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有哪些危害
① 过度开采城市地下水可能带来什么危害
过度开采城市地下水,一般可能会导致三种问题:一是引起水位的下降;二是产生区域性的地面沉降;三是可能会引起水质的变化。
②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后果
如果区域地下水的开采规模太大,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不断下降,并引发了严重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可以认为地下水的开采过量。一般认为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可开采量即属于超采,属于过量开采状态。但是,目前还没有地下水超采的统一定义。我们决不能认为地下水开采量小于其补给资源就意味着没有过量开采。可以想象,地下水99%的补给资源都被人类利用了,只剩1%留给大自然,必然在局部或很大范围内引起河川断流、湖泊干涸、植被退化等环境问题。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大范围地下水位多年持续下降,不能通过丰水年的水文调节自动恢复。这标志着区域地下水的储存资源处于不断的消耗状态。我国许多集中开采地下水的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现象。号称“天下粮仓”的华北平原,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前很少开采地下水,很多地方的第四系承压水井孔可以自流。1960~1970年以来,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开采深度逐渐加深。例如,河北省的地下水开采量从不到50×108m3/a到超过160×108m3/a,开采井超过70万眼,开采深度从不到40m延伸到350m以下。与之相伴随的是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持续加深和扩大,漏斗区浅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到埋深10m以下,而深层承压水的水头甚至下降到距地面90m以下。目前,河北省所产生的23个水位漏斗区已经与北京、天津的水位漏斗区连成一片,地下水位普遍低于海平面(图9.1),成为面积达7×104km2的复合水位漏斗,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漏斗。河北平原典型地下水位漏斗的发展趋势见表9.1。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原来掘进较浅的机井无法出水而报废,石家庄、衡水、沧州3个地区1996年报废的机井总量达到19000多眼(邵爱军等,2003),地下水开采的成本不断增加。
表9.1 河北平原典型地下水位漏斗水位变化情况单位:m
注:1965~1990年数据据邵爱军等(2003)。石家庄水位漏斗为浅层潜水,冀枣衡水位漏斗和沧州水位漏斗为深层承压水。
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可能伴随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首先是增加地表水的渗漏损失,使河道和渠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退化。位于河北平原的海河流域已经干涸了4000km的河道,湿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的1.0×104km2急剧减少到不足0.2×104km2。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原本是地下水的排泄区,地下水位下降使之从一座“水景园”变成了“漏水园”,2005年圆明园管理处试图通过湖底铺膜工程防止渗漏,曾引起全国的一片激烈争议。济南的突泉、太原晋祠泉等世界闻名的泉水也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出现过断流。北京小汤山温泉因附近大量开采地下热水而断流(图9.2)。其次,地下水位的下降还可能诱发地面沉降、地裂缝、咸水入侵等地质灾害。我国上海、天津、西安等地区均有比较严重的、由地下水开发导致的地面沉降问题。不均匀地面沉降的发展,也加剧了西安地区和河北地区地裂缝的发育规模,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含水层在过去以向海洋排泄地下水为主,现在许多城市化地带开辟了大量水源地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漏斗向海岸线延伸,而海水则逐渐侵入含水层污染可饮用的淡水,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图9.1 华北平原2007年6月浅层地下水位分布图(平面图)
(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资料绘制)
③ 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后果
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还会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回地下水污染。答对于沿海地区,一般情况下,陆地含水层的淡水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淡水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弱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这种现象称为海水入侵。它使地下淡水盐碱化,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
④ 过度开采地下水危害,要详细
过度开采地下水引灾害
●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
●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
●当前最紧迫的措施就是提倡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3月22日第十三届“世界水日”前夕,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完成。据报告显示: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包括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
长三角的地下水资源衰竭对苏锡常地区的地面下沉已经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沉默的土地危机”将随时有可能在长三角大范围爆发。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郭坤一研究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作出如上表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佘之祥告诉记者,水污染是造成地面下沉的又一个杀手。只有保护好水环境,长三角的地质灾害才有可能得到控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姚士谋则认为,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盲目开采地下水面临衰竭
郭坤一表示,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有度地开采。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针对该区经济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地下水开发与地面沉降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已提出了把地下水开采量从12.7亿方/年调整为1.96亿方/年的方案。
