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采倾角大的矿脉
① 求缓倾斜极薄矿体使用采矿方法
呵呵,品位如何?生产能力可不能太大了。我想一个是削壁充填采矿法,可分采,分内运,中段高度小容一点,同时再施工一条下盘脉外溜井。 一个是用全面留矿法,简单的讲就是浅孔留矿法加电耙辅助耙矿,贫化率有点大,底部出矿时应加强手选。生产能力相对大一点。 还有一个就是全面法,沿倾向分条,电耙耙矿,若矿体走向长度短可从一翼后退式回采。加强支护,加强手选。 个人建议,希望能有参考价值。
② 如何在地形地质图上量取矿体倾角谢谢
在地形地质图上是不可能量出来的!
如果是垂向剖面图还可以。
我们知道,采复矿方法与矿制床类型、矿山开拓方法、矿体赋存条件等等密不可分,而且从你的问题看出来,你想要的是已建矿山的而不是新开矿山的采矿方法,这样的话就更加复杂了,必须在原矿山的矿废石提升和运输系统、人行材料运输系统、供风供水供电系统、原矿山采矿方法等等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然后才能合理的选择采矿方法。
这是一件相当复杂、相当有难度的事。而你提供的相关资料太过简单,除了非常有资历的、经验非常丰富的采矿工程师或者隐藏在民间的高手,恐怕你得不到有价值的参考。民间高手当然还是有的,因此建议你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发到中国矿业论坛看看。不知道你在矿山是什么职位,如果可以的话,还有两种办法可以得到你们满意的方案,一当然是交给设计院咯,二是将矿山全部资料对外公布,并公开有偿征集采矿方法——许多年前加拿大某大型矿山就采用过这种方式,并最终催生了三维采矿软件的诞生!
④ 矿床开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步骤
(一)开采单元的划分
1.矿区、矿田、井田
矿山下设一个或几个坑口(矿井),坑口是具有独立开采系统的生产单位。划归坑口开采的矿体或其一部分叫做井田,划归矿山开采的矿体叫做矿田,划归公司(联合企业)开采的矿体叫做矿区,如图5-3-2所示。
在矿山企业中,矿区、矿田、井田的大小,绝大多数是按矿床自然赋存条件划分的。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将一个大矿体或彼此邻近的若干个矿体划为一个井田,进行独立开采。根据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以及矿体的赋存特点,井田走向长度一般为1~3km左右。一个井田内的矿石储量应与年产量相适应。储量大,年产量可增大;储量小,年产量应当相应减少。个别情况下,确定井田尺寸要作技术经济论证,以确定技术经济上最合理的井田范围。
图5-3-2 矿区、矿田、井田划分示意图
2.阶段、采区(矿块)
一个井田范围较大,为了便于回采矿石,需要把井田划分成阶段,再把阶段划分成采区(矿块),图5-3-3为阶段与采取划分示意图。
图5-3-3 阶段与采区划分示意图
(二)阶段
是沿矿体倾斜方向划分的,阶段范围沿倾斜以上下两个阶段运输平巷为界,沿走向以井田边境为界。阶段高度是指上下两阶段运输平巷间的垂直距离。缓倾斜矿体的阶段高度通常小于20~30m,急倾斜矿体的阶段高度通常为50~60m,也有高达80~120m左右的。阶段高度主要取决于矿体的赋存条件、采矿方法,只要条件允许,适当增加阶段高度,才可以减少阶段数目,降低开拓、采准工程量,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因此,近年来有增加阶段高度的趋势。
当开采水平或倾角极小的矿体时(金属矿床水平的和倾角极缓的比较少),可将井田划分成盘区(图5-3-4),再将盘区划分为采区,然后按采区依次回采。开采倾斜矿床时,矿体厚度不大,采区可沿走向方向布置,矿体厚度很大时,采区可垂直走向方向布置。采区范围上下以阶段平巷为界。其高度为阶段高度,长度以采区天井(或上山)为界,长度根据采矿方法不同,变化在10~40m至50~60m之间。
图5-3-4 盘区平面图
阶段的开采是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即先开采上部阶段,后开采下部阶段,也可以同时开采几个阶段。采用多阶段开采,虽然可以增加工作线长度和提高矿井生产能力,但也会造成管理分散,巷道维护工作量大,占用设备数量多,各种管、线、轨道不能及时回收复用,污风串联,经营管理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合理组织生产,采用集中作业,缩小同时开采的阶段数目。一般同时回采的阶段数目可保持1~2个,不应超过3~4个。
1.开采顺序
阶段中各采区(矿块)在沿走向方向的开采顺序可分为前进式、后退式和联合式。
(1)前进式回采:是由主井或主平硐向井田边界方向开采。前进式回采可以使采区及早投入生产,但主要阶段运辅区段处于采空区下部,当围岩不够稳固时,会增加巷道的维护费用。
(2)后退式回采:是由井田边界向主井或主平硐方向开采,其优缺点与前进式回采相反。
(3)联合式回采:联合式回采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
2.相邻矿体的开采顺序有
矿体倾角小于或等于围岩的移动角时,应从上盘向下盘推进的开采顺序;矿体倾角大于围岩移动角、两矿体又相邻很近时,应根据矿体之间夹石层的厚度、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以及所选取的采矿方法和技术措施而定。一般是选用先采上盘矿体,后采下盘矿体的开采顺序。若夹石层厚度不大,采用充填法时,也可采用由下盘向上盘的开采顺序(图5-3-5)。
图5-3-5 相邻矿体的开采顺序
(三)矿床开采步骤
矿床开采一般分为开拓、采准、回采3个主要步骤。
在用地下方式开采矿床时,首先必须从地表开掘一系列通到矿体的井巷,以形成从地面到阶段水平的行人、运输、排水、通风等系统。人们把进行这项工程施工的工作叫做开拓,为了开拓所掘进的各类井巷叫做开拓巷道。
