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模具 » 机械制造技术精品课程申请

机械制造技术精品课程申请

发布时间: 2021-03-07 07:53:08

Ⅰ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

1、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12月,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回有港答口机械系、交通运输管理系、信息工程系、航海系、电气工程系、物流管理系、机械工程系、轮机工程系等8个教学系及公共教学部、实验实训中心、思政部、体育部,开设高职专科专业32个。

2、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共有教职工694人,其中专任教师552人,另有兼职教师323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85%。共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部级、市级教学名师11人。

3、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12月,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群,4个青岛市重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1门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Ⅱ 长春理工大学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有教职工2058人,其中,专任教师119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博士生导师131人、正高职198人、副高职41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4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7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专职)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姜会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安志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张国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华民、曹国华、曲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刘国军、曹国华、卜长莉、王晓华、曲轶、张宏
国家级教学名师:张树仁
全国模范教师:梁柱、杨华民
全国优秀教师:姜会林
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杨华民、佟首峰、金光勇、张宏、卜长莉、付跃刚、姜肇国、晏长岭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空间激光通信方向(姜会林)、高能固体激光技术(张喜和) 教学团队序号级别团队名称负责人单位年度1 国家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张树仁 机电工程学院 2009 2 国家级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姜会林 光电工程学院 2010 3 省级 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石晓光 理学院 2007 4 省级 光学教学团队 王文生 光电工程学院 2008 5 省级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团队 张树仁 机电工程学院 2009 6 省级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 李洪祚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0 7 省级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张希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 8 省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刘薇娜 机电工程学院 2011 9 省级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团队 徐熙平 光电工程学院 2012 10 省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赵建平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12 11 省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张淑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 12 省级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 董相廷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3 13 省级 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马文联 理学院 2014 14 省级 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张肃 经济管理学院 2014 培养模式&研究生成绩 学校设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4篇,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4篇;历年博士、硕士论文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在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获得软件著作权逐年增加,85%以上研究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毕业生。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有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一大批省级优质教学资源,荣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9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单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520余项,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40%。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地方院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构建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精品课程:红外物理、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红外物理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应用光学、工程材料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教学、科研、生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名称负责人单位年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石晓光 理学院 2007 光电信息工程 姜会林 光电工程学院 200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刘薇娜 机电工程学院 20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杨华民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09 光电子技术科学 孔梅 理学院 2010 测控技术与仪器 徐熙平 光电工程学院 2010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张希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专业名称所属学院批准时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工程学院 2012 测控技术与仪器 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光电信息工程 光电工程学院 2012 机械电子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起始于1978年,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第六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3个吉林省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5种硕士学位专业授权。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
国防特色学科: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光学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长春理工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一览表一级学科名称、代码及授权批次二级学科名称、代码及授权批次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第八批 2000 0301 法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一批 2011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第九批 2003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 030110 军事法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批 2006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八批 2000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第八批 2000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增设2008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一批 2011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第八批 2000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一批 2011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第七批 1998 0702 物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批 2006 070201 理论物理 第九批 2003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第九批 2003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5 凝聚态物理 第七批 1998 070206 声学 070207 光学 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八批 2000 070208 无线电物理 0703 化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一批 2011 070301 无机化学 第九批 2003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 第十批 2006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802 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八批 2000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硕士第六批 1996 080204 车辆工程 0802Z1 仿生机械 自主设置 2011 0802Z2 微光机电系统 自主设置 2011 0803 光学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七批 1998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六批 1996 0803Z1 光电仪器与技术 自主设置 2011 0803Z2 光信息技术 自主设置 2011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硕士第六批 1996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第五批 1993 博士第九批 2003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第六批 1996
博士第十批 2006 080502 材料学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第九批 2003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901 物理电子学 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八批 2000 080902 电路与系统 硕士第八批 2000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第十批2006 0809Z1 光电传感与物联网 自主设置 2011 0809Z2 纳米制造理论与应用 自主设置 2011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士第七批 1998
博士第十批 2006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硕士第九批 2003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第七批 1998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第九批 2003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2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硕士第十批 2006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第八批 2000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第六批 1996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3 应用化学 第七批 1998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0835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新目录对应调整2011 目录内暂未设二级学科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1202 工商管理 120202 企业管理 第七批 1998 长春理工大学专业学位授权一览表专业学位类别分领域名称代码批准时间工程硕士
(12个领域) 机械工程 085201 2000年 光学工程 085202 2000年 仪器仪表工程 085203 1999年 材料工程 085204 2001年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2001年 集成电路工程 085209 2005年 控制工程 085210 2009年 计算机技术 085211 2002年 软件工程 085212 2005年 化学工程 085216 2008年 工业工程 085236 2004年 生物工程 085238 2014年 工商管理硕士(MBA) — 125100 2009年 社会工作硕士 — 0352 2014年 应用统计硕士 — 0252 2014年 艺术硕士 — 0551 2014年 以上表格内容资料来源: 截至2015年9月底,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0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协同创新中心、2个吉林省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另外,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半导体激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工程中心、吉林省激光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部委重点科研平台: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吉林省)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与纳米技术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化装配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光机电一体化研究与设计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精密微制造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光电检测装备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微波通信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生物检测工程实验室
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中小企业机电一体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省(长春市)纳米操纵/装配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吉林省企业经济研究中心、长春电影文化研究基地、东北亚比较法研究所 学校科研工作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在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一些成绩。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1377项,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2014年实现科研经费到款2.3亿元;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经济效益。 馆藏资源 据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图书总计32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10万册,电子图书118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6个,其中自建数据库6个。重点收藏光学电子技术、机械、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文献。其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录、标准、专刊、产品目录及各种工具书。 学术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收录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Ⅲ 太原科技大学精品课程网怎么进

