:对进入大一后,一些后进生对恋爱观的迷茫,不能很好的把握学习与恋爱的“度”。此时,班主任就可巧妙的运用启发疏导的方法,开导后进生进入大学后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多学些知识,多增长学问,多增加才干,让他们尽早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资本。工作做多了,做到家了,后进生会在班主任的指引下逐步明白事理的,不必将这种情况视为大逆不道,而加以乱批乱轰,随意批评苛责。(2)榜样示范的方法。针对后进生的不良表现,教育号召后进生向某个从坏变好或从后进变先进的人物学习,引导他们从榜样的言行中学会做人。(3)总结反省的方法。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后进生,班主任应严肃、耐心地指出其所犯错误的性质和不良影响,责令其写检讨,找出犯错误的原因。之后,发现有了进步,可要其进行总结,让后进生知道为什么自己能有所进步。这样总结反省,后进生会逐步明白事理和掌握真理。此外,对后进生必须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进行教育,实行齐抓共管。办法是通过电话、印制学生通知单或致家长信,将学生的突出缺点、弱点和错误告知家长,共同寻求教育方法。学校与家庭在教育内容上要做到统一要求,在教育方法上由学校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导。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只要树立信心,把握好后进生转化的本质和规律,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用声声入耳、句句贴心的语言,用满腔热情的爱去关心、温暖、呵护每一位后进生,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会得到转化的。
2、《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学》3、《班主任之友》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