研究表明:从保护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角度考虑,在江苏境内,安全的地下水开采量为每年6660万立方米,主要可以在第一和第三承压层采水;上海境内,8370万立方米,分别在4个承压层不同程度地采水;浙江境内,4590万立方米,在第一、第二、第三承压层采水。“如果能够保证这一开采量,情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地控制。”郭坤一告诉记者。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的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对地下水的过度盲目开采而造成的。“苏锡常出现地面沉降并不是最近的情况,以前就有过类似的灾害。但这次调查以后,情况让人十分担心。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地面就会下沉,但这并不等于说今天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明天地面就不会下沉。”郭坤一表示,这种灾害是长期造成的,影响也是长远的,而水污染则加剧了这一灾害。“现在长三角地区应该好好反思地面为什么下沉?为什么过度开采而不过多保护地下水?为什么江南水乡会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威胁?”郭坤一提出这一连串“为什么”的时候显得非常激动,也流露出一脸无奈。
郭坤一告诉记者,地下水的开采要有个度。就整个长三角来看,现在苏浙沪地区要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并落实到实处。长三角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被割裂的三个地方。“最重要的措施还是对水资源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如果只注重开发而不去保护就是浪费,即使经济发展了,到头来也会得不偿失。在国外这样的教训已经太多了。”他认为,现在过多的地下水被用在了工业上,而用在饮用水方面却很少,这一矛盾必须得到解决。
水污染 地下水另一杀手
“造成长三角地区地面下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区,在比较集中的几个地方出现地面下沉,但这种下沉不是普遍的现象。”佘之祥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从苏锡常到杭州嘉兴一带已有8000平方公里出现地下漏斗区,造成局部地区的地面下沉。
“目前,由于城市要开采地下水,乡镇企业也在开采,水利建设不当,湖泊河流受到污染等原因,才会出现这么多关于水方面的问题。”佘之祥告诉记者,太湖地区为何越治理污染反而越严重?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环太湖地区都在治水,却各自为政,没有参加整体协调治理。“各扫门前雪就认为可以达到治水的目的了,孰不知水是循环流动的,不属于某一个区。”
他认为,太湖的圩治很好,但夏季水期过去以后,大家都要把圩里的水抽到外河去,这样就导致外河的水位高于太湖,从而造成又一期洪水的隐患。现在由于地面下沉,这种隐患已越来越严重。
像太湖地区,地表水被污染了,人们只好去寻求地下水,而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又导致地面下沉等一系列灾害。佘之祥认为,农村将变成重灾区,农村的水污染是面源污染与城市的点污染相比,情况更严重,也更难治理。农村乡镇企业大量用水以及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已非常突出。农村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用化学肥料和大量农药培育庄稼等将进一步加剧地表水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地下水环境,让整体环境不协调。
“过度开采就是浪费,污染也是浪费。目前政府执行用水政策出现失误或者不力,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缺乏。”佘之祥表示,国外地下水用在生活方面相对多一点,而我国却恰恰相反,工业过多使用地下水,却将地表水经过净化而供人们饮用,上海就吃了这样的苦头。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杭州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虽然杭州并没有完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杭州政府花了大力气,而且见了成效。因此杭州没有出现多少严重的地面下沉,水环境也较好;南京由于濒临长江,因此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很大,但一些苗头要特别警惕。
佘之祥告诉记者,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就要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统一行动,而不是分头管理,各自为政。但这种体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长三角在水方面的问题还将持续。现在民间应该呼吁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减少或避免水污染。这也将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地下水衰竭而造成的地面下沉。
三项措施 保护水资源
姚士谋告诉记者,地面下沉将缩短建筑物的寿命,也将导致地下仓库的潮湿。上海的地下已经有好几层建筑设施,这一情况就更为严重,现在对地下建设的必须投资越来越大以减少由于水而造成的相关损失,这就是间接的损失。上海隧道里的灯需要一两年换一次,就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而造成的。如果这一情况不能有效控制,长三角还将面临高精尖技术企业转移、外资撤走的危险。
“地面下沉或者出现地裂缝已然成为灾害,我们没有办法恢复环境的原貌,现在只能努力去控制情况进一步恶化。”姚士谋认为,绝对理想的状态是不去开采地下水,但这种情况不可能。因此,开采地下水之后要及时回灌,回灌时要注意不要将已污染的水导到地下,从而引起再次污染。
城市建设要相对分散,减少过高楼层的建筑物,城市地下建设也不宜过深,否则将影响水的流动与循环。在农村要减少农药、化肥、含磷物质的排放,留住农村一片绿色的世界。
姚士谋认为,当前最紧迫的措施就是提倡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长三角要压缩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地下水水位的进一步下降。优化地下水的开采布局,把按层次、地区和时间内集中开采调整为按含水系统的特征转化为分散式开采,避免地下漏斗区的进一步发展。
⑤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发过什么问题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沉,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严重的损失。但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事件:
过度开采地下水 浙江千里沃野饱受沉降之痛
过度开采地下水让肥沃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温黄平原等滨海平原多处出现了地面沉降——
千里沃野的沉降之痛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如今,这宝贵的“二分田”,正遭受着沉降之痛。
最近,一份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浙沪苏三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合作完成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正式对外披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该调查指出,长三角区域内三分之一范围内累计沉降已超过200毫米,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南的苏锡常地区和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地面沉降给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150亿元!