可以直接搜索太原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平台,然后登录太原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平台,在顶回上的课程答中心中可以选择精品课程。

太原科技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000余人,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

学校设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山西省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

Ⅳ 【求助】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始建于1958年,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主要教学科研单位。目前主要承担机械制造专业(本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及相应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河南省名牌专业。该学科点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并设有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要承担的本科生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与装备、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机床电控与PLC、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特种加工、三维造型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机器人技术等,其中省级精品课程2门,有3门主要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机械制造其自动化实验室依托“河南省高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可以开设机械制造专业的所有专业实验和实际操作实训。本专业特色鲜明,利用洛阳市全国著名的机械制造业基地的优势,与一些大型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已建立了包括一拖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机公司、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洛阳电话设备厂、河南柴油机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等10个校外实习基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研室重视本科生、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近50年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适应本学科特点的产学研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及培养模式。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700余人。一直以来,本专业有大批的本科生考取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生考取博士,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就业率达98%以上,已成为机械制造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Ⅳ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的办学条件

1、师资力量

截至到2015年6月,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教职工647人,专任教师509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212人;拥有正、副教授183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397名。

其中有3支省级教学团队,2名省级名师,5名全国冶金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8名专家型教师在钢铁冶炼、耐火材料、机电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获得“山东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资格证”。

2、教学建设

截至到2015年6月,学院共有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院级精品课程75门。

学院建有冶金生产工艺模拟仿真实训中心、数控操作实训室、现代控制系统实验室等131个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场所和126个校外实训基地,设有卫生检测评价中心、冶金材料博物馆、驾考中心,建有覆盖全院的计算机网络和电化教学网络。

校风:

好学力行,兼容合作

释义:儒家强调“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指的是一种做人学习的态度,意思是善于学习才能开发智力、增长才干,才能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品德臻于完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是学院人的行动指南。

兼容合作表现为两层含义,“兼容”是指思想上善于吸收,主要指的是一种精神风貌和开放的心态,对外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为我所用,不断向兄弟院校学习,向企业学习,不断吸引合作办学单位;

