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层压工艺及设备
Ⅰ 简述组件层压工艺过程的四个步骤
1. wafer 表面处理;2. 旋涂光刻胶(包括抗反射层)3. 前烘;4. 曝光;5. 后烘;6. 显影,有的需要在显影前进行坚膜;7. 刻蚀
Ⅱ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及工艺
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是在同一基础上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目的而不断衍生发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发挥质轻、强度大的基础上,也会根据应用对象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成型工艺,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出碳纤维所具有的特殊性能。下面小编针对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应用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1、模压法。这种方法是将早已预浸树脂的的碳纤维材料放入金属模具中,加压后使多余的胶液溢出来,然后高温固化成型,脱膜后成品就出来了,这种方法最适合用来制作汽车零件。
22、手糊压层法。将浸过胶后的碳纤维片剪形叠层,或是以便铺层一边刷上树脂,再热压成型。这个方法可以随便选择纤维的方向、大小和厚度,被广泛使用。注意的是铺层后的形状要小于模具的形状,这样纤维在模具内受压时就不会挠曲。
33、真空袋热压法。在模具山叠层,并覆上耐热薄膜,利用柔软的口袋向叠层施加压力,并在热压灌中固化。
44、缠绕成型法。将碳纤维单丝缠绕在碳纤维轴上,特别适用于制作圆柱体和空心器皿。
55、挤拉成型法。先将碳纤维完全浸润,通过挤拉除去树脂和空气,然后在炉子里固化成型。这种方法简单,适用于制备棒状、管状零件。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1.手糊成型:
在模具工作面上涂敷脱模剂、胶衣,将剪裁好的碳纤维预浸布铺设到模具工作面上,刷涂或喷涂树脂体系胶液,达到需要的厚度后,成型固化、脱模。在制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手糊工艺仍以工艺简便、投资低廉、适用面广等优势在石油化工容器、贮槽、汽车壳体等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其缺点是质地疏松、密度低,制品强度不高,而且主要依赖于人工,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很低。
2.喷射成型:
属于手糊工艺低压成型中的一类,使用短切纤维和树脂经过喷枪混合后,压缩空气喷洒在模具上,达到预定厚度后,再手工用橡胶锟按压,然后固化成型。为改进手糊成型而创造的一种半机械化成型工艺,在工作效率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用以制造汽车车身、船身、浴缸、储罐的过渡层。
3.层压成型:
将逐层铺叠的预浸料放置于上下平板模之间加压加温固化,这种工艺可以直接继承木胶合板的生产方法和设备,并根据树脂的流变性能,进行改进与完善。层压成型工艺主要用来生产各种规格、不同用途的复合材料板材。具有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但是设备一次性投资大。
4.缠绕成型:
将经过树脂胶液浸渍的连续纤维或布带按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固化、脱模成为复合材料制品的工艺。碳纤维缠绕成型可充分发挥其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以及低密度的特点,可用于制造圆柱体、球体及某些正曲率回转体或筒形碳纤维制品。
5.拉挤成型:
将浸渍树脂胶液的连续碳纤维丝束、带或布等,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通过挤压模具成型、固化,连续不断地生产长度不限的型材。拉挤成型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的一种特殊工艺,其优点是生产过程可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生产效率高。拉挤成型制品中纤维质量分数可高达80%,浸胶在张力下进行,能充分发挥增强材料的作用,产品强度高,其制成品纵、横向强度可任意调整,可以满足制品的不同力学性能要求。该工艺适合于生产各种截面形状的型材,如工字型、角型、槽型、异型截面管材以及上述截面构成的组合截面型材。
6.液态成型:
将液态单体合成为高分子聚合物,再从聚合物固化反应为复合材料的过程改为直接在模具中同时一次完成,既减少了工艺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又缩短了模塑周期(只需约2分钟便可完成一件制品)。但这种工艺的应用,必须以精确的管道输送和计量以及温度压力自动控制为基础,属于高分子材料和近代高新科学技术的交叉范畴,目前的应用还不是很广。
7.真空热压罐:
将单层预浸料按预定方向铺叠成的复合材料坯料放在热压罐内,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完成固化过程。热压罐是一种能承受和调控一定温度、压力范围的专用压力容器。坯料被铺放在附有脱模剂的模具表面,然后依次用多孔防粘布(膜)、吸胶毡、透气毡覆盖,并密封于真空袋内,再放入热压罐中。加温固化前先将袋抽真空,除去空气和挥发物,然后按不同树脂的固化制度升温、加压、固化。固化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保证热压罐成型制件质量的关键。该种成型工艺适用于制造飞机舱门、整流罩、机载雷达罩,支架、机翼、尾翼等产品。
8.真空导入:
简称VIP,在模具上铺“干”碳纤维复合材料,然后铺真空袋,并抽出体系中的真空,在模具腔中形成一个负压,利用真空产生的压力把不饱和树脂通过预铺的管路压入纤维层中,让树脂浸润增强材料,最后充满整个模具,制品固化后,揭去真空袋材料,从模具上得到所需的制品。该工艺在1950年就出现了专利记录,但在近几年才得到发展。在真空环境下树脂浸润碳纤,制品中产生的气泡极少,制品的强度更高、质量更轻,产品质量比较稳定,而且降低了树脂的损耗,仅用一面模具就可以得到两面光滑平整的制品,能较好地控制产品厚度。一般应用于船艇工业中的方向舵、雷达屏蔽罩,风电能源中的叶片、机舱罩,汽车工业中的各类车顶、挡风板、车厢等。
总结: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的深入和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方式也在不断地以新的形式出现,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诸种成型工艺并非按照更新淘汰的方式存在的,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多种工艺并存,实现不同条件、不同情况下的最好效应。同时碳纤维重量比铝轻,强度却高于钢,又有耐腐蚀、耐高温、模量高等优点,被称为“新兴材料之王”。碳纤维的产品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希望以上的这些知识能够帮到大家,祝大家生活愉快。
Ⅲ 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哪些
(一)粉末冶金复合法
粉末冶金复合法基本原理与常规的粉末冶金法相同,包括烧结成形法、烧结制坯加塑法加工成形法等适合于分散强化型复合材料(颗粒强化或纤维强化型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成型。粉末冶金复合法的工艺主要优点是:基体金属或合金的成分可自由选择,基体金属与强化颗粒之间不易发生反应;可自由选择强化颗粒的种类、尺寸,还可多种颗粒强化;强化颗粒添加量的范围大;较容易实现颗粒均匀化。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制品形状、尺寸受限制;微细强化颗粒的均匀分散困难;颗粒与基体的界面不如铸造复合材料等。
(二)铸造凝固成型法
铸造凝固成型法是在基体金属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复合。主要方法有搅拌铸造法、液相渗和法和共喷射沉积法等。铸造凝固成型铸造复合材料具有工艺简单化、制品质量好等特点,工业应用较广泛。
1、原生铸造复合法