在已经开拓好的阶段里,为了回采矿石,需根据采矿方法的要求,在采区内掘进平巷、横巷和天井等,这项工作叫做采准。这些巷道可统称为采准巷道。
在已做好采准工程的采区里,进行大量采掘矿石的工作叫做回采。
为了保持矿山的均衡生产,开拓、采准、回采必须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即开拓超前于采准,采准超前于回采,其超前关系是以掘进开拓、采准、回采巷道所提供的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备采矿量所需的时间来表示。一般矿山都应具备有3年以上的开拓矿量,1年左右的采准矿量,半年左右的备采矿量,这3种矿量称为三级矿量。矿山建设和生产实践证明,保持合理的三级矿量是实现正常持续生产的重要条件。三级矿量的划分方法如下:
(1)开拓矿量:通过掘进开拓巷道,形成了完整的运输、通风、排水系统,在这种开拓巷道范围内的矿床储量叫做开拓矿量。
(2)采准矿量: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在已开拓的矿体范围内,掘完了采准巷道,形成了采区外形,在这些采区范围内的矿量称为采准矿量。
(3)备采矿量: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凡是已做好采矿准备的采区内,完成了切割工作,可以立即进行回采,在这些采区范围内的矿量称为备采矿量。
基建矿山的三级矿量必须在矿山投产时,就要达到设计要求的三级矿量保有期限。生产矿山的三级矿量保有期限,靠每年的采掘年度计划来调整平衡。
在采矿工业中,要先掘进巷道,才能回采矿石,只有掘进超前,才能保有一定的三级矿量。因此,“采掘并举、掘进先行”,是矿山建设和生产所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
⑤ 矿体倾角
中国金矿床按规模统计,大型—超大型共106个,其中超大型7个,特大型22个,大型77个(王科强等,2008),实际很可能大于此数,加之新的发现,超大型数量至少增加到9个。笔者统计了全部的超大型、13个特大型和39个大型(共61个,占56%)金矿床的主要矿化特征。暂将这61个金矿床按目前的习惯分为脉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微细)浸染型和火山-次火山斑岩型4类。
1.不同类型金矿床矿体倾角总体不同
1)火山-次火山斑岩型以陡立为主,或近水平,例如河南祁雨沟85°左右;新疆阿希75°~85°,局部直立;广西龙头山80°~85°;山西义兴寨86°~88°;福建紫金山直立或近水平;黑龙江团结沟缓倾20°~35°。
2)脉型一般较陡,如山东金青顶77°~90°,玲珑50°~80°;内蒙古哈达门沟50°~75°。
3)蚀变岩型一般中等,如山东焦家40°~63°;河南上宫47°~70°;甘肃阳山60°左右。
4)微细浸染型一般较缓:贵州紫木凼近地表25°~30°,深部变缓;辽宁排山楼总体40°左右,下部10°~30°;陕西李家沟37°~45°。
2.原因探讨
矿体倾角大小直接反映出储矿断层主断面倾角的大小,而断层倾角又受控于断层的构造成因,包括构造性质和力学性质。
1)火山构造活动的构造应力方向是由下向上(地表)的,如祁雨沟次火山隐爆角砾岩体在剖面上成筒状及漏斗状。角砾岩体与围岩接触面陡立,局部围岩具有震碎带(宽数米至十几米),金矿体赋存于角砾岩体中,所以矿体倾角可达85°。又如阿希金矿床位于古火山机构的西南缘F2断裂中,断裂倾角陡立,故矿体倾角75°~85°。广西龙头山矿体倾角80°~85°(图1-5)。
图1-5 广西龙头山火山-次火山岩体剖面示意图
(据《中国典型金矿床》(第二集))
1—莲花山组中下段;2—寒武系黄洞口组;3—角砾熔岩;4—火山角砾岩;5—流纹斑岩;6—花岗斑岩;7—霏细斑岩;8—金矿体
在火山活动的构造应力方向作用的同时,产生近水平方向的引张断裂,所以火山和斑岩型矿体有蘑菇状、漏斗状、似层状,如团结沟、祁雨沟、毕力赫等。
2)微细浸染型金矿体倾角之所以较缓与储矿断层性质有关。如紫木凼金矿体受控于F1断层,其倾角近地表为25°~30°,深部趋于水平,总体是上陡下缓,实为一推覆体,断层岩以断层泥或角砾岩为主,宽达20~80m,金矿体赋存其中,所以矿体倾角非常平缓。
排山楼矿体赋存于排山楼-候其营子韧性剪切带内,该带长>20km,宽2~4km,为推覆型韧性剪切带,上陡下缓,断层岩为糜棱岩系列,糜棱面理、拉伸线理、a型褶皱、旋转应变组构,以及后期的碎裂结构均很发育。其中的金矿体(带)同剪切带走向一致,也呈EW向展布,倾向N,倾角上陡下缓,上部40°~60°,下部10°~30°,并呈舒缓波状。
3)金青顶矿体倾角陡立(77°~90°),其原因与前者不同。矿体赋存在将军石-曲河庄断裂中,走向5°~20°,倾向SE,倾角75°~90°,局部反倾。其力学性质以扭为主,兼压性的压剪性断裂,并具舒缓波状,致使断裂各段主应力方向不同,变化区间为250°~350°。由于成矿期断裂应力状态的转变,导致该断裂中局部引张地段,为形成产状陡立的矿体提供了空间。如此陡立的脉型矿体在非火山成因类型中并不多见。
焦家金矿床产在黄县-掖县弧形断裂带中段的焦家断裂带中,走向NE,倾向NW,倾角30°~45°,为缓倾压性兼剪性的剪压性断裂带。碎裂岩系发育宽达135~200m(表1-10),因此矿体倾角40°~63°。此例说明,蚀变岩型金矿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碎裂岩发育,而碎裂岩发育是缓倾角剪性断裂所致,可见缓倾角剪压性断裂是形成蚀变岩型矿体中等倾角的根本原因。
表1-10 焦家断裂带内部结构与矿化类型、矿化强度关系
玲珑脉型金矿体受控于招平断裂带中破头青断裂下盘的次级断裂,倾向SE,倾角60°~90°,并经几次构造活动的力学性质和运动方式的转换,致使断裂形成拉开的空间,所以玲珑主要大脉型矿体倾角50°~80°。但是,玲珑东山和西山矿化不同,西山区多为脉型,东山区除脉型还有蚀变岩型,如九曲-大开头一带,以蚀变岩型为主,赋存的次级断裂为压扭性,并以中等倾角为主,碎裂岩发育,所以形成中等倾角的蚀变岩型矿体。断裂性质和倾角大小的逐渐变化,导致较陡脉型矿体到倾角中等蚀变岩矿体之间的变化也是渐变过渡的。