在广收并蓄的基础上致力于学校的发展;“合作”是指行动上的配合,加强校内各部门之间工作上的配合,加强师生员工之间的互信与交流,敬业乐群,加强团队建设,这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Ⅵ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教研室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为机电工程学院直属教研室。主要承担机电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生化学院、材冶学院、国土资源学院、电力学院、信自学院、成教学院等的本、专科生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三门必修课及其相应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所承担的三门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还开设有创新设计、模糊设计等选修课;同时担负着机电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生的指导工作。
该教研室团结协作,作风严谨,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研室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同时组织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学科研究工作,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机器人及自动机机构、机械模糊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优化设计、机械技术史、虚拟设计等方向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学术方向。
该教研室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助教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6人,硕士及研究生班毕业生6人,本科生4人。4人次曾出国做访问学者,现仍有2人在国外学习。
近10年来,教研室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相继完成了1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并获得省级、校级的奖励15项。多人被评为校级和院级先进教师;在2001~2002年度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先进集体。
在教材建设中,根据所开设课程根据教学要求,均使用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的全国通用教材。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合编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编写的扩充性资料有:《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机械原理作业集》、《机械原理作业集参考解答》、《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课件和《机械设计》多媒体课件等。
近10年,教研室共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20余项。曾获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其中一些项目已成功转让,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第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银奖1项;获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选拔赛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 工程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具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
制图教研室的全体教师跟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先进制造与设计工程的发展状况,在传统图学内容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二维、三维设计、计算机虚拟现实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工程制图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改革。
制图教研室现有任课教师2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人。
近几年来,教研室组织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有:《Solid Edge V12三维设计教程》、《AutoCAD 2000(中文)基础教程》、《计算机绘图基础-AutoCAD R14》、《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等。承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有:工程制图及CAD精品课程建设、在工程制图课中引入三维CAD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全体教师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制图教研室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勤奋、努力工作,获得省级、校级的奖励20余项。 昆明理工大学金工教研室创建于50年代昆明工学院建校初期。金工教研室现位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主要承担全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金工理论课、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课等教学任务。目前开设的金工实习工种有:车工、数控车、铣工、数控铣、刨工、铸工、焊工、锻工、钳工、热处理、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等十几个工种的实习项目。
金工教研室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5人,在读硕士1人。
金工教研室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科技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研究领域主要有:虚拟现实技术、材料加工计算机仿真、机电控制技术等。指导研究生14人。
金工教研室承担的课程有: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互换性技术测量等。
金工教研室编写有金工实习教材——《制造技术工程实训》,由陈君若教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现已在本科学生教学中使用了2届。 机械设计教研室是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的省级重点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专业教研室之一。本教研室的教师除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部分公共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外,还负责其“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和“虚拟测试仪器及自动化”3个毕业设计模块的模块课教学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本教研室的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其学位结构为:博士1人、硕士9人,研究生班毕业1人。有5人为硕士生导师,已培养了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工程三个专业的数十名研究生,其中部分同学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有3位教师担任了全国性的有关专业学会的理事、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和国家核心期刊的编委。本教研室的教师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电设备CAD/CAE/CAM、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测试、机械振动及噪声控制、设备故障诊断、机电设备自动化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本教研室的教师在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30余项,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获校优秀教学奖、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教书育人奖9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和参编部级统编教材8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国家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宣读和发表论文100余篇。 机械制造教研室是由原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教研室于1999年10月合并而成。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助教2人。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PLC控制原理及应用》、《液压传动与控制》、《科技文献捡索》、《专业外语》及交通学院、生化学院等学院《互换性及测量技术》等课程,同时承担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现代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液压传动与控制”三个模块的教学工作。在完成本科教学任务同时,担负“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等硕士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教研室的教师在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近五年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十余项,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领域:机械CAD/CAM、CIMS、CAPP、液压传动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机电控制教研室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助教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13人,博士研究生4。研究方向为机电控制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两年来,完成科研多项,科研经费合计137万元。近年来,荣获全国第七届发明展览会金奖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并拥有“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人。
近几年教研室开展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磨料磨损过程数字仿真及其磨损机理研究”、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光机电一体化重点学科建设”、云南省计算机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分散网络化制造技术研究”、云南省电子与信息计划项目“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研发与应用”(摩擦磨损CAE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高水头大流量混流式水轮机叶片流激振动机理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集成环境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虚拟样机的建造与实现”、省教育厅基金“开放式智能化微机数控系统开发平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省教育厅基金“废钢铁破碎机理研究”、省教育厅联合测试基金重点项目“内燃机气缸套摩擦表面形态分析及磨损机理研究”、企业委托项目“30T立式钢卷夹钳虚拟制造”、企业委托项目“立式数控铣虚拟设计平台的研究开发”、企业委托项目“XK640立式数控铣虚拟制造”、企业委托项目“1360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企业委托项目“950同步电动机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超微细TiO2导电粉体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等。
“机电控制教研室”下设“虚拟制造及数字化工程”及“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两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方向的模块。 材料成型与控制教研室及材料加工学科,其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昆明工学院铸造教研室和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是学校成立较早、学科水平较高、科技服务能力强、发展势头较好的教研室和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在云南省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材料液态成型等领域长期以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材料加工学科经多年调整、组合、拓宽、提高和发展,适应国家最新的学科专业目录和社会需求,已涵盖了原来的铸造、焊接、锻压、热处理四个专业,目前已发展成具有博士后、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本科等多层次的完整系列的教育体系。已为国家及云南地方建设培养了400余名本科生,130余名硕士并联合培养了10余名博士,他们多数已成为材料加工领域的中坚力量。
材料成型与控制教研室有一支年龄、知识和学科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6人,有多人曾到国外留学或合作研究。现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校长周荣教授等。在读硕士研究生70余人、博士研究生8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表面工程方向)本科学生90余人。
多年来,教研室及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内、省内企业技术难题,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为我国和云南省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云南省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项目200多项。98年以来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1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项,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近200余篇,撰写高水平论著5部。目前在研的主要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创新基金、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年在研经费300余万元。在长期的科研工作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形成了耐磨耐蚀耐热材料及复合材料加工制备、金属材料半固态成形技术、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仿真、模具材料及加工等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本教研室及材料加工学科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基础。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有长期合作交流,每年均有知名教授来校讲学。特聘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加工专业博导柳百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材料学院院长邢建东博士为兼职教授。近年来,有近10余人次出国研究、进修、访问、攻读学位。与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签订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是云南省铸造学会、热处理学会、锻压学会、耐磨耐蚀耐热材料协会所在。