地面下沉不断扩大
调查得出的结论着实让浙江人不敢乐观,但更让人忧心的是,地面沉降在浙江造成的“漏斗”远非杭嘉湖平原一个。据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多年来对全省各地地面沉降的跟踪调查,到目前为止,占全省陆域面积20%左右的平原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地面沉降。我省区域性地面沉降发生地包括杭嘉湖、宁绍、温黄、温瑞等滨海平原,涉及杭州、嘉兴、湖州、宁波、台州、温州六个设区市、二十二个县(市、区),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
杭嘉湖平原是我省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至2003年,杭嘉湖平原地面累计沉降量超过100毫米的沉降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仅2003年,嘉兴城市规划区内就沉降10.4—19.3毫米,位于嘉兴市老城区内的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已超过860毫米。截至2003年,宁波市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超过190平方公里,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489.2毫米。
温瑞平原上的乐清市天成、瑞安市汀田镇和瓯海区永强镇均发生了地面沉降。近几年温州永强地区累计沉降量已超过200毫米,沉降中心区近几年沉降速率在每年30毫米以上。
沉降带来五大危害
地面沉降给我省滨海平原带来的危害在过去几年中逐步显化。目前地面沉降至少已经带来五个方面的严重影响。
——地面沉降使地面标高不断降低,导致已建排涝工程排涝能力降低,大量已建的20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工程已普遍达不到设计时的御洪能力。如在嘉兴市的沿杭州湾地区,由于地面沉降,使按2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的数十公里大河堤岸,圩堤标高普遍下降到低于10年一遇防洪标高。
——由于地面沉降,城市各类工程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必须填高地面高度,大大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同时地面沉降使波及范围内的水位标高失真,严重影响杭嘉湖等平原的防洪调度;由于水位标高的失真,很多地段出现了水流从低水位向高水位流动的假象。
——降低了城市排污能力。滨海平原各城镇多系采用雨污合流的城市排污系统,地面沉降使排污口与河水位的高差逐渐减少,即使遇到中小洪水,部分地区也不能正常排水;遇较大洪水时,河网水往市区倒灌,造成城市水患。
——地面沉降在低洼地区造成农田大面积渍害,土质的日趋恶化导致农田的单产比正常土地产量下降约一半。温岭市西部平原因地面沉降导致农田地面低于或接近正常河水位的面积达9740亩。这部分农田由于处于长期受淹或在汛期会受淹,已无法种植水稻。
——减小了桥梁净空,影响了河道通航能力。京杭大运河、甬江航道等,由于地面沉降,桥梁净空减小,通航能力受到影响。
据省国土资源厅初步估算,截至目前,我省滨海平原地区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其中杭嘉湖平原约占70%。
长三角联防势成必然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进荣告诉记者,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地质新构造运动、土层自然固结、地下采矿、建筑工程荷载及基坑排水、地下水开采等。近四十年的研究和监测证实,我省滨海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过量开采所诱发。
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加上水质性缺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杭嘉湖地区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上升,1986年起年开采量超过1亿立方,最高年(1996年)开采量达1.49亿立方。1997年以后,随着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加剧,有关部门采取了限制地下水开采措施,但年开采总量仍在1亿—1.2亿立方左右。
针对目前我省严峻的地面沉降形势,专家认为,对其进行防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制止私采滥采地下水。
建立地面沉降监测预警机制。上海市从1995年起已投资3500万元建设全新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而我省在这方面的建设仍显滞后。其次,应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调整地下水开采的层次。此外,还应该采用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防治地面沉降,回灌不仅可以防治地面沉降,而且还可充分利用地下储水空间,冬灌夏用。
区域联合防治也成为了共识。在长三角,联手共防的呼吁声正越来越高涨。目前,浙沪苏三地国土资源部门已成立了长三角地面沉降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将统一编制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分工合作,共同合作。专家认为,省内的宁绍、温台等地,也应该建立类似的协作机制,联手阻击滨海平原不断往下沉降的势头。
过度开采地下水引灾害
长三角地陷:沉默的危机
●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
●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
●当前最紧迫的措施就是提倡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3月22日第十三届“世界水日”前夕,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完成。据报告显示: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包括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