脉型矿体倾角总体比蚀变岩型矿体倾角陡,尤其在一个矿床中。各种矿化类型矿体倾角大小变化有如下规律:由火山-次火山斑岩型-脉型-蚀变岩型-微细浸染型的矿体倾角由陡立或近水平—较陡—中等—较缓的变化总趋势。有趣的是,矿体倾角的大小,却能折射出控矿断裂构造成因的不同和力学性质的差异,进一步证明断裂构造的主导作用。确切地说,是舒缓波状断层的主导作用。
⑥ 请根据如下采矿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并说明选择依据。 1.矿体厚度:6~8m; 2.矿体倾角:45°~80
采矿方法复的选择主要有两个制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矿床地质条件,二是开采技术经济条件。
矿床地质条件一般包括: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矿体产状,矿石品位和价值,矿体赋存深度等。
根据给出的条件,仅可判断:该矿床为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矿围岩稳固性为不稳固到中等稳固。如此只能大致上对采矿方法进行初选。我们可以逐个排除,作以下考虑:
首先考虑空场采矿法。应用该方法的基本条件是矿石和围岩都必须稳固,采空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从f值来看,矿围岩的稳固性变化较大,因此很难说。就算可以用该方法,综合考虑矿体厚度和倾角,也只有分段矿房法勉强可以考虑。还可考虑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⑦ 矿体倾角是60-65的画采矿方法图时倾角应选多少
矿石品位37.95%不清楚,应明确是铁矿。
此外该题目矿体产状范围较广,崩落法空场法都可以或者综合几种工艺。还有就是环保要求,如果环保要求高、废石处置难度大、代价高的话还可以考虑充填法。
⑧ 矿脉特征
一、西柳沟钨钼矿
矿化体产于加里东晚期黑云母花岗岩内接触带中。矿脉为脉状或似层状,具分支、复合现象、夹石较多,宽0.1~1.0m、长50余米至几百米,倾向NW,倾角20°~50°(图4-2)。
图4 -1 金佛寺岩体(苦沱沟一大黄沟一带)金属矿产分布草图(据1: 20 万矿产图修编)
图4-2 苦沱沟—西柳沟地质草图
1.矿脉特征
破碎带由黄铜矿化石英脉和辉钼矿化石英脉以及绢英岩化碎裂岩组成。从上盘到矿体依次为黑云母花岗岩—云钾化花岗岩—英岩化—绿泥石化黄铜矿化花岗质碎裂岩和多金属矿化石英脉;矿体由辉钼矿化石英脉和黑钨矿化石英脉(褐铁矿化石英脉)组成;从矿体到下盘依次为云英岩化—钾化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
主矿脉长度326m,厚0.86m,倾向NW,倾角50°。矿体在走向、倾向上呈舒缓波状,延续稳定。平均品位:Mo1.85%,伴WO30.99%,伴Cu1.10%。矿石主要有辉钼矿化石英脉、多金属矿化石英脉、黑钨矿化石英脉、褐铁矿化石英脉。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的成分见表4-2。
表4-2 钨钼矿、铅锌矿金属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单位:%)
矿石结构主要有他形填隙结构、叶片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浸蚀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构造以浸染状构造为主;金属矿物有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黑钨矿、白钨矿;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绢云母、方解石等。
1)辉钼矿:灰白色反射色,双反射显著,特强非均质性;弯曲叶片状或集合体分布,有的呈叶片状分布在裂隙中;粒径1~15mm,分布不均匀;含量7%~15%。
2)黑钨矿:灰色反射色,非均质性(黄—灰);半自形板状分布,与斑铜矿、黄铜矿嵌布在一起(图版Ⅱ-3、Ⅱ-4),并被其交代8%。
3)褐铁矿:土状或胶状分布;交代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形成;含量6%。
4)黄铜矿:铜黄色反射色,低硬度,弱非均质性;他形粒状分布于石英间隙或与辉钼矿嵌布在一起,有的分布于辉钼矿中(图版Ⅲ-2),被辉钼矿交代呈残余状(图版Ⅲ-1);有的呈乳滴状分布于闪锌矿中形成乳滴状结构,为固溶体分离形成;含量2%。
5)白钨矿:灰色反射色,弱非均质性,黄色内反射。菱柱状或他形粒状分布,与黄铜矿嵌布在一起(图版Ⅲ-4),有的可见黄铜矿及辉钼矿的包体;粒径0.5~1.5mm,分布不均匀;含量1%。
6)闪锌矿:灰色反射色,均质性;他形粒状与黄铜矿嵌布在一起。有的可见有乳滴状黄铜矿,为固溶体分离形成,分布不均匀;含量为微量。
7)辉铜矿:灰白色反射色,弱非均质性;与黄铜矿、斑铜矿嵌布在一起,并交代斑铜矿及黄铜矿(图版Ⅲ-3);含量微。
8)斑铜矿:淡玫瑰色反射色,均质性;与黄铜矿嵌布在一起,交代黄铜矿(图版Ⅲ-3),有的被辉铜矿交代;含量微。
9)黄铁矿:淡黄色反射色,高反射率,均质性;自形立方体—不规则粒状,有的被黑钨矿交代(图版Ⅱ-5);多被褐铁矿交代呈残余状(图版Ⅱ-6);粒径0.1~0.4mm,分布不均匀;含量微。
2.围岩蚀变
主要由云英岩化花岗岩(云英岩)、钾化花岗岩、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花岗岩、绢英岩化(弱黄铁矿化)花岗质碎裂岩组成。
1)云英岩化花岗岩(云英岩):鳞片花岗变晶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白云母、斜长石、钾长石。
石英 他形粒状或柱状分布;裂纹发育,有的具波状消光,有的呈亚颗粒,粒径0.5~3mm;含量63%~75%。
