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发展百度文库
A. 豆丁网和百度文库哪个好
个人感觉2个有点不同
豆丁网:一些学术的东西在豆丁网上找比较好回,因为时间比答较久啦,东西比较齐全
网络文库:是一个公共的平台,里面的内容也比较多,但是毕竟开办不久,还有些东西找不到的。但是相对而言,网络的用户群大,下很多资料只要注册用户就可以啦,很多资料是不用财富值下载的,所以,从长久来看,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
如果下一般的东西,网络文库就好,专业性比较强的,使用豆丁网是个不错的选择。
B. 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古代的冶金史
在早期的文明国度和地区中,中国使用铜、铁等金属的年代相对说来是较晚的。但是,由于中国在冶铸技术方面的发明和创新,使中国的冶金业很快就后来居上,跃升于世界的前列,并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技术进步带动生产发展,并进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典型范例。
埃及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时开始利用自然铜,公元前40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2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爱琴海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印度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8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而中国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的。
中国冶金史上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铸造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至于铸造既作为成形工艺而存在,又成为冶炼工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达到了“冶”与“铸”密不可分的地步。因此在古代文献中往往是冶铸并称,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常用词汇“模范”、“范围”、“陶冶”、“就范”等,都是由冶铸技术衍生而来的。这种冶与铸密不可分的冶金传统,是古代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1.青铜冶炼
被认为是中国古文明象征的商周到战国的青铜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铸造技术所造就的。中国开始冶炼青铜的时期虽然晚于西方约千余年,然而后来居上,冶炼水平很快超过了西方。
从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精美的曾侯乙尊盘和大型的随县编钟群,以至大量的礼器、日用器、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综合利用浑铸、分铸、失蜡法、锡焊、铜焊的铸造技术,在冶铸工艺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考工记》中所记载的:“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表明当时中国已认识到合金成分与青铜的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已定量地控制铜锡的配比,以得到性能各异,适于不同用途的青铜合金。
《考工记》中还记载有:“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说明当时已掌握了根据火焰的颜色,来判定青铜是否冶炼至精纯程度的知识,这是后世化学中火焰鉴别法的滥觞。用以比喻工夫达到纯熟完美境界的成语“炉火纯青”,就是由此引伸出来的。
在炼铜中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湿法炼铜,也叫胆铜法。这是利用炼丹家所发现的铁对铜离子的置换反应,进行冶铜的方法。其工艺过程是把硫酸铜或碳酸铜(古称曾青、胆矾、石胆等)溶于水,使成胆水,然后投铁块于溶液中,因铁的化学性能比铜活泼,铁离子会置换出铜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宋代已用此法进行大规模的炼铜生产。
2.铸铁冶炼
中国冶炼块铁的起始年代虽然迟至公元前6世纪,约比西方晚900年,然而冶炼铸铁的技术却比欧洲早2000年。中国铸铁的发明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而欧洲则迟至公元后的15世纪。由于铸铁的性能远高于块铁,所以真正的铁器时代是从铸铁诞生后开始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铸铁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中国从块铁到铸铁发明的过渡只用了约一个世纪的时间,而西方则花费了近三千年的漫长路程。中国古代炼铁技术发展得如此迅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英国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说,这是世界炼铁史上的一个唯一的例外。