长三角的地下水资源衰竭对苏锡常地区的地面下沉已经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沉默的土地危机”将随时有可能在长三角大范围爆发。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郭坤一研究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作出如上表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佘之祥告诉记者,水污染是造成地面下沉的又一个杀手。只有保护好水环境,长三角的地质灾害才有可能得到控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姚士谋则认为,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盲目开采 地下水面临衰竭
郭坤一表示,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有度地开采。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针对该区经济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地下水开发与地面沉降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已提出了把地下水开采量从12.7亿方/年调整为1.96亿方/年的方案。
研究表明:从保护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角度考虑,在江苏境内,安全的地下水开采量为每年6660万立方米,主要可以在第一和第三承压层采水;上海境内,8370万立方米,分别在4个承压层不同程度地采水;浙江境内,4590万立方米,在第一、第二、第三承压层采水。“如果能够保证这一开采量,情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地控制。”郭坤一告诉记者。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的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对地下水的过度盲目开采而造成的。“苏锡常出现地面沉降并不是最近的情况,以前就有过类似的灾害。但这次调查以后,情况让人十分担心。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地面就会下沉,但这并不等于说今天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明天地面就不会下沉。”郭坤一表示,这种灾害是长期造成的,影响也是长远的,而水污染则加剧了这一灾害。“现在长三角地区应该好好反思地面为什么下沉?为什么过度开采而不过多保护地下水?为什么江南水乡会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威胁?”郭坤一提出这一连串“为什么”的时候显得非常激动,也流露出一脸无奈。
郭坤一告诉记者,地下水的开采要有个度。就整个长三角来看,现在苏浙沪地区要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并落实到实处。长三角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被割裂的三个地方。“最重要的措施还是对水资源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如果只注重开发而不去保护就是浪费,即使经济发展了,到头来也会得不偿失。在国外这样的教训已经太多了。”他认为,现在过多的地下水被用在了工业上,而用在饮用水方面却很少,这一矛盾必须得到解决。
水污染 地下水另一杀手
“造成长三角地区地面下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区,在比较集中的几个地方出现地面下沉,但这种下沉不是普遍的现象。”佘之祥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从苏锡常到杭州嘉兴一带已有8000平方公里出现地下漏斗区,造成局部地区的地面下沉。
“目前,由于城市要开采地下水,乡镇企业也在开采,水利建设不当,湖泊河流受到污染等原因,才会出现这么多关于水方面的问题。”佘之祥告诉记者,太湖地区为何越治理污染反而越严重?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环太湖地区都在治水,却各自为政,没有参加整体协调治理。“各扫门前雪就认为可以达到治水的目的了,孰不知水是循环流动的,不属于某一个区。”
他认为,太湖的圩治很好,但夏季水期过去以后,大家都要把圩里的水抽到外河去,这样就导致外河的水位高于太湖,从而造成又一期洪水的隐患。现在由于地面下沉,这种隐患已越来越严重。
像太湖地区,地表水被污染了,人们只好去寻求地下水,而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又导致地面下沉等一系列灾害。佘之祥认为,农村将变成重灾区,农村的水污染是面源污染与城市的点污染相比,情况更严重,也更难治理。农村乡镇企业大量用水以及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已非常突出。农村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用化学肥料和大量农药培育庄稼等将进一步加剧地表水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地下水环境,让整体环境不协调。
“过度开采就是浪费,污染也是浪费。目前政府执行用水政策出现失误或者不力,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缺乏。”佘之祥表示,国外地下水用在生活方面相对多一点,而我国却恰恰相反,工业过多使用地下水,却将地表水经过净化而供人们饮用,上海就吃了这样的苦头。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杭州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虽然杭州并没有完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杭州政府花了大力气,而且见了成效。因此杭州没有出现多少严重的地面下沉,水环境也较好;南京由于濒临长江,因此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很大,但一些苗头要特别警惕。