白云母 片状分布,交代斜长石及黑云母,鳞片状者为绢云母;有的呈片状与石英分布在一起;含量10%~25%。
斜长石 被石英、白云母交代呈残留状分布;含量12%。
钾长石 具条纹结构,被石英、白云母交代呈残留状分布;含量15%。
2)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花岗岩: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黑云母、白云母;副矿物有磁铁矿、锆石、黄铁矿;次生矿物有碳酸盐、绢云母。
钾长石 半自形宽板状或他形粒状,具条纹结构,不规则状钠长石条纹分布于钾长石中;交代斜长石;裂纹发育,裂隙中充填碳酸盐等,具泥化,表面污浊;含量35%。
斜长石 半自形板状分布,聚片双晶发育;被钾长石交代,有的包含于钾长石中。裂纹发育,具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含量21%。
石英 他形粒状分布于长石间隙,裂纹发育;裂纹中充填碳酸盐或绢云母;有的具波状消光或呈亚颗粒;含量25%。
黑云母 片状分布,单偏光下无色,一组极完全解理,已发生退色,并析出磁铁矿;含量3%~4%。
白云母 片状分布,单偏光下无色,一组极完全解理;含量3%~4%。
黄铁矿 自形或他形粒状分布;含量3%。
磁铁矿 他形粒状分布于黑云母中;含量微。
锆石 柱状分布,正极高突起,周围具放射晕圈;含量微。
绢云母 鳞片状沿斜长石双晶纹或解理缝交代斜长石,有的完全交代斜长石,只保留斜长石假象;含量6%。
碳酸盐 细脉状分布于裂隙中;含量5%。
3)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碎裂结构、碎斑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
钾长石 碎斑状分布,具条纹结构;裂纹发育,具泥化,表面污浊;含量24%。
斜长石 碎斑状分布,聚片双晶发育;裂纹发育,具绢云母化,被绢云母交代并析出石英;含量10%。
石英 碎斑状分布于碎细物中,裂纹发育,有的具波状消光或呈亚颗粒;含量40%。
绢云母 鳞片状分布,交代斜长石,偏大者为白云母;含量25%。
碳酸盐 他形粒状交代斜长石或细脉状分布于裂隙中;含量1%。
4)钾化黑云母花岗岩: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有黑云母、白云母;次生矿物有碳酸盐、绢云母。
钾长石 半自形宽板状或他形粒状,具条纹结构;交代斜长石;裂纹发育,裂隙中充填碳酸盐 等,具泥化,表面污浊;含量40%~45%。
斜长石 半自形板状分布,聚片双晶发育;被钾长石交代,有的包含于钾长石中;裂纹发育,具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含量22%。
石英 他形粒状分布于长石间隙,裂纹发育;裂纹中充填碳酸盐或绢云母;有的具波状消光;含量25%。
黑云母 片状分布,已发生退色,并析出磁铁矿;含量5%。
白云母 片状分布,单偏光下无色,一组极完全解理;交代黑云母;含量4%。
绢云母 鳞片状沿斜长石双晶纹或解理缝交代斜长石;含量2%~4%。
碳酸盐 他形粒状交代斜长石或细脉状分布于裂隙中;含量1%。
磁铁矿 他形粒状沿云母解理分布;含量1%。
二、索同沟铅锌矿
主要赋存于加里东晚期金佛寺岩体内接触带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及千枚岩中,一部分产于外接触带下志留统角岩化凝灰岩中。地表共见8条含矿石英方解石脉,矿脉总体走向N20°W,倾向NEE,倾角40°~60°,宽0.3~10m、长50余米至几百米(图4-3)。
1.Ⅰ号脉
Ⅰ号脉产在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中,长度336m,厚5~10m,倾向NE,倾角70°。矿脉由赤铁矿、方铅矿化石英脉组成。矿脉稳定呈板状。Pb平均品位0.6%~3%。矿石主要有赤铁矿、方铅矿化石英脉。
(1)矿石的岩石学地质特征
矿石主要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压碎结构、他形填隙结构、交代假象结构;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蜂窝状构造、胶状构造、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有方铅矿、白铅矿、褐铁矿、黄铁矿、赤铁矿、闪锌矿、黄铜矿;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等。
1)赤铁矿:灰白色反射色,强非均质性,磨光性差,表面具麻点;针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分布;裂纹发育,裂隙中充填方铅矿,有的与方解石嵌布在一起(图版Ⅲ-5),有的与黄铁矿或方铅矿嵌布在一起,分布不均匀;含量4%~65%。
2)方铅矿:亮白色反射色,均质性,具黑三角孔特征和揉皱结构(图版Ⅳ-4);他形粒状分布于石英间隙(图版Ⅳ-3)或赤铁矿裂隙(图版Ⅳ-2);与黄铁矿、赤铁矿、闪锌矿呈不等粒不规则毗连,有的沿边缘或裂隙被白铅矿、铅矾交代呈不规则残留状分布(图版Ⅲ-6、Ⅳ-1),有的与黄铜矿嵌布在一起;分布不均匀;含量10%~15%。
3)黄铁矿:自形粒状分布,晶形主要为立方体;由于受力作用,被压碎,裂纹发育,沿裂隙分布;有的多被氧化为褐铁矿,仅残留少量黄铁矿;含量1%。
4)白铅矿:灰色—深灰色反射色,双反射显著,强非均质性;他形粒状或细脉状,或沿边解理交代方铅矿(图版Ⅳ-5、Ⅳ-6),有的完全交代方铅矿,只保留假象;含量2%~3%。
图4 -3 石鸡河-索同沟地质革图
5)褐铁矿:灰白色或红褐色反射色,均质性;沿边缘或裂隙交代黄铁矿;为黄铁矿及其他硫化物或铁的氧化物氧化形成,有的呈胶状,有的只保留黄铁矿假象;含量2%~15%。
6)黄铜矿:铜黄色反射色,低硬度,弱非均质性;他形粒状分布于石英间隙,有的与方铅矿嵌布在一起;含量微。