原生铸造复合法(也称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Liquid Contact Reaction:LCR)是将生产强化颗粒的原料加到熔融基体金属中,利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强化相,然后通过浇铸成形。这种工艺的特点是颗粒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状态良好,颗粒细小(0.25~1.5μm),均匀弥散,含量可高达40%,故能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常用的元素粉末有钛、碳、硼等,化合物粉末有Al2O3、TiO2、B2O3等。该方法可用于制备A1基、Mg基、Cu基、Ti基、Fe基、Ni基复合材料,强化相可以是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
2、搅拌铸造法
搅拌铸造法也称掺和铸造法等,是在熔化金属中加入陶瓷颗粒,经均匀搅拌后浇入铸模中获得制品或二次加工坯料,此法易于实现能大批量生成,成本较低。该方法在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面应用较广,但其主要缺点是基体金属与强化颗粒的组合受限制。原因有两方面:①强化颗粒与熔体基本金属之间容易产生化学反应;②强化颗粒不易均匀分散在铝合金一类的合金熔体中,这是由于陶瓷颗粒与铝合金的润滑性较差,另一个问题是陶瓷颗粒容易与溶质原子一起在枝晶间产生偏析。
3、半固态复合铸造法
半固态复合铸造法是从半固态铸造法发展而来的。通常金属凝固时,初生晶以枝晶方式长大,固相率达0.2%左右时枝晶就形成连续网络骨架,失去宏观流动性。如果在液态金属从液相到固相冷却过程中进行强烈搅拌则使树枝晶网络骨架被打碎而保留分散的颗粒状组织形态,悬浮于剩余液相中,这种颗粒状非枝晶的微组织在固相率达0.5%~0.6%仍具有一定的流变性。液固相共存的半固态合金因具有流变性,可以进行流变铸造;半固态浆液同时具有触变性,可将流变铸锭重新加热到固、液相变点软化,由于压铸时浇口处及型壁的剪切作用,可恢复流变性而充满铸型。强化颗粒或短纤维强化材料加入到受强烈搅拌的半固态合金中,由于半固态浆液球状碎晶粒对添加颗粒的分散和捕捉作用,既防止颗粒的凝聚和偏析,又使颗粒在浆液中均匀分布,改善了润湿性并促进界面的结合。
4、含浸凝固法(MI技术)
含浸凝固法是一种将预先制备的含有较高孔隙率的强化相成形体含浸于熔融基体金属之中,让基体金属浸透预成型体后,使其凝固以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有加压含浸和非加压含浸两种方法。含浸法适合于强化相与熔融基体金属之间润湿性很差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强化相含量可高达30%~80%;强化相与熔融金属之间的反应得到抑止,不易产生偏折。但用颗粒作强化相时,预成形体的制备较困难,通常采用晶须、短纤维制备预成形体。熔体金属不易浸透至预成形体的内部,大尺寸复合材料的制备较困难。
5、离心铸造法
广泛应用于空心件铸造成形的离心铸造法,可以通过两次铸造成型法成形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此方法简单,具有成本低、铸件致密度高等优点,但是界面质量不易控制,难以形成连续长尺寸的复合材料。
6、加压凝固铸造法
该法是将金属液浇注铸型后,加压使金属液在压力下凝固。金属从液态到凝固均处于高压下,故能充分浸渗,补缩并防止产生气孔,得到致密铸件。铸、锻相结合的方法又称挤压铸造、液态模锻、锻铸法等。加压凝固铸造法可制备较复杂的MMCs零件,亦可局部增强。由于复合材料易在熔融状态下压力复合,故结合十分牢固,可获得力学性能很高的零件。这种高温下制成的复合坯,二次成型比较方便,可进行各种热处理,达到对材料的多种要求。
7、热浸镀与反向凝固法
热浸镀与反向凝固法都是用来制备连续长尺寸包覆材料的方法。热浸镀主要用于线材的连续镀层,主要控制通过镀层区的长度和芯线通过该区的速度等。反向凝固法是利用薄带作为母带,以一定的拉速穿过反向凝固器,由于母带的速度远远低于熔融金属的速度,在母带的表面附近形成足够大的过冷度,熔融金属以母带表面开始凝固生长,配置在反向凝固器上方的一对轧辊,同时起到拉坯平整和焊合的作用。
8、真空铸造法
真空铸造法是先将连续纤维缠绕在绕线机上,用聚甲丙烯酸等能分解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方法制成半固化带,把预成型体放入铸型中,加热到500℃使有机高分子分解。铸型的一端浸入基体金属液,另一端抽真空,将金属液吸入型腔浸透纤维。
(三)喷射成形法