由于生铁含碳量高,虽硬但脆,不耐碰击,易毁坏,为改进生铁的性能,中国古代发明了一系列的生铁加工技术:
其中,首先是战国时期问世的铸铁柔化术。该项技术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氧化气氛下对生铁进行脱碳热处理,使成白心韧性铸铁;一类是在中性或弱氧化气氛下,对生铁进行石墨化热处理,使成黑心韧性铸铁。而在西方,白心韧性铸铁的生产技术1722年方由法国人首次记述,黑心韧性铸铁是1831年才在美国问世的。到汉代,铸铁柔化术又有新的突破,形成了铸铁脱碳钢的生产工艺,可以由生铁经热处理直接生产低、中、高碳的各种钢材,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的先进钢铁生产国。其产品亦随着中外交通贸易的发展,输运到周围各国以及中亚、西亚和阿拉伯一带。
另一杰出的生铁加工技术是炒钢,它是中国古代由生铁变成钢或熟铁的主要方法,大约发明于西汉后期。其法是把生铁加热成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使生铁中的碳份和杂质不断氧化,从而得到钢或熟铁。河南巩县铁生沟和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都提供了汉代应用炒钢工艺的实物证据。东汉时成书的《太平经》中也说:“有急乃后使工师击治石,求其中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耶。”“莫耶”乃古代宝剑之称。这段文字虽失之疏简,但不难看出,它叙述的是由矿石冶炼得到生铁,再由生铁水经过炒炼,锻打成器的工艺过程。炒钢工艺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可以连续大规模生产,效率高,所得钢材或熟铁的质量高,对中国古代钢铁生产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类似的技术,在欧洲直至十八世纪中叶方由英国人发明。
中国古代的炼钢技术主要是百炼钢。自从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后,“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便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百炼钢肇始于西汉早期的块炼渗碳钢,其后不断增加锻打次数而成定型的加工工艺。到东汉、三国时,百炼钢工艺已相当成熟。上引《太平经》中的“万锻之,乃成莫邪”,即是其生动的写照。曹操曾令工师制作“百辟利器”,曹丕的《典论·剑铭》中说:“选兹良金(指铁),命彼国工,精而炼之,至于百辟”。刘备曾令“蒲元造刀五千口,皆连环,及刃口刻七十二湅”。《古今注·舆服》亦说:“吴大帝有宝剑三,……一曰百炼,二曰青犊,三曰漏景”。后世这一工艺一直被继承,并不断得到发展。
此外,在1981年经中国学者关洪野等人对513件出土的汉魏时期铁器研究后表明,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发明了球墨铸铁,远远早于发达的欧洲国家。目前,中国学者所做的结论已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承认。
创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技术,是中国冶金史上的一项独创性发明。陶弘景说:“钢铁是杂炼生柔作刀镰者”,北齐的綦母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说的就是灌钢技术。灌钢的工艺过程大致为,将熔化的生铁与熟铁合炼,生铁中的碳份会向熟铁中扩散,并趋于均匀分布,且可去除部分杂质,而成优质钢材。灌钢技术在宋以后不断被改进,减少了灌炼次数,以至一次炼成。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三说:“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并说“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正反映了灌炼次数的减少。其中把柔铁屈盘起来是为了增加生熟铁的接触面,提高灌钢的效率,并促使碳份分布更均匀;封泥则可以促进造渣,去除杂质,并起保护作用。明代灌钢技术又进一步发展,据《天工开物》卷十四记载,已把柔铁屈盘改为薄熟铁片,进一步增加了生熟铁的接触面,加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的进程,泥封亦改为草泥混封。灌钢又称“抹钢”、“苏钢”,其工艺自清至近代仍很盛行。在坩埚炼钢法发明之前,灌钢法是一种最先进的炼钢技术。
铜、铁外,中国古代冶炼和使用的金属还有金、银、汞、铅、锡、锌等,其中锌的炼制是中国首先发明的。中国在先秦的青铜中已把锌作为伴生矿加入铜合金中,从汉代至元代更是有意识地把锌的氧化物“炉甘石”加入化铜炉中,以生产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明代时,则开始了大规模地用炉甘石作原料提炼金属锌。从十六世纪起,中国的锌便不断传进欧洲。欧洲到十七世纪才开始炼锌,其工艺也是源自于中国。
另:网络文库上一篇名为《冶金史》的文章:
http://wenku..com/view/e3e04d11a2161479171128e4.html
C. 您好,我在百度文库找到一篇文章,《我国航空发动机用GH4169合金现状与发展》可以告诉我起止页码不
不清楚你问的问题是什么意思,再表达清楚一点吧。我下面的回答不知道是不是你内要问的问题的回答:容
你看的那篇文章一共有五页
是参考以下三本书整理出来的:
[1] 庄景云,杜金辉,邓群,曲敬龙,吕旭东的《变形高温合金》第1~3页.
[2] 师昌绪,仲增墉. 的《中国高温合金五十年》第66~71页.