7)闪锌矿:灰白色反射色,均质性;他形粒状分布于方铅矿中;含量1%。
8)针铁矿:灰白色反射色,非均质性;针状或纤维状分布(图版Ⅴ-1);含量3%。
9)铅矾:灰色、深灰色反射色,均质性;沿边缘或解理交代方铅矿;含量2%。
(2)主要蚀变围岩
褐铁矿化碎裂黑云母花岗岩:花岗结构、碎裂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有黑云母;次生矿物有褐铁矿、绢云母、碳酸盐。
1)钾长石:半自形宽板状或他形粒状,具条纹结构;交代斜长石;裂纹发育,裂隙中充填褐铁矿、碳酸盐等,具泥化,表面污浊;含量30%。
2)斜长石:半自形板状分布,聚片双晶发育;被钾长石交代,有的包含于钾长石中;裂纹发育,具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含量24%。
3)石英:他形粒状分布于长石间隙,裂纹发育;裂纹中充填褐铁矿、碳酸盐等;含量23%。
4)黑云母:片状分布,一组极完全解理;多已退色,并析出铁质物;含量10%。
5)褐铁矿:呈细脉状或网脉状分布于裂隙中;含量10%。
6)绢云母:鳞片状沿斜长石双晶纹或解理缝交代斜长石,片大者为白云母;含量2%。
7)碳酸盐:他形粒状或细脉状、网脉状分布于裂隙中;含量1%。
2.Ⅱ号脉
Ⅱ号脉产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千枚岩中,长389m,厚1.02m,倾向NE,倾角85°。矿脉脉壁一般较光滑,具明显的水平扭动擦痕,少数矿脉具折曲形态。矿体以短而宽的扁豆体为主,两端有分叉现象,矿脉具有尖灭侧现和尖灭再现的特点,主脉两侧常有张性羽状分支脉体。Pb平均品位2.76%~4.31%,Ag平均品位13.6×10-6~63.4×10-6,伴生Au平均品位0.88×10-6。矿石主要有方铅矿化石英脉。
(1)矿石的岩石学地质特征
矿石主要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压碎结构、乳滴状结构、包含结构;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铅矾、白铅矿、辉钴矿;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方解石。
1)方铅矿:亮白色反射色,均质性,具特征的黑三角孔,由于受力作用,黑三角孔发生弯曲,形成揉皱结构(图版Ⅴ-3);他形粒状集合体分布;有的被白铅矿、铅矾交代呈不规则残留状(图版Ⅴ-4、Ⅴ-5),有的与闪锌矿、黄铜矿呈不等粒不规则毗连,有的交代黄铜矿,有的被闪锌矿交代呈残余状或港湾状,形成浸蚀结构(图版Ⅴ-2);由于受力作用,裂纹发育;分布不均匀;含量30%~80%。
2)铅矾:灰色、深灰色反射色,均质性;沿边缘或解理交代方铅矿;含量3%。
3)白铅矿:灰色—深灰色反射色,双反射显著,强非均质性;他形粒状或细脉状沿边缘或解理交代方铅矿(图版Ⅴ-6)或铅矾;含量2%~4%。
4)毒砂:亮白色微带淡红色反射色,强非均质性;菱柱形分布于石英间隙(图版Ⅵ-1);含量微。
5)闪锌矿:灰色反射色,均质性;他形粒状集合体分布,交代方铅矿或被方铅矿交代(图版Ⅵ-2,Ⅵ-4);有的包含于方铅矿中,有的可见有乳滴状黄铜矿(图版Ⅵ-3),为固溶体分离形成;分布不均匀;含量3%~4%。
6)黄铜矿:铜黄色反射色,低硬度,弱非均质性;他形粒状分布于石英间隙或与方铅矿嵌布在一起(图版Ⅶ-2),有的呈乳滴状分布于闪锌矿中,有的包含于方铅矿中被方铅矿交代(图版Ⅵ-5,Ⅵ-6);含量1%~2%。
7)黄铁矿:淡黄色反射色,高反射率,均质性;自形粒状—他形粒状集合体分布于方铅矿中,沿边缘被方铅矿交代(图版Ⅶ-1),有的分布于方铅矿中,由于受力作用,被压碎,裂纹发育;粒径0.1~0.5mm;含量1%~4%。
8)石英:自形柱状或他形粒状分布;含量15%
(2)主要的蚀变围岩
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黑云母花岗岩: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有黑云母;副矿物有磁铁矿;次生矿物有绿泥石、碳酸盐、绢云母。
1)钾长石:半自形宽板状或他形粒状,具条纹结构;交代斜长石;裂纹发育,裂隙中充填又碳酸盐等,具泥化,表面污浊;含量30%。
2)斜长石:半自形板状分布,聚片双晶发育;被钾长石交代,有的包含于钾长石中;裂纹发育,具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含量15%~26%。
3)石英:他形粒状分布于长石间隙,裂纹发育;有的呈细脉状分布于裂隙中;含量20%~28%。
4)黑云母:片状分布,一组极完全解理;多已退色或被绿泥石交代,并析出磁铁矿等;含量5%~10%。
5)磁铁矿:自形或他形粒状分布;含量微。
6)绿泥石:片状分布,单偏光下见浅绿色—绿色多色性,沿解理缝交代黑云母,有的完全交代黑云母,只保留黑云母晶形;含量2%~10%。
7)绢云母:鳞片状沿斜长石双晶纹或解理缝交代斜长石,有的完全交代斜长石;片大者为白云母;含量3%~20%。
8)碳酸盐他形粒状或细脉状、网脉状分布于裂隙中;含量1%。
3.Ⅲ号脉
Ⅲ号脉产在1号脉中长89m,厚0.78~2m,倾向NE,倾角80°。矿体在走向倾向上呈舒缓波状,延续很不稳定。Pb平均品位4.71%~60%,Ag平均品位11.50×10-6。矿石主要有方铅矿化方解石石英脉。
(1)矿石的岩石学地质特征
矿石主要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构造以稀疏浸染状构造为主;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黄铜矿、铅矾;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方解石。
1)方铅矿:亮白色反射色,均质性;具特征的黑三角孔;沿边缘或解理被铅矾交代(图版Ⅶ-3);有的与黄铜矿嵌布在一起,有的与闪锌矿呈不等粒不规则毗连,交代闪锌矿,有的被白铅矿交代;粒径0.1~2mm,分布不均匀;含量5%~7%。