Ⅶ 西安工业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怎么样

挺好,西安工业大学有三个一本专业,分别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光电工程学院
一、学院概况

光电工程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西安工业大学建校首批招生的院系之一 。目前,学院下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光电测试与仪器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电测试技术研究所、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光电微系统研究所、光电学院实验中心等机构。现有各种实验和科研仪器价值4000万元。

现设“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技术方向)”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也是我国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现设“光学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五个硕士专业,其中光学工程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

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的光电工程学院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8年光学工程学科被陕西省评为一类重点学科,1999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建立“薄膜与光学检测实验室”,2004年先后经陕西省国防工业技术委员会和科技部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批准,成立“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光学薄膜与器件研发服务中心”,2007年批准建立“陕西省光电测试与仪器技术重点实验室”,2008年“薄膜与光学制造技术”实验室获批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获批“陕西省光电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

2001年测控技术与仪器首批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荣获国家级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时,我院“光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荣获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进行建设。挂靠的重点实验室有中白高技术合作研究中心,北方光电有限公司—西安工业大学红外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泰勒.霍普森(Taylor Hobson)公司精密检测技术培训基地,莱宝(LEYBOLD)公司薄膜技术研究基地,南光机器薄膜技术研究基地、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光学制造联合研究基地等。

二、师资情况

1、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近9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讲师34人,校内兼职教授3人,博士25人,硕士70人,外聘教授21人。

2、著名教授

刘卫国:男,汉族,1964年生,安徽六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外技术专业,1988年1月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2003年先后两次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研究及讲学。现任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真空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2003年度陕西省委、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刘卫国教授长期从事光学薄膜、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编著、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4项,主持完成973、国防基础科研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和EI收录。

倪晋平:男,汉族,1965年生,陕西乾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7月毕业于西安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3年获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4月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学院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倪晋平教授长期从事光电测控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的技术领域包括:测试计量技术,电子线路设计,微机控制,单片机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盲信号处理,图象处理技术等。倪晋平教授在科研工作中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发明专利6项,作为负责人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1项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横向委托项目60多项,累计经费1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18篇被EI收录,被ITSP收录3篇次。