佘之祥告诉记者,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就要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统一行动,而不是分头管理,各自为政。但这种体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长三角在水方面的问题还将持续。现在民间应该呼吁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减少或避免水污染。这也将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地下水衰竭而造成的地面下沉。
三项措施 保护水资源
姚士谋告诉记者,地面下沉将缩短建筑物的寿命,也将导致地下仓库的潮湿。上海的地下已经有好几层建筑设施,这一情况就更为严重,现在对地下建设的必须投资越来越大以减少由于水而造成的相关损失,这就是间接的损失。上海隧道里的灯需要一两年换一次,就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而造成的。如果这一情况不能有效控制,长三角还将面临高精尖技术企业转移、外资撤走的危险。
“地面下沉或者出现地裂缝已然成为灾害,我们没有办法恢复环境的原貌,现在只能努力去控制情况进一步恶化。”姚士谋认为,绝对理想的状态是不去开采地下水,但这种情况不可能。因此,开采地下水之后要及时回灌,回灌时要注意不要将已污染的水导到地下,从而引起再次污染。
城市建设要相对分散,减少过高楼层的建筑物,城市地下建设也不宜过深,否则将影响水的流动与循环。在农村要减少农药、化肥、含磷物质的排放,留住农村一片绿色的世界。
姚士谋认为,当前最紧迫的措施就是提倡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长三角要压缩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地下水水位的进一步下降。优化地下水的开采布局,把按层次、地区和时间内集中开采调整为按含水系统的特征转化为分散式开采,避免地下漏斗区的进一步发展。
⑥ 过度开采地下水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1.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2海水入侵和地下水咸化3泉水或地表水枯竭和风景资源被破坏4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表植大面积枯死5水质恶化
祝好
⑦ 过量开采地下水,带来的直接危害是什么人们应从哪两种方面采取措施
d“地面沉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地表海拔缓慢降低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过量开采回地下水.持续的地面答沉降,不仅改变了区域地貌形态和地表水的自然排泄条件,造成洪涝灾害频发,还将造成局部农田低洼,常年积水,造成了对农业的潜在威胁。
合理开采加强监测
地下水应该作为一种资源,不能盲目开采,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除了合理开采地下水之外,地下水人工回灌和优化工程设计是控制地面沉降的好办法。人工回灌就是将水源通过泵机组交换热量后,再注入到地下含水层中去。这样做既可保持含水层水头压力,防止地面沉降,而且水源水经过热泵机组后,只是交换了热量,水质几乎没发生变化,不会引起地下水污染。
对地下水开采实行动态控制,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地下水开采协调管理,优化地下水的开采布局。
⑧ 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
超采复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制易造成地面沉降,还会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地下水污染。对于沿海地区,一般情况下,陆地含水层的淡水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淡水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弱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这种现象称为海水入侵。它使地下淡水盐碱化,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
⑨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什么后果
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种地面变形现象。长期开采地下水,特别是过度开采,降低了开采含水层的水头压力,从而导致黏土(淤泥)质隔水层及含水层中黏土(淤泥)质透镜体被压缩,造成地面区域沉降。称这种现象为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高度称为沉降量。
2、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系指上覆的第四系松散岩类或隐伏岩溶顶板在人为活动或天然因素作用下,特别是水动力条件变化引起的环境效应引起的突然塌陷。地面沉降也是一种地表变形现象,主要发生在隐伏岩溶地下水矿区,又称岩溶塌陷。
3、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
据有关调查分析资料,辽宁省、黄渤海、山东胶东半岛、河北省秦皇岛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等部分沿海地区遭受海水入侵。海水入侵总面积已超过1500平方公里,重海地下水氯离子含量超过1000毫克/升。进水面积350多平方公里。
(9)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有哪些危害扩展阅读:
解决“过度开采地下水”的措施:
1、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
3、做好节水和污水回用工作。
4、依法治水,完善水资源保护立法和法律修改。
5、团结协作,科学治理。
⑩ 过量开采地下水产生的危害
过量开采地下水常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内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容地面沉降塌陷;沿海地区可能造成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咸化)。A 选项中的使地下水遭到污染不是直接导致的必然结果,选B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