喷射成形又称喷射沉积(Spray Forming),是用惰性气体将金属雾化成微小的液滴,并使之向一定方向喷射,在喷射途中与另一路由惰性气体送出的增强微细颗粒会合,共同喷射沉积在有水冷衬底的平台上,凝固成复合材料。凝固的过程比较复杂,与金属的雾化情况、沉积凝固条件或增强体的送入角有关,过早凝固不能复合,过迟的凝固则使增强体发生上浮下沉而分布不匀。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工艺快速,金属大范围偏析和晶粒粗化可以得到抑制,避免复合材料发生界面反应,增强体分布均匀。缺点是出现原材料被气流带走和沉积在效应器壁上等现象而损失较大,还有复合材料气孔率以及容易出现的疏松。利用喷射成形原理制备工艺有添加法(inert spray form-ing)和反应法(reactive spray forming)两种。Osprey Metals研究的Osprey工艺是喷射成形法的代表,其强化颗粒与熔融金属接触时间短,界面反应得以有效抑制。反应喷射沉积法是使强化陶瓷颗粒在金属雾或基体中自动生成的方法。
(四)叠层复合法
叠层复合法是先将不同金属板用扩散结合方法复合,然后采用离子溅射或分子束外延方法交替地将不同金属或金属与陶瓷薄层叠合在一起构成金属基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性能很好,但工艺复杂难以实用化。目前这种材料的应用尚不广泛,过去主要少量应用或试用于航空、航天及其它军用设备上,现在正努力向民用方向转移,特别是在汽车工业上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五)原位生成复合法
原位生成复合法也称反应合成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反应合成法是指借助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在基体金属内原位生成一种或几种热力学稳定的增强相的一种复合方法。这种增强相一般为具有高硬度、高弹性模量和高温强度的陶瓷颗粒,即氧化物、碳化物、氯化物、硼化物、甚至硅化物,它们往往与传统的金属材料,如Al、Mg、Ti、Fe、Cu等金属及其合金,或(NiTi)(、AlTi)等金属间化合物复合,从而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结构材料或功能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复合工艺基本上能克服其它工艺中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基体与增强体浸润不良、界面反应产生脆性、增强体分布不均匀、对微小的(亚微米和纳米级)增强体极难进行复合等。它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的新工艺方法而受到普遍的重视,其中包括直接氧化法、自蔓延法和原位共晶生长法等。
1、直接氧化(DIMON)法
直接氧化法是由氧化性气体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使金属合金液直接氧化形成复合材料。通常直接氧化法的温度比较高,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如Mg、Si等,可使反应速度加快。这类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取决于形成粒子的状态和最终显微组织形态。由于形成的增强体可以通过合金化及其反应热力学进行判断,因此可以通过合金化、炉内气氛的控制来制得不同类型增强体的复合材料。
2、放热弥散(XD)法
放热弥散复合技术(Exothermic Dispersion)的基本原理是将增强相反应物料与金属基粉末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冷压或热压成型,制成坯块,以一定的加热速率加热,在一定的温度下(通常是高于基体的熔点而低于增强相的熔点)保温,使增强相各组分之间进行放热化学反应,生成增强相。增强相尺寸细小,呈弥散分布。XD技术具有很多优点:①可合成的增强相种类多,包括硼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等;②增强相粒子的体积百分比可以通过控制增强相组分物料的比例和含量加以控制;③增强相粒子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加热温度加以控制;④可以制备各种MMC;⑤由于反应是在融熔状态下进行,可以进一步近终形成型。XD技术是合成颗粒增强金属基及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最有效的工艺之一。但用XD工艺制成的产品存在着较大孔隙度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在反应过程中直接压实来提高致密度。