[3] 刘珍余,李爱民. 的《大型长轴类GH4169合金锻件的成形工艺》第344~346页
在第五章,“5钢铁材料”那里。至于是第几页,网上的目录没有写页数,具体的找不到。
D. 百度文库的文章在中国知网里面能不能查到
不一定,因为中国知网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在党和国家领导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华大学的直接领导下,CNKI工程集团经过多年努力,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并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一般评定职称所说的中国期刊网,即是中国知网)
通过与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体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
基于海量的内容资源地增值服务平台,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可以在中国知网建立自己个人数字图书馆,定制自己需要的内容。越来越多的读者将中国知网作为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平台。
网络文库是网络发
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网络文库的文档由网络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网络的审核才能发布,网络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网友可以在线阅读
和下载这些文档。网络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网络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
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1]
平台于2009年11月12日推出,2010年7月8日,网络文库手机版上线。2010年11月10日,网络文库文档数量突破1000万。 2011年12月文库优化改版,内容专注于教育、PPT、专业文献、应用文书四大领域。2013年11月正式推出文库个人认证项目。截至2014年4月文库文档数量已突破一亿。
网络文库大部分上是免费的,只有少量的需要财富值下载,而知网则需要金钱下载
E. 百度文库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不断完善资料。进行资源共享
F. 课上要将关于冶金方面的内容的PPT,但是现在一直没有好点子,不知道讲什么.谁能提供一个好的idea.
冶金方面,再具体点才好说呀。
可以讲市场、讲工艺、讲原材料、讲能源、讲环保等,很多方面,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好角度才行。
G. 百度文库和豆丁网哪个好些
网络文库可以用网络财富值下载文件,豆丁网是没有免费下载的接口的,不过我个人感觉都不错,因为豆丁网文件比较多,应有尽有;网络文库将是未来文库发展方向。
H. 求助,百度文库下载券不足谁能下了传给我 “12.13 微生物湿法冶金的进展与展望”
我帮你下载下来了,上传到了我的网络云,地址: 满意请采纳
I. 求《冶金管理》 2012年第6期 电子版杂志中 发表的论文 《2011年中外钢铁行业成本竞争力对比分析》
这方面的 你去网络文库找一找应该有,或者专业经济门户前瞻网,也有相关的产业分析数据
J. 百度文库
(一)收入方面: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从1994年税制改革开始,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这表现在:从1994年至今,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9.3%,如果同GDP增速相比,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年均为1.97,最低年份是2003年,该系数为1.49,最高年份是2001年,该系数为2.69,今年1-9月份,该系数超过了2.7。党的十六大之后的2003-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万亿元、2.5万亿元、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年均增长20.1%。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6%,预计全年有望达到5万亿元左右。实际上,13年来每年都有新的增收因素,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的作用。
这些年来,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同税制结构设计和经济快速增长有关。1994开始的税制改革,税制结构设计是在提高两个比重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当时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10%多一点,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22%左右。按收入法计算的GDP包括劳动者报酬、企业盈利、生产税和折旧四部分,要想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制结构设计必然要求财政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快于其他三个部分增长,从而扩大财政收入在整个蛋糕中的份额。因此,即使1994年后宏观环境静态条件不变,税制结构也会导致财政收入增长。
更何况,1994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1994-2006年经济增长率年均达到9.7%;工业化速度加快,1995年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18,2000年达到26,2005年达到50,“十五”时期工业化明显提速;城市化发展迅速,1994年我国城市化率为28.6%,2006年达到43.9%,年均增长约1.2个百分点,远高于国际上年均增长0.5个百分点的速度;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994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是19.6%、46.6%、33.8%,到2006年变为11.8%、48.7%、39.5%,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持续改善,1999-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38.7%,为历史上较好时期;外贸依存度明显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94年的236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万亿美元,世界排位则从第11位前进至第3位,外贸依存度从40.6%上升至69%;收入征管水平日益提升,据测算我国税收征收率已由1994年的54%上升到2006年的67%左右,实际税负与名义税负更加接近。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当然,尽管十几年来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但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算高。从国际上看,据统计,2006年瑞典、挪威等高福利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最高,一般超过50%;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比重较高,一般在40%以上;阿根廷、哈萨克斯坦、智利、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比重相对较低,一般在30%以下。如果就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作纯技术比较,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8.7%,处于较低水平。如果再将较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资金考虑在内,调整为与国际上大致相同的口径,我国政府财政性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大体处于中等水平,也并不算高。