2)黄铜矿:他形粒状与方铅矿嵌布在一起;含量1%。
3)铅矾:灰色、深灰色反射色,均质性,沿边缘或解理交代方铅矿;含量2%。
4)闪锌矿:灰色反射色,均质性;他形粒状与方铅矿呈不等粒不规则毗连,被方铅矿交代(图版Ⅶ-4),分布不均匀;含量3%。
5)白铅矿:灰色—深灰色反射色,双反射显著,强非均质性;他形粒状或细脉状沿边缘或解理交代方铅矿(图版Ⅶ-5);含量1%。
(2)主要蚀变围岩
碳酸盐化、钾化、绿泥石化黑云母花岗岩: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有黑云母、白云母;副矿物有磷灰石;次生矿物有绿泥石、碳酸盐、绢云母、绿帘石。
1)钾长石:半自形宽板状或他形粒状,具条纹结构,或格子双晶;交代斜长石或被斜长石交代;具泥化,表面污浊;含量26%~37%。
2)斜长石:半自形板状分布,聚片双晶发育;被钾长石交代,有的包含于钾长石中;裂纹发育,具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含量15%~24%。
3)石英:具波状消光或呈亚颗粒;他形粒状分布于长石间隙,裂纹发育;裂纹中充填碳酸盐或绢云母;含量23%~27%。
4)黑云母:片状分布,单偏光下见浅棕褐色—深棕褐色多色性,一组极完全解理。沿解理缝被绿泥石交代;有的析出磁铁矿等;含量10%。
5)白云母:片状分布,单偏光下无色,一组极完全解理;含量4%。
6)磷灰石:短柱状分布,一级灰干涉色,正中突起,裂纹发育;含量微
7)绿泥石:片状分布,单偏光下见浅绿色—绿色多色性,沿解理缝交代黑云母;有的完全交代黑云母,只保留黑云母晶形;含量7%。
8)碳酸盐:细脉状分布于裂隙中;有的他形粒状交代斜长石或细脉状分布于裂隙中;含量5%~10%。
9)绢云母:鳞片状沿斜长石双晶纹或解理缝交代斜长石;片大者为白云母;含量4%。
10)绿帘石:干涉色不均匀,单偏光下,具柠檬黄多色性;他形粒状分布,交代斜长石;有的鳞片状沿斜长石双晶纹或解理缝交代斜长石;含量1%。
三、苦沱沟铅锌矿
矿体产于加里东晚期花岗岩西南侧内接触带,含矿石英脉赋存于正长花岗岩内,石英晶体大,绿泥石化明显,表面风化成黄褐色;岩体倾向NW,倾角75°,解理发育。
主矿脉长度1800m,宽1.5m,倾向NW,倾角75°(图4-2),两壁节理发育。破碎带由方铅矿化石英脉和闪锌矿化石英脉以及绢英化碎裂岩组成。蚀变分带明显,从中心到围岩依次为方铅矿化石英脉和闪锌矿化石英脉—绢英化碎裂岩—碎裂状花岗质—正长花岗岩。
矿体在走向上呈豆角状,倾向上延续稳定。平均品位:Pb11.25%,Zn4.28%,伴生Cu0.12%,伴生Ag10.30×10-6。矿石主要有方铅矿化石英脉和闪锌矿化石英脉。
矿石结构主要有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乳滴状结构、压碎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构造主要有稀疏浸染状构造、斑杂状构造;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方解石。
1)闪锌矿:灰色反射色,均质性;他形粒状集合体分布,交代方铅矿或被方铅矿交代,有的可见有乳滴状黄铜矿分布其中,为固溶体分离形成;粒径1.5~3mm,分布不均匀,含量1%~55%;由于受力作用,被压碎,裂隙发育,裂隙中充填有方铅矿和方解石。
2)方铅矿:亮白色反射色,均质性,具特征的黑三角孔;与闪锌矿呈不等粒不规则毗连,网脉状交代闪锌矿或被闪锌矿交代,呈残余状;粒径0.05~3mm,分布不均匀,含量8%~10%。
3)白铅矿:灰色—深灰色反射色,双反射显著,强非均质性;他形粒状或细脉状沿边缘或解理交代方铅矿(图版Ⅶ-6);含量2%。
4)黄铁矿:淡黄色反射色,高反射率,均质性;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集合体分布于闪锌矿中,边缘由于熔蚀而比较圆滑;有的被褐铁矿沿裂隙交代(图版Ⅷ-1);粒径0.3~1.5mm;分布不均匀;含量1%~2%;由于受外力作用,被压碎,裂纹发育,裂隙中充填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等。
5)黄铜矿:铜黄色反射色,低硬度,弱非均质性;他形粒状分布于石英间隙或与方铅矿嵌布在一起,有的被方铅矿交代呈残余状,有的呈乳滴状分布于闪锌矿中形成乳滴状结构(图版Ⅷ-2),为固溶体分离形成;含量不大于1%。
四、大道口钨钼矿
矿体产于加里东晚期花岗岩西南侧内接触带内,共见矿脉4条,宽0.1~0.75m,长40~100m,倾向南,倾角20°~60°(图4-4)。
图4-4 大道口地质草图
Ⅰ号脉长度141m,厚3.40m,倾向NNE,倾角30°,矿体主要赋存在裂隙中,矿石由辉钼矿化花岗岩、辉钼矿化石英脉、黑钨矿化石英脉组成。Mo平均品位0.49%,WO3平均品位1.35%。
矿石结构有叶片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构造主要以稀疏浸染状构造为主;金属矿物有辉钼矿、黄铜矿;非金属矿物有长石、石英等。
1)辉钼矿:灰白色反射色,双反射显著,特强非均质性;弯曲叶片状或集合体分布;粒径8~10mm;分布极不均匀;含量5%。
2)黄铜矿:铜黄色反射色,低硬度,弱非均质性;他形粒状分布于石英间隙或分布于辉钼矿中;含量微。
3)黄铁矿:淡黄色反射色,高反射率,均质性;自形粒状,晶形为立方体;有的被褐铁矿部分或完全交代;分布不均匀;含量微。
4)褐铁矿:沿边缘交代黄铁矿;含量微。
5)黑钨矿:灰色反射色,弱非均质性(黄—灰);半自形板状或集合体分布,可见简单双晶,解理清晰,并具生长环带;粒径3~6mm;分布不均匀;含量7%。
五、大道口铅锌矿
矿体产于加里东晚期花岗岩西南侧内接触带,含矿石英脉赋存于二长花岗岩及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内,石英晶体大,绿泥石化明显,表面风化成黄褐色。矿脉宽1~9m,倾向NNW、WS,倾角70°。
脉长140m,厚1.10m,倾向WS,倾角70°,Pb平均品位1.07%,Ag平均品位25.50×10-6。矿脉由方铅矿化石英脉组成。