3、 SHS-铸渗法
SHS-铸渗法是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elf-Propagating High Temperature Synthesis)和液态铸造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包括增强颗粒的原位合成和铸造成型两个过程。当前,SHS-铸渗法是有竞争力的反应合成工艺之一,但过程控制非常困难。其典型工艺为:利用合金熔体的高温引燃铸型中的固体SHS系,通过控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位置,在铸件表面形成复合涂层,它可使SHS材料合成与致密化、铸件的成形与表面涂层的制备同时完成。
4、反应喷射沉积技术(RSD)
反应喷射沉积工艺(Reactive Spray Deposition)生成陶瓷颗粒的反应有气—液反应、液—液反应、固—液反应和加盐反应等多种类型。它综合了快速凝固及粉末冶金的优点,并克服了喷射共沉积工艺中存在的如颗粒与基体接近机械结合、增强相体积分数不能太高等缺点,成为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反应喷射沉积工艺过程为:金属液被雾化前喷入高活性的固体颗粒发生液固反应,导致喷入的颗粒在雾化过程中溶解并与基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反应形成稳定的弥散相,控制喷雾的冷却速率以及随后坯件的冷却速率可以控制弥散相的尺寸。
Ⅳ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有哪些
复合来材料的成型方法源已有20多种,欧能为你解答:
1. 手糊成型工艺--湿法铺层成型法;
2. 喷射成型工艺
3.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RTM技术)
4. 袋压法(压力袋法)成型;
5. 热压罐成型技术
6. 液压釜法成型技术
7. 热膨胀模塑法成型技术
8. 夹层结构成型技术
9. 真空袋压成型
10. ZMC模压料注射技术
11. 模压成型工艺
12. 层合板生产技术
13. 卷制管成型技术
14. 模压料生产工艺
15. 纤维缠绕制品成型技术
16. 连续制板生产工艺
17. 浇铸成型技术
18. 拉挤成型工艺
19. 连续缠绕制管工艺
20. 编织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21. 热塑性片状模塑料制造技术及冷模冲压成型工艺
22. 注射成型工艺
23. 挤出成型工艺
24. 离心浇铸制管成型工艺
25. 其它成型技术。
Ⅳ 层压机的层压工艺装备设计要领
层压工艺中的关键之处是压力的控制。压力越大,产品质量越好。具体要求是:压力上升要平稳,压力控制精度要高,恒压时间要准确控制,产品在各个方向的受压均匀。为满足层压工艺及产品生产要求,设备的主体设计应包括装卸料系统、加热系统、压力系统和保护系统四大部分。根据以上构思,设计层压机的工作流程为(见右图):
1)加热容器内的水使其达到某一恒定温度;
2)产品装载,密封压头下降;
3)设定工作压力、恒压时间,并进行施压和保压;
4)保压完成后自动卸压;
5)密封压头上升,取出产品。
Ⅵ 层压机的工艺过程及原理
将配好的瓷介浆料按工艺要求注在流延机的钢带上,通过流延烘干脱膜后,成为电容器介质材料(瓷介薄膜);然后利用精密叠层丝网印刷技术,在瓷介薄膜上反复叠层印刷内电极,每叠一层都经过压台加压然后印刷,成为元件巴块。
为了使巴块结构致密,将巴块装在塑料薄膜袋内,抽真空后封好,置于容器内的热水中,将容器密封加压至30Mpa以上,元件在水中均匀受压后本身疏松的结构变得均匀致密,保证了元件电气性能指标的一致性,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无论层压机应用于哪种作业,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多层物质的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将这些物质紧密地压合在一起。所不同的是根据层压的目的不同,压合的条件各不相同。