同时,从财政性收入结构看,存在着税轻费重的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计算,我国宏观税负目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以可获得的最新年度2004年数据比较,我国不包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宏观税负比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低6.9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低4.21个百分点;以可获得的最新年度2005年数据比较,我国包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宏观税负比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低12.72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低7.13个百分点。与之相反,我国非税收入规模偏大。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央政府非税收入一般占本级财政收入的10%以下,州或省级非税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的20%左右,市级约占20-50%。因此,尽管2006年宏观税负只占GDP的18.7%,并不算高,但是各种收费加起来,企业实际承担的财政性负担却已不低了。
另一方面,这十几年来的居民收入统计数据显示,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基本上没有增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约稳定在61-65%左右。如果去除居民收入中增长较快的财产性收入及其他收入,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则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55%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44%左右。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收入比重的决策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劳动报酬过低,一方面会造成贫富差距加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因为一个大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无一例外要靠消费主导,消费占GDP的比重往往需要达到60%甚至80%以上。我国2006年GDP中消费只占到51.1%,资本形成高达42.7%,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依靠投资主导,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而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形成,与我国劳动报酬比重过低有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从整个国家的大环境来看,党的十七大后,收入分配向居民收入倾斜、初次分配向劳动报酬倾斜将是主旋律。因此,今后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要在保持两个比重适度增长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自身收入结构的调整。一是提高税收组织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强化税收,清理收费,在不增加企业财政性负担的情况下,通过清理非税收入给税收增长留下空间。二是可以考虑进行一些结构性税制调整,如适当降低企业生产流转环节的税收,目前正在推进的增殖税转型正是如此;适当增加资源环境使用、财产持有环节的税收,包括调整资源税、研究开征环境税和物业税等。
(二)支出方面:实行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管子曰:“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这句话说明,从一定意义上讲,会用财比生财、聚财更重要。
近年来,我们采取了许多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尽管如此,总的来说,财政支出还犹如一座没有经过精细化开采的金矿,能够挖掘的潜力巨大。可以说,节约出来的资金是没有征收成本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增量开源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存量节流将是增加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举个简单的例子,5万多亿元的财政收入,节约5%就是2500亿元,这相当于1989年(2665亿元)一年的财政收入,而节约5%,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来保障每一笔资金的使用。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财政收入多了,支持就是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不增加投入就是不支持,这是不正确的。恐怕比增加投入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我们必须明确,哪些事情应该交给市场去做,哪些事情必须要由政府完成;而由政府来做,又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建立什么机制。如果这些不能清晰界定,即使投入再多资金,也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比如支持医疗改革,如果思路不清,连补供方还是补需方都确定不了,增加投入也是无的放矢。因此,对于每一项财政支出,都要认真思考体制和机制是否有效,否则一旦政策失误,资金投入越多,带来的损失也越大。
二是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我国自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以来,其中一个最大的成就,就是政府投资逐步退出了一般竞争性领域,现在只占2%。但在公共领域,政府投入同样需要优化结构,有限的财政收入与无限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永远是不够的,必须把有限的财政资金首先用到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方面。当前,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还有较大潜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加民生性投入应该是一个方向。要压缩人、车、会,网络和接待费用,以及出国经费等方面的开支;加强持续改善民生的资金保障,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基层、困难群众倾斜,特别要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
三是要加大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财政资金总量的日益增加,对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必须切实做到收支并重、分配与管理并重,切实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益”的现象。实际上,管理的过程也是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如果管理不到位,政策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使政策发生扭曲。要靠法律来加强管理,所有事情都要纳入法律框架下办理,严格法制约束。要靠科学来加强管理,所有支出都要有科学的程序和流程,让每一笔资金在管理系统里留下轨迹,尤其是通过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要靠民主来加强管理,努力提高财政透明度,落实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对财政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需要指出的是,支出管理的革命要远远难于收入管理,它涉及到整个行政体制内部权力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但其影响力也是深远的,当财政支出做到了科学、精细、并且透明,将会大大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从而扎实地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香港学者王绍光在总结美国建立公共财政时说:“改造公共财政是政治改革的最佳切入口。它是低调的,不会过分提高人的期望值,它是具体的,比抽象谈论政治民主更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