矿石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构造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非金属矿物有石英。
1)方铅矿:亮白色反射色,均质性,具特征的黑三角孔;他形粒状集合体分布,有的交代闪锌矿(图版Ⅷ-3);含量15%~85%。
2)闪锌矿:灰色反射色,均质性;他形粒状与方铅矿呈不等粒不规则毗连,被方铅矿交代呈残余状;分布不均匀;含量2%~3%。
六、松木沟铜矿
矿体产于中志留统外接触带细碧岩中,控制长度573m,宽4~9m。倾向NE,倾角70°(图4-3)。一般顺着地层片理发育大小不等的透镜体、细脉状和浸染斑杂状矿化体。矿脉类型主要是蚀变岩性铜矿,矿石主要由黄铜、黄铁矿化碎裂岩组成。
矿石主要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压碎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浸蚀结构;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
1)黄铁矿:淡黄色反射色,高反射率,均质性;他形粒状或集合体分布(图版Ⅷ-4),由于受力作用,被压碎,裂纹发育,裂隙中充填黄铜矿等;分布不均匀;粒径0.1~0.4mm;含量15%~40%。
2)黄铜矿:铜黄色反射色,低硬度,弱非均质性,有的交代黄铁矿呈港湾状(图版Ⅷ-5);主要以两种状态分布,①他形粒状分布于非金属矿物间隙或黄铁矿裂隙,②呈乳滴状分布于闪锌矿中形成乳滴状结构,为固溶体分离形成;含量1%~15%。
3)闪锌矿:灰色反射色,均质性;他形粒状集合体分布;里面可见有乳滴状黄铜矿,为固溶体分离形成,分布不均匀;含量2%~4%。
4)斑铜矿:淡玫瑰色反射色,均质性;与黄铜矿嵌布在一起(图版Ⅷ-6);含量微。
七、干巴河脑钨钼矿
干巴河脑钨钼矿共发现东西两矿点即干巴河脑Ⅰ、Ⅱ矿点。两矿点均产于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外接触带,共发现矿脉23条。大脉12条,小脉11条,脉宽多在0.2m左右,且每条大脉附近都有数条小脉平行产出,构成成矿脉带,脉带宽1~3m不等,长者达600m,短者几米到几十米不等,但多集中在100~250m之间。矿脉产状倾向多在NW20°左右,倾角60°~70°之间,基本近平行排列;少数倾向SEE30°左右,倾角60°左右。干巴河脑钨钼矿西矿点两端及中部被冰川及堆积物覆盖。西矿点部分矿脉延伸斜插入围岩凝灰岩中,其矿化一般。平均品位:WO30.60%,Mo0.1%。
矿脉类型主要是石英脉型的钨钼矿,矿脉内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钼矿和黑钨矿,黑钨矿呈半自形晶板状、粗粒或细粒结构,白钨矿见于黑钨矿内部,偶见白钨矿脉;辉钼矿呈粗大的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产出,其次为黄铁矿、黄铜矿。表生矿物有孔雀石、蓝铜矿、白铅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白云母、磷灰石等。
矿脉围岩蚀变以云英岩化为主,其次为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钠长石化等。云英岩化发育于矿脉两壁,云英岩化愈强,矿脉愈富。
矿脉类型属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的钨钼矿。平均品位:WO30.60%,Mo0.1%。
1)黑钨矿:灰色反射色,非均质性(黄—灰);半自形板状分布,分布不均匀;粒径1~3mm。
2)辉钼矿:灰白色反射色,双反射显著,特强非均质性;叶片状集合体分布于石英间隙中;粒径2~10mm。
3)辉铋矿:白色反射色,强非均质性,低硬度;他形粒状分布于石英晶隙;粒径0.1~0.5mm。
4)白钨矿:灰色反射色,白色内反射;沿边缘或裂隙交代黑钨矿。
5)黄铁矿:淡黄色反射色,均质性;沿边缘被褐铁矿交代呈残留状。
6)褐铁矿:灰白色或黄褐色反射色,均质性;沿边缘交代黄铁矿或黑钨矿。
7)孔雀石:灰色反射色,翠绿色内反射;土状分布,为黄铜矿氧化形成,分布不均匀。
八、西柳沟铁矿
西柳沟铁矿主要产出在一套由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熔岩(细碧岩)组成的地质建造中。发现有六条铁矿体(见图4-3),Ⅰ至Ⅴ号矿体主要呈黑色,Ⅵ号矿体呈暗红色。Ⅳ号矿体赋矿围岩为细碧岩和变安山凝灰岩,矿体控制长1600m左右,厚2~100m,产状355°∠69°,磁铁品位18.18%。Ⅴ号矿体主要产出于变安山凝灰岩中,控制长1800m,厚50~300m,产状360°∠41°。磁铁品位22.03%。Ⅵ号矿体位于变安山凝灰岩和千枚岩的接触带上,构造挤压破碎作用明显,分为东西两段,东段走向长400m左右,宽12~40m,产状190°∠48°;西段控制长150m左右,宽20m左右,产状220°∠40°,磁铁品位20.14%。
矿石具有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和浸染状、细脉状、块状构造。金属矿物有磁铁矿、黄铜矿、赤铁矿;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绿帘石等。
1)磁铁矿:灰色反射色,均质性;自形-他形粒状分布于脉石晶隙,粒径0.01~0.3mm,分布较均匀;含量18~25%,可见两个世代,①粒度较粗,粒径0.5~0.7mm,结晶较好,②粒度较细,粒径0.01~0.05mm,结晶较差;含量25%。
2)黄铜矿:他形粒状分布于脉石间隙,粒径0.02~0.03mm;含量微。
3)赤铁矿:灰白色反射色,非均质性(蓝灰—灰黄),内反射色为深红色;自形针状或他形粒状分布;粒径0.1~0.6mm;含量3%。
⑨ 采矿单体设计(中段高50米。倾角80-90度,长45米,宽25米)
这个还要根据地形,围岩性质结构来涉及比较安全.效益!