Ⅶ 复合材料的常规机械加工方法
(一)
锯切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基体层压板,采用手锯或圆锯切割。
热塑性复合材料采用带锯和圆锯等常用工具时要加冷却剂。石墨/环氧复合材料最好用镶有硬质合金的刀具切割。锯切时控制锯子力度对保证锯面质量至关重要。虽然锯切温度也是一种要控制的因素,但一般影响不大,因锯切时碰到的最高温度一般不会超过环氧树脂的软化温度(182℃)。
金属基复合材料可用镶有金刚石的线锯锯切,不过其切割速度较慢,而且只能作直线锯切。采用金刚石砂轮对陶瓷基复合材料进行常规锯切,可有两种速度:一种是250r/min,另一种是4000r/min。这种锯切会使切割面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有相当大的损坏。不过在较高锯切速度时,损坏虽大,但断面较为均匀。
(二)
钻孔和仿形铣
在复合材料上钻孔或作仿形铣时,一般采用干法。大多数热固性复合材料层合板经钻孔和仿形铣后会产生收缩,因此精加工时要考虑一定的余量,即钻头或仿形铣刀尺寸要略大于孔径尺寸,并用碳化钨或金刚石钻头或仿形铣刀。钻孔时最好用垫板垫好,以免边缘分层和外层撕裂。另外钻头必须保持锋利,必须采用快速除去钻屑和使工件温升最小的工艺。
热塑性复合材料钻孔时,更要避免过热和钻屑的堆积,为此钻头应有特定螺旋角,有宽而光滑的退屑槽,钻头锥尖要用特殊材料制造。一般钻头刃磨后的螺旋角约为10-15°,后角为9-20°,钻头锥角为60-120°。采用的钻速不仅与被钻材料有关,而且还与钻孔大小和钻孔深度有关。一般手电钻转速为900r/min时效果最佳,而固定式风钻则在转速为2100r/min和进给量为1.3mm/s时效果最佳。
(三)
铣削、切割、车削和磨削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用常规普通车床或台式车床就可方便地进行车削、镗削和切割。目前加工刀具常用高速钢、碳化钨和金刚石刀头。采用砂磨或磨削可加工出高精度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零部件。最常用的是粒度为30-240的砂带或鼓式砂轮机。大多数市售商用磨料均可使用,但最好采用合成树脂粘接的碳化硅磨料。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用常规机械打磨时,要加冷却剂,以防磨料阻塞。磨削有两种机械可用,一种是湿法砂带磨床,另一种是干法或湿法研磨盘。使用碳化硅或氧化铝砂轮研磨时不要用流动冷却剂,以防工件变软。
复合材料层合板采用一般工艺就能在标准机床上铣削。黄铜铣刀、高速钢铣刀、碳化钨铣刀和金刚石铣刀均可使用。铣刀后角必须磨成7-12°,铣削刃要锋利。高速钢铣刀的铣削速度建议采用180-300
m/min,进刀量采用0.05-0.13
mm/r,采用风冷。
热塑性复合材料可以用金属加工车床和铣床加工。高速钢刀具只要保持锋利,就能有效使用。当然采用碳化钨或金刚石刀具效果更好。
金属基复合材料一般用切割、车削、铣削和磨削就可加工。对大多数金属基复合材料而言,获得优良机加工产品的前提是刀具要锋利、切削速度要适当、要供给充足冷却液或润滑剂和进给速度要快。
Ⅷ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层压成型模温机控温过程是什么
层压成型的工艺过程是先将预浸料裁切,在按照铺层设计要求进行叠合,然后通过模温机将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之后在压机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并在一定的温度下保压合适的时间,最后经过冷却,脱模制成复合材料层压板。
Ⅸ 复合材料压制成型和模压成型时一个意思吗压制成型有哪些压制成型设备有什么特点及其发展
不同的概念
压制成型是指热压成型:主要针对热塑性材料(板材),使用专热压成型机,吸塑属成型我觉得也应该算热压成型的分支,会用到真空或高压气体辅助。热压板材成型深度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精度低的产品,像包装材料塑料托盘,餐具中的盘子之类的。还有成型板材也多用压制成型(层压)。
模压成型:主要用于热固性树脂。有专门的模压成型机。成型压力要比上面的大得多。模具结构也更复杂。可用于成型结构复杂的产品。原理与注塑成型类似,一个用于热固性,在模具中加热和冷却,一个用于热塑性,在料筒里加热,模具中成型冷却。