机电工程学院
一、院系概况

机电工程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西安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4个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四个硕士点,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专业教学团队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所在的机械工程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兵器工业进口测试设备维修中心和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等国家与省级教学科研基地和学术机构挂靠在该院。

机械工程学院经过50年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形成了特种加工与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测量与控制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精密机械设计与理论等各具特色与优势的研究方向,学科内涵涉及设计、制造、测量、控制、包装、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国防工业和机械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接受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多次评估,均取得优秀成绩。《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电系统设计》、《工程测试技术》等机械工程主干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图学》、《机械制造工程学》等主干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先后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在挑战杯电子制作大赛等相关大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

二、师资情况

1、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师114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1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54人。

2、著名教授

王建华,博士,教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兵器工业进口测试设备维修中心主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明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研究方向为精密机械与测试、CNC技术、超精密加工、自动化控制等。
范植坚,教授,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电加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从事特种加工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材料与化工学院
一、学院概况

材料与化工学院始建于1983年。现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五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三个;六个研究所和一个实验中心。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材料与化工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形成了复合材料与精密成型、新型功能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新型耐蚀耐磨材料、水污染控制与净化技术、聚合物改性6个学科方向,承担了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与教育改革项目,取得了2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了科研经费1000万余元。本科教学上,学院注重夯实基础,注重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坚持四年外语教学不断线,计算机学习不断线,实践教学不断线。

材料化工学院招生20多年来,为国家科研院所各部门和各行各业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学术带头人、企业家。相当一批毕业生出国深造。学院毕业生以其坚实深厚的基础,过硬的实际工作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而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赞誉。

二、师资情况

1.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全院教师总数的30%,硕士学历的教师占65%以上。学院有四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两名全国优秀教师,二名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一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一名教育部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资助教师,二名陕西省“三五人才” ,一名陕西省教学名师,学院的师资队伍实力居全学校之首。

2.著名教授

严文,男,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冶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太空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材料显微分析与单晶材料研究方面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并取得多项成果。

刘江南,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部级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取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发明专利。材料类专业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多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李建平,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奥运火炬手。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和专利奖。

坚增运,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宇宙科学研究所博士后、陕西省“三五人才” 、教育部优秀教师奖励计划项目获得者,材料凝固理论研究取得国际水平研究成果。

Ⅷ 2016教育部公布的吉林省大学精品课程有哪些

http://www.icourses.cn/gjjpkc/jxzx/zytz/20160718/t_10027.html这个网址是名单来源。
以下是吉林全省国家级精品课名单。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孙利天

吉林大学 日语精读 宿久高

吉林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张福贵

吉林大学 田野考古学 赵宾福

吉林大学 国际关系史 刘德斌

吉林大学 常微分方程 史少云

吉林大学 高等代数 杜现昆

吉林大学 高等数学 李辉来

吉林大学 化学基础和综合实验 徐家宁

吉林大学 近代物理实验 韩炜

吉林大学 普通化学 周伟红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杨桦

吉林大学 物理学—力学 张汉壮

吉林大学 无机化学 宋天佑

吉林大学 生物学基础实验 滕利荣

吉林大学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张长海

吉林大学 矿床学 孙丰月

吉林大学 离散数学 欧阳丹彤

吉林大学 汽车运用工程 许洪国

吉林大学 钻井地球物理勘探 潘保芝

吉林大学 智能仪器 林 君

吉林大学 数据结构 刘大有

吉林大学 计算机网络 胡亮

吉林大学 动物寄生虫病学 张西臣

吉林大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孙宏晨

吉林大学 病理学 李玉林

吉林大学 妇产科护理学 安力彬

吉林大学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张锐昕

延边大学 朝鲜-韩国当代文学 蔡美花

延边大学 社区护理学 李春玉

长春理工大学 红外物理 宋贵才

长春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张树仁

长春理工大学 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 柏朝晖

长春理工大学 应用光学 王文生

东北电力大学 运筹学 张杰

东北电力大学 电力系统分析 穆钢

东北电力大学 发电厂电气部分 李娟

东北电力大学 工程流体力学 周云龙

长春工业大学 计算机控制系统 张德江

吉林农业大学 基础生物化学 宋慧

吉林农业大学 动物微生物学 钱爱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医骨伤科学 赵文海

长春中医药大学 内经选读 苏颖

东北师范大学 世界古代史 周巩固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 细胞生物学 曾宪录

东北师范大学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李雁翎

北华大学 森林植物学 杜凤国

长春师范大学 科学教育教学论 郭飞君

吉林体育学院 竞技教育学 孙玮

吉林医药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 窦肇华
http://cc.jlu.e.cn/G2S/ShowSystem/CourseExcellence.aspx这个网址是吉大的精品课展示。
望采纳:)