⑩ 请问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有哪些大神们帮帮忙
主要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地下开采 underground mining 从地下矿床的矿块里采出矿石的过程。它是通过矿块的采准、切割和回采 3 个步骤实现的。采准工作是掘进一系列巷道,为切割和回采工作创造条件;切割工作为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落矿空间;回采是从矿块里采出矿石的过程,是采矿的核心,包括落矿(将矿石以合适的块度从矿体上采落下来的作业)、出矿(将采下的矿石从落矿工作面运到阶段运输水平的作业)和地压管理(包括用矿柱、充填体和各种支架维护采空区)3种作业。 地下采矿方法分类繁多,常用的以地压管理方法为依据,分为三大类:①自然支护采矿法。又称空场采矿法。主要靠围岩本身的稳固性和矿柱的支撑能力维护回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有的用支架或采下矿石作辅助或临时支护。本法回采工艺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采矿成本低,适于开采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矿体 , 在地下矿山广泛应用。但开采中厚层以上矿体,需留大量矿柱,矿石回采率低,因此采高价矿床时用得较少。②人工支护采矿法。用充填材料或其他支架维护采空区,主要使用充填法,故此法又称充填采矿法。在矿房或矿块中,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向采空区送入碎石、炉渣、水泥等充填材料,以进行地压管理、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移动,并在形成的充填体上或在其保护下进行回采。适用于开采围岩不稳固的高品位、稀缺、贵重矿石的矿体;地表不允许陷落,开采条件复杂,如水体、铁路干线、主要建筑物下面的矿体和有自然火灾危险的矿体等;也是深部开采时控制地压的有效措施。优点是适应性强,矿石回采率高,贫化率低,作业较安全,能利用工业废料,保护地表等。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劳动生产率和矿块生产能力都较低。③崩落采矿法。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崩落围岩填充采空区以管理地压的采矿方法。适用于围岩容易崩落、地表允许塌陷的矿体。 选用采矿方法应考虑矿床地质条件、矿山技术条件和经济因素,以满足安全、经济、高效和优质的要求。矿床地质条件包括矿体形态、倾角、厚度、有用成分的分布、围岩和矿石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矿山技术条件包括材料、设备、地表环境的要求和管理水平等;经济因素包括矿山价值、成本、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要求等。根据以上条件,提出几种方案,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方案,通过工业性试验后,正式使用。============================露天开采 surface mining 从敞露地表的采矿场采出有用矿物的过程。又称露天采矿。当矿体埋藏较浅或地表有露头时,应用露天开采最为优越。与地下开采相比,优点是资源利用充分、回采率高、贫化率低,适于用大型机械施工,建矿快,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劳动条件好,生产安全。但需要剥离岩土,排弃大量的岩石,尤其较深的露天矿,往往占用较多的农田,设备购置费用较高,故初期投资较大。此外,露天开采,受气候影响较大,对设备效率及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影响。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适于露天采矿的范围越来越大,可用于开采低品位矿床和某些地下开采过的残矿。对平缓矿床(一般矿层倾角小于12°)采用倒堆、横运或纵运采矿法。对于倾斜矿床采用组合台阶、横采掘带或分区分期开采的方法。 露天开采作业主要包括穿孔爆破、采装、运输和排土。这四项工作的好坏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如何,是露天采矿的关键。穿孔爆破是在露天采场矿岩内钻凿一定直径和深度的定向爆破孔,以炸药爆破,对矿岩进行破碎和松动。穿孔设备主要有冲击式钻机、潜孔钻机和牙轮钻机等,多用铵油炸药、浆状抗水炸药和乳化炸药及粒状乳化炸药,采装工作是用人工或机械将矿岩装入运输设备,或直接卸到指定地点的作业。常用的设备是挖掘机(有多斗和单斗两类)、轮斗铲和前端式装载机,广泛采用的为单斗挖掘机。运输工作是将露天采场的矿、岩分别运送到卸载点(或选矿厂)和排土场,同时把生产人员、设备和材料运送到采矿场。主要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输送机、提升机,还有水力运输和用于崎岖山区的索道运输。选择运输方式必须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气候条件,露天矿生产能力,开采深度,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经过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合理的运输方式。排土工作系指从露天采场将剥离覆盖在矿床上部及其周围的大量表土和岩石,运送到专门设置的场地(如排土场或废石场)进行排弃的作业。排土方法依其排土设备的不同,分为推土犁推土、推土机排土、前装机排土和拖拉铲运机或索斗铲排土等。推土场应选择在尽量靠近采矿场,少占农田的位置,有条件的应放置在山谷、洼地处,注意环境保护和造田、还田。 参考文献: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