Ⅸ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院有教师360余人,拥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副高以上职称11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128人,“双师型”教师12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学院深入实施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工程”,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41%,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35%。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团队(曹根基)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数控技术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龚仲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陶国正)、模具专业教学团队(曹根基) 质量工程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院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4个,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4个。
专业建设 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 1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2 机械制造技术 3 智能装备技术 4 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 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 1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2 数控技术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1 物流管理 2 产品造型设计 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1 模具设计与制造 2 电气自动化技术 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 1 数控技术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1 机电设备应用与维护 2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电气自动化技术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 1 模具设计与制造 江苏省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试点专业 1 模具设计与制造 江苏省苹果动漫专业课程改革试点专业 1 艺术设计 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1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2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 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 电机与电器 3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4 软件技术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1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2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技术) 4 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 5 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 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 数量 名称 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1个 国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1个 “四合作三递进四建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国家级实训基地 4个(其中共享3个) 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 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共享) 新型材料与建筑技术(共享)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共享) 省级高职实训基地 13个(其中共享9个) 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 模具技术实训基地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 动漫实训基地(共享) 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共享) 焊接与检测技术实训基地(共享)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共享) 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基地(共享) 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共享) 家用电器测试与维修技术实习基地(共享) 常州现代设计与制造共享平台 工业设计与逆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 省高校基础课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 江苏省级高校电工电子基础实验示范中心 省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示范中心 1个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精品课程
国家级 国家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1 模具制造技术 2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 3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4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应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序号 课程名称 1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应用 2 模具制造技术 3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 4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省级 序号 课程名称 备注 1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 2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3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 4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5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应用 6 IT项目开发与管理 7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省级成教类 8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省级成教类 9 计算项网络技术 省级成教类 10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 省级成教类 11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省级成教类 12 机械产品CAD/CAM 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精品教材 获奖项目 序号 教材名称 国家级精品教材 1 机械制图 2 电工技术实训(第2版)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1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 2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3 CAD/CAM应用 4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5 机械制图 6 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化 7 电工技术实训(第二版) 8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学校荣誉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文明宿舍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常州市“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等国家、省、市级荣誉。 国际合作 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频繁,走出去,引进来,开拓了视野,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2004年,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订了汽车工程专业合作办学意向书,与香港理工大学达成了合作办学意向。
2005年,与德国法耳茨(Pfalz)州工商协会、手工协会签订了机电及汽车类技师培训项目协议。 校企合作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院与机电类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联系紧密,以行业协会为桥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江苏省模具工业协会及江苏省模具技术培训中心设在学院,学院还是江苏省电器工业协会等的常务理事单位。学院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江苏常发集团等几十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并在院内建立了Adobe数字艺术设计中心、机器人创新与实践工作室、清华大学艾克斯特ProE培训中心、德国SIEMENS数控技术应用江苏培训中心、美国EDS公司UG软件培训站和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中心等技术培训中心(站)。学院还与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热点内容
三个字的电影名 发布:2024-08-19 09:10:03 浏览:417
台湾红羊经典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2:17 浏览:767
搞笑电影范冰冰梁家辉开战 发布:2024-08-19 08:53:18 浏览:917
免费午夜激情 发布:2024-08-19 08:42:15 浏览:831
40分钟左右的英语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8:43 浏览:695
电影宋基美娜 发布:2024-08-19 08:27:04 浏览:942
宿舍都变成女的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7:59:35 浏览:897
台湾恐怖片丧尸 发布:2024-08-19 07:57:21 浏览:179
免费观看qq群 发布:2024-08-19 07:53:00 浏览:921
4级片名字 发布:2024-08-19 07:39:14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